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白垩纪(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555

第五百五十五章
报纸(下)
  “张主席。”邱岳微笑着走进张晓舟的办公室,然后坐在了他对面的位置上。
  “这篇稿子,你是写给我看的吧?”张晓舟问道。
  邱岳笑了笑,没有回答。
  “你究竟想要什么?”
  “如果我告诉你我想要在联盟推动民主和自由,你相信吗?”邱岳答道。
  张晓舟久久地看着他,于是他再一次笑了起来:“既然我的答案你不会相信,那这样的问题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可以随时取缔你的报纸。”张晓舟说道。
  “它根本就没有建立过,何谈取缔?”邱岳微笑着说道。“你作为联盟主席,随时都可以把我抓起来,给我安个罪名让我去矿山挖一辈子的矿,甚至可以合理合法地安排我出意外死掉。但你不会这样做。”
  “你怎么知道?”
  “因为如果你这样做,那你就亲手毁掉了自己想要建立的东西。”邱岳说道。“虽然没有进你那个理论研究小组,但张主席,我想没有人比我更明白你努力的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联盟。消灭了我,并不能让你的梦想实现,相反,却会让你的梦想蒙上一层永远也洗不去的污垢,你不会这样做的。更何况,你怎么保证消灭了我之后不会有另外一个人站出来反对你?消灭了我,并不等于就永远不会有人反对你了。用这样的手段消灭敌人又快又简单,是会上瘾的,如果你这样做了一次,那你就会一直继续这样做下去,然后飞快地蜕变成一个暴君和独裁者。那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张晓舟没有回答。
  “给我必要的资源。”邱岳说道。“我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承受一个小小的报社最基本的开销就可以了,我甚至可以自己想办法找人免费撰稿,但纸和笔是个大开销,尤其是纸,我承担不起。”
  “为什么我要这么做?”
  “因为你希望的世界一定会有媒体监督。”邱岳说道。“我知道你们研究过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最适合我们当前的情况,那你就一定会明白,媒体监督是社会监督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你现在也许可以保证你手下的人不出问题,五年以后,十年以后呢?谁来监督他们?谁来保证他们不犯错?纪律监察部门当然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但你怎么保证纪律监察部门不出问题?再建立一个新的部门来监督他们?”
  “噢,对不起,我忘了你还有执委。”他很快就自己笑着摇了摇头:“但谁来监督执委?群众?选民?你应该知道,群众都是短视而又盲目的,他们哪儿有时间来做这些事情?联盟也不可能三天两头就罢免和更换执委。等到换届选举的时候,谁还记得他们做过什么事,犯过什么错?谁来监督他们按照自己竞选时的承诺行动?只要你不做独裁者,你就一定需要一个立场和角度和政府完全不同的机构来监督政府和这些执委,让他们有紧迫感和危机感,知道不能混日子,不能贪污腐败,不能铺张浪费。除了媒体,还有什么更简单更便捷的办法?如果有一天你离开联盟主席这个位置,你怎么保证自己的声音一定能够有机会发出来?有一家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媒体,难道不是好事?”
  “媒体监督政府?那谁来监督媒体?谁来保证媒体的报道就是真实的?谁来保证媒体人不会成为变相的新特权阶级?不会以此谋利?”张晓舟说道。
  他们来的那个世界,很多媒体的操守几乎已经成了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东西,车马费、茶水费、有偿新闻几乎已经是普遍现象,为了吸引眼球,故意编造假消息,甚至通过造谣来制造焦点也不是什么新闻了。也许他们报道的都是真相,但却并不是全部的真相,而是经过他们剪裁、修饰之后让人们看到的“真相”。
  在某些地区,媒体甚至已经开始愚弄人民,甚至足以影响政治。
  “法律。”邱岳答道。“当然是法律!如果我们诽谤,造谣,恶意中伤,那法律自然可以制裁我,有什么问题?不单单政府,任何觉得被中伤的人都可以控告我们的报纸报道失实,要求澄清事实挽回损失。我又不没有向你要求豁免权。我很清楚,你甚至不希望自己有任何特权,那记者和媒体肯定也不会有任何特权。大家都依照规矩办事,谁也不用担心谁暗算谁。”
  “媒体之间也可以相互监督,未来我们必定有更多的人口,更多的精神需求,当然也会有更多的报社。难道你一直让他们看宣教部弄出来的那些死板得要命的东西?既然总要有一个开始,为什么不能是我?”他看着张晓舟说道。“任何组织都需要竞争才能继续向前发展,你看看现在的宣教部,已经是一潭死水,难道你就指望着他们能够承担起宣传教育大众的使命?”
