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891

  关羽因此第一刀留了手,但既然严颜挡住了,第二刀差不多可以用全力了,他知道秒不掉的。
  “呼——”这一刀的风声,竟不似是刀枪之类锐器的破风之声,反而似是斧锤之类的沉闷呼啸。
  严颜也是练了二十多年刀法之人,听着这刀声就觉得不对劲,黑暗中下意识的格挡已然有些走形。
  数招一过,严颜刀法愈发散乱,被打得微微有些懵。
  “这关羽用刀,竟如此不拘于招式?以刀化矛中宫直进,抑或正砍之后立接刀背反砸、如锤法中的乱披风一般,当真了得。可这种招式如何杀得了我?莫非他还想将我击晕击伤生擒?”严颜一边格挡,心中也有了些想法。
  如果直接让他跟一个拿长矛或者钝兵的敌将对战,他当然也知道如何防备,但怪就怪在每个人对付每种兵器时,心中都是有一套肌肉记忆、自然反应的。一旦遇到敌人兵器不拘于招式挥洒自如,一时之间就会很难受。
  严颜已然承认,关羽的刀法比他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勉力支撑了二十几个回合之后,尽管关羽留力不想伤他性命,还是成功将他一个刀背斩挑下马来。
  “严颜已被活捉!余者投降不杀!我们是镇西将军麾下朝廷大军!对抗朝廷死了也不会有抚恤的!还会连累家人!”
  阆中守军唯一的信心来源就是严颜的坚持抵抗、给士兵们灌输公事公办,所以当严颜被擒后,今夜随他出战的士兵十有七八都立刻放下武器投降了,其余零星抵抗也很快结束。
  关羽还想连夜叫开城门,但是黑夜之中未果。但这也不要紧,因为第二天天亮之后视野清晰,再把严颜绑着塞着嘴晃了一圈,阆中便献城投降了。
  关羽入城之后,整顿人马、收编官兵,随后把严颜绑到县令正堂。
  “我屡次劝降,你依然抗拒朝廷,如今最后给你一次机会,可愿投降。”
  严颜摇头叹息,悲悯坐在地上:“我蜀中有投降将军,无投降县尉。我只知广汉之地自有广汉官员镇守、巴郡之地自有巴郡官员镇守、镇西将军越境了!如今再降,如何对得起战死的弟兄,岂不是我见识不明,陷他们于罪?除非我上官让我投降,否则要杀便杀。”
  关羽还想给个机会:“知错能改,尚能赎罪,此战死伤不过数百。你若能投降之后为前部,招降嘉陵江沿途各县,使他们不得阻挠我军将战船运往垫江、支援宕渠,也算是将功折罪了,后续数县少死之士,又何止这几百人?”
  严颜闭上眼睛,不再说话,也不知是不是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关羽一挥手:“联络呼厨泉,这几日先跟南充、西充的朴胡蛮部谈好为朝廷雇佣之事。然后前军进抵安汉县。等联络大哥与伯雅的信使回来,看看有没有在南郑搜到什么事涉张鲁刘焉逆谋的证据,招降诸将再说。”
  下属们立刻去安排,让一部分部队先顺流为继续推进做好准备,而关羽带着嫡系部队、押着严颜修整待命——其实,自从围困阆中开始时,关羽意识到需要一些刘焉和张鲁勾结的铁证,才便于招降那些终于朝廷的各县武官之后,他就派信使跟南郑联络过了,只是道路折腾,等候回应才要那么久。
  其实吧,关羽对于直接搜到什么铁证,心里也没底,要是有的话,刘备让他出兵时早就拿出来、用于打击敌军士气了。
  但关羽心中依然存有一丝幻想:只要战场上需要证据,相信李伯雅就算没有,也能伪造出来的吧。
  关羽这个期待还真没白等。
  五天之后,呼厨泉拿了一笔佣金,也给了蛮酋朴胡几千万钱,招降了阆中两姓蛮部数千蛮兵为关羽所用。
  同时,找李素的信使也再次从马鸣阁道回来了。
  他们带来了花样繁多的好几种“铁证”,随便关羽选用。
  关羽展开一封信件一看,似乎是刘焉写给张鲁的密信,应该是张鲁逃跑时来不及带走,从南郑的太守府邸搜出来的。
  “怎么半个月前没搜到?不会是伯雅伪造的吧,不过看看内容再说。”
  关羽心中暗忖,一边往下读去。
  信的内容无非是刘焉给张鲁封官许愿、让张鲁相信跟着他干有多大好处,似乎为了让这一切更有证明力,刘焉还写了一些推心置腹的大逆不道言语。
  诸如“我之所以请任益州牧,是因为侍中董扶告诉我益州有天子气”;
  另外就是“我听说几个月前刚刚跟我入蜀的吴贤弟,来之前董侍中给他家人看过相,他女儿有贵不可言之气,我近日已按天子娶亲之礼下聘,约好一年之后把此女嫁给瑁儿。所以我家贵不可言,继续为我家服务将来公侯之位不在话下(3)”之类的话。
  关羽看得心中升起一股寒气:这口吻,怎么这么像刘焉真的这么说过这么想过?
