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白垩纪(校对)第5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3/555

  “什么时候才算是我们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了?”这些人马上追问道。
  “如果你们敢不靠军队保护,自己在远北大道走个来回,那我认为这就是算足够安全了,你们认为这个标准怎么样?”钱伟愤怒而又嘲弄地对他们说道。
  他们愣了一下,随即对此避而不谈,再一次开始强调,军事管制必须有一个期限,而这个期限越短越好。
  这样的争执几乎持续了一年多,而且越来越激烈。
  王牧林等人已经彻底倒向了厌战、厌恶劳动、渴望安宁轻松生活的那些人,这让他们的影响力和支持率正在疯狂地上涨。
  一年后,联盟将面临第三次选举,而钱伟对此却毫无信心。
  人们肯定知道他所做的是对的,因为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但问题是,他们并不愿意接受这种正确的决定,尤其不愿意接受这种正确的决定所必然带来的繁重的劳动和永无止尽的劳役。
  他们宁愿去相信那些人,相信他们给出的那些“有可能”、“说不定”、“应该”。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连任的可能性很小,事实上,他也早已经感到精疲力尽,早已经渴望着离开这个岗位,但他也同样无法容忍,自己眼睁睁地看着联盟就这样一步步向悬崖走去。
  恐龙人当然有可能不会回来了,它们当然说不定已经被打怕了,它们当然应该数量并不多。
  但如果它们不但没有被打怕,反而带着更多的同伴回来了,那该怎么办?
  舒服的生活谁不想过,难道他钱伟就非要做恶人让所有人都累死累活?
  但如果舒服的结果是死亡,那又怎么办?
  联盟没有容错能力,对于联盟来说,没有如果,也不能有万一。
  如果张晓舟在就好了。
  钱伟忍不住又一次这样想到。
  如果他在就好了。
第八百三十八章
回归(二)
  会议继续进行,而人们争议的话题是,究竟要不要烧荒。
  人们对于伐木的工作早已经不厌其烦,尤其是在玉米和番薯的种植技术渐渐被发掘和总结出来之后,树皮粉再也不是一种必须品。
  虽然酿酒技术的发展和张四海所发明的自动处理树皮的装置让树皮粉再一次具有了相当的经济价值,但在缺乏运输手段的当下,随着运距的不断增加,愿意再去处理树皮的人也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随着联盟的全面收缩和几个殖民点扩建改建工作的完成,木材的使用量也极大地下降,事实上,当前联盟对于林木最大的用途更多的是进行简单的处理后送去窑里烧成炭,提供人们的日常所需和作为工业的燃料和还原剂。
  大量的木头被砍倒之后就这样堆在原地,承受着风吹雨淋,慢慢地等待着腐烂。
  当越来越多的人对日复一日地伐木工作感到不满,“干脆放把火把它们全烧光”这样的呼声自然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事实上,烧荒的建议从张晓舟担任主席的时代就一直都有人提出,但出于对安全、环保和开发利用的考虑,一直都没有得到联盟智囊团的赞同。
  烧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当高浓度酒精被大批量地作为武器、医疗用品和可能的燃料被生产出来,点燃森林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干旱季的后期,那时候丛林中那些大大小小的积水坑几乎都干涸,沼泽的面积也开始减小,灌木、蕨类和苔藓变得干枯,就连大多数的乔木都变得干燥缺乏水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风,点燃丛林绝不是问题。
  但点燃了之后怎么办?
