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891

  李素苟在远处暗中观察了几日,发现自己的恶心骚扰确实把敌军恶心坏了,心中不禁得意,正想进一步实施破坏。
  不过,也有可能是他缺德事做太多,太伤阴德,这日回到大营之后,一直负责东线陆路围城的徐晃,过来向他禀报了一条噩耗,打断了李素原本的节奏。
  “公明有何要事?”李素看到徐晃一脸惶恐,示意他不必紧张。
  徐晃拱手叹道:“中郎,我部河东兵,都是北地人,不耐巴郡炎热,如今已是六月末,士卒多有疾病,怕是中了瘴气,还恳求中郎向征西将军求援,增派援军士卒换防,以免被敌军逮住突围或者出城反击的机会。”
  李素心中一惊,部队水土不服出现疫病,这个是大军到南方打仗最需要注意的。
  去年平张鲁,战斗其实五月底就结束了,最炎热的农历六月和七月,并没有军事行动。北方士兵被瘴气、亚热带丛林病或者别的传染病侵扰的问题还不是很严重。
  但今年的钓鱼城之战,虽然烈度不大,却旷日持久,现在都憋到六月底了,可不是北方兵体质问题的集中爆发期了么。
  南阳张机如今还没写出《伤寒杂病论》,汉末的人对传染病的认知也还停留在张角的巫术符水阶段,但李素却不能不谨慎,他连忙追问军中出现了哪些病情。
  徐晃:“有些士卒肚腹肿大,面黄肌肉,上吐下泻。还有些是不明的热病。”
  李素眉头一皱,他知道汉朝人把很多种有传染的热病都叫做“伤寒”,估计徐晃营中出问题的人里,肯定也有伤寒。
  至于肚腹肿大、面黄肌瘦,还会传染……难道是血吸虫?部队是吃了钉螺还是别的螺?抑或是吃了没煮熟的以螺为食物的青鱼(螺蛳青)?
  不管怎么说,估计都有消化道传染的。
  李素也不管到底什么病了,几条万金油的告诫总归是不会错的:“立刻请军中医工调治!我会去垫江县再请一些医工来的。有患病迹象的兵士立刻隔离,排泄全部掩埋、上面盖薪柴焚烧、洒石灰!
  所有饮水必须取嘉陵江上游活水!如果江水都不可靠,那就打井,饮水必须煮熟!饮食也必须彻底煮熟!是不是有士兵生食那些吃螺蛳的大青鱼肉了?军粮必须统一配给,不能因为沿江围城闲着,就自己抓鱼补充食物!违令者斩!”
  李素吩咐完这些,让徐晃务必督军彻底做到。幸好徐晃也算治军有方之人,记下之后立刻严格执行。
  李素心里都有些后怕,不太敢去徐晃营中晃悠,而是自己给自己隔离了三五天,确保自己暂时没问题,就跟徐晃、周泰等说,他先回江对岸的垫江县县城里住。军情有问题派人写信向他汇报就行,信别用纸写,要写在竹片上(2)。
  当然为了安抚他们,李素也对他们前一阶段的围城表现做出了嘉奖,还兑现了将甘宁从曲军侯升为别部司马的奖励,以奖其之前斩杀高沛、击溃敌军运粮船队时的首功。
  至于周泰徐晃,暂时只是围困,功劳还不明显,没法升官,但李素也承诺了等钓鱼城攻破,肯定有升迁,稳定人心,让他们继续留在原地卖命。
  这些武将身体好,稍微有点传染病也不容易染上,李素一个文弱谋士,怎么能跟他们一样冒险呢。还是苟回县城里每天煮开水放凉后泡澡,注意个人卫生比较好——原本冬天的时候,李素泡澡还只是煮一部分热水,而且没要求彻底煮开,还能掺生凉水掺到合适温度再洗。
  但现在听说可能有血吸虫病,李素立刻要求自己的洗澡水必须彻底煮开,哪怕是用凉水,也得是凉开水,而不能是生水。
  虽然有点浪费,也不符合“与士卒同甘共苦”,但谁让他是中郎将、钓鱼城战区最高长官呢。
  李素如此怂苟,果然没有被传染病找上,但徐晃那边的情况,缓解得却比较慢,血吸虫病的流传倒是被确诊区分了出来,并且隔离控制住。
