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白垩纪(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555

  他考虑了一番之后,找到张晓舟和老常,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在他的要求下,裁决庭的临时成员获取相当于联盟正常日平均工分收入水平八成的规定很快就出台了。
  张晓舟本来想给一点二倍、甚至是更多一些的工分,但江晓华认为,加入裁决庭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荣誉、权利而不是福利,这些工分只是对于他们的一种补偿而不是奖励,如果给予的补偿过高,裁决庭就有可能变质,成为一些人躲避工作和危险的机会,甚至有可能出现本应快速给出判决的案件,因为裁决庭的成员想要得到更多的补偿而拖得遥遥无期。
  江晓华甚至提议,即使是八成的补偿最多也只能拿十天,如果案情实在是过于复杂,可以向联盟秘书长或者是负有管理权的部门申请延长五天,但超过这个事件,就不能再获得任何补偿而成为一种义务劳动。
  张晓舟对于他的这种设计思路表示了赞同,但他却有些担心:“以这样的条件,你觉得能挑选出愿意做这件事情的人吗?”
  “当然可以!”江晓华信心十足地说道。“现在的人们,干一天活才能有一天的食物,补偿就是为了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但越过这个界限,如果在这些事情上斤斤计较,那那样的人也不可能以一种公正的态度来处理案情。”
  他很快就开始了第二次抽签和人员的落实,老常专门派了一辆自行车给他,但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足足抽了五次签,才终于把其他八名临时裁决庭的成员凑齐。
  不过这番反复却让很多人都知道了他在做什么事情,之前李雨欢被捅伤的事情演化出了许多版本,其中不乏关于张晓舟的阴暗故事,甚至有了三角恋四角恋的桃色故事。很多人的好奇心都被激发了出来,他们打听着审判将在什么时候进行,准备到时候去旁听一下。
  联盟的第一个案件,就这样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江晓华和裁决庭的其他人很快就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好在案情本身并不复杂,在走访了几位当事人,尤其是一手造成了这一切的李彦成之后,事情基本上已经很清晰,唯一让他们为难的,只有审判的标准了。
  “我们现在没有条件编制完善的法律,以我们当前的人数,也没有必要去编制太复杂的东西。”当他们找张晓舟问他的意见时,他这样说道。“一事一判就行。当然,你们应该要考虑到,今天你们所做出的任何判决,都有可能影响到未来类似案件,甚至是其他案件的判罚,一定要充分考虑,足够慎重。”
  这就有点以案例作为法律依据的意思了。不过这并不是因为张晓舟有多赞同这种法律模式,而是因为这种模式最符合他们当前的状况。
  这样的回答非但没有减轻江晓华等人的压力,反倒给他们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判决延展,考虑未来的影响。
  三天以后,他们终于拿出了一个结果。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场审判,老常专门把时间安排在下午放工之后,而地点则安排在了康华医院门外的那块空地上,两辆大巴车平行着紧紧地停靠在一起作为高台,裁决庭的成员、被审判者、证人都在那上面发言。
  人们怀着好奇而又兴奋的心情,如同赶集一样地把这次审判变成了一个盛会,声音甚至大得让人没有办法挺清楚高台上的人在说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相互打听,从最前排的人那里知道事情的进展。
  事情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楚,这让那些谣言不攻自破,当王蓁蓁和李彦成这对曾经的情侣站在那个高台上时,很多人都发出了唏嘘的叹息声。
  李彦成终于忍不住又哭了起来,这让王蓁蓁同样伤心地流泪,在她被人搀扶着沿着简易楼梯从平台上下来之后,人们不由自主地安静了下来,等待着裁决庭的最终判决。
  江晓华的情绪十分激动,他穿着自己最好的一套衣服,站了起来,环视了周围一圈,然后手持文件大声地念道:“经裁决庭合议,所有成员一致裁定,安澜片区安澜团队成员李彦成,故意持械伤人罪名成立,判处从事急危险重工作两年零六个月,立即执行!”
  巨大的议论声马上爆发了出来。
  这样的惩罚究竟算是轻了还是重了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审判的方式已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现在人们之间的纠纷和争执多半还是在团队内,或者是区域内由团队负责人,区域执委来协处理,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把这些事情交到联盟来,请求由联盟来进行裁决和审判。这也将意味着,联盟立法权、司法权和执法权的确立。
  当人们把这视作理所当然,联盟也就真正站住了根基。
  “不错的小伙子,不是吗?”老常在人群对张晓舟说道。
  江晓华和其他裁决庭的成员已经从车顶下下来,正接受着熟识的人或者是陌生人的祝贺和鼓励。
  “有热情,有头脑,有魄力也有毅力,最关键的是,他和你一样,是个很理想主义的人。”
  张晓舟笑道:“我感觉你这不是在夸我吧?”
  “理想主义者在某些地方的确不适用,但用在这个地方,我觉得挺好。”
  “你想让他专门来负责法律方面的事情?”张晓舟微微感到有些意外。“他好像不是法律专业背景吧?”
