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梦(校对)第1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264

  “这两三年,他们父子俩一直在进行四国灵场巡礼修业,所以上次都不在寺中。”秀景代为解释道。
  四国灵场巡礼么,还真是有毅力啊!整个巡礼从阿波国灵山寺开始,至讃岐国大窪寺结束,总共要徒步完成一千四百公里的旅程,参拜所有八十八所寺院。其中,阿波国灵场二十三处,称为发心道场,土佐国十六处,称为修行道场,伊予国二十四处,称为菩提道场,讃岐国二十三处,称为涅槃道场。不借助任何外力,只依靠乞食走完全程,才算完成了全部修业。
  这样的巡礼修业,日本还有多处,但以四国巡礼最为著名,因为这是日本弘法大师空海的传道之地。八十八处灵场中,绝大部分是真言宗寺院,而且全部由弘法大师开基。完成四国巡礼,一方面是个人的修行,一方面也是向弘法大师致敬。
  “两位修行有成,功德大进,倒是可喜可贺。”我笑着说。
  “什么修行有成,依然是个看不开的俗人罢了!”法名如岳的中山田秀吉微微叹息着摇了摇头。
  “大师何出此言?”我奇怪的问道,对于他这样专注个人悟道和修行的僧人,我还是非常佩服的。
  “贫僧本来已经断了俗念,可是,在讃岐国听说了两位的威名以后,还是放不下武士的执念啊!”如岳自嘲的笑了笑,叫过如渊,让他拜服在我的面前,“这是犬子如渊,自小就非常聪慧,决心和毅力也非常可观,想来还能做一些事的……贫僧想让他还俗出仕,一方面帮助殿下和次郎左近,一方面延续中山田家的家名。”
  “你的心情,我明白了。”我点了点头。被逼休妻出家,这是极大的耻辱和仇怨。长宗我部家的确太过分了,当初秀景明明已经脱离中山田家出奔,他们依然没放过这父子二人。
  想了想,我对秀景道:“秀景,我想请你收如渊为养子,你觉得如何?”
  “这是我的荣幸。”秀景向如岳、如渊父子俩点了点头。
  “那么贫僧就可以完全放心了。”如岳欣慰的说。
  “大师——”我试图说服他也出仕本家。
  如岳明白我的意思,他摆了摆手:“贫僧是不会出仕的了。如今了却这点执念,今后自当专注修业,一心向佛。请宣景殿下不必费心。”
※※※
  如岳离开了淡路国,如渊拜领秀景偏讳,改名为中山田秀政,跟着秀景回到由良城,作为秀景的右笔学习政务。
  这一段时间,由于情势逐渐紧张,秀景预计我会有大动作,在淡路招募了近两千人。这些人已经跟着常备进行了初步训练,有了一点职业士兵的样子,我从中挑出一千五百人,组成了本家第四支备队,命名为淡路备。相应的,常备、辅备和预备分别改名为津岛备、蟹江备和三重备。
  随后,我向岩屋城的岩松经定发布命令,要求他出动水军袭扰摄津国,并且与和田家的高山父子取得联系;另外,我把新的淡路备派往抚养城,命令蜂须贺正胜出动蟹江备和淡路备支援细川真之。
  得到蜂须贺正胜三千人的支援,阿波国的形势立刻变了,细川真之开始占据上风。三好长治几次挑衅,都没有落到好处,被迫安分了下来。随后,三好家调整了重心,把大部分精力花到了讃岐国,同时开始加强和土佐国长宗我部家的联系。
  这倒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我的水军目前需要控制明石海峡,部分的牵制摄津国,而蟹江备和淡路备也需要警戒三好长治,没有办法向土佐大规模用兵。
  好在我去年夺下胜瑞城、逼和三好家之后,声望和气势极高,极大的震慑了土佐国高冈、吾川两郡的国人豪族,也让长宗我部家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但这样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解放兵力,我必须要做点什么。
  最便利的方法,莫若和三好家再干上一架。有细川真之在主场的支援,再加上三好家势力严重衰退,内部意见不一,取胜大概不成问题。这样足以让三好家安分一阵,同时再次震慑土佐国。而如果能够趁机取到白地城,那么施展的空间就更大了。
