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白垩纪(校对)第3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6/555

  “好吧。”老常说道。
  高辉这个人经常还是靠谱的,联盟的教育这么大的事情,他应该不会乱来吧?
  “那我开始讲了?”高辉清了清嗓子然后说道。“这个计划,我命名为‘远山学园拯救计划’!”
  “说正事!”
  “嗯,简单来说,就是要让我们的下一代愿意去上学,并且能够从学校学到他们想学的东西。”
  “说来听听。”张晓舟说道。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从古至今多少教育学家抓破了脑袋,也未必就达到了这个目标。
  “首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一个观念,学校到底要教他们什么?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完成基础教育?”梁宇说道。“之前那次开会你应该在啊?”
  “但基础教育的标准是什么呢?”高辉追问道。“我们现在的整个社会构成都完全不一样了,为什么我们的基础教育还是以之前那个世界的标准为我们现在的标准?换句话说,我们现在的教育真的需要和以前的标准一样高吗?”
  “那个标准已经很低了啊!”梁宇说道。他儿子七岁,刚刚入学,他可不希望高辉乱搞,把他儿子给教废了。
  “一点儿也不低!”高辉说道。“我们就这么点人,未来究竟需要多少个大学水平的毕业生?我们能给多少人这样的岗位?”
  “这当然是越多越好。”张晓舟说道。
  “NO!NO!NO!”高辉摇摇头说道。“对于你们来说当然是越多越好,最好是连个砍树的都有研究生水平,但对于那些孩子来说,并不是这样的。平心而论,我觉得一个年龄段能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喜欢读书,喜欢研究,那都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就算是以前的那个世界,基础教育的成材率也没有这么高吧?我们现在这样的条件,你不能非要求每个孩子都成某个方面的专家吧?”
  张晓舟想要反驳,却被高辉打断了:“张晓舟同学,我完全理解你想说什么,你的想法是好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认同和接受你的理想,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肩负这么重的责任。如果他们就是不喜欢读书,未来的理想就是当个伐木工人,那他们看得懂安全规程,看得懂丛林工作手册,明白上面的条款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这样,知道计算自己一个月干了多少活,该有多少收益,那就已经足够了。对于他们来说,身体健康才是实现理想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你非要逼着他们去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不但是在为难他们,也是在为难那些本来就不专业,不知道该怎么教书育人的老师。就算是你拿刀逼着他们学了,可他们真的用得上这些东西吗?我们之前那个世界叫应试教育,填鸭教育叫了一辈子,难道我们现在还这样?”
  “你这是歪理!”张晓舟说道。“按照你的说法,人人都不想学,那怎么办?我们的下一代就靠砍树种玉米过一辈子?永远都不进步了?”
  “只要有十分之一的孩子愿意学就行了。”高辉说道。“即使是我们几个人里,真正懂这些的又有几个?你算一个,然后呢,其他人还记得多少物理化学生物的知识?难道这个世界就要毁灭了,再也没有希望,永远都不能进步了?”
  张晓舟一下子愣住了。
  “现在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所有人里占得比重也不到百分之十,如果我们的学校真的能在现在这样的条件还有这样的成材率,我觉得你都应该颁发杰出贡献勋章给我了。”高辉继续说道。“你们一开始的时候指望的那种全民精英教育的思路根本就不对,或者说,想法是好的,但根本行不通!”
  人们真的有点惊讶了,他们都想不到,高辉还能说出这么直指要害的话来。
  “那你的思路是什么?”