  “法律专业背景的人我们有,我们有几个律师。”老常说道,但同时也叹了一口气。“但他们都太油滑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是各方的身份、利益和上层的意思,而不是事情本身的对错。即使是在自己的团队里,他们的评价也不算有多好。我认为这样的人最好还是别用,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不能用。现在这个阶段,正义感、热情和操守比专业知识重要得多,专业知识可以学,但这些东西没了,就没有办法了。”
  张晓舟点了点头。
  “不过当前法律方面的事情不会有多少。”他沉吟了一下,道:“既然他是个理想主义者,那就让他做个独立检察官,有案件的时候负责组建裁决庭,没有案件的时候,到各个地方去调查人们的意见,监察我们这些联盟的领导人,执委和团队负责人有没有什么恶迹,直接向你我负责和汇报结果,你觉得如何?”
  “你这是迫不及待地想往下面的人脖子上套绳子啊!不怕他们闹情绪?”老常笑着摇了摇头。“不过嘛,我觉得很好。”
  联盟当前的清廉程度和工作效率算是很高的,当然,这也和物资的匮乏很有关系,在当前这种环境下,你就算是想贪污腐败也没有这个机会。但张晓舟却从夏末禅的话里,多多少少可以猜出一些学校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原因。
  联盟的情况正在好转,他不能容许,也不会看着联盟某一天变成那个样子。现在站在领导岗位上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是他信任而又重视的人,他也绝不愿意看到他们有机会向那个方向滑落,最终不得不由他亲手来进行处理。
  李彦成的事情,他绝不希望再上演一次。
  一次也不行!
第二百七十八章
基层
  张晓舟和老常讨论与法律和纪检有关的事情时,梁宇看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裁决庭的结果看上去还算是不错,他也就不再操心这方面的事情。但他想到的却是,人们在这场庭审上表现出来的对于沟通、娱乐和集会活动的渴望。
  随着对于丛林的不断开发,人们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饥饿的威胁,也说不上吃得多好,但至少,不会有人再被饿死。另一方面,恐龙的威胁也阶段性地成为了历史,这让人们很自然地就有了更高的需求。
  他们毕竟是来自现代社会的人,而不是那些古代脚步踏不出十里方圆,除了村子就什么地方都没有去过的愚昧农夫。但即使是那些人,也总还有逛庙会、赶集的机会。
  “我们要不要办一个集市?”他在人群里找到张晓舟和老常,小声地对他们说道。
  “有这个必要吗?”张晓舟感到有些诧异。
  联盟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宣布保护个人财产,但以他们当前的物资供给水平,每家每户能拥有的财产相当有限,多半是以团队为单位来持有物资,能拿出来交易,或者是能够用来和别人交换、购买别人物品的财产少得可怜。虽然已经在推行工分制,但拥有工分的也仅仅是那些在联盟安排下工作的人们,工分的作用,也仅仅是在联盟的仓库那里换取一些食物。
  “联盟的情况正在好起来,别的不说,每天冒险到丛林里去伐木和收集各种植物的人们,他们不是多多少少都能带一些虫子回来吗?”梁宇说道。“现在他们多半都是内部交换,很少和其他人交易。但总有一天,人们手上有的食物和工分会充裕起来。为什么我们不推动一下这个事情,在附近建立一个集市呢?”
  “说起来,你还是想把工分推广出去?”张晓舟笑道。
  安澜大厦的人们倒是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但联盟的人们却依然对工分制度甚至是对联盟的前景心存疑虑。人们在一天的工作之后,总是会马上就把到手的工分换成实打实的食物带回家去。这让梁宇负责管理的物资部门压力很大。如果人们愿意接受这种一般等价物,并且把它视作钱币,物资部门的压力就会缓解很多。
  “没错。”梁宇说道。“我们可以印制不同面额的工分券,把工分变成货币,并且让它流通起来,联盟在人们心里的地位就会更稳固,而我们也可以稍稍地超发一些工分,从中获取一些收益,用来养活公务员和士兵。”
  张晓舟和老常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不用搞得太大,就在附近开辟一个地方,把工分换取食物的办事处和联盟总部的食堂放在这里,然后鼓励人们在周围摆摊设点。一方面可以互通有无,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作为人们一个消遣和释放压力的地方。以后有条件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工分券,多半会以物易物,但这总归不方便,只要在办事处能够随时用工分换到食物,随时可以在食堂用工分券买到吃的,那工分券的地位就一定能慢慢确立起来,最终变成货币。”
  “那防伪和超发的问题呢?”张晓舟问道。
  “就这么点人,这么点地方,还用考虑防伪?”梁宇笑了起来。“在钱伟他们用焊机的时候蹭点电,用电脑设计图样,然后用好一点的纸,找台彩色打印机开印就行了。难道除了我们,还有哪个团队有图样,有发电机,有条件做这样的事情?也许沐东村和学校有这样的能力,但他们怎么知道我们在用这样的东西?至于超发的问题,你放心,我不会乱来的。比例我们会反复研究,而且严格控制。”
  “好吧!”张晓舟点了点头。“你尽快把实施方案拿出来,我们开个执委会讨论完善一下,顺便也让执委们帮忙推动一下这个事情。”
  一个案件引申了司法和财政两方面的事情,对于他来说,算是一种弥补。
  梁宇马上行动了起来,而另外一边,受到了张晓舟和老常鼓励的江晓华也充满干劲地开始了新的工作。
