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891

  毕竟要人家放弃一个进郿坞发财的机会,立刻带着大笔封存好的东西回去,不给点好处谁干啊。
  李素也趁机告诫其他人:“大家也不要有太多幻想,郿坞内剩下的财物,就算我们到得早,也未必都是我们的。这都是董卓搜刮司隶与三辅百姓民脂民膏所得,自然要归还朝廷为主。
  而且据俘虏所言,董旻是听说了朝廷大军在皇甫将军带领下讨伐,才弃郿坞逃走。皇甫将军是征西将军恩人,我们千万不可为了财物与朝廷正义之师起冲突!违令者,军法从事!”
  说出这个要求时,李素其实也挺无奈的。也怪他看历史不够细,一直以为是跟演义上那样、吕布带人来抢貂蝉。
  没想到,真正来的居然是皇甫嵩为主帅,那可是卢植的老同事、也是刘备的恩人,怎么好跟皇甫嵩明抢呢。否则为了一点董卓的积蓄,把刘备多年经营的天下忠义美名毁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千万要忍住贪欲。
  当然了,董旻带出来的这几十车东西,拿了就拿了,反正把剩下的董氏亲兵俘虏都杀了灭口,朝中人就知不道这批财物的存在了,更不会知道有多少。至少这笔小财李素发的是天经地义。
  剩下的大头,走一步看一步吧。
  部队继续前行走了没几里,终于看到了郿坞的城墙。李素根据俘虏口中问出来的情报,估计城里的人海不知道董旻已经逃了,也更不知道董旻被奇袭,这些人估计还是忠于董氏的。
  李素想了想,就打算根据刚才遭遇战的启发,让徐晃、典韦再假装一下董越、樊稠,去喊喊门。
  典韦扯着嗓门上前:“我乃校尉樊稠,此乃左中郎将董越董公,我等昨日清晨惊闻太师被贼臣所害,连夜从陈仓兴兵勤王,没有携带军粮,快快开城犒军!”
  典韦喊了好久,但城头就是不开,只有几个守门官拼命说“夜深不敢开门,待天明再开。”
  无论典韦按李素的吩咐,怎么说“延误军机该当何罪”都没用。
  偏偏郿坞的城墙高厚都有七丈,根本不可能攻城。
  就这么耗了好一会儿,估计都到半夜了,典韦、徐晃假装在西门外扎营,一筹莫展。忽然听到郿坞北门又有动静,徐晃连忙带着少数骑兵去迂回查看,居然发现北门冲出来足足好几百骑兵,但速度都比较慢,似乎负重很沉,明显每个人大包小包卷着东西逃命呢。
  “是坞内士卒卷财物逃跑了!快堵门!”
  原来,是郿坞守军终于全部发现连董旻都不知所踪,应该是逃了,这才士气瓦解,彻底乱了。又看有大军来接管郿坞,怕真等接收后捞不到好处,就趁着最后的疯狂监守自盗了一把,见到什么值钱地就装一袋然后跑路。
  李素心在滴血:这几百个董贼军的小兵都能人均一包金银细软逃命!真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不能小看市侩小民的利己胆量。
  但李素的人翻越栈道而来,本就追不上骑马四散奔逃的,只能是第一时间堵过来,在北门外展开了混战。
  董卓军余孽只想拿了钱逃命,所以兵无战心。前头有希望突围的都赶着突围,实在被堵住了的才作战,而且最后面的知道自己肯定跑不出去,就想关门守城,但偏偏被那些“还有点希望冲出去”的战友给背刺捅刀杀了,因为那些有希望逃出去的人不希望被逃的慢的队友拖累。
  董卓守兵如此自相残杀,徐晃终于在一刻钟的血腥厮杀后,彻底攻入了郿坞。时间已经是后半夜,而城东的皇甫嵩大军也已经连夜急行军赶到了。
第三百零五章
郿坞的美女都是征西将军仁义的证人
  “尔等是何处兵马!受何人指派攻打郿坞!我乃左将军皇甫嵩,你们何敢抗拒朝廷平叛大军!奉先你也住手,不可妄动!”