  他再一次笑了起来:“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那由你自己的人来做这个事情当然是最好的,但他们就连现成的,掌握了足够资源的宣教部都搞不好,你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做更多的事情?你应该明白,我不会傻到去公开挑战你和联盟的权威,让我这样一个小心谨慎而又懂道理的人来做这个事情,难道不好?”
  张晓舟看着他,沉默不语。
  他很清楚,邱岳的真实目的肯定不仅仅是他说出来的这些。
  而邱岳则默默地等待着他的回答。
  “我可以允许你开办一份报纸。”最终他对邱岳说道。
  “多谢!”
  “我可以给你提供办公产地,给你提供纸和笔,给你提供不超过三个人的编制,甚至给予你采访权。”张晓舟说道。“但你发出的每一期报纸,都要先拿到执委会上审核,你报社的日常工作也必须接受执委会和联盟宣教部的监督。你不能再私下搞任何地下刊物,否则就算违法。”
  “那抨击他们的文章还能发得出来吗?这样的话我办这份报纸还有什么意义?”邱岳反对道。“而且,让宣教部来监督我?”
  “我也是执委会的一员。”张晓舟说道。“只要你不是故意造谣生事,那你的文章就一定能发得出来。宣教部不会干扰你的正常工作,也不会干涉你报纸的内容,只会做一个旁观者。”
  “如果若干年后你不再担任主席,甚至是不担任执委了呢?”邱岳问道。“你应该明白,你现在所作出的任何决定都有可能变成一种传统,并且长久的执行下去,你必须考虑到你离开之后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报纸接受某个人,或者是某几个人的审核,那这几个人就掌握了报纸的风向和命脉,你所担心的特权就会转移到他们身上,甚至成为权力交易的筹码。”
  “这样的监督权存在有什么意义?只会人为地制造特权。”他对张晓舟说道。“政府或者是裁决庭可以依法对做出不实报道的报社和记者依法进行诉讼,这难道还不算是一种对媒体的强有力的监督?这种监督摆在台面上,所有人都看得见,难道不比几个人私下的决定和判断要好?”
  “我不会容许你不受监督地做这个事情。”张晓舟说道。“这是底线。你想要办报纸,就一定要接受监督。如果不是执委会,那就是联盟的某个部门,你自己选吧。”
  “那好吧。”邱岳说道。“那就由执委会来审核报纸的内容好了。但我希望这能够有一个期限,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这样的规定就自动解除。”
  “那就十年好了。”张晓舟说道。“我们设置一个十年的新闻审查过渡期,十年之后,我们再来讨论要不要继续执行新闻审查制度。”
  十年以后,邱岳应该早就已经失去了搞事的能力和心思,而他也应该可以安心放手给别的人了。
  当然那个时候也许会有另外一个人跳出来继续做这样的事情,但张晓舟相信,那时候联盟应该已经变得更强大,更稳定,也更能承受这样的风险了。
  “十年?”邱岳笑着摇了摇头。“好吧,十年。”
第五百五十六章
炎阳(一)
  “成功了!成功了!”
  欢呼的声音从营地后面的那个棚子那边传了过来,王永军从作为矿区办公室的房间里走出来,看着正在往这边跑来的人们。
  “搞了这么久才成功,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他抓着头说道。
  “不管怎么说,总归是一个成功。”王哲说道。“就让他们庆祝吧。”
  王永军的话酸溜溜的,其实更多的是因为搞这个事情的人是来自国土学校的老师而不是城北联盟的成员。对于一贯在各方面都领先国土学校的人们来说,这样的事情的确有点让他们不习惯。
  但未来这必定是一个趋势,即使仅仅是从技术储备的角度来说,国土学校所拥有的知识、设备和科学实验的方法就不是他们能够比拟的。
  “往好处想的话,也许以后我们就能自己做陶器,自己做铁器自己烧水泥了。”王哲说道。
  他们其实都一直在关注他们在做什么,而今天成功的,其实只是烧炭的实验。
  教科书上对于怎么烧炭只有一句话:把树木截成段,在炭窑中点燃,烧到一定程度,封闭炭窑空气进入,余热继续加热木材干馏,水分和木焦油被熘出,木材碳化成为木炭。
  但如何理解,如何实际操作,其实并不简单。
  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烧过炭,甚至不知道烧炭的窑应该怎么弄,是竖的还是横的?烟怎么排?料从什么地方进?要多高,多大,一次能够放多少木头,要烧多久,在什么时候封闭空气,封闭空气之后要等多久?
