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梦(校对)第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64

  为了防止两城征集到粮食,信长还大力拉拢周边豪族,以高出市价两成的价格,敞开收购了他们手中多余的粮食。负责这件事情的是津岛的织田秀敏,收购的粮食大部分由海路直接运往津岛,小部分储在当地,作为五呰建成后的军粮储备。
  建呰期间,两城曾经先后发动过试探性的攻击,但是都被坚决的打了回去。当初训练的八百常备枪兵,在其中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十一月份的时候,鸣海城周围的丹下砦、善照寺砦、中岛砦建成,三呰由东至南,在鸣海城周围绕出一段弧线。丹下砦的守备是水野带刀左卫门忠光,作为水野氏一族,若有战事的话,他可以从附近的水野家的绪川、刈谷、西尾诸城得到支援;善照寺砦由佐久间信盛、信重兄弟俩守备,佐久间家在本家负责三河方向,这里是他们的根据地,而佐久间家的家主盛重则带领家中的五百人精锐力量,守备着大高城东面的丸根呰。大高城东北方、距离丸根不到一公里的鹫津砦,由织田秀敏和饭尾定宗、饭尾尚清父子守备。
  大高城那边两呰的阵容,不得不说实在太豪华了。佐久间盛重目前是织田家第二重臣,西三河方向笔头,织田秀敏是信长祖父信定的末弟,长期担任起家之地津岛的守备,饭尾定宗来历更是不凡,他是信长的从叔父,继承了作为斯波氏支族的饭尾家,和岩仓织田、信长一系的胜幡织田同出于信长的曾祖父织田敏定。他目前的官位是从四位下侍从,比信长高得多,他的正室是上代管领细川晴元之女,与越前的朝仓义景、加贺一向宗中心势力胜兴寺的显荣、石山本愿寺的显如属于连襟,目前是中岛郡奥田城城主。
  由此可见,信长对于大高城是多么的势在必得。
  对两城城的围困一直持续到第二年,鸣海和大高两城储备的军粮一直无法得到补充。在泷川一益的建议下,我方派遣当地的豪族与鸣海的山口教继父子接洽,提出卖给他们一批军粮,他们立刻就接受了,并且在我们的配合下得到了这批粮食。
  之后,我方“不经意”的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今川方。今川方的冈部元信本来就惊讶于那批粮食的到来,在得到消息后,更怀疑山口教继与织田家达成了什么协议。他随后就将消息传回了骏府。或许是因为与鸣海的军情不易传达,或者是觉得山口教继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二月底的时候,今川义元假意传来嘉奖的命令,请山口教继、教吉父子前往骏河接受感状,并领受新的任务。而山口父子驱马冲破包围、好不容易到达骏府后,立即被今川义元命令切腹。
  山口教继可以说是目前信长最为痛恨的人物。他是知多郡的强力豪族,曾经中介过织田信秀与今川义元达成和睦。信长继承家业后,此人立刻投向了今川义元,并在今川家的支持下挫败了信长亲自带领的讨伐军势。由于他的存在,信长一直无法控制知多全郡,去年甚至被他寝反了大高城和沓挂城,面临着失去知多全郡的危险……
  出于对这个人的强大怨念,信长甚至放弃了近半年的围困成果,不惜为鸣海城补充了一批军粮。
  但是大高城就没有这种待遇了。围困一直持续着,城内据说已经开始实行严格的军粮配给。为了稳定因得不到军粮补充而引起的军心动摇,今川义元派来了自己的外甥鹈殿長照。他是鹈殿家当主,母亲是今川义元的妹妹。
  到此为止,历史上今川义元上洛前的态势正式形成。
  然而,本家的各位对此并没有任何的准备。
  根据先前得到的情报,这两年今川义元的重点是骏河、远江和三河的检地事宜。特别是三河,西三河的松平家已经基本纳入了家臣体系,东三河的吉良义昭虽然降服,却仍然维持着一定程度的独立。对于今川家来说,那才是最重要的大政。
  所以,大家的一致判断是今川家暂时不会出兵,现在正是将今川家势力驱逐出尾张的最好时机。
  我自然知道,今川家的检地即将完成,很快就会打出上洛的旗号侵入尾张。但是我自然是保持了沉默。
