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891

  但因为油料散落,加上被丢下的木盾上沾的油最多,即使人跳河了,依然在原地留下了一片宽约十几步、纵深五六步的火场。这火场纵深虽然不大,持续燃烧的时间也不过几十秒,却已经足够暂时阻隔战场,争取出登陆场。
  张飞军的第二波油罐,攻击点位大约在第一波油罐落地点下游三四十步处——这个距离也不是张飞刻意计算的,而是因为战船在湍急的宕渠中没有下锚。第二波丢出来的时候,船已经自然而然往下游漂了那么远。
  两处火墙之间的敌兵,要么被烧死要么被吓得跳河,张飞的船只在两道火墙之间冲滩登陆,以多击少很快把没头苍蝇一样的敌兵砍死,然后结阵,整个过程也就几十秒。
  等几十秒后,火墙因为燃料耗尽彻底熄灭、两侧被阻隔的张鲁军重新冲杀过来,想把滩头之敌重新推下江去,那个“趁敌立足未稳半渡而击”的时间窗口,已经被错过了。
  “来得好!燕人张飞在此,只杀张鲁,余者不问!”张飞狞笑着一声暴吼,认准了张鲁旗阵的方向,挥矛冲杀过去。他的登陆点选的不错,距离张鲁旗阵已不足百步。
  再远的话,要杀到张鲁面前会太费事。再近的话,因为张鲁身边的亲卫和板楯蛮肯定是最精锐、最密集的,刚才的抢滩登陆未必能成功,可能在浅滩上就被半渡而击了。
  现在这样刚刚好!
  蛇矛矢贯猛刺,一矛捅死串上了三个张鲁士兵,吓得旁边的人气势都是微微一窒。张飞奋力抽回矛杆继续再战,周泰和其他丹阳锐卒也在两侧簇拥冲锋,锐不可当。
  张飞略杀十余人后,忽然福至心灵,结合此处的地利,发明了一种蛇矛步战的新用法——他都懒得再算好距离捅刺杀敌,而是双臂把矛顺时针轮转如飞、后半圈从头顶挥过、前半圈压低矛杆扫堂而击。如此一来,下压的前半圈立成横扫千军之势,直接把几名敌兵击伤跌倒。
  这样的招数,在正常地形下当然没什么杀伤效果,矛杆没有锋刃,横扫的力量被多人所阻也打不死人,最多就是摔一跤断根骨头受点内伤。
  但此处是险峻的宕渠河谷,右侧就是滚滚江水了,张飞试了几次之后,逐渐调整站位、艺高人胆大的亲自靠到江边浅滩一侧冲杀,把一一排排的敌兵全部扫到江水里冲走淹死。
  远处的张鲁看到这一幕,都是目瞪口呆,他手下的士兵被张飞大风车一样抡下江去淹死,简直就跟排队下饺子一样惨烈。
  当然了,南阳张机还得过十几年才会发明出饺子这种食物,张鲁脑中此刻的比喻对象肯定是另一种汤里下的面食。
  其他丹阳兵锐卒见了主将的悍勇,也是纷纷受到启发,利用他们本身就身高力壮、如今又有铁甲质量沉重的优势,纷纷或顶盾野蛮冲撞,或浑身重量压上跳劈冲砸,一招一式平时也不一定能最效率地杀死敌人,但在这宕渠河畔的狭窄战场上,效率却出奇的高。
  反正不用指望兵器直接砸死敌人,冲砸得他们七荤八素被挤到江里就行了。
  如果李素如今在现场,肯定会感慨:张飞这是培养出了一群打双截龙的高手啊!知道杀敌最效率的办法是把敌人撞下扔下悬崖/楼顶,而不是傻愣愣把敌人满满一管血条慢慢打空。
  打血条多慢呢!