  “我们的学校根本就不需要教那么多东西。”高辉说道。“只需要教语文,数学,体育和思想品德四门课就行了,而且标准都应该降低。语文课只要保证大家能读会写,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就行。数学课只要教到会解方程式,懂点基本定律,有点逻辑思维能力。思想品德其实就是让他们懂一点基本的做人的道理,让他们记住联盟的规章制度,顺便讲点历史故事之类的,不要让他们忘记了我们这些人的根子在什么地方,懂点常识,也就可以了。最重要的其实是体育课,现在这个世界,缺医少药的,身体健康才是重中之重。”
  梁宇真心有点接受不了,要是学校变成这样,那他儿子还不如留在家里他自己教了。他张口就想反驳,但张晓舟却拦住了他。
  “这才是符合我们现在这个世界真实水平的基础教育。”高辉越讲越兴奋,手舞足蹈了起来。“只教这些内容,那学校每天的正课时间只需要放在早上就行,老师的工作量少,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德育情况,学生的负担也轻,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对了,家庭作业这种东西,一定要坚决地取消掉!”
  “然后呢?就放羊了?”梁宇没好气地问道。
  “当然不是!”高辉彻底兴奋了起来。“我正要讲到精髓的地方!”
  所有人都看着他,不知道他又想搞什么幺蛾子了。
  “下午的时间,才是真正属于培养人才的时间!”高辉说道。“人在什么时候学得最快?最学得进去?要么就是在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要么就是在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好处的时候!我们当然没有办法给他们什么好处,但我们可以让他们玩啊!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玩,好好的玩,玩出效果,玩出精粹来!”
  人们的注意力终于真正被他吸引了。
  “我的举措是,下午是社团时间!”高辉得意洋洋地说道。“任何人都必须参加至少两个社团!如果不参加,那就到学校的自留地去种玉米!”
  “学校有玉米地?”夏末禅疑惑地问道。
  “联盟从学校附近调拨一块不就有了?”高辉毫不在意地答道。“不用太大,我就不相信,还真有多少学生宁愿种玉米也不愿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你继续说。”张晓舟说道。
  “每个社团至少得有五个学生报名,找到两个联盟的正式成员愿意做辅导老师才能成立,而且必须接受学校的监督。当然,也必须符合联盟的实际情况,具备开设的条件。”高辉继续兴奋地说道。“可以是篮球社、武术社、枪术社、未来冒险家协会这样的肌肉型社团,也可以是数学社、文学社、小说社这样的脑力型社团,当然,还能有动物养殖协会、机械加工小组、武器研究同好会、甚至是缝纫机研究中心、玉米怎么做好吃研究会这样的兴趣小组,如果有人喜欢而又能找到辅导老师,成立一个‘新大陆发现部’或者‘SOS团’也无所谓。”
  他照例又开始吐出让人完全听不懂的东西了,但好在,他的意思大家都基本清楚了。
  “所以,真正的教育其实是放在社团活动里?”张晓舟喃喃自语地问道。
  “这就是精髓之处了!”高辉咧着嘴,享受着“这些东西只有我懂”的快感,继续说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挑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社团大力支持,让它自然发展壮大,这样不就变相地起到了引导的目的?我们还可以让他们自己竞选学生会,自己安排学生纠察队,选风纪委员自己管理自己!一方面减轻了学校的师资压力,让学生们自己去找要学的内容,自己去找可以教他们,愿意教他们的人,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每年我们还可以搞一到两次学园祭,让各个社团把自己的活动成果展现出来给整个联盟的人来看,让大家投票,末位社团自然淘汰!”
  他的眼睛散发着极度兴奋的光芒:“寓教于乐,这就是最适合我们这个时代,最适合远山学园的教学模式!”
