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3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1/891

  在那么狭窄的地方,兵力多你也没法第一时间投入、展不开啊。人多一方正面宽度宽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而且赵云今天是提前在此驻扎以逸待劳,鲍隆是赶了三十多里山路过来,部队都是步行行军,体能消耗也不少,稍微拖一会儿就能见分晓了。
  两军很快进入弓弩的射程,列阵而待的赵云军立刻弓弩齐发,轮番上前放箭、退后装填,弓兵因为射箭频率快,只分两组抛射。而弩手装填较慢,就分了三四组,秩序有条不紊。
  赵云敢带着两千人就翻山绕后,这些士兵的质量当然是最好的,其中的伍长、什长基层士官,都是当年关羽从九江、广陵招募来的丹阳兵老兵了,跟着刘备军征战了五年之久,活下来的个个经验丰富战技精锐。
  哪怕是普通士兵,也都是后来的板楯蛮或者荆州本地武陵蛮士兵,山地战技术非常过硬,而所用装备又比其他军阀的山地兵好太多,至少也是精铁打造的铁蒺藜骨朵或者战斧,再配上皮甲大盾,弓弩配给量也足。
  其中的板楯蛮士兵,都是张鲁被杀的时候就被刘备招募从军的,有三年以上职业从军经验。而武陵蛮是关羽当初平夷陵、武陵后就立刻招募从军的,至少也当了两年的兵。
  鲍隆的冲锋部队被堵在左有牛轧岭、右有云雾岭的山口处,结结实实挨了好几轮箭雨,被射得血流成河,沿着谷道往下淌。全靠看到赵云身后那一彪人马似乎规模不大,才硬撑着没崩。
  可惜就算冲到了赵云身边,赵云把弩兵往后稍退、继续抛射,前排用斧盾兵锤盾兵一顶,照样阵线纹丝不动。
  赵云本人沿着山口往复冲杀,使用刀盾短兵的零陵山越族郡兵根本近不得身。
  这些山越蛮兵的远程武器威力也不行,跟南中蛮和武陵蛮一样,他们也是靠淬毒提升远程兵器杀伤力的,因为当地用竹、绳制作的软弓穿透力根本不行,只能是“物理伤害不够法伤补”。
  可问题是赵云浑身最精良的明光铠,连手套和鬼面都戴了,淬毒箭矢根本不破甲连皮肤都扎不破,还有什么用?总不能指望神箭手射赵云的眼珠子吧?就算有这样的神箭手,以赵云的武艺要荡开射他眼睛的箭矢也是易如反掌。
  被赵云闲庭信步地收割了前排十几排近战士兵后,零陵郡兵的士气终于动摇起来了。赵云瞅准时机,长枪一召,让弓弩手全部让开道,把后续的武陵蛮兵生力军投入反冲锋。
  几个由武陵当地豪帅蛮王族人组成的山地兵阵列,蜂拥沿着两侧山坡往前绕行突进,走山坡密林如履平地,把鲍隆的前军截成几段,一如历史上张飞和张郃的阆中之战。
  “这些武陵蛮人怎得装备如此精良?赵云给蛮兵都配发这么好的武器的么?那不是只有汉兵精锐才能用的么?”鲍隆眼神一眯,意识到了危险。
  就在他分神的时候,前军已经混乱,赵云杀透数层掩护,已经逼近到鲍隆面前十几丈的地方。鲍隆吓得想都没想,弃马往右侧的云雾岭密林中跑去,指望山坡和树林挡住骑马追杀的赵云。
  猎人只要进了森林就能活下来!
