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白垩纪(校对)第4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555

  “这是典型的因小失大!他们要的只是原料铜,什么铜都可以用,但这些电缆要是毁了,几百年内都不可能做出新的来!张主席,这是犯罪啊!”
  他的话当然没有错,张晓舟不懂电力相关的知识,也不知道未来是不是真的就没有别的替代方法,但他很清楚,以他们现在的能力和研究进度,要用的上这些电缆送电起码也是十年以后的事情,而在几年内复制出蒸汽机的可能性却要大得多。
  电力肯定是最终的选择,这也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结果。但他们不可能就一直死死地等着电力部门出结果,中间这段时间就一直依靠人力。
  张四海专门找了国土学校图书馆里的资料来和他一起进行研究,以他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最不缺乏的就是木头,所以能够以多种原料为燃料驱动,机构简单适用范围很广的锅驼机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这种机械从十八世纪发明出来之后,一直用到了二十世纪中期,建国后很多地方都还一直在用,足以证明它的价值。
  而且从蒸汽机入手,对于他们理解机械的构造,进一步设计和制造以生物柴油或者是高浓度酒精为燃料的内燃机也有很大的意义。
  李乡的话当然有道理,张四海等人需要的并不是电缆,而是电缆里面的铜芯,要是有更好的选择,他们也不想费时费力地去剥电缆外面的那层绝缘材料,但问题就在于,他们没能找到铜矿的来源,这些电缆就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张四海已经开始找负责水泥生产的老师讨论炼钢炉和坩埚的事情,炼钢炉也许一时造不出来,但他们起码能先弄出个炼铁的炉子,用原始的打铁的方式,以现有的铸铁件加工一些傻大黑粗的部件来。然后再用这个炉子加热铜材加工出各种形状的铜管。
  第一台蒸汽机不用考虑体积要多小型化,要多精巧,甚至不需要考虑任何外形美观的问题,只要能够满足联盟一直以来所推崇的“安全”、“能用”两个标准,那就是巨大的成功。在这之后,他们再来着手考虑小型化的问题,到时候,抽水,加工木材,带动树皮粉处理机,甚至是带动小型发电机,他们的生活就将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如果他们能够让驼驼机足够小型化,直接用来作为汽车的动力,让它名副其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那样或许不太现实,那干脆把它放大让它具备更大的功率,制作火车呢?
  那样的话,八十公里外的彩虹山脉也将不算什么。
  不,这想得太远了,张晓舟下意识地摇了摇头,修建铁路不但意味着铁矿的发现和利用,还有一个大前提是农业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足够让更多人离开田地投入到工业和基础建设当中,更何况,漫长的铁路如何保护路基不受恐龙的破坏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但他相信,也许会遥远一些,但未来这样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这样的事情听起来是一种技术的严重倒退,但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几百年前……不,确切地说是他们来之前的那个时间段几百年前的人都能制造出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他们这些对于原理一清二楚的后来者没有理由做不出来。
  张晓舟对联盟的未来充满信心,但他很清楚,这不会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如果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当前能做的这些事情上,竭尽全力去把它们做好,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那这些东西就永远只是遐想。
  “我们现在的烧炭技术还有没有优化的可能?刘老师,烧炭窑还能不能做得更大一些?现在一窑只能出不到一吨木炭,这个效率已经严重满足不了各方各面的需求,对于人力的要求也太大了。除了修建更多的炭窑,投入更多的人力,我们还能不能想想别的办法?”