  在我看来,信长在桶狭间之战的胜利,实在是非常的巧合,从各方面来看,他几乎都处于极大的劣势,恰如一个赌徒在赌博中拿到了几张烂牌。但是,这几张烂牌,却正好凑成了一副同花顺……于是,信长赢了。
  所以我当然不会去试图改变什么了。
  但是,我知道,这的的确确是织田家的生死关头。
  后世的某些观点认为,织田家当时还有另外一条路,完全没必要和今川家硬抗。既然义元志在上洛,那么不妨暂时投靠今川家,等今川家的势力淡出尾张后再谋求独立。这样一来,说不定还会因为首先投效的功劳而受到封赏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很有商榷之处。我个人认为,义元打出上洛的旗号,并不是为了真的打到京都,扶持或者取代足利义辉。而足利义辉向来以天下人自居,绝对不会支持地方大名大肆扩大势力的任何企图。所以义元要获得大义名分,只能学习半个世纪以前的大内义长打出上洛的旗号。在这个上洛的名分下,他可以大致合法的攻略他国,并且得到当地豪族的效忠。
  今川义元是个很明智的统治者,对于他来说,领地和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他绝对不会迅速的推进京都,而会像对待松平家那样,先控制(甚至消灭)首领,然后慢慢肢解,将占领地彻底纳入自家的统治体系。
  然后,只要还没打到京都,他就可以在上洛的旗号下拉拢当地豪族、尽情的攻略他国,等到把尾张、美浓全部消化,今川家也就称霸天下了。到时上不上洛,取不取代将军,还不是一个念头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如果信长投降了,肯定会被当做炮灰放在前面攻击美浓,等到打残之后,今川义元正好将他抛到一边,趁势吞并尾张,像对待三河那样慢慢咀嚼。而信长本人的下场,就是和当前的松平元康一样,领地被吞并,家臣被打散,本人被软禁。
  以信长的强悍个性,这绝对比杀了他更难受……
第二十七章
山雨之来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上四郡渐渐的稳定了下来。之前聚集在清州的许多流民,或者回到了原本的家园,或者渐渐的融入了清州,町中的态势得到了相当的好转。整个清州町内,弥漫着一股积极向上的朝气。
  以撰钱屋为例,目前不仅有本町的町民和商人关顾,还有津岛甚至美浓、近江的人慕名前来。目前的撰钱屋,月利润已经达到了六百多贯。而我那一成的利润份额,已经超过了我每月的平均俸禄。
  目前的本家,也正如清州町一样,处于冉冉上升的势头。
  军事方面,美浓的斋藤义龙据说身体出了问题,有时一连大半个月都无法展开评定。据井之口町的私下说法,他显然是因为弑父的恶行而受到了神佛的惩罚。这样的情况下,美浓基本不可能展开大规模攻略行动。
  在知多郡方向,大高城渐渐的坚持不住了。而拿下了大高城,就可以把尾张国内的今川势和三河方面割裂开来,进而消灭他们,彻底将今川家势力驱出尾张。之后或是攻击三河,或是“收回”道三让渡的美浓,自然有着大把建功立业取得封赏的机会。
  本家的家臣们,无论对信长的观感如何,此刻差不多都踌躇满志,对未来的功勋和封赏充满着信心。——也许,就是我一个人在胡思乱想而已。
  四月初的时候,於加如愿以偿的生下了一个女孩。我非常高兴,并且颇有深意的为她取名叫做雨津。对于这个名字,家中所有人都觉得莫名其妙,这一阵明明都是晴天啊。
  就是在这种气氛下,时间终于进入了永禄三年的五月。
  十六日的时候,信长展开了评定,讨论彻底解决境内今川势的事情。参加评定的基本以信长继承家业后所提拔的亲信家臣为主,领头的是柴田胜家和丹羽长秀。笔头家老林秀贞由于一向亲今川的立场,早被信长从前线撤出,担任那古野城城主,与三河方向的攻略绝缘;三河方向笔头佐久间盛重、一门重臣织田秀敏、饭尾定宗等人还在围困大高城的前线……但奇怪的是,泷川一益居然也没来。
  “新八郎,你确实通知到一益了吗?”等了一会之后,信长有些不耐烦了。
  “是。臣下确实通知到了一益殿下。”浅井政贞连忙回答。
  信长皱了皱眉头:“不等了,先开始评定吧!”
  正在这时候,泷川一益忽然出现在了门口。
  “一益,怎么现在才来!……算了,你先坐下,记得下次不可如此懈怠!”