  “那么,该做收尾的工作了。”张晓舟对老常说道。
  在安澜大厦的时候,他就很注意对任何事情都举一反三。在他看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来到这个世界,原有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完全崩塌,很多事情都必须从头开始,犯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但如果真的把错误看作是正常现象,不能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那就无可救药了。
  这次的事情当然也不能例外。
  李彦成的问题是一个特例,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但如何避免更多这样的特例发生,这就成了他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了。
  “重要地点和重要人物的安全保卫,群防群治,人们的思想动态,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都必须加强。”老常在会议上说道。“当前对于我们来说,最后一点尤为重要。”
  当前能够对他们造成威胁的敌人只有两家,沐东村和学校,其中,沐东村对他们动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有新洲酒店的岗哨对这两个区域进行监视,他们在白天派刺客过来行刺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如果来的人有足够的胆色,在实际上已经相当安全的城北潜行,并且躲藏在某个角落里伺机而动,其实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要给每个成员配身份证明,让每个人随身携带,在重要的地点设置卫兵和联防队员检查证件、保卫安全,同时发动群众检举和逮捕没有身份证明的陌生人。对于抓到这些人的群众,要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
  老常的办法很简单,但也是早已经被证明非常有效的手段。
  古代有路引,现代则有户口本和身份证,对于他们来说,制作五千人的身份证明的确有困难,但并非完全做不到的事情。电力非常紧张,但在工业部门用发电机的时候蹭一点电用,给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充电,一点点打印出每个人配有照片的身份证明就行。而在这之前,可以给每个人配发一张手写的,记录了个人体貌特征的身份证明作为过渡。
  除非有重要的事情,否则当前七个区域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区域跑到其他地方去的可能性并不大,只要加强管理,对进入重点区域的人进行限制,没有相关区域的执委签字盖章就不能进入,这就能基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而发动群众更是人们熟悉的传统。当前联盟的武力仍然以扩大后的新洲团队为主,但满打满算也只有五十人,只能用在最危险,也最重要的区域。因为粮食不足,民兵队伍的召集和训练也一直都不正常,平日里只能安排少量民兵在一些关键位置作为守卫。这样的力量要维持治安,抓捕间谍,防止有人搞破坏,显然根本就不够。尤其是在出现什么突发事件的时候,很难避免有人浑水摸鱼。
  但如果能够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那就完全不同。不需要投入很多资源,只需要提供一些物质和精神奖励,就能最大限度地扩充他们所能用的人手。
  “我们要避免内部产生矛盾和混乱,思想动态就不能放手。”老常继续说道。“抓好了思想,就什么事都好办了。”
  多年片警的生涯在这个时候突然派上了用场,这让他自己也感到有种很奇妙的感觉。
  “每个区都要层层落实,要注意观察,要关心人们的思想情况。要尽快把思想有波动,有情绪,有不稳定因素的人专门列出来,建档成册,列入计划,重点监控,加强工作。执委要督促团队负责人,团队负责人要督促自己下面的队长、组长,层层落实,基层负责人要关心自己身边的人的思想动态,及时开导,做好劝解和疏导,并且及时向上汇总,做好防治工作!”
  “这不成了居委会的事情了吗?”有执委马上说道。
  “你说得没错,我们就是要把居委会的事情重新做起来!”张晓舟说道。“你们别怕事情忙不过来,联盟现在粮食供应情况有好转,所以决定在每个区增设两名专职的工作人员来帮助你们处理这些事情,包括你们执委在内,每个区由联盟给三个名额,记工分,保证粮食供应。”
  “这倒好,没想到以前没干上公务员,没吃上公家饭,来这里反倒当上村支书了。”一名执委笑着说道。“三个名额,那不就是一个村支书,一个村长,外加一个村主任嘛?”
  人们哄笑了起来,不管怎么说,这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其实之前他们执委就都有工分补助,只是没有明确下来。而他们虽然管的人就六七百,可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要管,事情一大堆,难免要请下面的团队负责人或者是自己团队的人来帮忙。一天两天还行,次数多了,时间久了,终归是影响对方的生活。
  两个名额看起来不多,但对于他们来说,真的解决大问题了。
  “没那么夸张。”张晓舟说道。“不过如果你们非要这么说,那你们执委算是居委会主任,新给你们两个岗位算是工作人员。”
  “人选怎么定?”马上又有人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