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梦(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264

  正因为如此,天皇家族才能一直作为日本的统治者存续下去。可是,这并不代表天皇没有任何权威。实际上,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两位天皇发挥过自己的影响力,并且都挑起了规模巨大的纷争。一位是平安时代末期的后白河法皇,他和平清盛相争,引发了源平两大武家的对决;一位是后醍醐天皇,他打倒了镰仓幕府,试图重振公家和寺社势力,结果受到武家的抵制,于是持三神器前往吉野建立南朝,引发了朝廷数十年的分裂。
  这两个人,由于引发了如此大乱,因此并称为“日本最大的天狗”,也受到了平清盛和足利尊氏的处置,前者一度被软禁在深宫,后者一度被流放到隐岐岛。
  即使是这样扰乱天下,被称之为天狗,那两位被软禁和流放的时间也不长,在事前和事后,依然享受着他们的尊荣。可是当今的正亲町天皇,却一直非常安分,也毫无失德之处,按照普遍的看法,怎么也不该受到信长的逼宫。
  而他不作为,并不代表他没有能力作为,如果他愿意的话,凭借着无暇的名声和崇高的信望,肯定可以发挥相当程度的影响,并且获得相当程度的支持。
  或许,我也该做一些布置了……
  想到这里,我叫过长廊外不远处侍立的前田利长:“犬千代!”
  “臣下在!”前田利长很快来到了我的面前,躬身问道:“主公有何吩咐?”
  “你马上草拟一封信,准备送给肥后的佐竹宣秀。让他以我的名义,对筑后的上下蒲池家展开调略。就说如果两家愿意降服,可以分任筑后守护和守护代之职,共同统领整个筑后国。”
  “是。”前田利长领命。
  “另外,让前野景定率所属五十人前往伊贺国,归于景政的配下。”
  “是……需要带什么话或者信件吗?”
  “不用,只要人过去就行了,景政自然知道我的意思……就这样。去吧!”我吩咐他说。
  “臣下领命。”前田利长又一躬身,径直离去。
  “父亲大人,这是要攻略龙造寺家了么?”周景一边低头收拾茶具,一边向我问道。
  “恩,是的,”我点了点头,“先前让水军调略肥前国松浦、大村两家,其实就已经开始了攻略;而这次调略蒲池家,则是攻略筑后国的关键步骤。”
  说着,我简要的给他解释了一下其中的原因。
  如今的筑后国内,一共有十五家势力,称为大身十五家。其中,山门郡柳川城下蒲池家的实力最为雄厚,领地高达十二万石;其次是作为分家的上妻郡下山城上蒲池家,拥有八万六千石领地;再次是猫尾城黑木家和高良山座主丹波家,各有领地两万石;剩下的十一家,领地都只有一万石左右,基本上处于从属于大友家、蒲池家或者大内家的立场,无法对整个筑后国的归属和形势产生太大的影响力。
  几十年前,上下蒲池家本为一家,全部领地接近二十一万石,占据整个筑后国实际石高的六成。大友家担心其实力太强,无法控制,因此设法将其一分为二,分成了山门郡的下蒲池家和上妻郡的上蒲池家。而随着大友家衰落,前一阵的时候,两蒲池家先后投靠龙造寺隆信。其中除了自保以外,也未尝没有别的心思,例如说借助龙造寺家的名义,将筑后国统一起来,并且侵攻旧主大友家的领土,让自家的实力更加强大起来,再谋求获得独立大名的地位……北面筑前国的秋月家,不就是他们现成的榜样么?