  泷川一益脸色苍白,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听了信长的话,他点了点头,却没有走到自己的位置,而是当庭跪在了信长面前。
  “主公,臣下刚听到一个消息。骏河的今川义元在本月10日发布了全领动员令,12日打出了上洛的旗号,率领本阵从骏河出发……现在本阵已经到达了三河境内!”
  “什么!”信长一下子站了起来,“你说的可是实情?”
  “臣下不敢妄语。之所以来迟,是因为同时接到了骏河、远江和三河的情报,互相印证之下耽误了时间……”
  “那就是确定了啊……”织田信长叹着气。
  “是。”泷川一益回答。
  “10日……哼!10日!”信长忽然咆哮起来,“如此重大的消息,怎么过了四五天才打听到!”
  “是!由于今川方全境动员,各个路口都有聚拢过来的军势,情报传递得非常艰难……误了主公的事,臣下实在惶恐!”泷川一益低头叩首。
  “那么,具体的军势人数打听到了吗?先方众是谁领兵?”
  “前天今川义元在远江挂川集合了军势,号称是四万人……确定的先方众是井伊直盛与松平元康两人!”
  “四万……人么?”信长沉吟着。
  “禀主公。按照今川方的动员能力,臣下认为今川方是在虚张声势。”丹羽长秀说。
  “但是即使打个对折,也有两万人。对于我方来说,仍然不可小视……还请主公早作决断,以便及早准备。”森可成插话。
  “你刚才说,三地的情报是同时到达的是吧?从三河来的人是谁?”信长想了想。
  “是沓挂城那一带的豪族梁田出羽守政纲。他说在三河的赤坂发现了松平元康的大队人马……”
  “你马上回去,重重的赏他,然后让他继续打听今川方的情报。战事之后,如果我攻下了沓挂城,他就是城主!”
  “是!”泷川一益大声应道。被织田信长吼过一顿,他的脸色居然好转了不少。
  等到他刚出去,柴田胜家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主公,立即召集军势吧!今川义元进入尾张还要两三天,现在还来得及!”
  织田信长点了点头,吩咐黑母衣众诸人分别前往各地召集几位城主,十六日展开评定。
  至于今天的评定,自然已经失去了意义。信长随后回到了里间,众人也纷纷散去,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显得忧心忡忡。
  但是,次日的评定并没有决定什么,几位城主和重臣们分成了好几派,有提议暂时降服的,有提议笼城的,有提议集合军势迎击的。面对这种情形,信长出乎意料的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就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吵成一团。长时间的争论后,大家似乎才察觉到信长的存在。众人一起俯身,请信长作最后的裁夺。可是,信长只说了句:“时间不早了,大家各自回去吧。”然后就率先离开了评定间。
  “宣景殿下,你说主公是什么意思呢?什么都不说,这可不像主公平日的作风!”回到奉行所的丹羽长秀感到十分疑惑。
  “也许主公希望知道我们各自的想法吧。”我说。
  “但是,任由各位自由行事的话,是无法应付今川义元的。是战是和、是攻是守,总要有个章程才好……”丹羽长秀皱起了眉头,“不行,我长秀必须尽到作为重臣的责任!宣景殿下,愿意支持我长秀吗?”
  “在下是长秀殿下的副役,自当共同进退。”
  “那么,请和我长秀一起去劝谏主公吧……”丹羽长秀说。
  于是我被他拉到了信长的北天守。信长在会见室接见了我们。
  “你们来得真早啊!这不刚刚散会么。”才一坐下,他就很随意的这样说道。
  “主公,时间紧迫啊,请早作决断!”
  “那么,米五郎,你的意思是?”
  “臣下誓与清州共存亡!”丹羽长秀神情坚定的说。
  “那么就去调集军粮物质,做笼城的准备吧。”信长挥了挥手,“景次郎,你呢?也是这个意思?”
  “全仗主公决断……臣下将坚决跟随主公的步伐!”我双手撑地回答道。
  “那你也去准备好了……就这样吧。”信长站了起来。
※※※
  十七日,信长没有理会家臣们展开评定的请愿。他一早就驱马离开清州,往知多郡方向而去,同行的是当天值日的赤母衣众,即织田越前守、木下雅乐助、浅井政贞、福富秀胜和塙直政这五人。这一旬,值日和值夜的工作由赤母衣众负责。
  十八日,信长仍然没有发出任何指示。我乐得在酢菜屋陪伴於加、美津和刚出生的雨津。接近傍晚时,门外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谁呀?今天已经休业了!”我大声喊道。
  “宣景殿下,是我藤吉郎,是主公派我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