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851


第二件事,发起召开共建会第一次全体代表会议,本次会议协商通过了等文件,成为了后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第二件事,带头集资,利用保丁训练后的农闲时间,采取上户出钱,中下户出力的形式,组织挖渠、筑坝、修整道路等公共福利建设。
蓬莱县的批复还未下来,共建会旗下各村的保丁训练就如火如荼展开。
实际上,登州作为边州,保丁训练的水平是要高于梁山所在郓州的。
依托巡检司山地营兵卒为各都保教头,仅一旬时间,便完成了大保分训和都保合训。
而后,共建会又在之罘湾组织了演武和运动会,很多第一次见识之罘湾“繁华”的保丁回到村里后,大肆吹嘘演武、运动会盛况,羡慕运动会上拿奖的幸运儿,回味放开肚皮吃饭的满足。
运动会结束,再组织公共工程建设就要省心得多。
各村能独立完成的工程则放到后面自行组织,需多村合作的大工程,由蒋敬提前算好土方和工程量,任务具体分配到每天各都保,提前保质完成承包量的,还能获得有粮食奖励。
工地上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抢工场面,村民们从没感觉服徭役竟然这么痛快!
众上户虽然在保丁训练和公共建设中“出血”不少,但没人有怨气——也没人敢有怨气,想想李俭一家是怎么被灭的吧。
何况,都是常年和田地打交道的地主,自然明白水利工程接连投入使用,荒地变良田,来年田地减灾增产后,获益最多的是谁,更不论还有更得利的远洋商队分红。
忙碌中,西风再起,之罘湾又组织了一支前往海东郡的小型船队。
徐泽亲自登船送行。
一年多的时间,江州江湖大佬李俊不仅东山再起,聚集了一帮亡命徒,还有了四艘战船——其中一艘是登州战棹巡检司巡海中不慎触沉没的钻风船,而且船体和船帆全部经过之罘港造船厂大匠孟康的改造,更加便于横风破浪。
此刻,李俊豪气满怀,表态道:“社首放心,属下一定替社首好澎湖巡检寨。”
“不!已经不是澎湖寨了。”
徐泽从武松手里接过一枚红绸包裹的金印,交给李俊。
李俊打开红绸,翻开金印,就见到“流求国主”四个大字,吓得立马跪地,被徐泽扶起。
李俊脸色苍白,说话都不利索:“社首,属下,属下真不敢有此心!”
“诶,不必惊慌!”
徐泽道:“最多半年,我就会安排人手放出海东发现大岛,且岛上有金矿的消息。届时你的压力就大了,澎湖再作为朝廷的巡检寨就不合适了。”
这半年多的时间,王四、张顺又冒险向海东郡送了两批人,其中就包括汤隆带领的冶户和部分造船匠人,但运力实在有限,风险又高,这么下去,四年规划绝对无法完成。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指望别人都是傻子的人自己就是傻子,海东有大岛的消息迟早会泄露,徐泽需要“发动”民间的力量,让活不下去江南百姓主动去海东“淘金”。
有利益就会有人来谋夺利益,尽管大部分的人会对所谓的海东“金矿”持怀疑观望态度,但总会有人冒险尝试,为了保证海东郡掌握在自己手中,具备“自主权”的“流求国”便应运而生了。
至于,自己以后还能不能再驾驭这条“混江龙”?
若是连李俊都驾驭不了,也别争霸了,还是洗洗睡吧!
李俊见徐泽眼神坚定,不敢再让,询问道:“属下该如何做?”
“很简单,将澎湖经营成一个自由港,欢迎所有来此中转和交易的船只,若有难民渡海,则将其转送海东郡,对任何觊觎海东或澎湖的大势力,则坚决打击。”
“属下担心——”
“不要担心,初期不会有太大的势力介入,一两年后,你若还是这几条破船,以后就一直呆在澎湖吧。”
“属下明白!”
徐泽拍拍李俊的肩膀,道:“希望几年以后,我还用得上你,好好做,李国主!”
“属下一定不会让社首失望!”
