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891

  尽管被赵云杀得大败了一阵,人马也折损了三分之一,还被斩杀了主将。
  但杨任部的残余骑兵,单论兵力规模,人数依然是汉军的一点五倍以上。
  哪怕精锐程度远不如汉军,利用本土作战熟悉地形的优势,若即若离骚扰迟滞还是可以做到的。
  李素也正好需要一个配合演对手戏的,正好也假装全军戒备、结阵缓缓南退,实则趁机保存士兵的体力。
  缓缓走了一个上午之后,李素看追兵有所松懈,命令赵云让全军突然加速。
  敌人因为赶了一夜路,上午又没休息,实在人困马乏到了极点,不敢再冲刺急追,被李素稍微甩开了半个时辰路途。
  到下午申时再追上时,却发现李素居然又扎营了下来。
  这次李素选的营地位置更安全了,已经快到马鸣阁道尽头,西侧依然靠着西汉水,而南侧已然可以看到嘉陵江——西汉水最终是汇入嘉陵江的。
  所以在此处山坡高处扎营,可以不用担心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被攻击,占住山顶只要提防敌军从东坡仰攻即可。
  说句题外话,从李素选择的这处扎营地,如果再往西渡过嘉陵江,一路往西,那就是后世明初大将傅友德偷渡阴平灭蜀夏(明玉珍那个夏)时翻过的摩天岭。
  《三国演义》说邓艾偷渡阴平也翻了摩天岭,这只是罗贯中以今度古——因为罗贯中本人也是元末明初的谋士,是张士诚的谋主。他听闻了同时代朱元璋麾下将领偷渡阴平灭蜀地政权的细节,就以为邓艾走的也是这条路。
  而历史上,邓艾偷渡阴平真正翻的是马阁山,比摩天岭更往西一些,但没那么险峻。不过这两座山的共同点就是都处在嘉陵江和涪江的分水岭上(1)。
  眼下谈成都还太遥远,且看回李素扎营的主战场。
  他这个营地既然与摩天岭隔江相望、而本身也是嘉陵江与西汉水的分水岭,那险要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以至于杨任手下那些骑兵残军追到山脚下,简直一点仰攻山顶的欲望都没有。
  “不过我记得这山是死山吧?山顶没有水源啊,只要我们不让他们下到江边、从嘉陵江或者西汉水中取水,不用两天不就渴死他们了么?咱还费那么大力忍那么大伤亡攻山干嘛?”一名军校如是吐槽。
  不过这种理论很快也遭到了同僚反驳,另一名军校指点着说:“也不一定,我们晚来了半个时辰,刚才看敌军队尾还有些人提捅打水,说不定这半个时辰里他们已经打了很多水了。
  看这样子,莫不是要据山死守?但只要我们围着,三天是渴死,五天七天也是渴死,他们远道而来,不可能带太多桶、釜,光靠随身皮囊存水能存多久?”
  大家虽然疑惑不解,但处理决策倒是高度一致:都选择了类似于张郃怼马谡时的策略,围山渴死!
  只是有些稍微有点远见的人,已经开始怀疑:这样固守待援的姿态,莫非这些汉使背后还有“援”?
  援会从何而来?如果真有援,岂不是有阴谋……
  不过这些事情不是他们这种中级军官有自个想的。
  当天入夜后两个时辰,翻山抄小路带步兵而来的张卫,终于带着足足四五千人,气喘吁吁赶到此处,跟受损颇大的骑兵部队合兵一处,重新整编后的追兵总兵力再次超过了六千人。
  张卫到了之后,首先就是一惊。
  “什么?杨将军居然战死了?而且是被敌将一合击杀?”张卫目瞪口呆,觉得脖子没来由一阵微微发凉,连忙惴惴地问了细节。
  张卫还有点自知之明,他知道杨任杨昂的武艺都是在他之上的。他之所以能当主帅,完全是因为血统。
  了解完死因后,那几个领兵的小校把他们的怀疑说了,张卫心中愈发惊疑不定。
  “明知这里是死地,还在这里固守,那肯定是固守待援了……难道这股汉使真有援军?”