  也是被张飞周泰和丹阳兵的气势所慑,一旦这种滚雪球的攻势形成之后,敌兵士气愈发低落,而且形成了连锁反应。
  有些敌兵水性其实还可以,如果主动跳江到下游再上岸,未必会淹死。但是挨一下锤子猛砸或者矛杆横扫、野蛮冲撞被撞进江里,那就不好说了,或许晕头转向真就淹死了。
  以至于到后来,不少士兵面临冲杀时,对自己武艺不自信,或者是看着对方已经杀了几十排前排战友凶焰正盛,居然主动跳江逃命。
  一时之间,远远朝这边瞭望,甚至会误以为张飞莫不是学会了什么无形矛气,矛杆挥舞之处,都没抽到人呢,那股劲风就把人刮到江里了。
  张鲁彻底被这种“无形矛气杀人”的奇景看懵逼了,张飞终于杀到面前,张鲁哆嗦着拿起一把作道法妖术的宝剑格挡,却形容虚设。
  “喀喇噗——”一声先铁后肉的牙酸声响,伴随着鱼鳞甲的崩裂和肋脊、心肺被贯穿,张飞中平一矛,将张鲁穿胸而过。蛇形矛刃的右信挑碎心脏、左信划过张鲁右肺、断脊透背而出,然后像搅拌机一样拧着矛杆旋转半周抽出。
  这儿血压比别处还高,所以何止是血溅五步,七八步都不止了。
  “师君……师君!”旁边的残兵目瞪狗呆,随后崩溃,只有一些狂热洗脑的鬼卒还蜂拥上来报仇,但都被斩尽杀绝。
  远处的山顶上,刘备当然看不清战况的细节,但过了一会儿之后,看到张鲁军残部跟没头苍蝇退潮一般混乱退去,刘备就知道张飞得手了。
  又经过半炷香的零星厮杀,剩余活着的敌兵终于全部投降,垂头丧气。
  “恭喜将军,张将军定然全胜了!”鲁肃用手搭在额头上遮挡阳光,看了半天,终于敢带头恭喜刘备。
  因为李素今天不在,所以现场谋士以鲁肃为首。这都农历四月底五月初了,天气热得很,李素不愿意到这种山沟里来喂蚊子闻瘴气。
  刘备欣慰捻须微笑:“翼德一身都是胆也!敢带百余亲兵深入敌后、杀透数十行阵列直取敌酋,便是灌婴、樊哙,不能及此矣。”
  刘备心中,隐隐然觉得古代以勇猛著称的,只有项羽肯定是远胜二弟三弟的,但项羽不方便提,就说说老祖宗那些猛将吧。
  一番欢庆气氛中,刘备施施然带着亲卫和谋士下山,然后登船赶上张飞,大家一路水路进兵,直抵宕渠县城才歇脚。
  因为张鲁亲自督战已然被杀,宕渠县城也没有抵抗,张飞让人挑着张鲁的首级在城下晃了晃,一番忙乱后县城就投降了。
  刘备和张飞入城庆功,随后吩咐周泰再辛苦一下,绑着被击晕俘虏的甘宁、带上全部的战船和水军,去下游接应关羽——
  张鲁和甘宁手下还有一支次要兵力,至今还把关羽堵在蒙头荡石的水寨呢。倒不是关羽战斗力不行,而是在渠江这种水流湍急的地方,从下游仰攻上游难度确实也大。
  往返花了一两天后,终于把巴西全境名义上彻底收复了。整个巴郡,从垫江县(重庆合川)以北,都在刘备手中。只剩下一些板楯蛮部,还要慢慢软化劝降、收为己用。
  甘宁军的嫡系悍匪水贼,不过千余人,战时甘宁指挥的水军,还有不少是张鲁的兵以及板楯蛮。被张飞烧船之后,甘宁军不少人都是避火跳船,所以战死人数倒是不多。
  关羽在下游,一直有设卡截留,得到周泰接应后,溯流回到宕渠,一路捞了不少掉在江中的残兵,以及溺水后被冲到岸边的人,没救的便就地挖坑埋了,免得传染疫病,能救的就捞上。
  花了数日收拾整顿,五月初三这天,关羽终于捞了足足两三千投江俘虏和沿途收拢的投降散兵,抵达宕渠县与刘备会合。
  三兄弟逸兴遄飞饮宴三日、传檄各蛮部安民,把张鲁的首级用石灰腌制了,其与刘焉的往来书信乃至其他违逆物品,也全部搜查清楚整理打包一并带走。那些诈骗信徒钱粮的治头大祭酒,也全部明正典刑斩首号令。