徐泽和武松回到码头,李俊看了看手中的金印,豪气万丈。
“启航——”
烽烟四起
第一章
军情
沧州,柴进带着三四十伴当游猎归来。
去年冬,南郊祭天大典后,皇帝大赦天下。
林冲当初被流放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未涉十恶不赦之罪,得赦后,柴进又为其活动,补了云翼军押官一职,二人关系由是愈近。
柴进先是受了洪安、武松两个白眼狼的连番打击,后又听说徐泽、王伦等人尽皆授官,加之朝廷连出重拳打击州县黑恶势力,相熟之人多有劝诫,柴进识机,收敛了不少,不敢再公开收留逃亡。
今日天气尚好,柴进静极思动,便到军营叫上林冲一起游猎。
多时不曾有人惊扰,鼠兔稚獾似乎也失去了应有的警惕,一行人颇有所获,申时便往回走。
驱马路过马骝山时,柴进意犹未尽,提议道:“林教头,今日便到山上青龙寺赏菊品酒如何?”
林冲自无不从,答道:“敢不听从大官人吩咐!”
马骝山高仅十余丈,一群人说着话,便到了山上,青龙寺往日多得柴进香火资助,众僧皆熟识,很快,一身素袍的主持净慧就亲自出寺迎接,见着柴进就施礼,道:“大官人多时不踏鄙寺,贫僧还以为往日款待不周,惹恼了大官人!”
柴进坦然受礼,道:“前些时日事务繁忙,不曾来寺进香,今日正好有空,便来还愿。”
随柴进游猎的管事会意,当即掏出银锭,交到净慧主持手上。
净慧将银锭纳入袖中,双手合十,高颂佛号:“阿弥陀佛,大官人一路劳顿,且请到方丈吃茶。”
“不必。”
柴进道:“今日我等行猎颇有所获,待会便在观心亭烤肉吃酒,还得麻烦主持准备一些烧烤之物。”
净慧颇有些为难,道:“大官人,鄙寺香火不盛,观心亭多日不曾有香客踏足,恐有辱尊眼。”
柴进主要是见观心亭清静,顺便跟林冲聊些事,道:“无妨,我等出猎,本就带着马扎,倒是让上刹沾染腥膻,颇为失礼。”
“岂敢!大官人心诚之至,佛陀早见。贫僧这就去安排,还请大官人稍待。”
沧州地势平坦,马骝山是这一带唯一的小山,位于青龙寺西南的观心亭,是处听松涛观日落的好地方。
只是此亭顶茅草陈旧,亭柱漆落木朽,亭前平台杂草丛生,颇显破败之相。
柴进只带了林冲及三两个伴当,到亭内坐下不多时,两个身着补丁僧袍的比丘便搬来镰刀、木炭、烧烤架、调味料等物,简单清除平台上的杂草后,迅速支起烧烤架。
二人以往应是常做此事,分工明确,动作娴熟,铺开架子,就准备剥兔切肉,被柴进止住,又给了一锭小银,打发他们离开,让几个伴当烤肉。
林冲在京师时,多到大相国寺走动,见的僧人不少,但似青龙寺众僧这般落魄的着实少见,心下感叹还是东京好,就算方外人,日子也能过的更好。
要说僧人寒酸的原因,林冲也是知道一些的——乃今是上一手促成。
当今天子赵佶不仅崇道,还抑佛——道教的最大竞争对手。
先是不遗余力地打压僧尼的社会地位,大观元年,天子诏令“道士序位在僧上,女冠在尼上”,三年后,又诏“士庶拜僧者,论以大不恭”。
再就是限制僧尼发展教徒,大观四年,宣布停发僧牒三年。
僧牒以往可是和盐引一样,能替代货币直接拨付各地的,宁愿不要钱,也要抑佛!
这还不够,又两年后的政和二年,下诏“释教修设水陆及祈禳道场,辄将道教神位相参者,僧尼以违制论;主者知而不举,与同罪”——直接限制佛教的具体业务。
林冲不知道的是,这事的打击力度有多大——除了底蕴深厚的大相国寺庙还能勉力支撑外,其余各寺皆难以维持。
即便是五台山文殊院这类大寺,也是把金主赵员外高高供起,哪怕他介绍的鲁智深两次大闹之后,赵员外也只是轻飘飘的一句“坏了金刚,亭子,赵某随即备价来来修,智深任从长老发遣”。
“南相国、北五台”的五台山文殊院尚且如此,沧州青龙寺落魄就不必说了。
林冲被勾起东京城的美好回忆,柴进也有心事。
“教头,近日军中可有传闻?”
林冲试探问道:“大官人是问辽国?”
柴进点头,道:“可有消息?”
“并无可靠消息,不确切的消息倒是不少,有说女直人已下黄龙府的,也有说辽国起大兵,大败女直人的,还有说女直人根本就没起兵,遣使乞和的。”
柴进有些不死心,问道:“哪个消息可靠一些?”
林冲坦言道:“林冲实是无法辨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