  可是,以龙造寺隆信的立场,配下有一个秋月家这样强大的实际独立家臣,已经是非常头疼的事了,绝对不会容许出现第二个。这样的话,当佐竹宣秀以我的名义给蒲池家许诺时,无论蒲池家反应如何,多疑冷酷的龙造寺隆信都会对蒲池家采取行动,从而像历史上那样为我入主筑后扫清障碍,并且引起配下豪族们的背离。毕竟,他自知和我相比,在实力、名份和信望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如,我代表中枢织田家给出的筑后守护职,对于蒲池家几乎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而我也相信,佐竹宣秀作为我的养子和亲信,说出来的话绝对有份量;然后凭着他的能力,以及跟随我学到的谋略,肯定能够做好这件事情……
  “那么,是否需要我做好出阵的准备呢?”周景继续问道。
  “这次九州的事情,我暂时不会动用伊予和土佐的军势,”我略一思索,向他吩咐道,“但是,可以先准备着。到了关键的时候,估计要把你和秀景用上去。”
※※※
  九月中旬,九州方面传来消息,立花道雪替遵照我的安排,主持高桥绍运的嫡子千熊丸元服,取名立花统虎,作为女儿誾千代的丈夫继承立花家家督之位;另外,高桥绍运的次子千若丸(立花直次)也离开了高桥家,成为立花家的养子,这样的话,高桥家的孩子就全部过继了出去,很显然也接受了我的安排,准备由高桥绍运的外甥、大友义统的嫡子盐法师丸入继高桥家。
  另一方面,佐竹宣秀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许,很圆满的完成了筑后蒲池家的攻略。他极有技巧的联系上蒲池家,转达了我对他们的承诺,然后“不经意”的将消息传扬了开来。龙造寺隆信得到消息,立刻就处决了上蒲池家留在佐嘉城的人质,并且诱杀了下蒲池家的蒲池镇涟一门。他这番冷酷的处置,很快在家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筑后国的其余豪族更是大为心寒,接二连三的背离了龙造寺家。
  或许,连蒲池镇涟本人都没有想到,凭借着他父亲两次挽救龙造寺家于危难中的恩德,龙造寺隆信仍然会如此绝情吧!不然,他也不会轻易的上当了……而这样借刀杀人,我也并不如何内疚。无论如何,要攻略龙造寺家,并且顺利统治筑后国,消灭蒲池家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对于蒲池镇涟本人的品行,我也非常的鄙薄。前年耳川之战的时候,他临阵装病退缩,带走家中的两千军势,结果他父亲和弟弟为了证明忠诚,悲壮的率千人突袭岛津家本阵,最终双双战死沙场。仅从这一件事上,就足以见得他是个不忠不孝、无节无义之人,杀之亦不为过。
  既然大友家服软,龙造寺家家中发生混乱。那么,支援大友家、征讨北九州的条件也成熟了。我很快召集了阿波、讃岐两国的一万五千军势,准备兼程前往肥后国,和前田利家、佐胁良之、岛津家久、佐竹宣秀、菊池武重等人汇合。
  临行之前,我派人向信长送去书信,告知准备征讨龙造寺家的事情。在信中我说道:“今龙造寺隆信无道,擅杀筑后蒲池家一门,以致家中混乱,征伐正当其时。故臣下举兵再入九州,为主公平定肥前国。其余大内家旧领之筑前、丰前两国,主公昔日曾言及,若得平定,则委明智殿下守之……斯言犹在,臣下不敢擅专,如何攻略,还请主公示下。”
  这封信的份量,我心中非常明白,说决定北九州龙造寺家和秋月家的命运还是轻的,甚至很可能将决定信长的命运。在信末画上我的花押时,我稍稍犹豫了片刻,然后很坚定的将信折起封好,交给近侍送往安土城。同时,在我的心中,也已经对之后的情形做了一番大致的推断。
  如果不出意外,信长接到了这封信,肯定会将明智光秀派来,和我一起攻略北九州。而按照他的风格,想必会直接叫来明智光秀,宣布收回他的丹波二十八石和坂本城六万石领地,以及对因幡、但马等山阴领国的管辖权,然后丢下一句干巴巴的“去打下这两国,领地就封给你”之类的话吧!接下来,就看明智光秀的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酝酿,以及和朝廷方面的串联,他心中应该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才对。那么,结合之前的事态,以及离开畿内的失落情绪,这种看似毫无保障、形式接近流放的转封,说不定就会成为他爆发的导火索。
  想到信长在安土城看信的情形,我心中除了期待,也未尝没有一丝惘然的情绪。无论如何,能够走到今天,信长对我的知遇之恩不可谓不重,而我也以军略和内政两方面的优秀表现回报了他,这是否可以叫做君臣相得?如果他能够维持文雅、睿智的一面,不要太过强势和自负,想必我会愿意继续辅佐的吧!
