迷失在白垩纪(校对)第1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555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队员们,很快就获得了他们的认同。
  “那么,我们就以那批粮食为第一个目标,开始进行策划吧!”
  “我们需要运输工具。”严烨首先说道。“不管我们还要不要动用其他人手,都不可能凭借人力来搬运那么多东西。我们需要依靠少数几个人就能推动,而且能够通过那个土坡的车子。”
  张晓舟对他的发言鼓励地点了点头。
  康华医院的内乱和崩溃让他对张晓舟有了更大的信心,任谁也看得出来,除非他们傻到完全把康华医院丢在一边置之不理,否则的话,那里就不会再发展出对他们有威胁的势力。
  张晓舟和段宏谈话的时候他一直跟在旁边,他很清楚,这个医生多半没有办法按照张晓舟的指点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团队,那么,他向张晓舟求援就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张晓舟很有希望以此为契机介入康华医院的事情,也很有希望把城北的这些人们聚合在一起。他当然不太可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不太可能成为一个说一不二的独裁者,但在严烨看来,用联盟的方式把人们聚拢在一起,通过一次次的合作构建起相互信任和默契,未必就比沐东村那样以武力和恐惧来维系的统治差。
  最起码,当自己身边的这群人遇上之前那些来追捕自己的护村队成员们,他完全相信,无论是战斗意识,配合度还是勇气,自己身边的这些人都远远超过沐东村的那些乌合之众。
  也许他真的会成功呢?
  如果他能够以弱小的新洲酒店的团队加上安澜大厦战胜强大的康华医院,那么,为什么他就不能以城北的幸存者战胜强大的沐东村呢?
  “那些车子上应该装上用来发射燃烧瓶的大型弹弓。”他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即便是遇上了暴龙那样的庞然大物,我们也未必就只能逃命或者是等死。”
第二百零四章
军备(上)
  从某种角度看,严烨和张晓舟其实很像,他们都很擅长在别人目光不及的地方找到能够用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某些时候,看上去同样并不强壮的他们,身体中都会爆发出强大的,令人忍不住会感到惊愕的能量。不同的地方在于,张晓舟的知识和人生阅历要远比严烨丰富,而严烨的视野和心胸都比张晓舟要狭隘和偏激得多。张晓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让尽可能多的人受益,而对于严烨来说,考虑任何问题永远都只会从亲到疏,层层递减,那些他完全不认识的人,他们的死活严烨根本就不在乎。
  但这样的差异在当前的环境下并没有在两人之间造成冲突和对立,于是,一心一意想要在这个团队中崭露头角,获得更大话语权的严烨,在一次次地踊跃发言和毛遂自荐当中渐渐脱颖而出。
  这让自命为战斗团二号人物的高辉感到有些不满,但他实在是没有严烨那种什么事情都想去插一脚,什么时候都想表现自己的精力和兴致,几次隐晦地对严烨表示出警告却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之后,他也只能安慰自己,这只是小孩子的一时兴起罢了,过段时间这小子就不会这么跳了。
  张晓舟把人们分成三组。
  一组专门负责研究如何改进投矛,可以想见,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制成弓或者是弩之前,相对来说简单易制,容易上手的投矛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充当他们的远程攻击武器,那么,如何让它在尽可能降低重量以便增加携带量的同时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准确度和射程就成了当务之急。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正是凭借这样简陋的武器成为了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即便是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投矛在军队中依然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充分说明了这种武器的潜力,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正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这件事情却没人有相关的经验,最后仍然是由以前经常在网络上逛来逛去看过大量有用没有资料的高辉来充当负责人,队伍里稍微懂一些木工的两位成员作为他的帮手。
  第二组则负责研究如何改进他们的防护,在赶走了盘踞在楼下的羽龙之后,他们不用再冒险去拆卸高空中空调机的外壳,外面那些抛锚的汽车成了他们最好的原材料来源,一辆汽车表面能够拆下来的铁皮和钢板足以用来制作一套完整的盔甲,但问题是,因为缺乏冲压工具和车床之类的工具,想要把这些材料加工成他们所需要的形状简直就是一件苦差事。不愿意与安澜大厦发生直接关联的王永军和齐峰一起成为了这个组的负责人,一名队员的父亲曾经是一名汽车修理工,这让他们在拆汽车这件事情上,有了明显的进展。但获得了足够的材料之后,要怎么把它们加工出来,依然是一个难题。
  第三个组则由张晓舟负责,成员只有严烨一个,负责到安澜大厦去和钱伟他们一起,尝试着用手边这些零零碎碎的材料制作同时兼具运输物资和发射燃烧瓶两种功能的推车。
  在汽油一天天减少而且是重要的工业资源和武器的时候,使用汽车已经是一件明显不太划算也不太现实的事情,这样一种车子不单单对于新生的新洲酒店团队有意义,对于安澜大厦乃至整个城北区域的人们来说都很有用。
  “我看还是以独轮车为好,通过性好,不需要多宽多好的道路就能走,在车子后面两侧的位置焊上支架,随时停下也不会倾倒。”吴建伟在这种事情上照例是有着不小的发言权。“轮子可以用电动车的那种轮子,两个一组,并排装在车子正下方,增加承重能力。”
  “那还叫独轮车?”