  可是,怎么找到出兵的名份和契机呢?目前两家还保持着表面上的和睦,三好长治和细川真之的争端,也是以两方交界处篠原、川岛等豪族的名义进行,很可能是由篠原长房亲自作为主导。作为外来的一方,如果我贸然破坏和约,就会在名份上落于下风,不利于将来统合众豪族。
  幸好没过多长时间,三好家就给我提供了现成的出兵名份。
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伐三好(下)
  事情要从去年的野田福岛之战说起。当时香西佳清、三好政胜在阵前投靠信长,一时之间让三好三人众极为被动。等到三好、织田两家议和,三好政胜回了摄津,十八岁的香西佳清也没事儿一般的返回了讃岐国本处,让三好三人众恨得牙直痒痒。
  到了九月中旬,受到摄津白井河原之战的鼓励,三好三人众终于忍不住了,联合十河存保率一万两千人出阵,以临阵倒戈的罪责讨伐香西家。
  三好三人众如此急迫,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去年三好家被信长和我逼和,被迫让出胜瑞城和阿波国东部四郡,实力和声势再次受到严重打击,已经渐渐压制不住讃岐国的各大豪族。这个时候,他们必须做点什么,一方面挽回威势,一方面警示讃岐国。
  至于十河存保,之所以参与行动,大概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直领,加强十河家作为讃岐国守护代的地位。
  事实上,十河家作为讃岐国山田郡植田家的支族,实力原本不足一提。但是这一家很早就积极向三好家靠拢,凭着三好家的支持反过来压过了作为宗家的植田家,并且控制了同为植田家支族的神内、三谷两家,统辖了整个山田郡。等到三好长庆之弟十河一存入继,成为十河家家主,更是得以取代逝世的三好家家老、篠原长房之父篠原长政,担任了讃岐国守护代之职。
  可是,即使统辖整个山田郡,十河家的直领依然少得可怜。昔日并称为“细川四天王”的安富、香川、香西、奈良四家,以及讃岐国最东边的寒川家,每家的领地都要比十河家多。
  例如这次要讨伐的香西家,正好与十河家的山田郡在西边接壤,家中领地就包括绫北条、绫南条和香川三郡,并且拥有盐饱水军以及与朝鲜的贸易线路,积累了不少资金。如果只算各自本家的话,实力比十河家要高上不少。
  而香西佳清、三好政胜背弃三好三人众,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三好政胜之父三好政长,当初与三好元长、三好长庆敌对,最终被十河一存在江口之战讨杀;而香西佳清的父亲香西元成,则是细川家的忠实家臣,不仅在江口之战中支援细川晴元和三好政长,而且在晴元被流放、政长被讨杀后,还坚持抵抗了三好长庆十一年。直到永禄三年(1560年),盐饱水军被安宅水军击败,元成本人死于与三好家的战事中,只留下八岁的嫡子香西佳清,这才由佳清的后见役兼阵代、香西支族羽床家的羽床资载作主,向三好长庆表示臣服。
  如今见到三好家来势汹汹,即使是立场偏向于三好家的羽床资载,也知道这次不可能轻易善了。他急忙召集了同为香西家支族的福家、泷宫两家,合兵三千人驻守香西家的胜贺山城,并且向我派来了求援的使番。香西佳清则组织人手在海边建造城呰,作为我方从海上进入陆地的据点。
  接到香西家的求援,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立刻向三好家派出使番,表达我方严重的抗议和强烈的谴责。我通过使番向三好家严正的指出,由于香西家先前已经向信长臣服,自然包括在两家的合约之中,并且受到我织田家的保护。然而,这番嘴皮子上的功夫理所当然的被三好家鄙视了,他们甚至还认为,这是我色厉内荏的表现,反而更加努力的侵入香西家,一直打到胜贺山城,将香西佳清、羽床资载、福家资显、泷宫安资等包围在城中。幸好胜贺山城是香西家经营了上百年的居城,而且胜贺山背靠大海,可以得到海上盐饱水军的支援,暂时挡住了三好家的大军。
  好吧!我承认,我的确是用了嘴皮子功夫……在香西家使番还没到达洲本城时,我预先接到三好家出阵的消息,就已经开始了调略工作。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联络东讃岐的寒川家。
