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851


耶律宁不想多废话,直接问:“说吧,高丽人有什么图谋?”
邵亿并整理衣冠,道:“听闻辽国——”
“辽国?!”
耶律宁勃然作色,呵斥道:“高丽国乃我大辽藩属之国,你主三韩国公也是我大辽封臣,你身为下臣,也敢称大辽为‘辽国’?”
“都统。”
邵亿并没有被耶律宁的呵斥吓倒,语气平缓,道:“辽国屡败于金国,国势不振,世人皆知。”
“我国年初就已经去掉了‘天庆’年号,辽与高丽再无宗藩关系。”
“老子杀了你们这些无信小人!”
开骂的并不是耶律宁,而是脾气火爆的东门守将萧近海。
耶律宁止住了持刀欲砍邵亿的萧近海,盯着这位忠心部下的眼睛。
道:“我们契丹人靠弓马起家,不用呈一时义气。”
“高丽早年也不服国朝,靠的是圣宗朝的三战之威,才降服此藩。”
“今日之辱,记下便是,待我朝实力恢复,我相信,保州将不再是大辽的边州,高丽却未必是国!”
邵亿道:“将军真是好胆魄——”
耶律宁打断邵亿的废话,道:“直接讲,三韩国公派你来,究竟是有什么事?”
其人强调大辽给高丽王的封号“三韩国公”,自针对高丽单方面宣布解除宗藩关系的反击。
邵亿带着任务而来,不想才开始讲话就被轰走,不想再纠结这点细节。
道:“百年前,辽与高丽休战后,贵国圣宗皇帝按照盟约,‘诏取女直鸭绿江东数百里地赐高丽’。”
“我国成宗也履行盟约,接受辽国封号,使用‘统和’年号,称臣纳贡,并断绝了同南朝的宗藩关系。”
“但贵国其后又背信弃义,两次挑起战乱,夺取了本已交付于我国的鸭绿江以东土地——就是现在的保州,也是我们的义州城。”
“现在辽国势微,东京道大半已失,连辽阳府都成了渤海人的大元国。”
“保州早成飞地,我国陛下念两国邦交多年,愿意再履百年前之约。”
“劝退女直人,收回此地,也免得满城军民遭受战火。”
搞了半天,原来是为了这事!
别人可能不太了解保州的历史,但身为都统的耶律宁怎能不知道?
“哈哈哈!”
耶律宁大笑,指着邵亿的鼻子骂道:“果然是数典忘祖的小人,几百年前的祖宗胡乱认,百年前的历史也记不住么?”
“那便让我来告诉你原本的历史吧,你要听清了,带回去,告诉你们国人,别再到处丢人现眼!”
“你们高丽本是新罗逆贼弓裔建立的国家,随后又被王建篡夺,位置在岛南。”
“取名高丽,却与扶余人的在我辽东建立的高句丽,没有半点关系。”
“我朝囊括原本高句丽旧地——渤海国后,你们为了向北扩张,绝了与我国的交聘。”
“还流放饿死我国使者三十人于荒岛,又大量我国境内招诱渤海遗民,且遣使南朝,试图夹击我朝。”
“其后,南朝倒是数次北侵,你们的鼠辈祖先却一直不动,妄想等南北两朝两败俱伤后再捡便宜,哈哈!”
“等我朝腾出手,打得你们求饶后,为了长久安宁,圣宗皇帝才赐鸭绿江以东数百里给你们。”
“但,这是有条件的,除了称臣纳贡,还必须与南朝断绝关系。”
“尔等祖先见利忘义,不仅始终与南朝秘密来往,不愿按时纳贡,还擅自在此地修筑兴化、铁州、通州、龙州、龟州、郭州六城,以防御我朝。”
“圣宗为教训你等祖先做人,才又两度发大兵讨伐你们这等无信小国。”
“至于保州,乃是开泰三年五月,圣宗诏国舅详稳萧敌烈、东京留守耶律团石等人造浮梁于鸭渌江,又筑城保、宣义、定远等州,为的就是作为随时征法无信之国的前沿阵地。”
“这里本就是我们大辽的土地,保州也是辽人自建的城池,跟你们高丽什么鬼义州有个屁的关系!”
“回去告诉王俣,保州就在这里,要取,便拿人命来换,耍耍嘴皮子就想取得这一地,做梦吧!”
“不管大辽如何衰败,只要我耶律宁在,保州城就是中华之土,尔等数典忘祖无信无义之小人,不配拥有这片土地!”
“现在,就给我滚——”
第四十一章
玲珑
拿下镇海府以后,同舟社军队再次扩充,编制序列如下。
辽东共三个将,分别为:
第一将,编二个甲种陆营四个乙种陆营,正将史进,共计二千二百人。
甲种营营正分别是陈达和单廷圭。
第二将,编二个甲种陆营三个乙种陆营,正将李逵,共计一千九百人。
甲种营营正分别是魏定国和季闯。
第三将,编二个甲种水营三个乙种水营,正将阮小七,共计一千九百人。
甲种营营正分别是阮小七和张顺。
登州第四将,编四个甲种陆营,正将王进,共计二千人。
海东郡第五将,编两个甲种陆营两个甲种水营,正将梁义,共计二千人。
另有直属斥候营、教导营、工程营、亲卫队、医护队、演出队及随军幕僚等约一千二百人。
不算正在训练的补充兵,全军共计五将二十五个战兵营,编制员额一万零五百人。
海东郡的二千人距离太远,调动不便,难以应付突发情况。
暂时以维持岛内稳定,防范外部入侵为主,只每年向之罘湾输送一个营作为补充兵,以维持其兵员活力。
登州四个营正在加紧训练,为应付朝廷突然出手,非特殊情况,也不宜大规模调动,只小规模安排到辽东轮战。
同舟社仅仅在辽东,除掉守城的必备兵力,随时可以集中调度使用的兵力,就达到五千人以上。
已经是一支可以左右辽东战局胜负的重要力量。
但多次扩编以后,军队人数急剧增加,战斗力并不会因此而快速成长。
相反,因为装备欠缺,训练不足,人员磨合不够,未经实战考验等问题,短时间内,军队的战斗力反而是下滑的。
因此,拿下镇海府后,同舟社停下了快速扩张的步伐。
除了时迁还带着斥候营在千山山脉中,清剿吴撞天为首的贼军溃兵外,其余各营暂时未受领作战任务。
一方面,军队维稳镇守,配合赵遹加紧推进苏州、顺化城和镇海府的民政改革。
以尽快恢复三地的生产,强化社会治安,改善民生条件,最终反哺军事。
另一方面,利用停战修整的时机,徐泽组织全军整训。
以大战俘虏成军的几个乙种营,是这次整训的重点。
这些家伙打仗不行,杀人放火却是绝对不怂,很多恶事即便没亲自做过,也至少是帮凶和旁观者。
若是按照徐泽刚穿越时的想法,把他们全砍了可能会冤枉,砍一半留一半肯定还有漏网之鱼。
让这些人全部“劳改”,或直接放归社会,都会是灾难。
而且,辽东人口本就稀少,生存法则也大异于大宋,更不同于后世。
以杀止杀,成千上万的杀,不仅教育不到其他的人,还会引起整个社会恐慌。
毕竟,没有谁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野猴子。
即便最野蛮的生女直人,也是有爹有娘有亲戚朋友等各类社会关系的大活人。
凡是把他们当猴子,指望杀几只鸡就能永远镇住这些人的狂妄之徒,最终都会自食恶果。
最难征服的就是人心,效果最持久的征服也是人心,在这方面,徐泽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如火如荼的整训中,徐泽想了很多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