  “形状当然还是独轮车的样子,用两个轮子只是为了分担承重。”吴建伟答道,“我觉得只要材料合适,装个四五百公斤应该没什么问题。再大的话,一个人就能难推得动了。”
  “可以在两侧焊上几个把手,方便在上坡或者是通过崎岖地形的时候两边的人帮忙推车。”钱伟说道。
  “不错。”吴建伟点点头。“前面还可以预留用来绑绳子的位置,必要的时候,前面的人还可以用绳子帮忙拖车。”
  “那弹弓呢?”严烨在旁边问道。
  这个车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作为发射燃烧瓶的移动堡垒,之前张晓舟他们用来伏击暴龙的那几个弹弓是由一个人抬着走的,这东西的结构简单,重量也很轻,并不费劲。但如果能够固定在车子上,当然更加便于转移和使用。
  “这个简单。”钱伟说道。看过张晓舟他们拿来的草图之后,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想法。在车子上加装这样一个东西并没有任何难度,唯一的问题只是如何设计让它变得更加便于发射。
  “我觉得弹弓安装在车头位置比较好,平时不妨碍推车,在需要转作武器的时候,只要一个人在前面压住车把手,把车头立起来,就能很方便的转变为攻击武器……”
  几个人很快就把设计图确定了下来,这样的东西当然不可能制式生产,有个大致的想法之后,先造一辆出来,然后在实际使用中一次次进行调整和改进就行。
  电动车安澜大厦就有,而且早就已经被拆开寻找可以用的零件,钱伟很快就找来了两个轮子、车架、钢管、角钢和钢板这些东西,在预先把材料用小钢锯、锉刀、手摇砂轮、老虎钳这些东西加工好,并且大致拼装了一下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他打开发电机和焊机,抓紧时间加工了起来。
  汽油宝贵,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几个人围着他帮忙,用了不到二十分钟,一辆秉承了安澜大厦产品一贯风格,难看,但是结实耐用的推车便出炉了。
  “很好用。”张晓舟推着它在不同的路面上行走了一下,甚至试着在楼梯上走了一圈,随后对钱伟和吴建伟竖起了大拇指。
  以同等重量,装满水的塑料瓶模拟发射燃烧瓶的试验也获得了成功,最大射程将近八十米,但是几乎没有什么准头,在三四十米的距离内勉强能够确保一个大致的落点。不过这是弹弓发力不稳和燃烧瓶不规则的外形导致重心不固定而带来的必然结果,对于暴龙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有这样的精度也勉强够用了。
  “什么时候能够做出弩就好了。”吴建伟遗憾地说道。他们一直在寻找可以作为弩臂和弩弦的材料,但这相当困难,现代城市中所能找到的大部分材料足够坚韧,但却缺乏弹性,变形之后往往就很难恢复原状。他们尝试着以那些绿化树木为原料,但未经处理的树枝也很难满足制弩的要求。现在他们找到的最适用弩臂材料是从小货车上拆下来的避震钢板,而弩弦则是电动车上拆下来来的刹车线,但怎么把这些东西加工成钢弩,尤其是机括的部分,钱伟和吴建伟还在慢慢地进行摸索。
  日落的时候,张晓舟和严烨各推着一辆小车,把另外一辆小车放在上面,带着四辆手推车和将近二十个燃烧瓶回到了新洲酒店。
  “省着点用,这已经是我们最后的汽油了。”钱伟在他们离开前对张晓舟说道。
  “我会尽快把高速公路那边的汽油运回来。”张晓舟说道。
  “也许我们可以用肉干和康华医院换一些汽油?”严烨说道。
  钱伟和吴建伟看了看他,对他的这个想法表示赞同。
  与康华医院必须保持接触,以免他们再一次形成对周边构成威胁的组织,而互通有无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这个事情我会让王牧林和刘玉成去办。”钱伟说道。相对于他们来说,这两个人虽然未必能够在战场上杀敌,但应付这些人际交往勾心斗角的事情,却显然比他们要强很多。
  很快就有人从酒店里出来迎接他们,他们对于这四辆模样古怪的车子显然很感兴趣,甚至推着它们小跑了起来。
  “很不错!”高辉评价道。“不过我们也不差哦!”