  寒川家是讃岐国第五大豪族,领地包括国中最东端的寒川、大内两郡,以及濑户内海第二大岛、面积仅次于淡路岛的小豆岛,世代担任寒川郡郡司。不过,由于寒川、大内两郡处于山区,小豆岛开发不足,目前领地的石高还比不上十河家的直领山田一郡。
  去年三好长治丢掉胜瑞城和阿波东部四郡的精华地区,在家中的分量大大减小。为了扩充主家的影响,篠原长房把目光投向了东讃岐守护代安富家,以及夹在安富、篠原两家之间的寒川家领地。为此,他利用昔日父亲担任讃岐国守护代的关系,将女儿嫁给了安富家的嫡子安富盛定,促使安富家向三好长治靠拢。到了年底,为了打通两家之间的通道,安富盛定依靠篠原长房的支持,攻取了寒川家的大内郡,将驻守虎丸城的寒川家家主寒川元隣赶回了寒川郡本处的昼寝城。
  寒川家原本是在安富家配下,安富家却无端攻夺寒川家的领地,这是极度无道的行为(想象一下信长无故攻入我的三重郡……),寒川元隣自然是切齿痛恨。接到我的邀请,他很快就作出了同意联合的决定,并且开始在领内大肆召集足轻,准备夺回大内郡和虎丸城。
  接下来,我又联络了西讃岐的奈良家。
  这一家领有那珂、鹈足两郡,是“细川四天王”之末,先代曾多次在细川宗家配下担任摄津守护代,应仁之乱时,家主奈良太郎左卫门元安,是东军总大将细川胜元的肱骨重臣之一。等到细川宗家衰落,这四家也跟着丢失了畿内的役职,返回讃岐国的本处领地。然后三好家崛起,率军进入讃岐国,奈良家被迫降伏,并且交出宇多津港,作为守护代篠原长政的本处。到了现在,这个港町则由现任守护代十河存保控制。
  宇多津港是四国最为重要的港口。如果说胜瑞城是四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那么宇多津港就是四国的门户,现代的濑户内大桥,也是架在这个地方。在细川家将堺町作为勘合贸易的基地前,宇多津港就是四国和畿内的交通要道,同时承担着聚集兵力、积蓄物资的职能。当初细川宗家之祖细川赖之,和自己的亲弟弟、阿波细川家之祖细川满之一起讨伐细川清氏,获封讃岐一国,就把自己的本城设在这里,直到前往畿内担任管领之职。
  失去了这个港町,奈良家实力严重受损,对于三好家也没有什么好感。若是三好家一直保持强势,压服奈良家是毫无问题,可是,以如今三好家的现状,奈良家家主奈良元政自然免不了会有另外的心思。
  不过,对于我的拉拢,他保留了自己的态度,没有作出答复。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清形势,并且作出果断的抉择。奈良元政肯定想不到,在奈良家的西边、领有丰田、三野、多度三郡的香川家,很快就会拉拢他家中的重臣,击杀他在那珂郡的代官金仓显忠,吞并他的大半领地……
  也罢!有寒川家的配合,大致也差不多了。
  九月二十一日,我和细川真之同时展开了行动。细川真之留下一千人守城,和蜂须贺正胜率两千足轻、蟹江备和淡路备,合计五千人攻入阿波国中部的阿波、三好两郡,向东讃岐靠拢。我也第一次在领内大肆征召足轻,共募得三千人,然后汇合两千水军、津岛备和三重备,共聚兵八千人进入白鸟港,和寒川家的近千军势合流。其余的两千水军,一千警戒明石海峡,一千向香西家运去大量兵粮和部分火器,并且告知细川、寒川及我方的行动,鼓励香西家继续坚守下去。
  到了第二天,我和寒川元隣一起攻入了大内郡。这一郡和阿波国的阿波郡接壤,与安富家本处的三木郡隔着寒川郡。原本安富家和篠原家联合在寒川郡攻取了一片领地,作为本处和大内郡之间的通道,可是大军一至,通道立刻就消失了。驻守虎丸城的安富盛定见无法获得三木郡的援军,又听说篠原家同样受到了攻击,立刻放弃了城池,和妻子逃往阿波国篠原家的领内,大内一郡也重新回到了寒川家的手中。
  虎丸城的评定室内,寒川元隣将我请到主位上,自己和弟弟寒川光永居于下首右边,郑重的向我表示感谢。
  “此次得以取回旧领,全仗淡路殿的大力支持,我寒川家感激不尽!”他深深地伏下身去,“今后但有用到之处,请淡路殿尽管吩咐便是。”
  “啊,寒川殿下不必多礼。”我随意的回答说。
  “不知淡路殿下一步准备如何行事呢?是否攻入安富家的三木郡?……甚至十河家的山田郡?”寒川光永兴奋的说。