  但他现在已经骑虎难下,毕竟也有可能是敌人明知跑不掉,所以故弄玄虚虚张声势呢?
  万一把自己好不容易赶来的主力堵截部队吓得分兵回去,他这儿靠着这一千人又再次冲破封锁线呢?
  来都来了,也不可能一吓就走。
  反正阳平关那边虽然一万余人的总兵力抽调了七八成来追杀汉使,但不还有杨昂带着两三千人在死守嘛!
  阳平关如此雄峻险要,有两千多人守,再强的敌人也不可能几天内攻下!这点时间差还是耗得起的。
  “不想了,让部队立刻歇息一夜,切不可冲到杨任将军疲劳应战遭难的覆辙!全军养足精神明日再全力攻山!要是一天之内攻不下,再另做打算。”
  张卫如此吩咐,全军围困扎营歇息。
  当然张卫也没忘了安排点斥候、轮流哨戒防止敌人下山劫营。
  杨任的战死,已经让张卫充分警觉,意识到山上那个汉使是个很阴险的存在,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不过幸好李素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敌军吃了亏之后肯定是警觉心最严的时候,所以竟然一夜无话,什么小动作都没安排。
  哪有人昨天刚刚阴了人,今天又接着阴的,是吧?总要让对方麻痹几天。
  ……
  次日清晨,李素再次醒来,这次他倒是可以好整以暇地洗漱吃喝。
  敌军没有太早打搅他,士兵们还有时间给李素烧热水煮干菜汤喝、用热水洗脸。
  赵云昨晚射了一只山稚鸡,已经提前让士兵拔毛处理干净,烤给李素作为早餐加菜。
  总算是让李素觉得,今天的智商恢复得比较快,起床气和低血压魔王症状都消失了。
  他其实挺怀念前世那种格林斯潘式生活方式的——据说后世那个著名的美联储主席,就喜欢每天五点钟有低血压起床气的时候,浴缸里泡一泡。很多叱咤风云影响世界经济的重大决策,都是泡在浴缸里脑子最清醒的时候做出的。
  入蜀没几天,虽然天气还挺冷,但就是觉得浑身湿气,尤其露宿一夜浑身黏腻腻的很不舒服。
  等特么将来进了汉中,进了成都,修了自己的府邸,也要好好种田,学汉灵帝那样搞铜喷泉,起床后心情不爽,想泡澡就泡澡。
  为热自来水泡澡而奋斗!尽快灭了张鲁!
  神清气爽之后,李素用商量的口吻说:“行百里者半九十,逗了张卫三天,今天才是最关键的,子龙,幼平,一定要顶住。我们还有多少箭矢?”