  顺水容易逆水难,大军退兵时要沿着宕渠逆流而上,花了十天工夫才走完四百里水路,随后才轻装率领嫡系部队翻过大巴山回到汉中,抵达南郑县安顿完毕,已经是五月二十日了。
  甘宁被暂时收监,刘备也去亲自纡尊降贵探望了他一次,用一番类似于“浩南哥感化小混混”的姿态,讲了些人生道理,不过也没有急着劝降,一看就是对江湖义气和道上面子很懂行的江湖前辈。刘备准备彻底揭发刘焉的真面目后,再招降甘宁,给他个台阶,也好让他将来更加死心塌地痛改前非。
  因为甘宁、关羽这些善于水战的将领都调回了,前线守江也不能没人,所以刘备留下的是周泰,让他驻守位于三江合流的垫江县,监视南面刘焉控制的、以江州为核心的巴郡南部地区。
  不过刘备不知道的是,随着巴西之战的结束,刘焉也已经开始警觉自危。西线的刘焉军开始偷偷在剑阁县修筑剑门关,防止葭萌关的赵云继续南下,而东线的刘焉军也在江州以北八十里、垫江县对岸的钓鱼山上开始修筑坚城,掐断三江南下水道(1)。
  说句题外话,刘焉在钓鱼山筑城的位置,就是后世宋元之际、宋军防止蒙元南下攻打重庆的“合州钓鱼城”,只能说地理险要之处,古往今来都是差不多的,要修筑工事防止敌人进攻,统帅的选址眼光自然也差不多。
  赵云和周泰明知道敌军在修筑关卡、城池隔绝交通要道,但如今刘焉还是朝廷任命的益州牧呢,在朝廷明确承认刘焉和张鲁勾结的罪行之前,赵云周泰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不能阻止,否则就成了刘备理亏擅自割据了。
注释:
(1)笔者注:垫江县在三江汇合口的北岸,钓鱼山在南岸。
第一百八十章
站好大汉忠臣的最后一班岗
  刘关张带着嫡系人马缓缓回到汉中,修整庆功,顺带商量着让李素进京表奏的事儿。
  刘焉在剑门关和钓鱼城修筑工事掐断进入西川道路,如今还是偷偷进行的,至少要半个多月之后、新的防御工事有点规模,赵云和周泰才能侦察到,等刘备得到通报,起码是六七月份了。
  所以,李素进京的时候,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一切,也就无法就这事儿做出调整,只能是回来之后见招拆招了。
  五月二十二日,夜,南郑的汉中太守府。
  大堂里插了上百根巨烛,把上上下下照得亮堂,庆功宴氛围极为热烈。
  刘备酒酣耳热,加上农历五月底的暑热,高祖之风地痞之气也上来了,箕踞而坐敞开官袍,露着胸毛喝酒,旁边还有婢女卖力地打扇。
  “喝!弟兄们今天全部吃好喝好!不醉不归!让伯雅你这厮暮气沉沉养生!今晚不灌倒了不许放他走!咱兄弟仨在巴山里喂蚊子闻瘴气的时候,你倒好天天留在南郑泡澡、喝甜汤喝冰酒。”
  随着刘备这般一边喝着冰镇枸酱的甜汤喝酒水,一边得意笑骂,关张也毫不客气,抓住李素灌酒。
  李素手舞足蹈地辩解:“别别别,我在南郑没闲着啊,我可是把教育彩票卖出去了,兄不信可看账目——卖出去上千万钱,发了九百多万彩金,净赚二百万钱,别嫌钱少,这只是试点。
  而且我还传檄东边的西城县,让当地土豪申凯放弃了信仰张鲁、服从朝廷管辖。我实在不能喝了……咕噜噜噜……”
  李素为了少喝酒也是拼了,平时他是不怎么喜欢汇报工作的,现在一点鸡毛蒜皮的小功劳都拿来表功。
  “行了行了,不能喝就别勉强他了,我们自己喝!你就喝喝枸酱汤陪我们热闹热闹!”刘备看他不似作伪,也知道他酒量,这才示意张飞放手,然后他们一群人自嗨起来。
  一边喝也一边感慨:李素这厮是真的懂生活会过日子啊!刘关张在巴西打死打活一个多月,回来之后就看到李素又鼓捣出了不少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