第六百八十八章
酒曲风波
  “你们还需要什么?”钱伟问道。
  “有酒吗?”杨勇于是问道。
  这个问题让钱伟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杨勇还真敢提这样的要求,然后摇了摇头。
  “那就没什么了。”杨勇答道。“不过如果有酒的话,士气和执行效果应该都会好得多。”
  “未来肯定会有,但不是现在。”钱伟说道。“也许还要再等上几个月。”
  联盟之前并不是没有过酿酒并且蒸馏提纯酒精医用甚至是作为武器和燃料的计划,但一来粮食本来就不够吃,拿不出多余的来酿酒,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手上没有酒曲。
  在树皮粉处理机出来之后,树皮粉的生产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上来了,虽然达不到以前那种少数人就能管理一大堆机器的程度,依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但人们花费原来一半的时间和劳动力就能获得比原来多两三倍,而且纯度高得多的树皮粉,这让粮食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了解决。
  不过这种用机器做出来的树皮粉口感不太好,只有那些没存粮的人才会吃,联盟大多数时候都是把它们给囚犯吃,或者是用来制作养殖鸡、鸭、秀颚龙和老鼠、昆虫的饲料,如果是要给人们吃,那就从原料的时候就要开始进行仔细的挑选,并且还要进行一次精制。
  大量粗制的树皮粉富余了出来,面对这种情况,酿酒的计划马上又被提了上来。
  树皮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粗淀粉和糖分,理论上来说,用来酿酒毫无问题,但经开区范围内并没有酒厂或者是酿酒作坊,之前发现的一些甜白酒之类的东西在漫长的饥荒过程中早就被吃光了,一点儿也没有留下来。
  没有酒曲,酿酒就没有办法进行。
  酵母并不是没有,之前那两个冒险团找到的水果在路上被颠簸之后,来到联盟的第二天就已经开始自然发酵,甚至微微地开始有了点酒味。很显然,用这些果子来制作果酒肯定没有问题。
  但酵母菌的作用是把水果中含有的葡萄糖转化为酒精,而对于树皮粉中的淀粉却没有什么作用。
  人们知道酒曲的作用是通过里面的微生物群让淀粉变成葡萄糖,然后再由酵母菌把它们转化为酒精,可之前酿酒都是直接用之前留下的老曲做种培养新曲,或者是直接去商店里买商家制作好的酒曲,在这样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怎么从头开始制作酒曲,没有人知道。
  张晓舟等人在联盟公开征集制作酒曲的办法,最后是一名来自沐东村的年老村民响应了联盟的征募,而他的要求是,用这个方法换取他儿子和孙子出狱,尤其是要放他孙子出来。
  张晓舟马上进行了调查,老人年轻时曾经从学徒做起,在当时附近的一家酒厂上班,改革开发之后,他干脆自己出来在村里开了一家作坊,专门用高粱、荞麦和玉米酿制小锅酒,在村子里颇有口杯。如果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再也干不动这个事情,儿孙又都吃不了这个苦,宁愿守着家里的出租房当米虫过活,他也不会把自己的作坊给关了。
  他家里甚至现在都还保留着一部分酿酒用的器具,虽然不全,但有老人的指点,以张四海等人的动手能力,把缺的那些做出来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老人信誓旦旦地向张晓舟等人保证,虽然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做过新酒曲,一直都是用自己保留的老曲引种制作新曲,但方法他还记得,只要联盟愿意把他的儿子和孙子放了,他就亲自动手把酒酿出来,保证全套技术都一分不差地交给联盟。
  然而,他的儿子和孙子却都是之前高家的核心人物,他儿子相比而言倒是没有非常严重的劣迹,被判了六年徒刑。但他孙子却是高家最主要的打手头目之一,手上不但有至少三条人命,还带头凌辱糟蹋了不少女性,有人指证和犯人之间相互检举出来和他有关甚至是由他主导的轮奸就有十几起,算是高家罪行最严重的人之一。
  这些女人中,很多都已经死了,但也有很多活了下来,并且已经与其他幸存者们结合成了新的家庭。她们当中当然有很多人迫于名誉和生存的压力,并没有站出来指证这个人的犯罪事实,但从施远收集的证据来看,他残害过的妇女不下三十人,甚至有可能达到五十人,其中有五个人最终勇敢地站出来在法庭上作证,从而让他被判处了无期徒刑。
  他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有勇气参与赎罪团,被色掏空了身体的他即使是报名也不可能入选,如果他入狱没有多长时间就因为家人的功劳而并非自己的贡献和赎罪而获得自由,那既无法对这些受害人和他们的家属交代,更没有办法过联盟法制和人们的良知那一关。
  但酿酒的技术对于联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医院里现在几乎已经没有酒精可用了,除去医疗这个用途,酒不但可以作为冒险者们用来惊吓和驱赶大型动物的武器,还能作为一种消除人们精神上的疲乏和劳累的重要物资。
  烟草肯定是没有指望了,但如果有酒,对于在潮湿的天气中辛辛苦苦劳作的一天的人们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放松和安慰。
  人们于是轮番做这个老人的工作,但老人却死死地咬着这一点,不管怎么都不肯松口,甚至在张晓舟等人同意对他儿子减刑,让他儿子亲自来做说客都没有丝毫的动摇。
  “我儿子放不放都无所谓,反正他也老了,没法给我们老孙家传宗接代了,可我孙子还小,关一辈子,这怎么行!你们要么把我孙子放出来,要么就让我把这个秘密带到土里去!”老人一次又一次执拗地说道。“你们别跟我说什么减刑,什么影响,别跟我扯什么联盟,扯什么全人类!我已经七十五了,没几年好活了。要是你们不把我孙子现在放出来,那我宁愿把这个秘密带到地下去!”
