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891

  所以,诸葛亮提出的那几条帮助王平、张任讨伐湟中氐族的改良意见,基本上被关羽略加调整后就采纳了,还当天就在给王平等人派援军和粮草队的时候,让人把新的指示送去,让王平等人见机行事。
  不过,诸葛亮当天的贡献,还远不止于为王平这一路提供参谋意见,对于马超带兵收服银川盆地异族部落,诸葛亮同样给出了几条辅助性的可圈可点妙策。
  首先,诸葛亮敏锐地提出,银川盆地原本理论上是属于原北地郡的区划范围,而大王之前北伐成功后,已经把北地郡许给了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所以直接越俎代庖违约肯定是有点问题的。
  当然了,事实上因为北地郡的北部边界不太明确,所以这个问题也不是很明显——在东汉的地图上,北地郡除了正北方还有个朔方郡之外,其西北边界其实是模糊的,因为跟河西鲜卑、河西羌胡的地盘接壤,经常变动。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问题政治上完全不处理,肯定会留下扯皮的隐患,也有损朝廷和刘备的威信、信用。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原金城郡(现兰州郡)沿着黄河顺流而下、把黄河两岸的狭长肥沃地区划个新的郡出来,明确其面积。
  这样剩下的从这个新郡再往东的、上郡以西的,全部算北地郡。如此一来,北地郡才从一个西北边界模糊的边郡,变成了一个四面八方都有其他郡邻接的内地郡。
  关羽也觉得这一点可行,其中“请刘备亲自下王令跟呼厨泉交涉”这事儿,不用诸葛亮提醒关羽就已经先在做了。至于后面的划界设立新郡,关羽则是从善如流地快速评估后,当天又给刘备上了一道表,估计二月底能有回复。
  新的郡名,关羽也是和李素商量了一下,采纳了李素的建议,就叫银川郡好了。
  除了这些防止夷务上扯皮的查漏补缺之外,诸葛亮还建议可以跟呼厨泉进一步合作。比如让马超在拿下银川郡的时候,让呼厨泉在东边也发动一些北伐夺取草原的攻势,分掉伪南匈奴单于对银川盆地的压力。
  而这种合作,呼厨泉肯定也答应,因为双方一起北上夺取地盘,呼厨泉受到的兵力压力也会小——牵制都是相对的嘛,那些对付马超的部队,也能等效于呼厨泉少受到的压力。
  在合作的过程中,诸葛亮还建议可以进行更多的利益置换,不过这些说起来就比较长远了,眼下不一定急于实施。无非是诸葛亮建议:
  “呼厨泉的侄儿、前单于于夫罗的儿子刘豹,如今也年满十岁了。可以帮助呼厨泉继续北伐,今年把伪南匈奴单于占据的朔方、上郡、云中、五原等地夺回一些,把呼厨泉继续向北移封到这些郡。然后把他从两年前就开始占据的北地郡,划给刘豹,以继承其兄于夫罗一脉”。
  这个建议就等于是承认南匈奴名义上可以恢复更多故土,但实际上被大汉的“推恩令”给分化了。诸葛亮这个建议,跟历史上曹操的逐渐蚕食南匈奴政策其实差不多,曹操最后就是把南匈奴分成了五部,实际上占领河套五郡、每个郡一部,然后还设置汉官担任司马,行使监察南匈奴部族的权力。
  关羽对于诸葛亮的这个建议同样非常欣赏,但是一时觉得不太好意思实施,而且认为眼下并不是一个好的逼迫呼厨泉进一步就范的良机——强硬姿态其实谁都想拜,但能不能摆关键是看实力。
  现在的刘备,跟历史上后期的曹操的势力范围,还是没法比的。
  历史上曹操是在215年才对呼厨泉这样动手肢解,那都是干掉了马腾、张鲁之后了,是曹操一生中威望势力的顶峰,把整个北方都统一了。(那是曹操的巅峰,因为他打下张鲁的汉中后没多久刘备就反推了,曹操的地盘恰好在那个点上最大)
  而如今北方还是刘备和袁绍双雄并立、一东一西,呼厨泉还夹在刘备和袁绍之间,要是逼急了呼厨泉摆出“当年我爹和我哥是看在已故燕王刘虞的面子上才支援大汉的”这种姿态,归顺袁绍拥立的嗣燕王刘和,那事情就麻烦了。
  所以,关羽对此提出质疑道:进一步移封推恩呼厨泉是不错,但不能操之过急,得以利诱之,也要给点好处,至少表面上是等价交换,不能是欺压他。
  对于这个问题,诸葛亮的回答也很是干脆:可以给呼厨泉独占对草原地区的棉布棉花贸易权,诱导呼厨泉在攻下新的郡之后主动放弃北地郡,同时,还可以今年扩大生产,到时候直接增援呼厨泉一批棉袄,并让马超现身说法,让呼厨泉知道,部队冬天有棉袄,冬季作战能力能提升多少、对于他到时候打击伪单于的剩余领土有多大帮助。
  这样一来,棉袄这些就算是“提升战斗力和生产力的战略物资”了,是能直接帮助呼厨泉扩大地盘的,不怕他不想要。
  关羽听完之后,又思之再三,把这个意见也采纳了。