  赵云杀到鲍隆刚才的位置时,鲍隆已经弃军进山好远了,赵云连射两箭,都被树木枝叶挡住了,简直比吃鸡里隔着树冠狙人还难。
  不少板楯蛮和武陵蛮士兵不甘心敌将走脱,也纷纷追着鲍隆等人杀上去。不过因为摆脱了赵云本人的追杀,鲍隆还是难得坚挺了一回,带着亲兵们返身死战,连续击杀了几十个板楯蛮和武陵蛮,一小半都是鲍隆本人击杀的,还包括汉军一名曲军侯和两个屯长,可见这位“射杀双虎、斩杀巨蟒”的猎户都尉,在山林中武艺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
  但鲍隆身边的亲兵也死了十几个,很快就没剩几人了,他只好继续逃。
  “鲍隆狗贼纳命来!杀我族人还想跑么!”他身后一个看上去最多十五六岁的年轻蛮将,手拿一把精钢打造的蒺藜骨朵,另一只手拿着一把精钢手斧,身穿兕鳄双层皮甲,都没有持盾,就一直咬着鲍隆追杀。
  “狗蛮子何不惜命!”鲍隆早就攒了不少怒火,被赵云追得弃军弃马翻山跑也就罢了,居然还被一个武陵蛮少年追杀?咱堂堂都尉不要面子的吗?
  所以他也不跑了,返身要杀了这个蛮人立威,吓住后续想追的人,让他们掂量掂量要不要爱惜生命。
  鲍隆的泼风快刀疯狂乱舞,呼呼生风,跟那蛮人连交十余合。那少年人武艺招式似乎还不精熟,但年轻人力气大,又有重兵器,几下就让鲍隆气血翻涌,钢刀都被砸断了。
  鲍隆往后一跃,与对方隔开两棵树对峙,正想秦王绕柱抽出飞刀翻盘。对面的蛮将也眼明手快,抄起背后一张弓,抬手就是一箭,几乎瞄都没瞄全凭感觉。
  双方飞刀、箭矢几乎同时而至,鲍隆的飞刀在对方兕皮甲上扎了一个深印,但无法入肉。对方的毒箭却正中鲍隆额头,鲍隆一阵晕眩就倒了下去。
  少年蛮将一脸兴奋地过来,用钢斧一挥而就砍下鲍隆首级,欣赏了一下:“哼,在密林里射箭,赵将军都未必有我沙摩柯箭术好。你以为躲在树后甩飞刀就能逃过了?敢露出来瞄我一眼就能射你头!”
  毕竟这是现实世界,又不是吃鸡游戏,根据光线的传播是直线的这一基本物理定律,鲍隆要瞄对方就得从树后露头,而一瞬间的露头就有可能被爆头。
  现实世界不存在第三人称视角卡视野。
  沙摩柯的箭术也是武陵山区打猎从小练出来的,你让他跟那些大草原上的狩猎民族一样射五十步一百步以外的目标,他完全不专业,也比赵云差远了。但如果是在密林里隔着一两棵树、二十步之内的瞬间甩狙,那可就撞到他的本专业上了。
  三年前关羽拿下武陵郡的时候,沙摩柯还是个少年,武陵蛮王是他父亲。如今总算能上战场了,所以这次他见立功机会难得,就向赵云请求参战,还带了族人精锐。
  沙摩柯拿着鲍隆的首级,杀回云雾岭正面战场时,看到后续的零陵郡兵主力,已经因为将领的溃散而群龙无首,投降了人数不到己方三分之一的赵云。
  “赵将军,末将幸不辱命,零陵都尉鲍隆首级在此。”沙摩柯连毒箭都没拔,直接把插着箭的人头交了上去。
  赵云还在为没有杀到鲍隆而惋惜呢,见状终于欣慰拍拍肩膀:“好,沙摩柯,我会上奏主公,表你为武陵郡都尉,镇守地方。也会给钱粮让你们的族人逐步提供农具、新的适合武陵山区的粮种,让你们可以安居乐业。”
