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白垩纪(校对)第5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555

第七百六十七章
矿脉(下)
  事故和意外在不断发生,能够继续向前的人也越来越少,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绝大多数人只是崴了脚,被高处掉下的石头砸中受了轻伤,不至于成为烈士。
  河谷里能够找到的矿石越来越多,棱角也越来越明显,这无疑意味着,他们距离目的地已经很近了。他们沿着矿石的痕迹离开河谷沿着一条巨大的干涸的冲沟继续往前走了两天,却依然没有找到矿藏的位置,而他们这支队伍此时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不但可以正常行动的人越来越少,随身携带的干粮也不多了。
  领队不得不把人集中了起来。
  “明天我们最后再往前走一天。受伤的人留在营地,其他人分成三组,沿着这三条冲沟往上走,不管走到什么地方,中午一点必须返回!”
  “探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找到了矿之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已经确认了矿藏就在前面的某个方向,即便这次不能成功,下一次直接沿着路标过来,一定就能成功了!”领队对人们说道。“大家不要急躁,荣誉是属于我们大家的!早一点晚一点而已,不会被别人抢走的!”
  人们都心有不甘,也许他们明天就能幸运地找到硫铁矿,解决联盟现在最大的问题,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们明天依然会无功而返。
  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片陡峭的山岭地带不像丛林那样可以找到各种各样可以吃的东西,在这里,酷热和饥渴足以夺走他们的生命。如果抱着“也许多走一天就能找到矿”的侥幸心理继续往前走,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耽误了返回的最后时机而全军覆没在这个地方。
  李橘和唐涛应该是属于很幸运的人,虽然算是队伍里的新人,可因为没经验,胆子小,反倒时时刻刻注意周边和脚下的情况,一直都没有出什么问题。他们和另外两个人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饭之后一起沿着右侧的那条冲沟继续往上走,路上发现的矿石碎片越来越多,这让他们心里充满了希望,但这里的山谷干燥而陡峭,植物稀少,到处都是风化破碎的岩石,很难继续往前爬,将近三个小时之后,他们才前进了不到两公里,却遇到了另外一个分叉路。
  时间显然已经不够他们把两条岔路都走一遍了,赌一边或者是分开两条路都走走看?四人选择了后者。他们依靠猜拳决定了各自的方向,在休息了半小时,喝水吃东西补充体力之后,再一次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加油!小心!好运!”他们相互鼓励着,看着彼此的身影消失在了山脊的后面。
  李橘不知道这里的海拔有多高,但从瀑布那个地方开始,他觉得自己就在一直不停地往上往上,让他有种感觉,这座山脉也许是没有尽头的。
  你看着前面是一座山峰,以为爬上去之后就到顶了,可当你千辛万苦地爬到峰顶,在它背后却是更多更加险峻的山峰。
  周围安静得让人绝望,甚至连丛林里最常听到的虫鸣都很少。两人一开始还不断说着话驱散心里的不安,但随着体力的再一次下降,他们再也没有了说话的力气,开始默默地向前,向上,然后继续向前。
  天气越来越热,水壶里的凉开水很快就喝完了。
  冲沟里不是完全没有水,但他们都牢牢地记着手册里的禁止事项,不敢直接拿那些水解渴,这种看着有水却不敢喝的痛苦很快就放大了他们原本的疲惫,让他们越发难受。
  唯一的动力只是沿路上都还一直能够看到矿石的碎片,这或许说明他们走的这条是正确的,但它究竟在什么地方?这座该死的山,难道真的没有终点吗?
  时间已经快要临近折返的最后期限,唐涛已经彻底没有了力气,但李橘却不甘心,实在是不甘心。
  “我要死了。”唐涛习惯性地这样说道。“我的肺已经要烧起来了!”
  “再往前走几步。”李橘却说道。“看到那蓬灌木了吗?走到那蓬灌木我们就回去!”
  “你已经是第四次这么说了。”唐涛没好气地说道。
  但他还是挣扎着站了起来,李橘不甘心,他又何尝不是?
  那是一蓬类似多肉植物的东西,叶子看上去很肥很厚,充满了水分,唐涛忍不住开始幻想着,只要爬到它那里,就可以把叶子摘下来吃……
  但这也是只想想,干旱地带的植物很多都有强烈的生物碱,未经甄别的植物直接吃下去很有可能导致上吐下泻甚至是昏迷,他可不想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片山谷。
  “我勒个去……”
  他埋头跟在李橘身后,缓缓地向上爬,突然听到李橘这样说道。
  他这时才抬起头,转过那个山洼之后,冲沟突然到了一个相对平缓的地方,山谷里四处散落着黑色、黄色、甚至是金色的石块,在正午的阳光直射下闪闪发光,而左边的山坡上,明显有不久前坍塌滑坡的痕迹。
  更多的矿石就这样散落着,从高处一直散布到山谷底部。
  “我们成功了吗?”唐涛呆呆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内心深处不是终于成功的狂喜,而是一种强烈的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怀疑。
  经历了这么多天的折磨和痛苦,真的有结果了吗?
