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851


萧嗣先亡魂皆冒,好在侍卫们提前背好了马,就这上马的一会功夫,六七个忠诚勇武的侍卫就已经身死女直人刀下。
突击到此的,正是完颜娄室和活女父子等人,娄室发现自己逮着大鱼了,当即紧追不放,关键时刻,大风忽起,尘埃眯眼,萧嗣先失去了踪迹。
“回去!”
完颜娄室没有丝毫犹豫,下令道:“收集旗仗后,拖倒大帐,放火!”
漫天尘埃中,几名辽将先后带着少量部属冲到这里,见着燃烧的大帐后,立即放弃了聚众反击的努力,果断打马西去。
萧嗣先一路狂奔近百里,至斡邻泊才停下,准备在此收集溃军,整顿兵马。
来时近两万人,此时聚在此处的,还不及三千,虽然后面还有些人陆续逃来,但看着众人惊魂未定的模样,就知道组织这些人回身反击是别想了,萧嗣先一阵心悸,经此大败,回去后,该如何交差?
萧嗣先很快就不用纠结了,晚饭时分,完颜娄室带着两个猛安追着溃兵,一路掩杀过来,已然破胆的三千辽兵失去了基本的判断能力,第一时间选择了上马逃跑。
此战,萧嗣先军一溃再溃,奔逃至马力衰竭方止。
崔公义、邢颖、耶律佛留、萧葛十等领军将领和随队押官等人死于阵上,随军家属、金帛、车马、辎重及甲胄悉为女直人所得。
完颜娄室驱辽军败兵百里,擒两将军,降益改、捺末懒两路。
达鲁古城,完颜阿骨打设宴犒劳大军一日后,忙着整编投降和各路投靠的兵马,同时命完颜粘罕为右翼统率,准备南下咸州,以解东路之危。
回军复命的完颜娄室不顾连战疲乏,再次请战,阿骨打见娄室部战马已疲乏不堪,特拨缴获的三百给他,命其与完颜银术可二人归粘罕节制。
东路,完颜娄室每战摧敌中坚,凡九陷阵,皆力战而出,彻底打出了威名。
咸平城西。
咸州祥稳司统军实娄身后已经只剩几十骑,随着完颜粘罕挥大军南下,特烈战败,辽国、女直两军攻防之势迅速逆转,这已经是大辽在此的最后有生力量了。
实娄的皮帽在激战中已经打飞,髡发光头上,血污和灰土凝结成一团,身上只有一领马甲,露出的皮肤上,到处都是大小伤疤,有些是已愈陈伤,有些是新伤,还在渗血。
对面,同样血染战甲的完颜娄室收刀入鞘,道:“够了,实娄,我敬你是条汉子!投降吧,给你身后的兄弟们留条活路!”
“哈哈哈!”
实娄不屑的笑道:“留条活路?宁江州、宾州被屠杀的国族冤魂会信吗?”
完颜娄室无言以对。
实娄脱掉马甲,丢在地上,道:“老子本是杂姓贱民,一路做到统军;而你娄室,贵为部酋,还姓完颜,只因为是外系,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不还是在粘罕之下?老子现在手里也没几个兵,投降了你们,怕是做一个猛安都不可能吧?”
完颜娄室叹息一声,慢慢拔出刀。
“统军!”
耶律实娄回头,发现护送妇孺回中京道的属僚乌里野和底兀那去而复返,实娄从二人坚定的眼神里,看懂了他们的想法。
“好兄弟!”
实娄举起刀。
“咸州祥稳司,跟老子杀蛮子啊!”
“杀——”
……
出河店之战后的一个月时间,女直人先后败萧乙薛、特烈等辽国军将,阵斩实娄,下宾、咸、祥三州,铁骊、兀惹等部争相来投。
再次整编后的女直兵力首次超过了万人,实力大进,随着辽人一败再败,“女直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古语又开始传遍辽国。
辽国泰州,宁静的小村,一些奚人孩子好奇地看着经过此地的败军。
萧嗣先失魂落魄的坐在马上,东北路的形势已经彻底崩坏,自己的罪责不小,就这样回去吗?
“司空,我们不能这样回去!”
听到忠心的侍卫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萧嗣先转过头,问:“那该如何?”
“我们需要战绩和财货提振士气!”