  在这样的丛林中放火烧荒,人们唯一可以控制的就只有在什么地方点火,火一旦真的被点燃,唯一说了算的就只有风。火烧多大,烧多久,烧多快,完全不由人们的意志来决定。
  即使是在现代,森林大火都是极难扑灭的严重灾害,联盟中年纪稍稍大一点的人都对北方曾经发生过的那场森林大火记忆深刻,而年轻的则记得刚刚发生不久的美国和加拿大的森林火灾,绵延数百公里,持续烧几个月的大火。
  水火无情,大火一旦点燃,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他们唯一能够采取的安全措施就只有提前砍伐出防火带,但对于树木动辄高达五六十米,甚至高达七八十米的丛林,防火带窄了,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宽了,因为还必须把砍倒的木头运走,这么大的工作量,还不如不烧。
  然而,最大的威胁还不是火,而是烟。
  火还有办法控制,烟却更加无法控制。
  一些人还记得新闻上曾经看过的印尼大火,漫天的烟雾甚至弥漫到隔着海峡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引起他们的强烈抗议。显然,作为联盟重中之重的远山城和瀑布城的位置都必然逃不过烟雾笼罩的命运,由此而带来的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没有人能够承当。
  雾霾对于所有人都不陌生,托了全国炒作这个概念的福,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当空气中充满了这些悬浮物时,这样的空气吸进去很容易就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更多的隐患是水土流失和对环境的破坏,但这都已经不是人们考虑的重点,甚至于,连资源的浪费也不是重点。
  一些曾经经历过山林大火的联盟成员信誓旦旦地说,其实大火过后,很多木头肯定都还能留下来,甚至有可能因为缺氧而碳化,成为天然的木炭。
  想要减少劳动,想要保证安全,想要保证健康,还要简单易行,这些要求根本不可能同时满足,但人们却希望联盟的高层们能够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钱伟对此根本嗤之以鼻,所以他本想冷眼旁观,但作为联盟主席,这么大的事情他又怎么可能置身事外?很快,他就被一些人的谬论给气到了,随即不得不加入了争论当中。
  经过数天的争论,最终人们还是决定放火烧荒,而点火的位置则选在甲山等远山北侧已经被联盟放弃的殖民点和原来的流放点。
  为了控制火势,让大火不至于波及到联盟生命线上的几个重要据点,决定抓紧时间对几个中继站和据点周围进行最后的清理,并且准备了蒸汽机、发电机和抽水机,准备应对危机情况。
  点火的时间决定放在旱季第三个月的月中,这个时候丛林中的植物已经足够干,更容易点燃,同时,即便是大火发展到了脱离人们控制的地步,只要能够坚持到暴雨季到来,大火也必然会被暴雨浇灭。
  因为钱伟一直极力反对,联盟人民委员会最终决定任命王牧林为这个计划的总负责人,而钱伟作为联盟行政和军事的首脑,却不得不为他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我也不希望这样。”王牧林在会后专门找到钱伟,一脸歉意地说道。“但你也清楚,以现在的舆论,这件事情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让那些缺乏能力的人乱搞,最后还不是要你我站出来给他们收拾烂摊子?倒不如一开始就由我们主导,起码能够让事情尽可能往好的方向发展,减少浪费和损失,多做一点实际的事情。”
  这样的话貌似很有诚意,但钱伟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他说这样的话。他很想问问王牧林,所谓的舆论难道不是他们这些人在操控?