  当然,这只是我根据历史、现状、以及各人性格推断出来的结果,并不一定完全准确。实际的情形,要等信件送过去了才知道,所以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明智光秀还没做好准备,只好认命的来到北九州,从而解除信长身边的这一定时炸弹……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不会过于惋惜,就当做再一次为信长尽忠好了,然后继续等待下一次时机。
  时机总会到来的。有一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信长有些行为,很多时候都得不到其余人的理解和认同;而他表现出的狂妄自大、我行我素性格,又极易引起各种不满和愤恨;偏偏在有些时候,他还非常疏于防范,这从当初被杉谷善住坊偷袭的事就能看出来。鉴于这三点,迟早有一次,他会为此而付出沉重代价的。
  在这个时代,仁义和道德不常见,但从来不会缺少阴谋家和冒险家。
第二百四十八章
惊世之变(中)
  和土佐国一样,今年肥后国的年景也很好,稻米获得了大丰收。加上我领内的年贡只有四成,差不多是整个战国最低的比例,各豪族的日子都比往年宽裕了许多。为此,我从今治运来足量的布料、纸张、甜品、海产等优质货物,提供给南肥后的人吉、八代,北肥后的隈府、阿苏等大城的城下町。这些畿内甚至明国出产的货物,在肥后国非常受欢迎,许多豪族武士都将多余的稻米卖到我设立的米屋,换取黄金或天正钱用来花费,而各大城下町,也因此显现出繁荣的景气来。
  国中的这般气象,虽然大半是由于天公作美的关系,但整个国中的人心依然都偏向了我吉良家。毕竟,现在肥后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是处在吉良家的统治之下啊。
  唯一不太和谐的,是北肥后西部的山鹿郡和饱田郡。其中山鹿郡由菊池三家老之一的隈部家领有,曾经是菊池家配下最有力的豪族,当年阿苏家、大友家入主菊池家,都依赖于他们的支持;饱田郡由城家支配,也是菊池三家老之一,和赤星家同为菊池家最早的支族(南北朝时期分出,比米原家更早,所以血缘不如其亲近),他们的居城隈本城,位于肥后国最肥沃的熊本平野的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肥后国的国府和菊池家的居城,菊池家没落后,则由他们代为管辖。
  前年的耳川一战,大友家大败,隈部家和城家立刻背离表面上从属的大友家,投向了龙造寺隆信。其中的隈部家还以龙造寺家的名义,侵入菊池家支族、菊池三家老之一的赤星家领内,夺取了他们的隈府城。这一城又名菊池城,曾经是菊池家的起家之地,菊池家南进并进驻隈本城后,将这座城及旧领菊池郡交给了赤星家。如今这一城被隈部家夺走,赤星家自然是极为愤慨,可是隈部家在菊池家家臣团中实力最强,家主赤星统家自知不敌,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承认了这一既定事实,然后跟着投靠了龙造寺隆信。
  但是,在赤星统家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计划着重夺隈府城,所以当岛津家久进入北肥后东部的阿苏城时,他立刻派来了使者,向我方表示降服,并请求岛津家久帮他取回隈府城和周边的领地。岛津家久向我请示后,联合前田、佐胁两人向隈部家施压,让隈部亲永不得不做出了让步。
  这件事情,让赤星统家极为感激。等我方的菊池武重进入北肥后,他立刻以菊池家支族和三家老之一的身份表态,支持菊池武重继任菊池家家督,入主菊池家的隈本城,统率菊池家旧领的託麻、饱田、山本、玉名四郡豪族。由于我本人的信望,以及岛津家久在耳川之战击败大友家的威名,城家无法反对这一决定,只好同意菊池武重担任家督,并且让出了隈本城。可是,在暗地里,家主城亲贤却和同样心怀不满的隈部亲永达成盟约,依然保持着和龙造寺家的联系,对我方阳奉阴违。
  到目前为止,我方和龙造寺家并没有发生直接冲突,所有的竞争,都集中在对各豪族的调略上。而这一方面,显然是我方占据了优势。眼下,北肥后的大部分豪族,至少是在表面上都接受了岛津家久、菊池武重的管辖;筑后的大身十五家中,因为下蒲池家蒲池镇涟一门被灭绝,上蒲池家家主蒲池鑑广作为人质的一子一女被斩杀,大部分都同龙造寺家决裂;即使在肥前国西部,由于见识到我方水军的力量,西北的松浦家和西南的大村家,心中也未尝没有其余的心思。
  等我率阿波、讃岐军势到达肥后国,南部的前田利家、佐协良之已经基本上获得众豪族认同,得以率五千联合军势助阵。他们在八代城和我汇合,总人数达到两万之多,然后一起向北肥后进发。
  两万人的力量,足以将整个肥后国翻过来,更何况,我还有津岛、蟹江、莲池三备和井伊赤备在手,应付龙造寺家都完全不成问题。而凭着这么强大的实力支撑,我进入北肥后国隈本城以后,立刻非常强势的派人前往隈部、城氏两家,斥责了隈部亲永、城亲贤之前的阳奉阴违之举,并且命令两人带上各自的嫡子为人质,一起前来隈本城晋见。
  这个命令,虽然是以北肥后守护代岛津家久、菊池家家督菊池武重的名义发出的,可是肥后国的众豪族都明白,既然我在隈本城,那自然是我的意思。而命令的内容,一反我之前的宽厚,也让配下的不少人都大为吃惊,讃岐守护生驹家长首先就提出了不同意见:“殿下的命令,不仅太过强势,而且大违以往的习惯,隈部亲永、城亲贤肯定会心生疑虑吧?”