  半夜的郿坞北门内,一片兵荒马乱,已经周岁63岁的皇甫嵩,不辞辛劳快马加鞭带着从骑进城,大声喝问试图制止面前的混乱。
  而皇甫嵩眼前,此前正有一名方天画戟的猛将,骑着赤兔马,与一个拿着双铁戟和一个拿着大斧的以一敌二精神抖擞混战,正是吕布和典韦、徐晃在瞎打。
  原来,朝廷这次派来对付郿坞余孽的统兵主将虽然是皇甫嵩,但虎贲中郎将吕布也请命坚持要来。
  吕布显然是想弄回跟他私通的、留在郿坞的董卓侍女任氏。但王允视吕布为“剑客之才”,也就是觉得吕布只有匹夫之勇,并不愿意给吕布调兵,吕布只能是带着随身亲卫,请求皇甫嵩答应他共襄盛举。
  吕布马快,又自忖董卓既诛,郿坞定然人心惶惶,不用攻城就能传檄而定,所以越众前出,脱离了皇甫嵩的大部队扮演先锋先到了。吕布素来好色,他最希望的是多分一些美女,也未必拘泥于侍妾任氏了。
  谁知吕布杀到的时候,刚好赶上了北门乱战,他也不知道还有谁在攻郿坞,唯恐自己要的女人被弄走,也加入了三方乱战。
  一开始他倒是杀得很顺手,一戟一剑无不带走一名飞熊军士卒,但后来随着飞熊军被几乎尽数杀完,而另一方“友军”阻止吕布进入内坞劫掠美女财物,双方就冲突起来了。
  战场上如此大乱,双方喊话讲理本就不易。而李素这种注意人身安全的家伙才不会冒险靠近战场制止,而且有些事情一时也说不清,只好任由吕布和典韦、徐晃先混战上百十回合。
  双方就这么半懵逼地奋战了一百余合,先是典韦独战吕布五十余合,渐渐落於下风,而后徐晃加入进来,总算堪堪扳成平手。也幸亏张辽没跟着吕布来,否则今天这场误会说不定典韦、徐晃都有可能交代在这里。
  最终总算是等来了慢腾腾的皇甫嵩赶到,出言喊话制止了吕布。
  李素一直躲在城内一处城楼上,旁边围了几十个拿着包铁大盾的士兵,直到听到皇甫嵩出现,李素才在盾阵后面高声喊话:
  “皇甫将军!吕布莫非已经归顺了朝廷、不再追随董贼助纣为虐了么?那应该是一场误会,在下李素,我乃受征西将军之命,前来讨伐篡汉之贼董卓!”
  李素当然知道吕布早就跟王允合谋了,但他必须装作不知道。因为刚才的那些俘虏们,也没提到吕布叛变了董卓,李素没有立场和理由去知道。
  皇甫嵩微微一惊,连忙继续扯着嗓子在城下喊话,让诸军全部住手、分开两边,防止自相残杀后,他才很有条理地问道:“董贼倒行逆施,但何言篡汉之贼?难道你们是因为……别的契机,机缘巧合来此讨董的?”
  李素连忙把借口说完:“征西将军是四天前听说了董贼逼迫天子下违心之诏、要禅位于他,并且离开郿坞去长安受禅了。
  皇甫公,征西将军这些年来,可是丝毫不曾敢忘您当年教诲——身为汉室宗亲,不该亲自入京讨贼。可入京形势变了,天子都已下诏禅位贼臣,身为宗正,怎敢不奋不顾身!