  两人的脚都软了,干脆就这样坐在了旁边的石头上,许久之后,李橘才傻笑了起来。
  “成功了……终于成功了……看谁还敢叫我掏粪男孩……”
  ……
  但发现硫铁矿的消息却直到五天之后才随着他们返回瀑布城而通过无线电传到远山,广播里开始连篇累牍地宣传这件对于联盟来说足以改变一切的重大的发现,很多人虽然不明白这有什么意义,但也跟着其他人庆祝了起来。
  硫和铁,发现它们的意义绝不亚于盐矿。
  农药、肥料、杀虫剂、药品、火药、造纸、火柴,当然还有对于工业来说极其重要的硫酸,有了硫酸,可以说,联盟的工业才真正有了发展下去的希望。而火药的重要性,当然任何人都知道。
  而铁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虽然只是难以利用的硫化铁,但却意味着,他们不再需要担心着远山这些废旧金属用光之后的绝境,一切都有了可能。
第七百六十八章
工业雏形(上)
  对于探矿队的褒勉当然不用提,而整个探矿队的重心也马上移到了这个山谷及其附近的区域。
  许多矿藏都有伴生的可能,硫铁矿中也经常会伴生铜、金、银等矿藏,当然,如果元素太过于繁杂,以他们现在的技术精炼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对于他们来说,找到一处矿藏都如此困难,如果能够在这里找到需要的金属,尤其是铜,那对于他们的工业发展肯定会好得多。
  张晓舟等人也马上就准备动身前往瀑布城。
  对于这一天,他们可以说是已经翘首期盼了很久了,硫铁矿、黄铜矿和其他有可能发现的常见矿藏的开发利用也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列入联盟的科技攻关项目,进行了大量纸面上的工作。
  虽然迟迟没能找到硫铁矿,但用硫铁矿烧制硫磺,并且联合利用,同时生产硫磺、氮肥、生铁、水泥、亚硫酸,然后利用亚硫酸和硝石,通过塔式法生产硫酸,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工人健康伤害的工艺流程早已经拿出来,并且反复修改了好几次。
  他们甚至已经实地建设了一座简易的炼磺炉和后续的配套设施,摸索了需要烧制的耐火砖、陶罐陶管的大小和尺寸,对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积极地寻找着解决的办法。
  但这一切都是在纯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个工艺流程从原理上来说经过多次集思广益的会议,应该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但理论和现实之间永远都有着巨大的差距,而现在,就是考验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准备工作是否有效的时候了。
  在张晓舟和联盟少数的专家们出发后,梁宇和夏末禅开始按照之前就已经制定好的预案进行宣传,征募志愿者。
  他们设计的整个工业流程都是按照当前的劳动力水平和工业能力而设计的,放在以前,那就连乡镇的三无小厂都不如,但现在,却已经是他们能够采取的最合理的方案。产量当然不可能有多高,可一整套原始工业体系下来,伐木、烧炭、挖掘硫铁矿和黏土矿、运输、烧石灰和石膏、制硝、炼磺、氮肥厂、生铁厂、水泥厂、硫酸厂,甚至以后有可能要建设的铸件厂、化工厂、机械厂、火药厂、枪炮厂,就算每个厂都只是土法上马,要不了多少人,也没有多高的产能,但所需要的人手也不是个小数目。
  从节约劳动力和运力的角度出发,再考虑到瀑布城周围丰沛的水力资源,无论是直接建水车使用水力,还是将来建设成规模的水电站使用电力,把绝大多数工厂布置在瀑布城附近都是唯一的选择。
  这些人还需要配套的生活、后勤补给,因为距离太远,运输这么多人所需要的粮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好是能够在瀑布周围开发农田,就近满足需要。
  按照预案,至少要动员三千人离开远山搬迁到瀑布城那边,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是能够有五千人,而张晓舟的目标,是把联盟一半的人口搬迁到这里,或者是分布在从远山城到瀑布的沿线,最终把这一条线彻底连通,变成联盟控制下的核心区域。
  他们一路上几乎是不顾安全规程的赶路,到了瀑布城之后,也是稍稍休息了一个晚上就向发现矿藏的山谷出发。
  这个地方已经被命名为铁山,曾经有人提议作为对发现者李橘和唐涛的褒奖,把它命名为橘涛山,但两人考虑了一下,没有接受这个好意。
  由他们俩发现这个地方完全只是幸运,这份荣誉应该属于他们的整个队伍。况且,他们也不愿意别人以后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想当然地以为有两个倒霉鬼死在了这个地方,更不愿意因为这样的名字而让人以为他们俩之间有什么。
  张晓舟他们赶到的时候,探矿队的人马已经把周围的几个山谷和山头都找了一遍,并且找到了一条稍稍好走一些的道路。