  赵云:“大约七八万支,昨日一战,敌军被击退后,我让弟兄们回收了一些。”
  李素:“如果敌军攻山,可以先迅猛反击几次,起震慑作用,打消他们强攻的妄想。不过,至少留下两万支箭,作为最后反攻的预备。
  相信快则今晚,慢则明晨,朝廷大军奇袭阳平关的消息肯定会传到张卫这儿。消息送达的那一刻,定然是张卫士气最低落的时候。我们中间阶段可以假装箭矢不太够,而最后再突然发力,可以进一步让敌军相信他们果然是中计了,到时候军心定然不稳。”
  中计对部队的打击,向来都是双重的,一方面是计策实打实的物理伤害,另一方面是“我们中计了”这层心理挫败感本身。
  李素善于操弄人心,怎能不充分利用呢。
  确认完箭矢之后,李素又问起淡水存量,赵云也给了满意的答复。
  昨天李素利用比追兵早一个小时到的时间差,拼命往山上汲水。
  他原本要求士兵们尽快砍伐树木搭建蓄池、用树皮填塞缝隙储水。后来发现山顶有一两处天然的小水洼,只是水都很脏是死水,就分出一些士兵把死水淘干净树叶浮土都弄干净,然后从山脚嘉陵江打水灌到这个临时蓄水池里,喝的时候再用白矾磁石榆树皮净水。
  不过即使如此,这水坑里的淡水也只是给普通士兵喝的,李素和将领们喝的肯定是用皮囊装的水,喝之前还照样要净化一遍煮开了再喝。
  ……
  张卫的进攻很快就开始了,数以百计的步兵试探性分两三个方向往山上摸。人人都是短刀和木质钉锤、顶盾登山,山上四百多张弓弩往下抛射,还不时滚一些昨夜刚砍伐的树木和小石头。
  只是山上林木茂密,遮蔽效果也不错,所以远程打击杀伤很小。
  当然这种遮蔽都是相对的,山上的人射山下都要被遮挡掉好几成,那山下的仰攻山顶就更不存在远程火力了。
  张卫军几乎全部的弓弩都是射了白射,不一会儿之后张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示意己方弓箭手全部停手,不必白白浪费箭矢了。
  李素军也很快学聪明起来,他们因为昨天立营时砍伐树木,在营地前七八十步和三十步以内的地方,形成了两道树木被砍掉的空旷地带。
  当张卫军冲入这片区域时,会分别遭到密集的抛射和抵近射击。久而久之,赵云在山头让旗令兵挥旗指挥,看到敌军进入空旷地带时才举起红旗,然后所有弓弩手全力开火。一旦张卫军冲过空旷带重新进入林木掩映的范围,就停止射击。
  侥幸有张卫军步兵冲到李素营前,也因为七零八落形不成战斗阵型,然后被下马架枪架盾的幽州骑兵刺杀。
  连续两三波的猛攻都不得不败退,每波都在山坡上丢下少则一两百、多则三四百具的尸首,让张卫军士气颇受打击。
  而李素军伤亡微乎其微,主要的损耗是射出去两三万支箭矢,赵云严格执行了李素的命令,前几波要打出震慑效果,所以疯狂泼射。
  张卫果然被打懵逼了一会儿,再也没敢让士卒集群冲锋,只是小规模骚扰,想骗李素的箭。
  张卫也是有军事常识的,知道这些使团千里迢迢,一切消耗品都无法补给。
  而且为了防止汉军回来拔箭捡箭,他让部队前逼到半山腰的树林中,两军相距不过三百步对峙。如果有汉军前出,那就趁机反冲锋,这点时间差绝对来不及变阵约束,肯定会陷入混战的。
  李素见状也有些棘手,不得不临阵变招。
  他想起当初典韦保护他过芒砀山时,表现出来的山地战素质还不错,就把典韦喊来:“你带三百丹阳斧盾兵,前出百步到前面那道林子里,伏低隐蔽。再有张卫小股人马摸上来,我就不放箭了,经不起消耗,能近战逼退就尽量近战逼退。”
  “喏!中郎尽管看好了!”典韦极为兴奋,他骑战不是很强,弓箭也不会,远程攻击都是十步以内的飞掷手戟,这两天早就憋坏了。
  终于又捞到山地丛林近战的机会了!
  他带着三百个山越族的丹阳兵就摸了上去,突前主动防御。
  很快张卫军又有小股山地兵摸了上来。
  李素装模作样先稍微徐进弹幕放了两阵箭,掩饰典韦的存在,麻痹敌军,张卫军果然不防典韦已经悄悄前摸,继续快速突前。
  典韦忽然从伏地状态起身杀出,双戟翻飞,连连啄杀五六人。其余斧盾兵也纷纷起身,在极近距离上杀了个措手不及。
  但敌军丝毫没有因为典韦的悍勇而退缩,竟然激发了凶性继续围攻上来,典韦双戟狂杀,浑身浴血,心中也微微骇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