  当然,我们今日杀出褒斜道、抵达五丈原时,才知道董贼受禅乃是朝廷诛贼的计策,董贼并未真的得手。所以后军的征西将军非常克制,没有亲自入关中,只是让我依然带领前部先锋共襄盛举,咱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皇甫嵩听完,虽然觉得离奇,思前想后,却决定相信这一切,因为他也找不到别的解释,只能认为这是天佑良善,让好心的人撞上好运的巧合。
  “大汉天下,竟然还真有刘备那么良心那么忠义的宗室,就因为听说董卓逼迫天子禅让,一天都等不得就马不停蹄派兵勤王。
  虽然这是王子师的计谋骗术,但也是日久见人心,板荡识诚臣了。若非刘备这般眼里揉不得沙子、一听说贼臣篡逆就当天出兵,稍微多迁延几天,恐怕也就等到真相了。”皇甫嵩心中如是暗忖。
  想到这儿,皇甫嵩也越众而出,挡在吕布面前,先稍稍责问了他不该不问青红皂白就与可能是友军的人交战,然后又和蔼地追问典韦、徐晃有没有死伤。
  典韦哼哼两声不屑于回答,皇甫嵩也看得出他没受伤,但肯定是被吕布打压得挺憋屈,也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皇甫嵩转向李素,用言语继续挤兑:“既然是友军,机缘巧合,我奉天子之命收杀董氏贼子、运回郿坞钱粮归入朝廷府库。还请贵军不要乱来!”
  李素身边那超过一千五百名士兵,其实人人铠甲袖子、腰带里都藏了些财物,但是跟郿坞的整体财富相比,还是非常渺小的。
  关键是这儿够数千守军吃三十年的存粮,以及大量的铜钱、绸缎肯定是拿不动的,也就拿点细软,找不到黄金的士兵,最多每人抱个五六匹锦缎。
  李素眼珠子连续数转,知道不能坏了刘备一世英名,也知道自己仓促之间运力不足,就决定拿这个挤兑一点功劳和美名出来。
  “左将军,我等奉征西将军之命勤王,这次可谓是名正言顺。既然都到了,我们也不会让朝廷难堪,但朝廷不能有功不赏,也不能无视勤王功臣——
  我愿意带此两千士卒随同左将军回京,一起押运这批财物,并且献上我们追剿斩杀的董氏一门首级,向陛下献功,左将军以为如何?另外,在献功完成之前,我军要求与贵军一起看护、互相监视这批财物!
  另外,吕将军来之前,我已经答允将坞中有家可归的良家少女全部放归民间,左将军以为如何——这些苦命女子都是被董贼抢来的,并非货物,她们还能自己回家,总不至于充公到后宫吧?那岂不是以暴易暴了?”
  李素的三观还是很正的,董卓抢来的钱是死的,不会开口说自己原来的故主是谁,所以物归原主也是不可能了。但这些女人都是大活人,还有家眷的话就该放回去,这也顺便邀买了一大波名声、将来都能做个见证。
  李素相信一点很朴素的道理:长得漂亮的女人更容易嫁达官贵人。这些女人能被董卓选中,将来想找个有地位的夫君应该不难(哪怕是给人做妾)。
  如果这儿能找出好几百个还没来得及被董贼玷污、又有家可归的少女放回去,将来她们就可以把今天发生的一切,把刘备军的仁义之举传播到很远,而且每一个听众可能都是名臣名将。
  这个舆论潜力不容小视,反正人情总要有人做,李素来做了,让她们念李素的好,岂不美哉。
  皇甫嵩点头:“可以,奉先,咱也依约而行……奉先?人呢!”
  皇甫嵩谈好条件,才发现吕布消失了,他有些恼怒地让人找了一会儿,才发现吕布从后坞一处宫室弄出来一辆马车,里面满满当当塞了一车女人,估计里面就有任氏吧。
  “好色之徒!”皇甫嵩恨其不争地叹了口气,不好意思地对着李素赔笑,“这些女子可能跟温侯有旧,而且也不是良家闺秀出身,就不在释放之列了,不差这几个吧?”