  “恩,就是要让他们心生疑虑,也逼迫他们作出最后的决断,”我点了点头,“若是这样的命令也能接受,那说明他们已经下定决心投靠了,之前的种种,都可以既往不咎;若是还抱有其他心思,那自然就不会来,正好给我方提供了征伐的名份。”
  其实,在发出这番命令时,我已经揣度过两人的反应。我认为,城亲贤大概会接受,他毕竟是菊池家的支族,对菊池家有天然的向心力,之前他交出隈本城,已经是极为重大的让步,也断绝了他们反叛的最大倚仗,因为除了隈本城,他家已经没什么坚固的城池了。隈部亲永则不然,他虽然交出隈府城和半个菊池郡,但是还有山鹿郡内的城村城作为依靠;而且,他本人极有野心,不仅侵夺赤星家的领地,而且在历史上还挑起肥后国人一揆,反抗佐佐成政的检地政策,导致佐佐成政的领地被剥夺,本人也被迫切腹——而这正是我为什么如此强势的原因。我不希望和龙造寺对阵时,有这么一个隐患来拖我的后腿;也不希望率军离开之后,有豪族来反对我下一步的检地行动。
  随后的事情,和我的估计差不多。城亲贤很快前来隈部城晋见,并且送来了他的嫡子城亲基;隈部亲永不愿前来晋见,也不愿交出嫡子隈部亲泰,以父子俩身体不佳为由,请命由其次子隈部亲房代替晋见,并且作为人质。
  “既然但马守和式部大辅都无法行动,那么就将家主之位让与能够行动的次子吧!”岛津家久很显然是理解了我的意图,他和菊池武重接见隈部家的使者时,这样强硬的回答道。
  结果,隈部亲永立刻就掀起了反旗,在领内召集了三千足轻,以城村城为据点驻守。这显然是早有准备的行动,而且也超出了他山鹿一郡两万石领地(一千九百多町)的动员能力。此外,他还联合了肥后国关系亲密的几家豪族,煞有介事的向我投诉岛津家久的蛮横,暗地里却向肥前龙造寺家派出了降服信使,请求龙造寺隆信出兵支援。
  收到隈部亲永等人的连署状,我直接交给了岛津家久:“你看着办吧!若要出兵,我会让南肥后的前田、佐胁两家协助你的阿苏众,并且以莲池备支援。”
  “是。在下这就出兵讨伐他们!”岛津家久笑了起来,“在殿下身边做事,还真是痛快啊!”
  我笑着摇了摇头。按照我一贯的风格,这么痛快的时候,还真是不多。但是,只有彻底平定北肥后,才能更顺利的击败龙造寺家,而预计的那场决战,已经预定由岛津家久指挥,讨伐隈部亲永的战事,就作为他统合北肥后豪族、熟悉当地情势的机会好了。
  而我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
  时间进入十月份,肥后国的白天依然十分暖和,但是夜间却有了几丝寒意,提醒着冬天已经来临。到了中旬的时候,我终于接到了预定中的消息。
  十月四日,信长在本能寺归天了!
