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851


天子无意识地伸出左手,似是想触摸刘贵妃依稀还在面前的容颜,自然是触了空,手无力地垂下,泪又出。
“初发病时,你对着院中亲手种植的芭蕉树说‘是物长,吾不见矣’,左右皆惊,赶来说于朕,朕还不以为然,认为树木勃发,乃大吉之兆。不想,不想,你竟这么快,这么快就弃朕而去——”
陪侍一旁的几名小宫女受不了天子极度伤感又声情并茂的诉说,也忍不住眼眶发红。
杨戬立在赵佶侧后,由于缺损了身体关键部件,他很难感同官家的很多情绪,但这并不妨碍他正确应对官家的各种情绪状态。
比如现在,就只需安静地站着,等着官家充分宣泄内心的悲伤即可。
陪侍官家多年,他很清楚,官家乃至情至性之人,既有天纵才情,亦有凡尘俗愿。相比传说中的古之圣君,自家的官家才更真实,更受内侍们爱戴。
杨戬非常肯定,官家眼下表现的这种悲,是真的悲,就如当年皇长子亶出生时的喜,是真的喜一样。
这样的悲深入骨髓,劝是劝不了的,只能想办法转移。
作为天子的私奴家臣,杨戬一直都坚信自己的职责就是解决官家的烦恼,至于治国理政?那也要等到自己外放为官后再考虑。
杨戬飞快回顾着这些年官家后宫的变化,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天子十七岁大婚,原配王皇后为德州刺史王藻之女,相貌平平,性格恭谨节俭,这样的皇后,神宗皇帝也许会喜欢,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今上欢心,其人最大的功劳,就是生下皇长子亶。
天子即位后,最得宠的是郑、王两贵妃,二位贵妃本是钦圣太后押班宫女,天子尚在潜邸时,每日朝慈德宫,郑、王二押班就奉钦圣之命供侍。
天子登基后,钦圣太后知天子有意郑、王二女,便成全了这好事。
两位贵妃不仅姿容出众,且极善言辞,深得天子欢心,尤其是郑贵妃,好读书,章奏能自制,天子尤爱其才。
即便如此,天子在二位贵妃身上的激情也持续了几年而已,如今郑贵妃得偿所愿,被立为皇后,官家去她那里就更少了。
刘贵妃出身寒微,生的花容月貌,入宫即得到天子宠幸,仅仅年余时间,就由才人连升七级至贵妃。
刘贵妃入宫多年,先后生了三子三女,期间官家又立乔、韦等贵妃,但都不及刘贵妃能得天子独宠,手段自不用说。
其人的厉害之处,不在以色娱人,她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是官家的道侣。
官家崇道,陪侍官家身边的贵妃和内侍、宫人当然都清楚,但有了当年真宗皇帝的故事在前,众人更清楚,这就是皇帝的一个爱好,一场需要众人陪着一起玩的游戏,没谁会当真,也不敢当真。谁敢真话说官家这些年“亲眼所见”的“神迹”其实根本不存在?
只有刘贵妃一个人,不仅“深信”官家见到的一切,她还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创造神秘氛围,经常讲一些神神叨叨的话,偏偏有些事后似乎得到应验。
这点就深得官家喜欢,将其引为知己,刘贵妃也把“人生如戏”演绎倒了淋漓尽致,即便临死前,都不忘预言一次,以为官家的人间道国再增一丝神秘气氛。
现在,斯人已去,官家不甚思念,短时间内,又去哪里再找一个聪明伶俐又知分寸的好女子?
关键的一点,同样的招法玩了近十年,官家估计也看腻了,万一画虎不成反类犬怎么办。
杨戬再次梳理思路——官家大婚时,尚在潜邸,王皇后乃宗正指婚,没得选;
随后郑、王二妃善言语,官家某种程度上是被其“吸引”,也有即位后帝位稳固的需要参杂在其中;
而刘贵妃则是善于把握官家心思,将自己扮成知己和道侣赢得欢心。
官家登基这么多年,虽然嫔妃不断增加,但哪个能如刘贵妇这样受宠这么多年?靠她们也排解不了官家的忧伤,毕竟官家喜新厌旧,喜新厌旧?杨戬脑子里突然冒出妃子。
杨戬心里有了头绪,天子也困乏了,待天子睡下,杨戬退出福宁殿,召来一个小内侍,轻声交代。
“你去通知刘才人,今日做好准备,如此如此即可。”
所谓“准备”,自然是受临幸的准备,这点,杨戬并不能作主,但他可以准确判断和引导官家的决定。
刘才人乃酒保家女,出身贫寒,进宫后,侍奉崇恩太后,太后意外宾天,其宫中所有宫女尽皆放归。
刘氏自持姿容才情,不愿归家,出宫后,寄居在内侍何听家中,又通过何听辗转找到杨戬。
杨戬一番考察后,认为刘氏值得投资,找了个时机,向天子进言有女刘氏极美,天子听了后没反对,杨戬便将刘氏召入宫中。
彼时,天子有刘贵妃在,对其余人不甚上心,小刘氏进宫就被天子遗忘了。
杨戬没有放弃,又找到刘贵妃,一番话术后,年岁渐长,已然开始色衰的刘贵妃心动了,以与小刘氏二人同姓为由,收其为养女,并再次将其推荐给天子,得封为才人。
刘才人天资警司,极善迎合,有一手妆扮绝活,且善于制衣,每做一件新衣服,都会立即被人争相仿制,杨戬每次见着刘才人,其装扮都不一样,杨戬认定此女一旦有机缘必可得官家宠爱。
而现在,就是这个好机会。
夜半,天气转凉,天子从梦中哭醒,唤来杨戬。
“摆驾,朕要再见刘贵妃一眼。”
夜已深,刘贵妃停灵宫中,隐隐有哭泣之声传出。
天子如痴如狂,边跑边喊:“爱妃,朕听到了,朕来了——”
进入宫内,赵佶见到刘贵妃的棺椁前,有一宫人正在烧纸,刚才哭泣的正是此女。
“你是何人?为何会夜半在此?”