  但很快又发现还有负责“卸船后最后十里路”转运工作的辎重牛只染上了亚热带疾病,死了好多头病牛——这些牛都是当初跟随大军入川时,拉运物资车辆的,北方牛因为不适应南方的病虫害而染菌染病毒得夏季病,根本无法避免。
  李素严令徐晃千万不许让士兵贪嘴,一定不能吃病死的牛肉,宁可把瘟牛直接烧了。
  不过,就在李素下完这条命令之后,他倒是忽然想起前世玩过的一款游戏,叫做《要塞》,那游戏里,好像有一种攻城武器“病牛炮”。
注释:
(1)为了减轻重量多装火油,所以没有再用陶罐当容器,而是用了做香肠的猪大肠衣,装半个小时还是不会漏的。
(2)李素收到信会在汤里煮沸再看,写纸上就煮烂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刘瑁中毒暴毙,钓鱼城投降
  游戏里的技能毕竟只是游戏,挪到实战中还是会顾虑重重。
  钓鱼城虽然是个纯军事要塞,而且都是背叛朝廷效忠刘焉的死硬东州兵为主,没有无辜平民。
  但除了东州兵,毕竟还有几千名益州本地兵,他们并不是亡命徒,而是之前战败被李素赶进城去的,也谈不上刘焉这个反贼的死忠,可能只是被裹挟的。李素之前兔肉饱饭地招待,也着实策反了一些动摇者,继续潜伏下来。
  而且瘟疫这种东西不好控制,也没有技术含量,被敌人模仿就不好了,李素终究是把《要塞》游戏的战法放弃了。
  不过,受到这个启发,李素又想到了另一条办法:既然城内还有首鼠两端的潜在内奸,可不可以尝试性地给刘瑁下毒呢?
  化学类的毒物容易被检查出来,但只是食物类传播的细菌伤寒什么的,弄死主将还是有点希望的,可以让有心下毒却怕躲不过检验的人得手,他们只要负责搜集食材好了。
  下毒的请求和信息,可以写在木板上,在适当的日子,确认有内奸来汲水、捕鱼的时候,通过投石车把木板投到对岸。内奸捡到了,肯有胆子干,那就最好,没胆子干,就当是浪费一条计谋,继续围一年呗。
  而且,这种东西的中标率,跟个人健康情况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换个非常壮体质非常好的敌将,李素也不敢确信这一招有多大效果。
  但刘瑁显然属于史书明确记载的身体很虚的公子哥儿,历史上他可是最晚到192或者193年就病亡了,甚至他爹刘焉之死,都是因为儿子比他先病死、白发人送黑发人而大受打击。这么一个本来就寿命活不过三年的虚人,稍微有点烈性肠胃炎说不定就拉死了,所以那种不致命的传染病都能要他命。
  当然了,也不排除历史上刘瑁的病死是因为新娶的吴氏姿色太好,他好色过度才猝死的,这就只能留待历史真相去验证了。
  念及此处,李素又想到了一点麻烦——至今为止,他们还把吴匡、吴班、吴兰等人已经投降刘备的消息封锁着,凡是证明刘备军圣旨效力的场合,只让蔡邕出面喊话旁证,为的就是防止吴懿因此被害。
  但现在看来,根据此前对敌军各指挥官的情报,吴懿是被刘瑁当成准大舅子带在钓鱼城防守的。
  如果给刘瑁吃的鱼里下毒,也是有可能小范围在他身边的人引起传染病的,要是刘备将来还是娶了吴氏,而吴懿也被毒死了,那可就不好看了。
  李素不得不留一手,暂缓对刘瑁投毒,而得再临门一脚打击一波叛军士气,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咯,让刘瑁把吴懿先赶走。
  李素想了想,找来随军的吴班,问了一个问题。
  吴班跟随父亲吴匡入川,至今寸功未立。吴匡留在葭萌前线,以备随时听用,吴班就来了垫江这边。被李素召见时,他也是跃跃欲试以为有表现机会了。
  “中郎有何军令?”
  李素摆摆手:“没什么,问你几句闲话,你那个堂妹,在长成之后,你见过的吧?你最后一次见她时几岁?姿色如何?”
