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851


“二位身体有伤,暂时无法骑马,急也没用,我让人送你们一程。至于大名府的与河北东路的归属权问题,朝廷背信弃义在先,没有资格再跟我谈判,本月十五日前撤出大名府兵马并向同舟社移交河北东路管辖权,或者等同舟社武力接收!”
徐泽所谓的“送一程”,实际上就是让张邦昌和高世则见证同军对大名府外围州县的清理之战,此时,离徐泽通知的“大名府归属权争夺战”发起时间还有十天。
同军六师师正武松率六师、七师从济南府、东平府、博州三地的交界处军营出发,直入博州治所聊城。
令张邦昌和高世则绝望的是,同军一路上都没有遭遇任何抵抗。
去年,济南府落入徐泽手中后,朝廷就立即在东平府、博州和德州等地与济南府的交界处抢筑烽堡。
靠这些尚未完工的烽堡和有限的守军阻挡强悍的同军肯定不行,朝廷也没指望他们真能阻挡住同军,只需要迟滞对方行动,并及时发出敌袭信号就行。
但从头至尾都没有任何行动,沿途烽堡中的守军均望风而降。
不对!
因为周通提前率队前出,沿途宣告同舟社接管博州的消息,实际上,跟在后面的张邦昌根本就没看到守军“望风而降”的景象。
等武松率前锋主力赶到各烽堡边时,坐在骡车上的张邦昌和高世则只看到守军早就卸掉兵甲,打包放到一边,等同军接收,自己则动手拆除烽堡的防御设施,正忙得热火朝天。
甚至,沿途的村社中也见不到百姓惊慌失措逃避兵荒的场景。
大部分的百姓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出屋观望路过的同军,并不时发出欢呼声。
而在同军预定的休息点,也早有周通留下的兵士和拿着令牌的百姓提前烧好了开水,慰问同军将士。
至此时,张邦昌哪里还看不出来——博州早就陷落了!
事实上,果如其人所料,当队伍行至博州治所聊城县城东时,远远地就能看到知州率城中文武候在了城外,迎接同舟社大军到来。
博州提前落入同舟社手中毫不意外。
当邻近的济南府和德州相继被同舟社控制后,无孔不入的共建会组织便迅速在博州四县铺开。
而单廷圭带人潜回聊城军营,以自己和魏定国的亲身经历献身劝降后,
一边是懦弱没用的朝廷,一边是蒸蒸日上的同舟社,博州禁军很快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自副将张清以下,龚旺、丁得孙等指挥使尽皆投靠同舟社。
二月初五,同军六师师正武松率前锋九千人西出济南府,进入博州境内,聊城文武出降,博州陷落。
当心寒胆丧的张邦昌和高世则忍着伤痛赶回东京时,朝廷却还没有完成兵力调动。
确定与同舟社的战争不可避免后,赵佶只能发出准备打仗的诏令。
诏令各地京畿周边的驻军开始集结,迅速前往相州、大名府、安利军、开德府、东平府、濮州、博州等地御敌。
但才回到京畿休整的官军却不干了。
啥?
又要打仗了!
爷爷们拼着感染瘴疠的风险,到两浙路刚打完方腊没多久,回来还没休息几天就又要打仗!
不说这来回的折腾,有多少兄弟因为“水土不服”被折腾得要死不活,再次赶路哪有动力?
关键是之前两浙路平乱的赏银还有部分没有兑现,这帮丘八可不管自己在哪里,当兵吃粮,打仗领赏,天经地义!
更别说,现在还要跟凶狠的京东兵打。
不行!
得加钱!
第十二章
张清论战
赵宋朝廷因为平乱将士的赏钱被拖欠问题,迟迟没能完成调兵遣将。
博州却已易帜,徐泽轻取聊城,同舟社大军直接推进到了大名府的“大门口”。
消息传到东京城中,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道君教主皇帝也顾不得心疼钱了,赶紧砸锅卖铁凑齐钱,求这帮兵大爷们赶紧上战场。
但这一耽搁,大名府周边的形势早就发生了变化。
武松拿下博州的当日,徐泽统率的大军就赶到聊城,立即召集包含博州降将张清、龚旺、丁得孙等人在内的作战会议。
“博州已下,离大名府约定的交接时间尚早,接下来的突破方向在哪里,张副将可有教我?”