第四百七十五章
二次元拯救教育(下)
  张晓舟等人都在琢磨,但梁宇却忍不住站了出来,开始反驳高辉的话。
  在座的只有他一个人有孩子,而且正是刚刚要开始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没有人比他对这个事情更上心,也没有人比他对这个事情意见更大。
  之前的那种教育方法或许死气沉沉,但最起码,那种方法是经过以前那个世界长时间大范围运行验证过的,能够保证把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孩子的最靠谱的办法。
  在他看来,厌学是正常的,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懒不贪玩不厌学的孩子,但只要老师和家长配合,总能把这种苗头压下去,让他们老老实实上学,把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住。
  那些真学不进去的,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是他们自己没有办法适应社会竞争,让他们退学或者是单独开个班容纳他们就行了,没有必要去采取这种标新立异根本就没有经历过验证的办法。
  高辉的构想听上去也许不错,但即使真的运作成功,也不过和以前的办法效果类似,但如果失败,威胁的就是所有的孩子的未来,甚至是联盟的未来。
  冒这样的风险根本就没有理由。
  “梁大哥……”高辉连尊称都用上了,梁宇虽然从来都不是张晓舟最信任的嗯,但他的话一直都是张晓舟会认真参考的意见,他还真怕梁宇把他的远山学园计划给搞黄了。“说到底,你的意识还是停留在以前,根本就没跟上现在的现实啊。”
  “我怎么没跟上现实了?”他这么一说,梁宇反倒不服气了。
  “刚刚我就已经说了,以前的教育成材率也没高到个个都成为人才,以我们现在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你真觉得有可能复制以前的那种做法吗?”
  “如果复制已经运行了几十年的制度都没办法成功,那你这种突发奇想又有什么用?”梁宇反问道。
  “哎~”高辉无奈地说道。“首先,我这个不是突发奇想,以前国外有这样的做法,而且也是运行了很多年的。其次,我这个提议最起码能够保证教育出来的孩子身体健康,心理也健康,不是文盲,对未来不悲观,可以成为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基本劳动力和士兵。而其中的少部分聪明而又肯学的,我们可以集中精力去培养和引导他们,让他们成为我们所需要的高端人才。我们就只有这么几个老师,你觉得是让他们集中精力去教十个有潜质愿意学习的孩子效果好,还是让他们去教三百个厌学的孩子效果好?”
  “你这个意思要是放弃大多数人?”张晓舟却皱起了眉头,这和他的构想简直南辕北辙了。
  “不是放弃大多数人,而是因材施教,让他们自己选择自己的未来。”高辉不得不耐心地解释道。“每个人的兴趣和天赋都不一样,如果按照我们之前所经历的那种做法,其实也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不管他们的天性,把他们的棱角全部磨掉,批量生产出许多工业化社会所需要的螺丝钉,你们同意吗?”
  大多数人都点了点头。
  “但我们现在第一没有这样的需求,第二没有这样做的条件,第三没有浪费任何一个孩子天赋的本钱。如果一个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明明是研究动物,但我们却非要按照我们的想法去把他强行培养成一个工程师,那结果是什么?我们失去了一个很可能非常出色而且联盟也非常需要的动物学家,获得了一个平庸的工程师,甚至只是一个平庸的工人。”
  “有兴趣就一定能成材吗?”梁宇反驳道。
  “当然不一定,但肯定会比强逼着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效果好。”高辉答道。
  “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的就是他们擅长的?”梁宇说道。
  这其实已经有点强词夺理了,但高辉还是答道:“你儿子才七岁?那他到十五岁毕业之前,有八年时间可以去参加不同的社团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难道你觉得这不比你一开始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给他规定一条路好?”
  梁宇这下也不说话了,但他考虑了一下,又一次说道:“但就像你说的,我们哪有这么多资源来培养每一个孩子?连学校专职的老师都没有把握把他们教好,你让其他人抽一点空余时间来教他们,这就能教好了?”
  “那要看你定义的‘教好’是教到什么地步了。”高辉说道。“如果你的标准是大学生毕业生的水平,那肯定不行,再怎么努力怎么拼命都不可能。但如果只是让他们明白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让他们感到好奇,觉得有意思,产生兴趣,愿意进一步研究和努力下去,那当然可以!”