  “投矛有进展?”严烨兴奋地问道。
  “你也不看看我是谁?”高辉得意地说道。
  他们于是赶快把车子推进大厅,找了个妥善的地方放好,然后跟着高辉他们去三楼的一个中型会议室看他们的成果。
  投矛的形状已经和他们最初时做的那些大相径庭,高辉现在递给他的投矛只有手指头那么粗,但长度却达到了将近一米五的样子,矛的前端绑扎了磨尖的餐刀,看上去很锋利,而矛尾的位置却加装了用塑料片做成的尾翎。
  “这简直就是放大版的弓箭嘛?”严烨说道。
  张晓舟用一根手指把它抬起来,重心在矛杆向前大约三分之一的位置,被人用黑色的笔在那附近涂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整根投矛显然经过了精心的削制,矛杆光滑而又笔直。
  “试试?”高辉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好不容易考了一百分,急匆匆等待家长看卷子的孩子。
  “手要握在哪个位置?”张晓舟问道。
  “就是涂黑的那个地方。”高辉答道。
  他们把一张小圆桌立起来放在会议室的顶端作为靶子,让张晓舟站在另外一侧。
  距离有大概十五米的样子。
  张晓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全身的力气都倾注到右手,狠狠地把它投了出去!
  但它的重量和飞行的轨迹却和他预期的完全不同,投矛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快速下坠,而是在空中以一个相对笔直的轨迹向前飞行,然后才稍稍下坠了一些。
  结果就是,他这一击偏离靶子将近一米,但出人意料的是,它却牢牢地扎在了墙壁上,矛尾不断地晃动着,就像是跳动在每个人的心头。
  “怎么样?”高辉得意地问道。
第二百零五章
军备(下)
  张晓舟重重拍了一下高辉的肩膀,这让他哈哈大笑起来。
  张晓舟则走到那支投矛面前,伸手把它从墙上拔了出来,然后用手指轻轻地在那个洞里面摸索了一下,从里面抠出了少量泥灰。投矛正好刺中了两块砖之间的那条缝,这才深深地扎了进去,但这并没有让张晓舟怀疑它的威力,毕竟泥灰的强度也不弱,能够这么轻松地刺穿它们,那在这样的距离内,刺穿恐龙的皮肉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更让他惊喜的是投矛在空中的飞行轨迹,几乎是一条直线,这意味着,它足以在空中飞行更远的距离,也能够带来更精准的命中率。
  “这可不是我们的全部成果哦!”高辉这时候说道。
  他递给张晓舟一根木头制成的细长器具,它大约有四十厘米长,是一个有一条凹槽的扁平木板,尾部向上弯曲,中间有一道棱形突起,不知道有什么用,靠前的部位下方则有一个明显是把手的结构。
  张晓舟仔细研究了半天,却搞不清楚这是干什么的。
  “武哥,你来表演一个?”高辉对站在旁边的一个队员说道。
  那人也不怯场,从张晓舟手中接过那个怪模怪样的东西,握在手中,然后把另外一根投矛放在了上面,这时候张晓舟才注意到,每根投矛的后端都有一个凹槽,而这个器具背后的棱形突起可以轻松地卡在里面,把投矛的末端固定起来不至于滑动,而整根投矛正好可以放在那个东西上面的凹槽里。
  “投矛器?!”他突然想起了一个曾经听过的名词,但这个东西他从来也没有见过,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
  谜底被提前揭穿让高辉稍稍有些失望,但接下来的表演却让张晓舟和严烨大开眼界,只见名为武文达的男子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夹住投矛的前部,对准作为靶子的那张桌子狠狠地一挥,投矛便在力臂的作用下,以极快的速度如同一条直线那样射向圆桌。
  只听到嘣地一声,投矛的整个尖端都插入了桌面,矛尾再一次不断地晃动起来。
  “这……可以投多远?”张晓舟惊喜地问道,这样的速度和威力简直超出了他之前最大的预期。
  “我们刚才在外面试验过,王永军最远能投出去将近八十米远,只是没什么准头。准头最好的就是武哥,三十米以内,圆桌这么大的靶子,几乎每次都能上靶。”高辉笑着说道。
  “杀伤呢?”张晓舟急切地问道。
  “每次都能扎进桌面,只是程度稍有不同,用来对付恐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张晓舟激动地抱住了高辉,把他举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