  他甚至反而转过来对张晓舟等人说,他的孙子是个好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欺负过人,不可能干那些坏事,更加不可能带头干那些事情。根本都是别人诬陷他,甚至是看他好欺负赖在他头上的,要求张晓舟他们查清楚,不要冤枉了他孙子。
  “怎么办?”
  在联盟人民委员会的会议上,几种不同的意见僵持在了那个地方。
  利弊都已经明明白白的摆了出来,觉得应该坚守基本原则和良知的人超过了半数,但距离可以通过决议的三分之二还有很大的差距。
  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为了整个联盟的未来,变通一下也未尝不可,只要做好受害者和家属的抚慰工作,给他们一些补偿,从联盟的整体利益出发,他们应该会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承受这样的牺牲。但这样的建议同样无法通过决议。
  甚至还有人私下向张晓舟建议,可以暂时先把这个恶贯满盈的混蛋放出来,等到老头把酒曲做出来,把酿酒的技术交出来之后,再把他抓回去继续服刑。
  问题最终还是回到了张晓舟这里。
  “我们现在人还不多,但大家都应该明白,我们其实是在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甚至是一个全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我不知道你们想要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不知道你们想要你们的子孙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但对于我来说,如果没有基本的原则和道德底线,如果可以为了眼前的便利和利益一次次做出妥协,可以慷他人之慨,以委屈自己的成员,以纵容罪孽、自私和包庇为代价,甚至是以欺骗手段去达成目的,那这样的世界、这样的国家就毫无价值,也不值得人们去拥护和捍卫!”
  “这样的事情永远都不会有尽头。今天如果我们可以为了这样的事情去践踏联盟的法律,降低联盟的底线,可以为了这样的事情而去再一次伤害那些无辜的人,让他们去做出毫无意义的牺牲,那我们明天必然会为了更艰难,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出更多的让步,再一次突破我们的下限!如果今天我们接受了这样的胁迫,那明天就会有更多人来胁迫我们!”
  “联盟不会在任何涉及根本原则的问题上退让!联盟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胁迫!如果那位老人无法理解这一点,依然一心一意地只想自己,不考虑别人,也漠视联盟的法律和基本的道德,那就没有必要继续在他的身上浪费时间了。没有张屠夫,难道我们就只能吃带毛猪了?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道理!他一个对科学和知识只是一知半解的老人都有信心成功,没有理由我们这些人不行!大不了就是根据理论一次次地试验,大不了就是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样的事情大家难道还不习惯?我提议,由我带头,生物口的各位老师和技术人员,咱们每天多花一两个小时的业余时间来做这个事情,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攻克这个难关!”