  消息是由甲贺众送来的,信使是山冈景宗的妹婿多罗尾久藏,山冈景宗本人还在伊势国主持。值此巨变,这是很合理的安排。可是,事情的具体情况,却和我事先估计的大相径庭。明智光秀确实参与了行动,可是他并不是首谋者。率先挑起动乱的,乃是刚从高野山前线凯旋的畠山义周。
  畠山义周征伐高野山,是年初我和岛津家久前往安土城的事情。经过大半年的围困和十来次小规模的战斗,高野山终于无奈降服,交出了十五万石寺领中的十四万石,并且献出了近八百年前、时任嵯峨天皇将高野山敕封给空海大师的真言宗开基文书。这封文书,是高野山的镇寺之宝,也是整个真言宗甚至整个日本佛门的重宝,上面不仅嵯峨天皇的御笔宸翰,还有空海大师本人的手印,其价值不可估量。即使是素来桀骜的信长,也对这封文书非常重视,亲自来到京都迎接,并且为畠山义周举行慰劳仪式。
  然后,事情就突然发生了。畠山义周联合了停留在摄津、预计取道四国前往九州的明智光秀,分别包围信长所在的本能寺以及信忠所在的妙觉寺。经过短暂的交锋,信长及信忠切腹,身边亲卫也大部战死。
  但是无论如何,信长终于辞世了啊……
  一直以来,信长都宛如“独木成林”的榕树主干一般,支撑着整棵大树,而家中的众臣,就是其余的枝干。随着榕树越长越大,这些枝干也落地生根,有了相当大的独立生存能力。可是,一直以来,若是有什么风雨,主要还是信长这个支柱和中心在承担着。如今这个支柱倒塌,其余的支脉能否维持住整棵大树?而哪一部分,又将成为新的主干?
  “信景怎么样了?”我急忙问道。这是我当下最关心的事情。
  “少主没事,已经在景政少主的接应下退往伊贺国。明智部的斋藤利三奉命前往追击,但是不久就退了回来,似乎是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
  “那就好。”听说信景成功脱险,我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这是我最关心的事情,以前就曾经交代过景政留意京都的动静,而上次派去前野景定等人,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看来,景政是理解了我的用意,而且顺利的完成了接应兄长的任务。
  两年下来,他倒是长进了不少啊,居然还击败了斋藤利三,想必是得到了甲贺豪族们的支持……当日的那番苦心和安排,果然没有白费。
  这个时候,我才关心起事情的蹊跷之处来:“畠山义周为什么会反叛?他疯了吗?!”
  “听津屋的消息说,畠山金吾主持勘合贸易时,曾经截留了不少利润,并且接受过一些豪族和商户的献金……或许是林佐渡守被流放,让畠山金吾心怀担忧吧!甚至有消息说,这次左府殿下亲临京都,就是为了处置畠山金吾,畠山金吾军中的南近江军势,还有停留在摄津的明智日向守,应该都接到过相关的命令。”
  是这样么?我陷入了思索。依畠山义周的那套旧幕府作风,截留利润、接受献金应该错不了,而东窗事发,大概是在林秀贞受惩处的同时。那时候高野山攻略正进行到关键,信长不便处置作为征伐军势总大将、亲领北河内及纪伊国诸军的畠山义周,以免攻略半途而废,如今攻略完成,他亲自去京都,说不定真的是有那个目的。而他引为倚仗、防止畠山义周异动的两支军势中,心怀不满的明智光秀大概和畠山义周早在暗地里串联,并且一并攻击了他;可是,随义周出阵的南近江军势,乃是信长的直属,为什么没有反抗?
  “南近江的军势,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问多罗尾久藏。
  “在到达京都之前,听说高野山似乎有所反复,南近江的军势奉命回转高野山,以维持当地的事态!”多罗尾久藏回答道。
  “那么,现在畿内事态怎么样了?”我继续追问道。
  “实在抱歉!属下不知……接到少主平安的情报,义兄就立刻命令在下,前来向殿下报讯了!”多罗尾久藏禀报说。
  “那么关于畠山义周反叛的分析?”我微微皱起了眉头。
  “是天海大师那边转过来的,”多罗尾久藏立刻回答,“天海大师还说,时机难得,请殿下早做决断,不要有任何犹豫!”
第二百四十九章
惊世之变(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