  “我一直在反复说反复说,但你们总是在犯同样的错误。我们现在根本就不需要很专业的人才,第一没能力培养,第二培养了也用不上。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他们对某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兴趣,需要培养的是他们自己钻研和想办法自学,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暂时用不上的知识我们强塞给他们有什么用?我一肚子计算机语言的知识,可我们也许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才用得上这些东西,现在就传给他们有什么用?还不如写下来,妥善的保存起来。当我们的科学技术恢复到必须要重新编写程序的时候,自然会有对这个感兴趣的孩子会来找我写的这本书,自己研究它是怎么回事,然后试着去做。”
  人们再一次沉默了。
  “我再举个例子吧。”高辉继续说道。“比如,某个孩子喜欢玩刀,邀约了四个小伙伴成立了一个‘军刀爱好者协会’,那他们要找谁来当辅导老师?在他们来找我这个园长递交申请的时候,我当然就会推荐张四海!但我不会直接去找张四海让他来负责这个事情,而是会告诉他们这是联盟最好的老师,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说服他。你们觉得这里面没有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呢?他们想要漂亮的刀,总要自己设计,要自己画图吧?总不可能路边随便捡一块铁来敲扁了就心满意足吧?这就需要几何和数学的能力了,甚至还要一点艺术方面的能力。张四海只要稍稍有点这方面的意识,就能引导和鼓励他们去主动学这方面的东西,即便只是皮毛,但他们也学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不是吗?他们要不要学着分辨钢的材质?要不要掌握一些和物理相关的知识?加工的时候要不要考虑怎么用料最省?要不要考虑工艺?要不要懂得安全方面的常识?从成立协会到成功的把自己的刀做出来,其实他们已经学了很多东西,而且知道了要怎么去一步步的解决问题。如果他们愿意更进一步,也许他们当中就有人能成为机械工程师,成为设计师。如果他们中有人想要让刀的材质更好更锋利呢?那我们是不是有可能继续鼓励他往这方面发展,成为一个有志于从事冶金方面研究的人才?即使他们只是纯粹的就是只想做几把刀玩,这个过程应该也让他们学会了相互之间要怎么协调配合,学会了做人做事的方法,而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你这个想法太一厢情愿了。”这样的描述当然很有诱惑力,但梁宇很清楚自己家的孩子是个什么水平。“大多数孩子根本就不可能像你说的这么努力,他们很有可能就是一时兴起,然后发现有这么多困难以后马上放弃了。”
  “这就看我们怎么引导了。”高辉说道。“我们以前的那个世界家长和老师包干的太多,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努力的机会太少,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当然会这样,但我相信,不会每个孩子都这样。他们也会看也会学,只要身边的人获得了成功,难道不会影响他们,不会帮助他们建立起信心?难道不会让他们开始慢慢地开始尝试和摸索?你们小时候难道没有过自己解决某件事情,做出什么东西后的快乐和成就感?我相信只要在适当的节点给予足够的鼓励,让他们逐渐建立信心,他们就一定能执行下去。别忘了,这不是任务,不考核也没人会催他们,这是他们自己的兴趣,是他们自己找乐子的游戏,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去解决的。”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什么都学了一下,但什么都没学会。或者是参加了一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社团白白地混了日子。但他们起码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一个不那么压抑的童年,有基本的文化基础,懂得基本的道德和规矩。这样的孩子即使当不了尖端的人才,起码也能成为联盟的基石。”
  梁宇依然在缓缓地摇头,但却不那么坚决了,而其他人几乎都已经被他说服了。
  “但现在学校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你准备怎么去改变?”张晓舟问道。
  “简单得很!”高辉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了下来。“从龙云鸿那里搞两个人来,让他们给这些小东西军训!标准降低一点儿,但全都一起来。先搞两个礼拜,如果还不服,那就把刺头单独拉出来军训,训到知道听命令守规矩为止!这段时间,正好把学校的格局调整一下,弄点有意思的东西进去。”
  张晓舟再也没有任何顾虑,对他来说,这也许是高辉从跟他走出安澜大厦,成立新洲团队之后最靠谱的一次了。
  “有些项目要有年龄限制,太小的孩子不能参加有危险性的社团。”他对高辉说道。
  “放心吧!”高辉说道。
  “我支持高辉的设想,你们呢?”张晓舟于是说道。
第四百七十六章
偶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6/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