  “住口!淡路殿如何行事,岂是你能够置喙的!”寒川元隣连忙呵斥弟弟。可是,看他的目光和神情,分明也是心有戚戚焉。
  这就是有野心的武士……或许,他是想和以前的十河家一样,跟对正确的人,然后就很有希望灭掉安富家,取得东讃岐守护代的地位。反正经过大内郡的争夺,安富家无故对配下豪族动手,已经丧失了作为东讃岐守护代的大义,而且和寒川家结下了极大地冤仇。
  照现在的形势,原本在安富家配下的香西家已经不会跟从,更不用说后来居上的十河家了。所以安富家只能动用三木郡直领的兵力,最多再加上阿波、讃岐两国交界处山间的由佐一家,正处于最虚弱的时候。
  而看到我手下津岛备、三重备的实力,又和我相处了两天,他现在显然是把我当成了那个正确的人。
  这也难怪,从进入畿内和四国,我还没有打过败战。在畿内平定大和、河内不用说了,那是借着信长的大势和灭亡六角家的威名。但是,在土佐国击败处于日出之势的长宗我部元亲,将长宗我部家打回原形;闪电般平定阿波东部四郡,攻下四国第一名城胜瑞城,并且将两万三好军挡在摄津国,这就全部是我个人的发挥了。
  另外有一点,我的名声一向不错,跟随我的豪族,还没有看到谁吃过亏的。即便是攻下胜瑞城和阿波东部四郡,我也并没有据为己有,而是还给了阿波傀儡守护细川真之。这次出兵讃岐,我同样占据着大义名份,是为了维护和议,援助受到三好家侵攻的香西家。那些跟随三好家进攻香西家的豪族,想必会有一些感慨吧!
  设想一下,三好家就如同一个猎人,正在捕捉香西家这只狗獾,而其他豪族就是猎狗之类,希望捉住狗獾后,能够从猎人手中分得一些骨头。可是,谁能够保证,如果猎人又饿了,并且没有狗獾逮了,就不会拿那些猎狗来填胃口呢?
  或许,可以借重这个寒川元隣?
  “寒川殿下——”我稍稍拖长声音说。
  “是。请淡路殿吩咐。”寒川元隣欠了欠身。
  “我无意在讃岐国打一场决战。这不是最合适的选择。”
  “淡路殿要撤离讃岐国了吗?”寒川元隣面带惊诧的问道,“可是,香西家依然处在包围之中啊!”
  “呵呵!”我笑了笑,“不在讃岐国决战,但可以在阿波国么!”
  “这……”寒川元隣想了想,似乎依然没有眉目,于是他干脆的问道,“淡路殿需要我寒川家做什么?”
  “我马上会攻入安富家和十河家的领地。但是,我希望寒川家能够趁势向三好三人众及十河家提出降伏,条件是保留寒川家港夺回的大内郡,”我也直接向他提出了要求,“当然,这份情谊,我会放在心上的。请寒川殿下放心。”
  “既然淡路殿这么说,我寒川家自然从命,”寒川元隣点了点头,“只是,三好家会同意这个条件吗?”
  “这个也请放心。寒川家是向三好三人众和十河存保降伏,而拉拢安富家、攻下大内郡是三好长治的策略,并不会得到三人众及十河家的支持。”我解释说。
  “我元隣明白了。一切照办就是。”寒川元隣伏身应命。
  等到寒川兄弟出去,下首左边的秀景欠了欠身:“兄长的意思,我大致明白了。是要营造有利于三好家的局势,造成我方不得不退出讃岐的假象是吧?”
  “不错。”我点了点头,“然后真之殿下那里再诈败一场,一直退回胜瑞城,三好家肯定就会趁机围城,然后和我方在阿波打一场决战了。”
  “可是,为什么不在讃岐国决战呢?”蒲生赋秀问道。
  “你想想看?”我笑着问道。
  “因为不熟悉地形?”蒲生赋秀想了想,不确定的问道。
  “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还有两个啊……”蒲生赋秀思索了一下,然后就放弃了,“实在想不出来,还请殿下指教。”
  “这不怪你。因为你不知道讃岐国内势力的特点,”我笑着解释了下去,“讃岐国的豪族实力很强,整个讃岐国十三郡,几乎被六家豪族完全瓜分。所以,在讃岐作战,我如果胜利,势必会割取一片直领,那么就肯定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为了这个原因,他们会联合起来努力和我作战……相反,如果是在阿波国决战,讃岐国豪族就没有必须奋战的理由。而且,他们现在对三好家已经渐渐离心,讃岐国内也没有多余的领地作为奖赏,自然就提不起什么斗志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