  吴班一愣:“中郎莫非对族妹……”
  李素:“瞎想什么呢,我就是想知道,如果刘瑁知道你和令尊都跟着征西将军干了,会不会舍得杀妻明志,然后把大舅子也杀了——我一直想保密你们跟征西将军同路的消息,但现在已经没办法再保密了,我不得不透露,顺带招降打击一波守军士气。”
  吴班松了口气,这才很有把握地打包票:“那中郎尽管放心,族妹虽非举世无双,但也算是天姿国色,何况伯叔各家,刘瑁不会迁怒的。”
  李素笑道:“这可是你说的,将来万一你堂兄真被刘瑁杀了,可不要怨我。”
  ……
  心中有数之后,第二天李素就临时插入了前置计划。
  他派人再次来到钓鱼城下,摆开投石车攻城,一番厮杀之后,他趁着敌军注意力全部集中过来,让吴班在敌军射程外,再次喊话。
  “族兄!我是吴班啊,家父左中郎将因为你和族妹的连累,此前早已被朝廷猜忌、削职为步兵校尉。家父还请旨出京,与蔡公一起宣旨召还刘焉!
  是征西将军仁德,怕你们被我们牵连,才一直不让家父出面的。可是我们世食朝廷俸禄,怎能不思报效?我们跟随征西将军已有大半年,今日你休要怪小弟。
  刘瑁!你也不要再执迷不悟了!我们李中郎有无数种办法拿下钓鱼城,迟早能拿下的,只是不想多造杀孽而已!你们背叛朝廷,我们也可帮你遮掩,只要现在放下兵器,依然表刘焉秩中两千石闲官,可任居他州!”
  吴班的出面劝降,瞬间在城头掀起另一股轩然大波,立刻有人通知了刘瑁,而刘瑁也立刻把吴懿弄了过来当面对质。
  “下面那人,真是你堂兄?你伯父也跟了刘备了?”刘瑁脸色铁青。
  吴懿惶恐地远远看了几眼,又辨别了一下喊话的嗓音,一时面如死灰,也不知如何辩解:“那人……确是族兄吴班,想来他说的关于伯父之言,也不差了。但我,我并不知情,也未背叛世子,世子若不能相容,祈看在舍妹份上,将我削去兵权,星夜送回江州便是。”
  吴懿这是情急之中求自保了,愿意交出兵权。
  刘瑁一想,吴懿本人确实没有背叛之举,如果直接处置,未婚妻那里不好交代,而且恐怕士气会更加低落。
  他也只能顺水推舟,选择了把吴懿送走。
  ……
  然而,吴懿终究是没有顺顺利利走掉。
  押送他的船只开了没多远,就被甘宁截住了,哪怕是夜晚,也没能借助夜幕的掩护逃脱甘宁的嗅觉。
  吴懿被俘、看押他的士卒被杀散之后,李素也就轻易得到了城内更详细的情报,包括各军换防的周期、每日轮流执行后勤任务的日程。
  比如哪一天是那支军队轮到汲水、打鱼补贴军需。
  甚至知道了刘瑁军确实已经出现柴草不足,夏季能生吃的菜会部分生吃。
  李素对照了一下之前劝诱成功又放回去卧底的战俘的排班日期,以及那些还未暴露的细作的排班日期,很快算好了哪天该在上游放鱼、该如何投掷木板报信。
  没人肯干,就当继续准备下一手呗。
  另外,既然有可能干掉刘瑁这个死硬分子,李素也开始想威胁刘焉的后手了。他知道刘焉的长子次子依然是京官,没法离开雒阳,但幼子刘璋如今似乎因为蝴蝶效应,南逃到了袁术控制的南阳。
  将来说不定可以弄点讨董的交换条件,把刘璋弄过来当备胎人质,为进一步的计划做准备。
  鱼和木板放过去了,一连三五日城中也没什么动静。李素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敢不敢动手,有没有动手。
  但不管他们动没动手,李素的其他围城耗粮计划还是要继续实施的,这只能算是意外之喜。
  只是因为夏天实在太炎热了,即使李素让徐晃注意军中疫病,而且反复关照喝水必须煮开、吃鱼必须煮熟,徐晃营中虽然没死什么人,但拉肚子拉得虚脱暂时失去战斗力的人,还是比较多。
  这种亚热带水土不服的疾病,估计七月份这个最炎热的月是好不利索了。
  李素纵有更多计划,被北兵南下这种客观不利条件约束,也只好暂时歇了,等过了七月份再说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