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851


李子义心情大快,今日山寨添了三名“大将”,日后必定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随即,带着三人和四个小喽罗进了聚义厅。
一番谦让,牛皋被李子义拉上第二把交椅。
落座后,牛皋气势大变,从迷糊脸瞬间变身统帅千军的大将。
“哎!李头领,你若只有这点道行,恐怕难当牛某信重啊。”
陪同李子义进厅的小喽啰都是心腹之人,见此情形,立即紧张起来。
四人拔刀,欲要上前,却被刚才演武场上牛皋、欧鹏和马麟三人的威势所摄,犹犹豫豫。
牛皋却是很随意地坐在交椅上,陪坐一旁的欧鹏、马麟二人也全无半点紧张神态。
李子义注意力全在牛皋身上,其人落座变脸时,他就已经预料到不妙。
暗叹今日遇到高人了,很明显,对方并没有加害自己的意思。
真是要发难的话,刚才进门时就能轻易制住自己。
即便是现在,自己哪怕是有刀在手,也绝不是对方一合之敌。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李子义也不纠结了,摆手让几名心腹喽啰退了出去,起身,行礼。
“三位,可否告知小人,你们的真实身份?”
“胶西县县尉牛皋!”
“啊!”
……
第七十八章
反僧
处于黄河故道下游的青州,集山、河、海、盐于一体。
向来都是多灾多难之地,赋税还重,民风极为彪悍,一惯是京东东路民乱的重灾区。
今年,京东两地的“公田所”新政推广后,在青州百姓中的反弹最重。
一时间,群盗四起,原本比较低调的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把握机遇,扩充实力,屡屡下山打劫。
知州慕容彦达初时不甚在意,只是派出兵马都监黄信带兵前去镇压。
大宋都监分路、州两级。
路级都监,掌管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务。
州府都监,掌管本州厢军的屯驻、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务。
黄信此人据说“武艺高强,威镇青州”。
为了平定三山匪盗,其人特意给自己取了个很有威慑力的绰号“镇三山”。
名声倒是很响亮,但旗下兵马,却是既不中用,也不中看的厢军,完全不能吓跑“穷凶极恶”的匪盗们。
黄信与清风山山贼的第一战,便一败涂地。
刚接战,厢兵们就被树林内冲出的匪盗吓得四散而逃,黄信本人也差点被抓。
此战,剿匪不成,反给清风山山贼送去“打败官军”的巨大声望和一群劣质兵员。
清风山乘此良机打家劫舍,招兵买马,一时做大。
慕容知州得了教训,终于开始重视这批匪盗。
这次,他派出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干将秦明前去剿匪。
秦明是武卫军青州第一指挥指挥使,因其性如烈火,人称“霹雳火”,也是位“武艺高强”的战将。
其人根据黄信提供的信息,得知清风山不好惹,决定先打二龙山。
山贼们不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的谋逆反贼,对抗官府的意志其实并不强烈。
二龙山山寨头目邓龙得知大名鼎鼎的秦指挥使率兵来讨,未战先怯。
赶紧派出小喽罗求饶,表示愿意接受官府招安。
不料,霹雳火见邓龙这么怂,战斗欲望反而更加强烈。
为免贼人逃脱,秦明立即带上最“精锐”六十人,一路直奔二龙山。
兵贵神速,为了不给贼人准备战斗的机会,秦明到二龙山山下后,就立率部即攻山。
不料这邓龙的确怂得出奇,别人有钱就吃肉,他却是怕官兵来攻,有点钱财就抓山寨防御建设。
其人凭高侍险,在山上设下三关,关上尽摆擂木炮石,周围全布鹿砦。
准备严重不足的霹雳火凭着武勇闷头攻山,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秦明攻打二龙山失败,身受重伤的消息传至青州治所益都县,全州震动。
青州空有武卫五、宣毅一,共计六个营的禁军,理论上有三千人。
但因长年的和平环境,军队战力和战斗意志已经严重退化。
秦明的武卫军第一指挥是青州最精锐的禁军营,也只有两百五十人。
其人仅带六十人突袭山贼,并不完全是托大。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部队训练太少,兵员素质参差不齐。
只有这六十人才能勉强跟上他的脚步,完成突袭战术。
现在,连最勇猛敢战的秦明都受了重伤。
其余各营指挥使立时都怂了,死活不敢出兵。
说白了,当兵吃粮,赚钱养家。
要是能有赏钱拿,遇到的又一冲就散的乌合之众,官兵保准一个比一个“能打敢冲”。
但要都是清风山、二龙山这种必须拼命,甚至拼了命也拿不下的硬骨头,
谁他娘的还会嫌自己命长,去和山贼死磕啊?
反正山贼再凶也只是袭扰乡下,又不敢攻城拔寨,
就算乡下乱成啥样,跟自己有屁的关系?
官兵不敢出动,山贼们连续两战皆胜后,势力大张。
不仅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做大,还冒出了一座新立的对影山山寨,青州形势已然失控。
慕容知州这下真慌了手脚,准备上书请罪,求朝廷派大军入青州平乱。
幕僚提醒他青州还有一支敢打仗的军队——去年到青州后,就一直没什么动静的广陵盐务巡检司。
慕容彦达的剿匪命令移送到广陵盐务巡检司时,巡检武松的妻室潘氏正要生产,其人心思不宁,有些犹豫。
王进派来的梁不平建议武松不要急于进军,先以要开拔费的名义缓几日,待恭人生产后,再安心进军。
且,大部分山贼本就是活不下去的百姓,但凡有条出路,也没人愿意一辈子做贼。
正好利用这几日,晓谕各山寨,宣扬巡检在泸南的赫赫战功,劝彼辈限日来投。
武松采纳的梁不平的建议,发出限时招降的告示。
还别说,真有人来投。
最大的一拨,是桃花山近七百人。
其大头领李忠曾做过史进的开手师父,江湖卖艺多年,为人谨慎。
二头领周通是个讲义气、知进退的主,打不过路过的李忠,便将大头领之位让给了对方。
两人稍一打听,就知道武松这人绝对惹不起。
收到告示的第二日,周通便启程,亲自跑到广陵盐务巡检司出首。
第二拨,是对影山两百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