博州副将张清时年三十有六,本是殿前司骁雄军第三指挥指挥使。
同是禁军指挥使,在赵宋皇帝亲军的殿前司供职,级别是要高于各地禁军同袍的,殿前司指挥使下放的话,一般会授各州兵马都监、钤辖之类相对清闲又实惠的官职。
五年前,朝廷为补足登州第二将编制,拨隶武卫军博州第一、二指挥入登州听用,随后又重新组建新的指挥。
恰好有人盯上了张清的位置,一番活动之后,将他挤出了殿前司,“发配”到博州成了副将。
张清倒是好心态,到博州后,迅速认清身份,转变角色,安心做好本职,很快就笼络住了龚旺、丁得孙等指挥使。
是以博州禁军以张清马首是瞻,之前单廷圭潜入聊城,说服张清后,其余军官便跟着表了态。
徐泽点了名,张清立即应声,走到地图前,侃侃而谈。
“博州夹在大名府、东昌府、济南府、德州和恩州五地之间,地形狭长,境内无山川大河相阻,朝廷随时可以从东西南北四面出击博州,于我军非常不利,须得再取他地以为屏障,方能打开局面。”
博州大略是元代以后的东昌府,南北长而东西窄,形状犹如猪腰子。
去掉北段张清还不知道已经落入同舟社掌控的德州,东面的济南府也只与博州半面接壤,是以博州是真的被朝廷兵马四面环绕,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出兵聊城。
这也是战前的作战会议上,吴用说取大名府前必先取东平府的原因所在,博州这种地形天然只能做缓冲,而无法作为战略要地。
徐泽点点头,示意张清继续。
“北面恩州和德州都无地势,且拿下后,我军与朝廷的朝廷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被逐个击破,只有南面东平府有济水梁山泊为屏障,此战必取。”
地理特点决定了取大名府先下东平府,这是基本常识。
赵宋朝廷也知道这一点,之前便由东至西再转向北,在东平府界首镇、傅家岸镇、但欢阵至博州广平镇、夹滩镇、固河镇的“L”形地带构筑了大量的烽堡。
正常情况下,从济南府出发的同舟社大军,无论西进攻击博州,还是南下攻击东平府,都要先耗时费力啃下这些坚固的烽堡。
其后,有了充分准备的两地兵马又可依托坚城拖住同军,另一部则可威胁同军的补给线。
再加上坚固且驻有重兵的大名府,三地互为犄角,均能快速支援,有效阻击同舟社快速西进的步伐。
但同舟社却不攻坚城,而攻“人心”,出人意料地接管了博州,朝廷之前的经营就全部失效,只要再在东平府取得支撑要点,大名府就彻底敞开了大门。
“不错!继续讲。”
“东平府之前为了防备我大军由济南府入境,防守方向放在西北一线,驻军主要集中在平阴县和治所须城县两地,处在两地中间的东阿县却防守空虚。”
吴用含笑看向徐泽,张清的观点与之前吴用制定的战术不谋而合。
“取得东阿县,控制济水,就能截断须城和平阴之间的联系,朝廷之间依托平阴县构筑的烽堡群将全部失效,只要做出攻击济水之态,则须城守军必然要冒险出兵救援,我军正好可以围点打援,快速解决须城之敌。”
张清之前显然做了不少功课,确实是个务实的将领。
徐泽点头肯定了其人的战术,随即抛出一系列的问题。
“由聊城到东阿的道路情况如何?期间可有朝廷驻军?东阿西侧的济水宽度、深度和流速是多少?此时有无封冻?”
“聊城到东阿一线,有王馆镇、关山镇,道路可并行马车,沿途并无驻军,至于济水的具体情况——”
张清面色有些尴尬,但很快就又调整好了情绪,坦言道:“济水的具体情况末将不太清楚,不敢妄论。”
“很好!”
徐泽很满意张清的态度,带头鼓掌,众将也跟着鼓掌,搞得张清、龚旺、丁得孙等博州将领颇不好意思。
本为郓州的东平府去年才更名,徐泽当年就在此地起家,对这里的一山一水都了如指掌,远比张清更清楚,根本就用不上后者再做介绍。
徐泽此举,其实是给张清创造迅速融入同军体系的机会。
任何团体成长到一定阶段并形成自我意识后,都很容易排外,而同军这种战力远超赵宋禁军的存在,更是打心底里看不起禁军官兵。
张清、龚旺、丁得孙等博州将领刚刚投靠同军,之前又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想得到同军将领的认可和尊重,几无可能。
至于为什么要格外给张清机会,自然是之前的情报显示此人确实是个可造之才。
还有一点,此战之后,同舟社接管整个河北东路,将要整编大批的旧军队,对这些人不能一棒子全打死。
张清就是徐泽准备树立的榜样,要让所有所有人看到同军的吸引力和向心力,看到徐社首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博大胸怀。
当然,张清要想博得重用,仅靠献城之功和耍嘴皮子还远远不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