  宴会前夜,刘备去李素的侯府上窜门,就看到一些工匠在打造引水的铜管,当时刘备还吓了一跳,以为是李素奢靡到要跟皇帝一样荒淫、终于要搞铜喷泉洗澡了。
  后来问了一下,才知道洗澡也是要的,因为天热李素想“淋浴”,虽然刘备一时没听懂淋浴是个怎么回事,但直觉告诉他等李素造出来了一定要也让匠人弄一套,夏天酷热的时候爽爽。
  但是,李素搞这些铜管,可不仅仅是为了淋浴,还有更大的野心,是造一种可以“冬暖夏凉”的玩意儿——找个打得出深水井的地方,插入这套铜管系统,然后造个汲水的水车把深井冰水打上来,通过弯曲的铜管绕屋子内墙转几圈,带走热量,然后再灌回井里。
  这东西摆明了是土法水冷空调,刘备不认得,但他相信李素琢磨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可以享受的。
  这小子真是入了川之后,脑子能有一半放在天下大事建功立业上就好了!整天偷懒想些啥呢!而且看哪些薄铜管,铸造起来怕是也不容易,要给一间屋子用,耗费的铜材就相当于数十万钱的铜了吧!真是奢靡啊!
  铜管淋浴和水空调还只是冰山一角,得慢慢试制,估计这个夏天不一定用得上。但李素为了五月天的消暑,还有很多立竿见影的小吃食,让回来后的刘备大开眼界。
  冰镇饮品在汉末早已不稀罕了,有钱人都会冰镇的,只是品种方面,大家都习惯于冰镇低度的米酒,或者新鲜果汁。
  而李素让人从胡商那里买来昂贵的薄荷油,调制到酸梅汤里冰镇,瞬间就让刘备怀疑人生,觉得自己上半辈子喝过的清凉冰镇饮品都是辣鸡。
  而这些冷饮里最有逼格的,要属冰镇枸酱甜品了,刘备也是第一口吃到冰镇枸酱汤时眼睛就直了。
  枸酱这玩意儿,后世看官或许不知道是啥,李素本人其实也挺好奇的——他上辈子听说“枸酱”,还是因为他事业成功,经常被人请去酒桌应酬。然后有一次客户请他喝茅台,那客户也是个懂酒文化的,非要吹“茅台的远古始祖就是枸酱”,言之凿凿说证据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
  但李素后来研究了一下文献,觉得这完全是给茅台贴金扯淡找历史渊源,真实的枸酱应该只是一种果酱。所以亲自来到汉朝之后,他很有兴致亲自验证一下。
  “枸酱”这个词,在史记里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跟一个知名度极高的成语“夜郎自大”捆绑出现——《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亦然”,然后下一句就是笔锋一转,记载了夜郎国有一种珍稀的特产叫“枸酱”,为“蜀之珍味也,市自夜郎”,汉使食之难忘。
  后世给茅台历史渊源贴金的那些砖家牵强附会,唯一的证据不过是“茅台产自黔省,汉朝时属于夜郎,而且茅台是仅有的酱香酒,跟枸酱都有个酱字”。
  李素这么热爱生活的人,既然入了蜀,也就问从南中回来的商人,买了牂牁郡特产的枸酱,还用做冰镇甜品的方式加工品尝。
  结果发现果然是一种极为美味的果酱,不过因为果酱加工贮存工艺的原因,微微有点发酵酒精度,跟吃酒心巧克力的酒精度差不多吧,美味确实美味,但跟茅台没有半毛钱关系。
  毕竟夜郎/牂牁炎热,完全没发酵出酒精的话,光指望果糖那点甜度来防腐贮存是不可能的,早就馊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