“官家——”
又一次被官家遗忘的刘才人欲言又泣。
杨戬上前,与天子耳语道:“官家,刘才人是贵妃的养女,上月才进宫的。”
天子回过神,想起了这女子是谁,定眼再看,只见此女姿容绝佳,搭配一身孝衣,说不出的楚楚可怜,一下就拨动了自己的心弦。
“贵妃已去,徒伤无益。夜深了,随朕回宫安歇吧。”
第二十章
邸报
登州,之罘湾。
登州刀鱼战棹巡检司的船队结束了为期三日的巡航训练,返港休整。
朝廷编配给登州刀鱼战棹巡检司的战船有一大三小,另外,用于各船之间传递信息的艓船自备,目前已经交付的是三艘六百料多橹钻风船。
后世,“料”这个概念已经消失,但不代表这个计量单位落后,恰恰相反,它代表了华夏先人的管理智慧。
对船主个人来讲,是不需要纠结自己船的大小该用什么单位来计量的,管你是“料”还是“石”,自己的船能装多少货物,船主心里都有一本很清晰的账。
但官府不一样,税吏每日面对各种奇形怪状的大小船只,总不能深入船舱内逐一称量所有货物吧?
耽误时间不说,海船内部结构复杂,有多个隔断舱室,更关键的装满货物的船舱内,人能够活动的空间极为有限,基本无法深入其间准确测量。
于是就有了这个“料”计量单位,“料”其实代表容积,一立方丈约为一百料。还有计算公式“料=三段龙骨长*船阔*船深或全长*七成穿阔*船身”。
市舶司规定“力胜者,计所载之多寡,以税其舟;船只力胜若干、墙高若干、船面阔若干、船身长若干,报于市舶司”,税吏只需要核对船只的长、宽、深,就能根据公式,很快算出应征税额。
六百料的钻风船其实并不大,若要远洋航行,载人最多百余;而还配发下来的所谓“大船”,实际也是一千二百料的海鳅船,远洋可载二百人,其实也只能算中型船,相比起徐泽在明州见过的两三千料的远洋大船,完全不够看。
按照朝廷兵制,担负巡海捉贼的刀鱼战棹巡检司要配轻快的刀鱼船,但这种船轻快是轻快,却因为只有五丈长,一丈二阔,最多只能载五十人,且无法远洋航行,被徐泽否定了。
毕竟,对徐泽来说,巡海捉贼只是副业,做好天子和童太尉交办的事才是他的“本职”。
登州这片海域,有安海、平海两营水师就够了,真要较真“捉贼”,至少会有七成被捉的海贼有安海、平海背景,你抓还是不抓?
童贯本对徐泽这胆儿肥的小鬼戒心蛮重,见其选择战船时重“运力”而轻“战力”,反倒放心不少,当即同意了徐泽改换战船的请示。
因建造周期更长,“大船”要到下月才能交付。
其实,徐泽只需稍稍“活动”,就可以提前拿本该交付其他水师的同型号战船,之所以没这么办,倒不是怕同僚告状——大宋各营禁军之间若是一团和气,没些纠纷,你让官家和朝堂诸公如何能放心?
根本原因是缺水手,虽然阮小七和熊蒙各带一队人在安海、平海二营培训了几个月,但在别人的船上跟船和独立操作自己的船是两码事,且人数太少,眼下同时操纵三条小海鳅船都难,更勿论再来一艘大船。
这段时间,同舟社也招募了少量本地水手,毕竟,同舟社起家时间短,底子还薄,船上不比陆上,每艘船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而同舟社随后又要做的一些隐秘之事,支撑起船队的最初骨架如果不够“纯净可靠”,就会埋下隐患。
这次巡海持续了三日,船队全程由阮小七指挥,徐泽只是在船上安坐,看着众人在阮小七的命令下,由生疏到慢慢熟悉各自战位,单船升帆、调帆、转舵,三船之间通过旗语、灯火指示,完成转向、提速和队形调整等动作,徐泽甚感欣慰。
自己手下这帮“好汉”中,阮小七是成长最快的,一年不到,就已经脱胎换骨,几乎看不到昔日那个跳脱少年的身影,其人学习认真,做事沉稳,隐隐有大将之风。
巡检司衙门。
萧让见徐泽回来,赶紧迎了上来,递过一份邸报。
“朝廷又来邸报了?有何重要消息?”
“上月二十二日,贵妃刘氏薨逝,二十四日,复置白州。”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徐泽对萧让的表现比较满意,便聘他担任自己的“机要文字”。
这到不是因为徐泽当了官就臭屁、摆架子,而是因为摊子铺开后,必然会面临的问题。
徐泽的职务决定了他必然会经常出海,朝廷的诏令和邸报、州县来往公文、各色人等的拜帖等事项,都要有人帮他及时处理。
由于路途较远,朝廷到登州的邸报通常要晚十天左右,虽然同舟社还有另一套萧让不知道的情报来源,但基于联络成本和信息传递安全考虑,非重要情报不传,反没有朝廷官方邸报来得频繁。
刘贵妃之死朱贵没专门传递情报,应该是没有发现其中隐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