侍卫们看向奚人孩子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兽性,几个孩子吓着尖叫着逃走——
几日后,辽国北院枢密使萧奉奏称东征溃败之军沿路抢劫,如果不赦免其罪,恐怕聚众成为祸患。
皇帝耶律延禧深以为然,仅免了此战都统萧嗣先的官身,其下所有人皆既往不咎。
辽国诸军中传言说“力战的会死而且没有功劳,退却的则获得生路还没有罪。”
此后,凡战,兵无斗志,遇敌皆溃。
第四十七章
纠纷
登州之罘。
共建会成立后,就为入会的中下户做了几件实事。
先是秋收,以村为单位组织若干生产互助组,请几位头面乡绅出面,说服各村的上户,拿出自家的耕牛、大车等生产资料,中、下户出力,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后,秋收比以往更快,也更加顺利。
然后是包税,同舟社安排了一帮年轻先生,和县乡胥吏当面算清共建会覆盖村社的税、粮额度,将各户的收粮征税账目做得明明白白。
结果,大部分人家竟然比以往少交了少许粮税。
甚至一些因病、遭灾的人家,有同村乡亲担保,还可缓交税粮,所缺部分,由共建会补齐,第二年再补上即可。
“大部分人家”以外的,是在征收粮税一事上“吃了亏”的上户,自然不依,有些人便在共建会内闹,提议所有乡绅地主退出共建会。
入会的中、下户见共建会说话算话,在秋收、征税等事上真起到了作用,有了主心骨,自然更不依。
一些激进的下户翻出陈年老账,列举某某曾巧取某户田地,某某曾侵吞村镇公款,某某趁某户受灾恶意退佃,还有人提议清查本村以往的账目,到某上户家去“讨说法”……
这下,先前闹事的上户反而怕了,又偷偷找到朱武,赌咒发誓自己从未为祸乡里,表示愿意配合共建会工作,并自愿捐献钱粮以济会务运行所需云云。
共建会内部各阶层之间的第一次冲突就有失控的苗头,这不是徐泽想要的结果,不谈此时是否具备开展农民运动的客观条件,就他手下正在逐步形成的利益集团,也不会支持这件事。
开展农民运动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密高效的组织支持,这些都超越了徐泽的能力范围。
坦白地说,徐泽很清楚,自己根本就控制不了这种人类有史以来最狂暴最彻底的力量。
现在也远没有到天下沸腾的时候,自己要做的是闷声发大财,而不是当出头鸟和倡乱者。
放任这种自己控制不了的力量泛滥,对自己,对参与的百姓,对整个天下,都极不负责任。到头来,害人害己,反会让北方崛起的女直人捡便宜。
主持共建会日常会务的朱武更是一个头两个大,终于明白了徐泽当初培训时反复强调“此乃大杀器”,要他务必“稳控节奏、协调关系、团结各方”。
好在,徐泽早有准备预案,矛盾闹得最凶之时,远洋商队返港,结算获利分红,船队招人、作坊招工、同舟社外包订单等,成功分散了大部分人注意力。
借此机会,朱武约谈了几个上户代表,逼部分佃租过高的地主降低了租率,免除了一些不合理的高利贷,此举,自然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赞扬。
此事过后,中、下户更加积极投身共建会事务,特别是带头“闹事”的那些人,主动充当同舟社眼线,及时反馈乡间的各种消息,并积极送子投军,以求共建会背后的同舟社进一步庇护。
上户乡绅们则在盼着远洋商队分红到手的同时,感慨世风日下,道德沦亡,就连族内本家一些不成器的子弟都变得更不听话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朱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徐泽的要求,修订了共建会议事章程和日常运行规范,尽量确保会内各阶层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合理适度的斗争,而不是动不动就掀桌子。
……
两水镇,辛家老宅。
前些时日,辛介甫一家搬回镇上居住。
因为大沙坝改造之事,辛介甫觉得徐泽仁义,在组建远洋商队和共建会之事上颇为卖力。
但随着其子映安入了州学,会内又爆发严重的阶层对抗,一些上户被逼降租,下户们则趾高气扬,他这个积极推进共建会事务的执事夹在中间自然难受。
感受到乡绅们对自己越来越明显的疏远后,这个精明的的小老头果断选择了明哲保身,不顾女儿的反对,推掉了执事职位,搬回镇上居住。
“汐娘,不要担心,为父去两三日便回。”
青阳河下游的一片佃田与临近大户李俭有纠纷,每年的租子都不好收。
今年,辛介甫打算亲自出面,彻底解决这件事。
辛灵汐送出了门,再次挽回道:“爹爹,你既已入了共建会,为何不委托朱会首出面解决这事?”
辛介甫看着女儿,叹气道:“为父当然知道按共建会的办法和佃户们议定佃租更好,更能让家业长久。但乡情难却,没了乡绅们的支持和认同,现在就别想在两水站稳脚。”
“那好,爹爹早点回来。”
“可是,当初就是这些乡绅和我们家闹纠纷啊”——清楚老父的性格,辛灵汐将这话埋在心里,没有再纠缠这个问题。
申时,随辛介甫一起收租的田管事鼻青脸肿的跑了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