  但他最后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冷笑了几声之后,直接转身离开。
  王牧林也不以为意,他已经摸透了钱伟的脾气,他和张晓舟这样的人很容易摆弄,即便是他们极度反对的事情,只要把事情强行推行下去,为了大局和集体的利益,最终他们也不得不站出来配合,很多时候,他们的配合甚至要比王牧林那些所谓的盟友们还更有效率一些。
  如果彼此的关系不那么僵……
  王牧林看着他的背影,微微地摇了摇头。
  钱伟其实是个不错的手下,梁宇也是如此,事实上,聚集在张晓舟身边的这些人可以说都是联盟最肯干最实干也最不计较的一批人。等到明年他上台之后,除了钱伟和高辉等少数几个张晓舟的死党,其他人他都准备想办法找他们谈话,让他们继续留下来为联盟服务,而他现在的那些盟友们,到时候反倒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尤其是邱岳……
  王牧林微微地叹了一口气,如果不是这个家伙年纪已经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他说不定会是最令王牧林头疼的问题。
第八百三十九章
回归(三)
  “各单位注意,现在准备开始点火!”王牧林站在瀑布城的最高建筑物顶上,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丛林,踌躇满志地对着对讲机说道。
  他并不是没有指挥过这种规模的行动,但这一次身为联盟主席的钱伟也不得不被逼于形势出面配合他,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意味着张晓舟所建立起来的影响力终于彻底崩塌。
  从今天开始,联盟人民委员会真正超越了联盟主席,成为了远山联盟的主宰。
  但这种情况当然只会持续到明年选举之后,一个职位的影响力高低,其实很多时候并不在于职位本身,而在于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
  就像张晓舟,如果他还活着,那即便他什么职务都没有,站在那里就有足够的影响力,就有人会听他的。而钱伟这样的人,即便是让他成为主席,他也只会极不情愿地一点点被迫把权利交出来。
  王牧林决定不要做得太过分,很多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如果一些东西在现在这个时候变成了惯例,那到他成为主席的时候,再要扭转过来就烦人了。
  “新洲酒店,汇报你们那边的风向和风力!”他对着对讲机说道,随后是远北大道这一路的所有殖民点。
  人们用电解水的办法制作了一些氢气球,把它们用绳子放到空中以观察风向和风力,接下来的这些天里,这都将是非常重要的确保安全的工作。
  王牧林用笔快速地在地图上标注着各个区域的风向和风力,并以此来确定人们放火的顺序。
  这是一项非常考验下令者能力的工作,在丛林中遭遇大火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视线受阻,无法知道什么地方安全,很有可能会失误走进被大火包围的区域。而在当前的这种条件下,根本就没有逃脱生天的可能性。
  但要达到最佳的纵火效果,他们就不可能仅仅是简单地选择寥寥几个地方点火,必须要全面开花才行。
  可以说,这些人的生命和这次行动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他的判断。
  一群从武装部借来的年轻人正在快速地计算着各地刚刚通报上来的数据,并且把结果送来给他,在丛林中负责放火的绝大多数都是联盟的士兵,王牧林并不怕他们不尽心尽力。
  不过这时候他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考虑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而是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和智慧都放在了眼前的地图上,开始发出一个又一个命令,同时又不停地根据各地、各支队伍汇报的情况,即使标注在地图上,或者是做出调整。
  邱岳在不远的地方用望远镜看着悬崖外的丛林,该做的事情他已经在之前就做了,这样具体的工作不是他的强项,所以他干脆彻底放手。
  王牧林承诺明年全力支持他参选联盟人民委员会秘书长,但邱岳却早已经明白了他心里真实的想法。相比邱岳,他或许宁愿让吴建伟甚至是钱伟这样简单的人来做秘书长,这样他这个主席的权威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谁都有可能上台,但绝不会是邱岳。
  但邱岳却对此丝毫也没有不满,因为如果换成是他,这也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也许是因为生活环境恶劣而又缺乏锻炼,这几年他的身体已经有点不行了,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继续做这些事情。现在他已经不指望自己做什么事情,而是把希望放在了儿子的身上。
  他已经以优异的成绩从远山学园毕业,并且高分考入联盟行政体系,成为一名实习生。
  某种意义上来说,张晓舟所建立的制度足以让他这样优秀的年轻人获得了公平发展的机会。不过邱岳还是觉得太慢,而且变数太多,所以他准备以自己的退让为代价,让王牧林投入更多的资源去栽培他。
  王牧林大概能干两届主席,到了那个时候,邱骏应该已经足以胜任一个部门的副主任甚至是主任,并且以此获得足够的政治资本和声望,而邱岳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纵火的队伍不断地向这边汇报着进度,第一个纵火点早在二十分钟前就已经汇报点燃了所有的酒精、干柴、木屑等助燃物,但直到现在,人们才从那个地方看到有白烟开始冒出来,随后,眼前的丛林中断断续续地开始有烟冒出来,渐渐地笼罩了一大片丛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3/5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