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851


“换个能说上话的过来,老子的耐心有限,叫王俣别再给老子玩花样!”
“若是半个时辰内,还看不到你们的诚意,这开京城就不用再姓王了!”
看着李资谅狼狈地逃回半月城内,徐泽轻蔑的笑了笑。
他的确不想现在就灭亡王氏高丽,却不代表高丽君臣就能够以此拿捏自己。
灭国在即,不派王公,不派正牌宰相,派个小小的刑部尚书就想糊弄过去!
真当自己是赵佶这种没头没脑,好糊弄的人么?
幻想通过乞和谈判拖延时间,等到各地勤王兵至,再将同舟社赶下海,
只能说高丽君臣打错了算盘!
三刻钟后,
高丽新的乞和使者再次出城,求见同舟社社首徐泽。
“高丽国议和正使中书侍郎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邵城郡伯李资谦,参见同舟设徐社首!”
“高丽国议和副使中书舍人金富轼,参见同舟设徐社首!”
徐泽赶走李资谅,并炮轰南大门后,
王俣大急,与众臣紧急商议后,赶紧派来高规格的和谈使者。
徐泽其实对这两人并不“陌生”,
在组建远洋商队之前,情报处就已经开始收集高丽情报,
开战后,徐泽又找了几个熟悉朝堂的“丽奸”以备咨询,
对其朝堂人事消息不说了如指掌,至少重臣这一级别,都有专门的档案。
“李资谦?之前那个李资谅是你什么人?”
李资谦不清楚徐泽的想法,但此人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他却是非常忌惮。
贼兵破城在即,为了保住王位,王俣果断抛弃拓俊京。
大臣们看到了国主的果决和疯狂,都不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借口李资谅误报之事,李资谦就被王俣和其余重臣一起推了出来背锅。
至于副使金富轼,明摆着是王俣派来监视乞和的。
“资谅是下官的季弟。”
徐泽“恍然大悟”,吩咐门外的亲卫。
“把这个什么副使带出去!”
金富轼急道:“社首此举于理不合!”
徐泽嗤之以鼻。
“笑话!我带着这么多人打到你们的国都,是来跟你们讲理的么?”
等金富轼被带走,徐泽站起身,向李资谦走来,
其高大的身影,给了后者极强的压迫感。
“庆源李氏怎会被一再推出来背黑锅?”
李资谦心中大警,对方既然知道“庆源李氏”,对朝堂之事肯定有所了解,
隐瞒没有好处,也隐瞒不住,还不如老实讲。
“舍弟年前曾出使大宋,带回了贵社的错误消息,致本国贸然发动战争。”
“原来如此。”
徐泽走到李资谦跟前,见他风貌凝静,仪矩雍容,
面对自己的气势压迫,还能保持表面的镇定,心下对此人高看了两分。
“说下你们国主的诚意。”
李资谦从未见过这样的谈判,有些不太适应,
但他久历官场,经的事多,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
“大王为止戈散马,已将兴起不义之战的门下侍郎金缘下狱,枢密院佥书拓俊京免官。”
“就这样?看来这一仗打得稀里糊涂,你们是口服心却不服啊!”
将一个中风患者下狱,再选一个倒霉蛋背锅,这诚意还真是够可以!
徐泽没了兴致,转身,往回走。
“你可以回去了,议和之事,还是等我打败了你们的勤王大军再谈吧。”
李资谦搞不懂徐泽这么折腾的目的是什么,却不敢就这么回去复命,
而且徐泽故意支开金富轼,显然是有话要对自己单独讲,
乃拱手垂头,以作恭敬听命之态。
徐泽走了几步,转身,很满意李资谦的反应。
“李国丈!”
全国都知道自己是当朝国丈,但此时被徐泽单独点出来,肯定别有含义。
李资谦身子猛地一颤,心里陡然紧张起来。
“高丽王族与庆源李氏数代联姻,祸福相连,女婿看不清形势,你这老丈人可要替他掌掌眼啊!”
第一百二十一章
睿君
李资谦被杨喜带了出去,坐于下首一直没吭声的吴用才发话。
“社首,可是要离间高丽君臣?”
为了完善对高丽的作战计划,徐泽也让吴用接触了一些高丽情报。
由是,其人知道李资谦的身份。
“不用。”
徐泽不甚在意,笑道:“依附于王权而存在的外戚而已,起不了什么作用。”
“在我们随时可以攻破内城的情况下,没必要在这事上大费周章,顺手而为就行了。”
“之后的计划,我有几点意见,你给完善一下。先是……”
徐泽最初确实有利用李资谦的想法,但王俣即位十余年,地位稳固,颇有手腕。
就连李资谦这个“权臣”身份,都是王俣一手竖起来的,
所以,此人此时根本不具备做棋子的资格。
其实,庆源李氏不只是“依附于王权而存在的外戚”这么简单,
这个豪族与高丽王室数代联姻,势力盘根错节。
李资谅出使大宋,得到“错误情报”,
导致高丽朝堂贸然发动对保州的战争,并遭遇惨败,以至于国都被围。
出了这么大的事,其人还没被免官,就可见一斑。
庆源李氏的发迹史,要追朔到三百多年以前的新罗王朝时期,
但真正成为高丽顶级豪门,却是在李资谦祖父李子渊手中。
李子渊科举入仕后,官位一直做到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兼中书令监修国史,
还被封为庆源郡开国公,成为高丽朝廷中的核心人物
其人育有八子三女,
三个女儿全部入宫,都是文宗的妃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