  武陵蛮其实就是湘西苗人,也算不上什么非常生番的部落,还是可以逐步改造成跟汉文化、汉人生产方式接近的熟民的。
注释:
(1)笔者语:大路也是相对的,还是山路。
第三百八十四章
灵渠谷奇谋
  打内战的一大特征,就是很容易出现“主将被斩首行动后,下面的小兵很快就成批投降”的局面。
  毕竟大家都还是顶着大汉朝的旗帜,只是派系不同,我骂你从贼,你骂我国贼,一旦主将完蛋了,下面的小兵又没文化不懂诸侯各方谁占大义,也不知道继续为谁而战,也就一哄而降。
  当然了,如果进攻一方的部队非常残暴,在当地造成了很多屠戮,或者是掳掠百姓、强拉壮丁提供后勤,那还是会激起本地人自发自觉抵抗到底的。
  比如历史上曹操打徐州时屠城后导致的徐州本地人自发反抗、乃至刚平定马超后不久就逼着关中百姓运粮去汉中、导致关中民变,乃至差不多原因的宛城民变,都是“官都投降了、被杀了,但民自发坚持抵抗”的典型。
  只是刘备军进入荆南以来,并无害民举措,所以那种特殊情况也就跟他无关了。
  赵云免了零陵、桂阳百姓初平四年的税,还温和推进租庸调试点,直接拿相当于税钱的价码买蛇药,老百姓和普通郡兵还抵抗个屁。
  随着鲍隆被杀、他带出城的部队大部分被歼灭,舂陵、泠道等地很快被收复,刘度几乎是在听说了鲍隆死讯的那一刻,直接就弃城而逃了。
  可惜赵云没有足够兵力第一时间分兵去追,后来即使派了,也已经有些晚。刘度的人是化整为零分开好几个方向逃的,根本不知道追谁,也就只能作罢。
  赵云在当地花了五六天时间清扫地方、安抚百姓,梳理分拣俘虏,忙活到八月底。
  拿下的地区,相当于后世湖南永州的宁远、江华等县。而刘度逃到了临贺,也就是后世的广西贺州。
  ……
  在逃跑的半路上,距离临贺县城还有近百里时,刘度遇到了一队援军,他当时几乎如惊弓之鸟,还以为是被赵云的追兵绕路堵截了,吓得想遣散身边还残余的两三千人,再一头扎进五岭山区。
  最后还是对方表明了身份,才让他住腿。
  “来者可是零陵刘府君麾下兵马?主将何人,快快出来答话,目前零陵战况如何?我乃交州张使君麾下都尉张怿,奉命增援零陵!”
  一听说是援军张怿,刘度确认了一下,才失魂落魄地出面相认、把臂叹息:“原来是张贤侄,唉,愚叔今日沦落至此,零陵之地只剩这临贺数县了,兵马也大多溃散。只求张使君收留我家人,不要再为我与赵云开启战端了。”
  刘度这番话,倒是已经很有自知之明,他就是想保住家产,当个富家翁了,地盘大小已经无所谓。
  而他之所以跟那个名叫张怿的年轻将领说话语气熟络,是因为张怿是前任零陵太守张羡的儿子——三年前张羡为关羽所杀,后来刘度接任零陵太守,张羡的族人就南逃投奔了张津。
  张津看在张怿有点傀儡价值,才给他一点官职留用,还妄想着“有朝一日利用张怿在零陵、长沙等地的人脉,杀回荆南,跨有交州和荆南”。
  不了解张津这位交州刺史的人,或许会对张津的狂妄有所迷茫——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逼的?
