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851


“不行!”耶律宁给了一个很没说服力的理由。
“敌军士气正盛,而且来回十几里,太容易出意外了。”
这什么话?就是因为敌军士气正盛,才要出城打击他们的士气嘛。
心中虽有疑问,但萧近海跟了耶律宁多年,清楚老上官的性子,没有继续追问。
待到下城后,萧近海才靠近耶律宁,小声问:“都统,可是有什么不妥?”
耶律宁摇头,道:“没有。”
刚才在城上,二人身边还有好多守城的士卒,为了避免影响士气,很多话不方便直接讲。
“我只是想到了之前,在永宁县,徐社首跟我讲的一些话。”
“社首”这个词从辛映安进城开始,就逐渐被萧近海所熟悉。
“什么话?”
耶律宁深吸一口气,似是放下了什么包袱。
“他讲‘保州是要一次又一次打退高丽人永无休止的进攻,还是要一次打出十年的安定’。”
萧近海摸着自己的光脑门,琢磨这句话。
“都统的意思,是说现在还不能反击高丽人?”
耶律宁道:“不是不能,而是没有意义,高丽人这么谨慎,就算袭营成功,战果也肯定很有限。”
“他们背后是整个国家千万人口,哪里会怕这点小消耗?”
道理虽然懂,但萧近海心里仍是没有底。
“可是,我们不出手,高丽人就在这里筑城怎么办?”
耶律宁苦笑道:“他们真要是筑城,也许还是好事了。”
“一次打出十年的安定”,萧近海懂。
高丽人就是癞皮狗,不一次把他们彻底打痛,这癞皮狗是真的会接着一次又一次的扑上来乱咬。
就现在进攻的高丽军这点人,即便真能把他们全消灭了,也不会让高丽人感到痛。
从这点上讲,在保州本就人少的情况下,冒着巨大的风险袭营,确实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要是任由敌人筑城成功,保州将极为被动,再想打痛敌人,都不一定有机会。
萧近海理解不了都统这几句话的逻辑,张口还想再问,耶律宁已经迈步向官衙走去。
“你去时荼丹那里看看,高丽人有没有水军过来。”
耶律宁无法回答老弟兄的疑问,因为他有自己的私心。
萧近海想着尽快打退高丽人的进攻,而耶律宁则想着尽量多拖住高丽人一些时日。
徐泽对他讲,同舟社早就做好了与高丽人大战的准备,
但这一战牵涉到金、辽、高丽、同舟社等多方利益,出手的时机很重要。
一旦同舟社主力投入战局,与高丽人大战纠缠,
金人就能安心解决辽阳的匪患,进而进攻大辽。
保州这边多顶住高丽一旬,同舟社就能多拖住金人十日,大辽就能安心备战小半月。
耶律宁其实也理解不了徐泽的话,同舟社拖住金人,为大辽争取时间他懂。
但就凭东南路这点人马,如何打败高丽人?
这里又不是远离高丽腹心,沿途全是山地,运粮极为困难的曷懒甸地区。
当年,女直人即便占着地利,仍然打了十几年,才拖垮高丽人。
没有地利,还要牵制辽阳府金人,就同舟社这点实力,哪来的把握打败高丽人?
不过,这些不重要。
在耶律宁内心深处,甚至有些期望同舟社主力不要管保州了,
就让他们一直待在东南路牵制金人。
哪怕是自己最终战死,只要能挽回大辽的国运,他也愿意!
第八十四章
七寸
“老萧你找对人了,我正好有对付高丽人这乌龟战术的办法!”
听完萧近海的抱怨,时荼丹卖弄道。
“你?”
萧近海被耶律宁故意支到水营,正满腹疑惑,见时荼丹好像很有把握,一下来了精神。
“快说,究竟是什么办法?”
时荼丹蹲下,在地上边画边讲。
“这里是保州城,这是我们水营的位置,鸭绿江的走向是这样……”
萧近海越听越来精神,一巴掌拍向时荼丹的肩膀。
“哈哈,时荼可以啊!这一战要是胜了,咱请你喝酒!”
时荼丹“不高兴”了。
“社首派我们来保州,不就是为了打高丽人嘛,分什么你我,太生分了!还有一点,这办法我也不是白说的,咱有条件。”
萧近海立刻警惕起来,道:“什么条件?”
“要是开战,我们也得参战,就两百人也行,咱这里还有好东西,一定能让高丽人受用不尽。”
“好!我回去就跟都统讲,若是能成,咱两兄弟联手打他狗娘养的!”
徐泽安排时荼丹进驻保州时,其人还激情万丈,幻想着在凭借手上的坚船利器,打得高丽来犯水师船毁人亡。
但高丽人似乎没有向保州派水师的想法,自己在这辛苦这么久,却要做看客,心中郁闷不已。
正烦恼时,萧近海来访,抱怨高丽人的无耻,时荼丹顿时喜出望外。
水上没法建功,岸上可以啊!
只是,之前徐泽有交代,若遇高丽人水师来犯,放手时荼丹自己指挥。
但陆战,水营必须配合守军,由耶律宁统一调度。
所以,才有其人献计献策,还出人出力的积极举动。
萧近海兴冲冲地返回城中,将时荼丹所献计策告之耶律宁。
士气可鼓不可泄。
耶律宁之前见高丽军队过于谨慎,本想将计就计,慢慢与敌军磨,以为大辽争取时间。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打发萧近海去水营询问军情,却问出了破敌之道。
眼见挡不住部属的一心求战,其人只能点头答应。
耶律宁毕竟是有着丰富守城经验的战将,一旦作出决定,就不再纠结,立即论证并完善时荼丹提出的作战计划。
次日,高丽大军再次拔寨。
还是前进五里,至保州城仅三里处下寨。
三里,已经是极近的距离了。
站在城墙上,敌军营寨的规划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但高丽大军全力戒备,守军人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军平整地基,搭建营寨。
营寨建成,高丽人却没有急着攻城,而是继续派人劝降。
这次,他们派了数十人,隔着两百步外集体喊话,让城上的守军只能干瞪眼。
晚间,萧近海领兵出城袭营,敌军果然防备严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