  毕竟他们要研究的不仅仅是怎么成功一次,而是要搞清楚怎样才能大批量,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更多的木炭,确定工艺流程并进行推广。教科书上那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需要人们一次次地去实验,去改进,去摸索。
  直接烧木头一方面是烟大,熏人,但更主要的是,热值太低,很多事情都做不了,而有了木炭之后,他们就有可能继续往后面推动技术的发展了。
  当然,每踏出一步都会需要更多次的尝试和失败,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一步步从对于之前那个世界的依赖中走出来,真正具备在这个世界生存的能力。
  “下一次送盐回去的时候把这个消息也带回去吧。”王永军说道。“张晓舟他们几个应该会高兴了。”
  说实话,之前他对张晓舟同意国土学校在盐矿占有四成的比例一直感到有些不理解,在他看来,整个盐矿从发现到建设再到生产,联盟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甚至可以说,冒了那么多的风险,牺牲了那么多人。
  什么都是城北联盟做的,国土学校仅仅是因为懂一点技术,就直接来摘桃子?
  这样的话很多人都在私下里说,尤其是在盐矿取水的设备还没有做好的时候,人们看着国土学校的那些学生怕苦怕累,甚至连太阳底下都不太愿意呆,这样的牢骚就更多了。
  好在王永军自己心里虽然也不满,但却一直打压这种不满情绪,然后让王哲去引导做人们的思想工作,终于没有让新洲团队身上发生的事情在盐矿这边发生。
  而随着国土学校的人们开始钻探到黏土层,开始用黏土试着烧瓦,烧陶器,然后开始试着制炭,人们心里的不满终于慢慢地消失了。
  还好当初大家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不然的话,现在他们搞出来的这些东西,联盟又有什么理由分享呢?
  虽然张晓舟当初未必真的有这样的想法,但在王永军看来,这就是最好的解释了。
  “那个窑要是简单的话,可以直接在山上建,这样的话,直接运炭下来,又好用重量又轻,矿区这边也不用一直闻那些怪味了。”王哲说道。
  王永军点点头:“今天晚上加餐吧?告诉大家,让大家都高兴一下!”
  “好!”王哲点点头说道。
  王永军看了看远处的围墙那边,严烨带特战队出去检查陷阱还没有回来,不知道今天会不会有什么收获。
  为了防止意外,威胁到盐矿的安全,他们并没有把兽夹放在河谷里,而是放在了那片沼泽当中,牢牢地用铁链和绳索绑在巨大的树木上,然后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去检查收获。
  那个时候,几乎不会有大型恐龙在活动。
  按照张晓舟告诉他们的理论,恐龙不像哺乳动物那样有更加完善的体温调控手段,这些大型温血动物的体表面积比小型的动物更小,散热能力比较差,这让它们在天热的时候很少出来活动,往往躲在水里和树荫底下,一动不动防止体温过高,在天黑后才开始活跃。而那些秀颌龙、吼龙甚至是羽龙之类的中小型恐龙都没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它们往往一天到晚都在活动。
  但这个时段却是蛇类、鳄类这样的冷血动物的活跃期,在白垩纪,真是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
  这样的狩猎方式全凭运气,有时候,它们去的时候那些动物还没有死,只是受伤,还在挣扎,他们便在远处用弩将它们杀死,然后分割后带回来。但也有时,它们已经死去,并且被不知道是什么动物吃过,这种时候他们只能把那些被咬过的地方割掉,把血排干,然后把剩下的肉带回来。
  而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夹子夹中了某个体型巨大的家伙,然后被它硬生生地扯断绳索和铁链带着夹子跑掉了,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尝试着对脚印进行追踪,看有没有机会杀掉被夹子夹伤的倒霉蛋。
  这样的情况下,追踪往往不难,难的是如何保证队员们的安全。王永军和严烨做了一个死规定,凡是离开河谷口半小时的路程之后还没有找到那条受伤的恐龙,就放弃追踪回来。超过那个距离,未知的危险太多,而且他们也没有能力再把那些肉带回来了。
  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少出现。
  来盐矿喝盐水的大多数都是鸭嘴龙,这些恐龙看上去体型巨大,其实却是一群承受能力很弱的动物,即使是体格巨大的鸭嘴龙也很少能够忍受被夹子死死咬住的剧痛而硬把绳索和铁链扯断,往往在人们检查陷阱前就已经死了。
  角龙则比较有韧劲,它们往往能坚持很长时间不死,在人们到来的时候还试图反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它们放箭把它们杀掉,它们的皮也很厚,骨头太多,切割起来难度超大。
  而甲龙类的恐龙则是他们最不喜欢看到的猎物,而它们也往往是把夹子带走的元凶。
  要去看看他们的情况吗?
  王永军忍不住想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