  但只要了解了张津的历史业绩,也就不会觉得他的狂妄奇怪了。因为历史上张津作为兵微将寡的交州长官,就是锲而不舍主动进攻刘表治下的荆南地区的,跟刘表打了三四年,最后还是因为连年主动进攻还屡战屡败、激起了部将对于白给送人头行径的强烈不满,最后被他自己的部将反叛杀了。
  而且,这张津也是以清谈名士出身著称的,江湖地位还不低。他五年前担任过大将军何进的幕僚,连袁绍能劝何进召外兵进京诛杀宦官,都是张津帮忙引荐的,也就是说他是袁绍投靠何进的中介人。
  以何进、袁绍的脾气推想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知道张津是个什么货了。他也就是命好,在何进被杀之后,居然被董卓外放出来当交州刺史,也没被任何人清算,安安稳稳当了三四年刺史。
  张津对于以战争手段扩大地盘的态度,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人菜瘾大。
  这一次,他派了张怿、区景等部将,还纠集了几个肯为他所用的太守,包括苍梧太守来达、南海太守虎旗,本来是准备等赵云“日久粮尽、师老兵疲”之后全面反击救援刘度的。但刘度败得太快了,他至少也要拿住五岭山区的临贺等县,确保赵云被阻碍在岭北。
  所以张怿对于刘度的懦弱,也是不以为意,劝说道:“叔父放心,张使君不会委曲求全的。若是一味对赵云退让,就算让我们交州暂时躲过了刘备的征伐侵夺,长久也不会太平的。当年朝廷划分荆、交州界时,就把五岭险要隘口划入荆州地界,防的就是交州割据、成赵佗之势。我们怎能自弃险要呢?那不成了陈孔璋所言的‘手执利刃,授人以柄’了么。”
  “手执利刃、授人以柄”这话是当初陈琳喷何进、袁绍的,那是张津一辈子当中介最大的污点,看来这人倒也吸取教训,灰溜溜来交州后,一直谨记在心,经常拿来教训属下。
  刘度一想也有道理,只好继续当棋子,反正他现在已经是人在矮檐下,只能低头了。
  ……
  刘度与张怿、来达的固守,当然也让赵云有些为难。
  零陵郡全境,不能算彻底收复了,剩下那点最南边的边角地盘,实在是不值钱,可不拿全吧,名声又不好听,搞得刘备还怕张津似的。
  但真要进取,也不容易,毕竟是五岭之险,历代岭南割据政权封闭五岭隘口后,荆州就很难打过去了。
  在临贺地区以北稍稍盘桓两天,赵云不得不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问下属们的看法,能不能算“彻底全功收兵”。
  李严率先表达了持重的姿态:“将军,南岭之险,自始皇帝南平百越、先汉与赵佗对峙之时,便素为人知。张津提前抢占隘口,倒也未必是想反夺零陵、桂阳,或只是担心险要在我军之手,他寝食难安。
  既然现在各隘守备严密,非一时可下,不如暂且退兵。若是怕丢了大王颜面,对外只说零陵全境已复。道路隔绝,交州的状况也不会被北人所知。”
  赵云原本听李严前半段,倒也觉得没什么,但听完最后这几句后,他就有点不甘心了。
  他想起李素走之前,私下里跟他一个人说的一番话:刘备明年要北伐李傕郭汜,所以外交姿态上要演得像是“贪图其他诸侯地盘,而对皇帝不感兴趣,越是要干什么,越要显得在其他方向上用兵”。
  刘备让他年底之前必须回成都复命、来年开春由擅守擅安抚地方的鲁肃来接替统治荆南四郡,赵云就越要表现得“我丝毫没有因为要走人而停止攻势”的样子。这样才能在外交请报上更好地配合大局,为北伐制造突然性。
  想到这儿,他部分否决了李严的提议:“不行,不要怕花费钱粮兵马,不管是否能攻下岭南,都要大张旗鼓保持攻势。而且对外要让刘表、袁术、孙策都知道我们在猛攻。
  沙摩柯,可敢率领本部兵马,在冯乘县与富川县之间的萌渚岭隘口摆开攻势,假装强攻富川、临贺?”
  赵云后半句话是指着地图问的,萌渚岭是贺州附近的重要五岭隘口,其西有贺水流过,沿着贺水河谷进攻,就可以到富川和临贺(1)。
  刚刚立了功得到升迁的沙摩柯当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了,应声而答:“有何不敢?别说佯攻,就是真攻我也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1/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