  李素冷笑:正好,有吕布给皇甫嵩、王允抹黑。等将来剩下的女人都被放出去,世人就知道王允皇甫嵩的正气值也不过如此,还不如刘备大义凛然。
  这事儿就这么形成了默契,李素只是稍微捞了一点,藏着掖着,皇甫嵩军的士兵们也不干净,也尽量藏了一点,然后把剩下至少还占董卓敛财七八成的郿坞钱物,装车运回长安。
  李素也不肯吃亏,除了那点夹带的财物之外,临走的时候更是让徐晃打开了郿坞的武库,让所有士兵都每人领了一套铁札甲,累计一千五百套,还有一千五百柄斩马剑和其他一些装备——
  谁让郿坞是董卓的老巢呢,不但钱财库很丰足,武库的富裕程度也相当于长安的中央武库的几成了,李素拿走这些东西,将来又能多组建两个陷阵营了。刘备军原本规划的陷阵营最大规模是五到六个营,现在就能增加至七到八个。
  而且拿武器也不算违约,因为这不是“府库财物”嘛。勤王部队武器有损耗,弃旧换新有问题吗?屯田兵原本的破装备,李素也都让士兵们放回董贼的库房了,如果点数量,总数是不少的,只是以次充好掉包罢了,太正当了。
  运送财物的车队足足有一千多辆,还没装完。毕竟这是三辅百姓被搜刮两三年的积蓄,没那么容易运完的。
  皇甫嵩只好先留兵贴封条看守,将来再分批装运,李素也留下了一些人监督,双方互相监视,也好增加一点筹码,防止王允到时候封赏少了,也好继续握一个把柄,增加一点王允的心里价位。
  三天之后,六月初十,李素带着典韦、徐晃,抵达了长安城的西门。李素只让典韦徐晃带了五百卫兵进城,剩下一大半的部队恭恭敬敬驻扎在城外,丝毫不落人话柄。
  司徒王允显然也才仅仅提前一天得到消息,惊讶尚且未散,此刻亲自来到护城河外,迎接皇甫嵩、吕布和李素等人凯旋归来。
  “征西将军真是公忠体国、奋而忘身,居然一听董贼篡汉当天就起兵勤王,佩服佩服!”王允表情僵硬地跟李素拱手,显然很郁闷有人跟他分润了勤王灭贼的大功劳,但也没办法。
  见证人太多了,皇甫嵩吕布都是第一现场证人,还有好几百个有地位人家的美貌小姐被放回家,都是证人!王允想独吞功劳不承认都不可能。
  李素不卑不亢地当众一挥手,让典韦捧着一摞盒子上前献功,里面是董旻董璜等人的首级。王允也说了一些嘉奖的话语收下了,表示一定要从重升赏。
  王允今年五十六岁,虽然身材高大,但因为文官孱弱,外貌看起来还是很衰老。他原先跟李素没什么交集和交情,只是知道他是年轻一辈后起之秀的翘楚,也不敢轻视。
  双方略一客套,王允就拉着李素的手,想拉李素回府单独赴宴,说是商议对刘备和李素等众人的封赏。李素假装婉拒,然后就去了,当然保镖始终得带在身边。
  到了司徒府,王允把他让到客厅,分宾主坐定置酒相待,典韦站在厅门外保护。
  酒过三巡,王允主动提问:“征西将军有诛杀董旻等贼之功,还有……与左将军一起保护郿坞府库,归于朝廷之功,这两件功劳都不小啊,李中郎你以为当如何封赏?”
  李素也不开条件,只是提醒道:“可不仅仅是‘与左将军一起保护郿坞府库’,是我们先到的,征西将军的人马,现在也还有一部分留在郿坞监视封存呢。”
  这种话,如果是在公开场合,比如刚才的城门迎接环节,李素肯定是不会说的。但是现在是跟王允两个老狐狸关起门来私下谈条件,就不用顾忌了,谁还不知道谁呢。
  李素也是为了暗示:我不多拿府库钱财,是付出了很大的牺牲的,你得重点考虑用这些钱换来刘备和李素自己的官位爵位,别想想当然觉得“董卓死了董卓的东西都是我王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