  片刻之后,持续不断的掌声响了起来。
第六百八十九章
困局(一)
  “找地方休息吧?”王云海对严烨说道。
  “现在?”严烨抬头看了看高高的树梢上明亮的日光,诧异地问道。但他随后便看到了身边队员们脸上疲惫的神情。
  天刚刚亮严烨就已经叫醒了所有人起床做准备,吃早饭。等林子里刚刚大亮起来,他们已经开始继续前进了。
  算下来,他们相当于从五点多就一直不停的行动到了现在,将近九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和持续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已经让他们明显地疲劳了。
  严烨于是点点头:“好!找个合适的地方搭树屋吧。”
  人们很快行动起来,他们很快就在周围找到了一棵足够坚固而且分枝形状极好的大树,两名队员小心地上树去检查了一下,没有蚂蚁或者是其他有攻击性的虫子,于是便开始把那些不需要的枝条用线锯和砍刀修掉,几名队员在周围寻找了几棵比较细的树木,砍倒,然后迅速地用线锯和斧头进行加工,把它们变成规整的可以使用的建材。
  这样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已经驾轻就熟,很快,一个足够容纳一半人的平台就搭建了出来,树上的队员很快继续向上爬,开始修整另外一个地方,准备搭建第二个平台。
  得益于张四海等人的机加工厂开始源源不断地以现有的废钢铁为原料制造出大量的钉子和螺栓,加上人们已经积累的相当充分的经验,找到了不少诀窍,在不需要长期停留的地区,搭建三个足够容纳所有队员的平台已经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人们甚至已经可以用木质比较坚硬的木材制作楔子之类的部件,以此来减少铁钉的使用。
  等到平台搭好,队员们便开始在上面铺垫柔软的地衣、苔藓或者是干树叶,然后在上面搭起帐篷来。如果是要持续在这个地方呆上几天,他们有时候甚至会用木头在平台上搭一个架子,用宽树皮或者是宽大的树叶做屋顶,搭出一个可以挡雨棚子来。这样的棚子只需要再用木板或者是木条继续制作出瓦片、围墙、窗户和门,就是很好的树屋了。
  他们之前在盐矿东面那个区域建造的几乎都是已经快要完工的树屋,有时候,当他们头一天设下的兽夹一无所获,他们便会干脆在这些树屋里住上一晚,以便节省在路上来回所耽误的时间。但这些树屋现在都已经变成了大家共用的休息所,虽然嘴上并没有说什么,但其实很多队员心里都有点不舒服。
  理论上来说,这些人在北面的沼泽中搭建的那些树屋他们当然也可以无偿使用,这是高辉搞出来的冒险者公约中的一部分。
  他认为在白垩纪这样的世界中,冒险者们都应该有博爱精神和相互帮助的义务。为自己,也为后来者创造良好可靠的避难所就是其中最根本,也最有意义的一个工作。每一次冒险团修建了新的避难所都把位置准确地记录下来,在返回后上报给冒险者工会,再由冒险者工会更新到每一个冒险团甚至每一个冒险者手中的地图上。
  每一个冒险者使用这些树屋时,都应该进一步完善或者是对它进行修缮,保证它的整洁和可靠。这样一来,所有的冒险者在丛林中活动时,就都能经常找到可以让自己安全休憩的地方。
  高辉甚至希望每个树屋中都能留下食盐、可以长期保存的干粮、火种和干净的水,但这现在暂时还做不到,唯一能够做到的,只是不断在丛林和地图上增加的,被记录下来的一个个特别的地点和一个个新建的避难所。
  避难所的建立者有权利替它命名,未来如果这个地方被开发,成为村落或者是小镇,这个名字就会延续下去,这也算是高辉想出来的对于冒险者不多的鼓励之一。
  但冒险者们的名字很快就在距离最近的那些避难所被用光,随后,起名反而成了一个难题。当避难所的数量超过五十个之后,人们再也没有心思去想什么名字,而是简单地用自己冒险团的名字加上编号来代替了。除非是像果林那样的地方,人们才会认真地去想一个名字。不过这些冒险者多半都不是高辉这样的设定党,也没有多少文学修养,最终他们起出来的名字,也多半就是彩虹山脉,丰饶果林之类白之又白的名字。
  在三个平台都建好之后,人们都感觉已经累得不行。毕竟,他们十一个小时以前就已经离开上一个宿营地,开始了这一天艰苦的探索之旅。
  “焰二一?”王云海翻着自己手中的地图,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他面前的那片树干已经被他把树皮剥了下来,准备在上面刻下名字。
  “应该是焰二二了。”严烨答道。
  这也意味着,这已经是他们搭的第四十一个避难所,当然也是最简陋的一个。
  虽然也感觉很累,但严烨还是拿起了用木头做成的,专门设计成双肩背的有盖子的水桶:“李超,封伟,你们跟我去打水,王云海,你带大家抓紧时间把帐篷弄好,把火生起来。今天大家都累了,早点吃了饭休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