  莫非,张鲁只是把原件烧了,但伯雅拷问了张鲁没来得及带走的仆役、婢女,所以拷问出了原话、再誊抄伪造一遍?
  关羽最多只敢怀疑信不是真迹,但内容怎么看都是真的。
  他也不想多事,就拿了一些证据,直接丢在严颜面前。
  “哼,这是镇西将军从南郑的汉中太守府搜出来的,你还有何话可说!你还要效忠刘焉这种人么!”
  严颜拿着看了半晌,也是目瞪口呆,无地自容。
  “我……我愿相助将军劝说沿途各县,直达垫江。我见事不明,也不敢再任县尉,求将军降我为屯长,至军中杀敌立功,与张鲁交战!”
  关羽吩咐给严颜松绑,看他表现,以观后效。
  此后数日,严颜给船队带路,一路顺江而下五百余里——看起来远,但其实因为地处山区,五百里路上沿途只有两个县,分别为安汉、垫江,全部在严颜的劝说下,以及关羽最新拿到的伪造证据面前,表示愿意跟刘备配合、不再死忠刘焉。
  随后关羽军分出一定的兵力,稳守嘉陵江、宕渠和涪江三江交汇的垫江县,确保这个水运枢纽被卡在刘备军之手、不至于让甘宁偷越。随后就带着两千幽州兵、三千蛮兵,进入宕渠逆流北上,打算跟张飞汇合,顺便支援缺乏战船的张飞军一些船,缓解部队后勤物资转运困难之苦。
  关羽跟严颜一直溯流了一两百里,都是无人山区,也没有敌军阻挡,直到抵达宕渠中游的一处分叉口蒙头、荡石一带时,才遭遇了敌军水师的阻截。
  “那便是号称锦帆贼的甘宁,他的旗舰是用蜀锦为帆,来去如风,与他水战恐怕不易。”严颜了解当地情况,立刻向关羽解释。
  关羽点点头,心中暗忖:“也不知三弟打到哪里了,还隔多远可以和我会和……”
注释:
(1)笔者注:甘宁不算张鲁帐下武将。
(2)笔者语:其实这个月就要死了,还有不到十天,但关羽不知道。
(3)笔者注:贵族通婚是要提前下定的,天子一年,诸侯半年,大夫三月,士一月。所以订婚后不能马上结婚。看书仔细的应该记得陈珪、陈宫劝吕布把女儿嫁给袁术儿子时,也提过这点。
第一百七十五章
知耻后勇张翼德
  宕渠河畔的狭窄山道上,无数板楯蛮兵呼啸而退隐入丛林,留下一地冒着烟的粮袋船骸。上百运粮士兵、民夫被杀得抱头鼠窜,张飞引着上千精兵杀奔回来,却一根毛都没逮着。
  又是一支汉军的粮队被劫了。
  “天杀的蛮酋有种别跑,快与你爷爷大战一日!”