  因为没法把钻机从远山大老远的搬过来,他们只能选择性地进行了试探性的挖掘,并且从山势和山坡上的植物猜测矿脉的走向。
  结果比较乐观,紧邻这条山谷的另一座山谷也发现了露天的硫铁矿,而且有黄铜矿伴生,几位带队的老师都认为它们应该属于同一条矿脉。如果他们的判断是真的,那这条矿脉的储量至少应该有几十万吨,以他们准备采用的开采和利用手段,至少可以用上几十年。
  矿石的品味当然还需要采集样品送回远山去,在实验室里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但几位老师都认为,虽然感觉不是富矿,起码也不能算是贫矿,完全具备开采利用的价值。
  这对于张晓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事实上,他在来的路上已经考虑过最糟糕的情况,那就是他们好不容易找到的矿石也许品味极低。但即便是那样,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因为没有任何别的选择。
  “我们需要把采矿场和工厂的选址定下来。”张晓舟说道,这也是他们非要赶过来亲眼看一看矿址最主要的原因。
  当前的运力严重不足,如果有可能,在矿藏周边就近选址建设,把经过粗加工甚至是精加工的产品运出去才符合他们当前的实际。
  可这条山谷并非什么好选择,山谷的两侧过于陡峭,而且缺乏植物的遮蔽,山谷底部几乎没有可以利用的大块平地,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条冲沟明显有被洪水冲刷的痕迹,而且两侧也都有坍塌和小规模泥石流发生过的痕迹,未来他们在这里大规模开挖后,对于环境的破坏无法避免,那就意味着,在山谷中建设任何建筑,都有可能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
  他们在周围只找到一块不大的平地,用来建设矿工们的住所也许够了,但要建那一系列的工厂,位置明显不够。
  另一个无法把厂建在这里的理由是,这附近几乎没有多少高大的植物,因为山坡陡峭,只生长了少数低矮的松柏类树木,大量可见的是灌木和蕨类,更多的地方只有低矮的地衣类的植物。
  他们的工厂需要大量使用木炭作为燃料和还原剂,把巨量的木炭从瀑布城周边的丛林砍伐之后烧制成木炭然后运送到这里,这几乎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终他们选择了备用方案,用刨得很光滑的硬木制成滑道,分段把拣选出来的矿石沿着滑道输送到河边,然后用船把它们运到瀑布城,所有的工厂也都建设在那个地方。
  对于工人们来说,这个方案也是最人性化的,毕竟,干燥陡峭的山谷和风景秀丽环境怡人的瀑布城,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选择。
  “好在我们从一年前就一直在收集硬木,而且加工成了板材,只要想办法把它们运过来,现场拼接就行。”吴建伟叹息着说道。“但环保的问题会很严重。”
  无论是烧炭、烧石灰和石膏、炼磺还是制水泥、制硫酸、炼铁,在生产的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会产生废气,废渣和废液,以他们现在的能力,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未来的瀑布城也许会是一个漫天灰尘,烟囱林立,黑烟滚滚的地方。
  几百年以后,这个地方也许会开始饱受雾霾和酸雨的折磨。
  “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我们才会有能力考虑好不好。”张晓舟说道。“我们首先要活下去,抛开这个前提,什么都没有意义。”
第七百六十九章
工业雏形(下)
  张晓舟其实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主导在瀑布城囤积粮食,但因为漫长的运输线和并没有太迫切的理由,可以投入的资源和人力并不多,这项工作其实完成得并不好。
  而现在,这个问题马上就成了制约瀑布城发展的最大的难点。
  在联盟几乎所有宣传口径的大肆鼓动下,有将近一千四百人报名到瀑布城去参与建设,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张党和与张党走得比较近的那些人。让张晓舟等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张四海等人的倡议和带领下,他们那个社区的绝大多数成员都主动报名加入了这项工作当中。
  很多人虽然完全理解瀑布城的发展对于联盟的重要意义,但他们却更加放不下自己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田地,即便是联盟给出了免税,免费给予工具,可以在联盟所属的商店低价购买物资等等优惠条件之后,他们依然犹豫不决。
  这件事情当然很重要,如果没有人去承担这个责任,那联盟说不定几十年后就完蛋了。但联盟有这么多人,缺也不缺我这一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