  张飞气得暴吼连连,想要让士卒进入丛林追杀,又怕再因为不熟悉地形而让士卒踩到陷坑、或者被有毒的箭竹机关埋伏了。
  如此的亏已经吃了两三次,张飞也渐渐掌握了经验,但难免还是会被蛮兵花样翻新的奇袭方式逮住空子。以至于进兵了二十多天,连巴中的汉昌县这个节点都还没有攻克。
  因为沿途水路消息不通,张飞也不知道二哥关羽的军队,已经通过招降严颜,搞定了嘉陵江流域三县、溯流到宕渠的蒙头、荡石等地,距离张飞的直线距离已不足二百里,水路里程也不过三百里。
  张鲁的残部,以及死硬跟随张鲁的部分蛮酋,乃至如今受张鲁雇佣的甘宁部,就被堵截在这段三百里长的宕渠河段两岸,拥有汉昌、宕渠、蒙头三座县城,加上宕渠东侧支流上的宣汉县。
  区区四县之地,要盘踞张鲁的嫡系残余人马和甘宁,周边山区还要活动五姓賨人蛮部,显然叛军的日子也不好过,积蓄日少、缺乏钱粮进项,唯有蛮部的狩猎、采集、耕作可以略微补贴军需。
  宕渠沿岸峡谷地形非常狭小,双方有大兵力也没法展开,以至于两军相遇时交战正面很短,人再多也只能打成添油战术——
  历史上,张飞跟张郃在此大战,就是利用这一点击败的张郃,因为只要你能找到一个有岔路可以伏兵截击的位置,等敌军过半后将其后军切断,那么仅凭接触正面的厮杀速度,后军人再多一时也发挥不了战斗力。后来张郃就是被张飞在宕渠截断了后军与指挥部的联络,指挥部的亲兵全部溃散、张郃率数十骑翻山逃走后,被张郃抛弃的后军也就成了肥肉。
  只可惜,张飞和张郃属于都不懂本地地形的鱼腩,只能一边打仗一边学习,好歹算是同一起跑线。但这次的对手却是板楯蛮土著,要比对地形的熟悉和利用,张飞简直被爆出了八条街,以至于打起这些没有名将的蛮子,居然比打张郃还辛苦N倍。
  第一次被劫粮的时候,好歹可以说是大意了,觉得前军一路推进、背后来路都是己方势力范围,没想到蛮兵会从奇奇怪怪的山上突然绕后杀出。
  学乖之后,张飞每次至少带两三千兵护送粮船队,可就这样,因为宕渠上游水太浅,经常有暗礁林立的浅滩区段,需要民夫卸粮盘滩而过,然后两次蛮兵都是趁着士卒协助背粮盘滩、船不能速行,又从山里拦腰杀出来。
  只要找准地形,把张飞的护送兵力跟民夫之间截断一个口子,张飞就只能被堵在狭窄处、有劲儿使不出、眼睁睁看着后队被砍杀,然后蛮兵又消失在山里。
  张飞唯一的收获,只是在原本很粗略的地图上,又补上一笔——这个位置,也有一条侧向的山谷/缓坡可以伏兵!下次走到这里也要小心!
  仗打到这个份上,两军才充分认识到:在巴西山区打仗,攻坚,野战,都不是最痛苦的。
  这里的城池并不坚固,县城稍微有两丈高的夯土墙就不错了,有些县甚至没有城墙只有削尖的木桩搭成的类似营寨的围墙,汉军真要是专心攻城,汉昌甚至宕渠都早就拿下了。
  最痛苦的只有后勤。
  ……
  四月十五日,张飞好不容易又囤积了一批粮食,到前线汉昌,准备对汉昌城北的谷口发动新一轮的猛攻。
  就在攻城之前,他等来了后方一批大约三千人的援军。
  有援军并不奇怪,不过让张飞惶恐的是,大哥刘备也离开南郑、放下后方的众多民政治国事务,来到了前线。
  跟刘备一起来的,还有李素和鲁肃。
  张飞很不好意思:“大哥!你放心,之前是船少、上游水浅滩险,我分批屯粮过来不易。现在我总算在汉昌这边囤了够吃两个月的军粮了,正好一鼓作气把这几个县都拿下,怎么能让您亲自出手呢,看我的!伯雅你也是,怎么不劝着大哥一点。”
  李素陪笑道:“大哥不是许了你随便花钱收买五姓板楯蛮和甘宁,而且也跟云长那样,用张鲁和刘焉勾结的证据瓦解这几个县的朝廷官员从贼的决心。怎得这些天了攻心一点都不起作用?
  三天前,我们在南郑都接到云长从马鸣阁道回来的快马信使报告了,说是阆中县尉严颜已正式投降,还允诺助云长劝降下游各县,说不定云长都打到垫江、断了张鲁退往江州的后路了,只等你前后夹击呢。”
  张飞撇撇嘴:“那些说张鲁和刘焉勾结的罪状根本没用!我也让士卒喊话宣讲攻心,根本没人听!二哥那边严颜是没机会跟张鲁亲自对口供,所以会被你伪造的密信欺骗。
  我这儿张鲁本人就在敌军中坐镇,他不会亲自澄清么?你说得再有鼻子有眼,能有张鲁这种亲身经历的人反驳更详细具体?”
  张飞这番话倒也有一定道理,看样子这些天也是动了脑子的。
  李素闻言便不再反驳为难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