  采纳之后,关羽少不了设宴款待表示心意——他原本只是给李素接风,现在当然是连带着诸葛亮一起请客。谁让关羽这人对于有真才实学的人还是佩服的呢,他只是不喜欢学二代学三代。
  诸葛亮倒也知道分寸,并不怎么居功,就当是一种人生历练。
  ……
  此后几日,李素诸葛亮一行就在兰州城内暂住,每天帮忙参赞军机、查漏补缺、视察掌握情况(对诸葛亮来说是长见识)。毕竟之前舟车劳顿赶了上千里路从长安过来,也累了,是该稍微歇歇做点事。
  关羽则按照李素和诸葛亮的规划、建议,调整了王平张任和马超的作战规划,稳扎稳打把湟中和银川盆地的征服行动实施了下去。
  因为路途远近不同,所以王平这一路是率先开张的。
  二月十六,也就是李素诸葛亮一行抵达兰州后的第四天,王平带着五千青羌山地兵和三千骑兵(骑兵由张任直接统领),先从湟中的破羌县前进到了安夷县,并稍稍战斗了一场,击破几个氐族小部落立立威、杀伤了两千余人的氐族民兵。
  战斗的目的也很清楚了,就是为了威慑、让当地的氐族和先零羌知道“大汉的部队又回来了,去年那事儿不算完”,不是为了真的攻城。
  被攻杀的部落,也都是去年被关羽杀了的氐王杨千万的仆从附庸——这个目标的挑选,也是诸葛亮帮忙参谋过的。反正得罪也得罪了,那就彻底往死里得罪,借其人头以示军威。
  小战一场之后,王平就通过特殊渠道,放出风声去,表示愿意给几天时间,给那些跟已死的杨千万多少有点过结的部落一个机会,主动跟大汉朝廷合作。
  同时,王平也不是空口白话,是真的给了甜枣的,随军带了大篷车商队,可以直接给棉花种子,还提供了一些棉袄和棉布的样品供氐人部落购买,或者拿出少量作为礼物,送给那些酋长蛮王。
  消息放出后短短两三天,就有一些氐族和先零羌部落上钩了。最大的一个蛮王,是当地氐族第二大部落的酋长,名叫雷定。
  这个雷定也算是湟中的一号人物了,历史上跟杨千万一起,在曹操与马超作战时响应过马超——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些蛮王其实是遇到哪个汉族势力想在当地建立起统治,他们就会反对谁,谈不上因为历史上反曹就忠汉。
  他和杨驹、杨千万父子的关系,也谈不上好,算是比较微妙,没有外部威胁的时候,也要争夺一下本地氐族势力的话事人地位。
  现在看杨千万的部落及其附庸下场那么惨,而王平这次带来的征讨兵力几乎达到了去年的三倍(去年因为主力被马超带走打郭汜,王平这一路只有三千人),雷定当然是知道好歹,愿意献出湟中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平。
  王平也兑现了诏安之前的承诺,给了雷定大批的棉花籽,还有一些汉人制造的精巧农业器械、还连带着把少量运载这些货物的水陆两用大篷车,也折价卖给了雷定。
  雷定知道了棉花的好处,趁着二月份春耕季还没结束,匆忙安排部族里的老人妇人翻耕出合适的地块,把灌溉条件好的闲置地皮全部抢种上棉花。
  作为交换条件,雷定表示帮助王平当马前卒,以他本部的部民打先锋,为王平继续逆流而上平定湟水上游。
  此后十几天,王平沿着湟水稳扎稳打,先后拿下临羌、龙夷,一直杀到湟水源头,把大汉在湟中的统治扩大到了历史最佳状态,跟汉章帝汉和帝时候的疆域相等。
  在这个过程中,王平的部队又斩首四千余级、降服部落十几个,歼灭部落三个,雷定的氐族部队也帮着杀戮了数千死硬的先零羌。
  三月初六,王平即完成了上述征服,然后一边派信使沿着湟水往回,到兰州向关羽报捷,一边按照战前李素和诸葛亮交代的补充计划,派出探险队以马队、篷车翻越湟源分水岭,到青海湖流域进行地质勘探,寻找大盐湖。
第五百五十七章
苟圣难得破一次例
  王平在湟中进展顺利的同时,马超在即将新设的银川郡地区,也是跑马圈地、突飞猛进。诸葛亮为关羽谋划的那些补充策略,也一样在马超的军事行动中,多少有所裨益。
  只不过,因为银川郡地区的地理特性,导致马超只是圈地占地比较快,但搜寻和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工作,则显得比王平那边要迟缓不少。
  这也不能怪马超,实在是环境所致——如前所述,湟中地区已经是略微深入青藏高原了,南北两边都是祁连山区,有雪山,只有山间河谷可以住人。
  那儿的氐人和先零羌有“牧而不游”的特性,遇到朝廷大军打过去是跑不了的。只能选择要么归顺要么死扛战死。
  相比之下,河套地区的鲜卑人和羌人、南匈奴人是可以跑的,毕竟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所以马超的部队过去之后,当地的蛮夷只是先试探性地抵抗了马超一下,展示自己的决心。
  但发现马超战斗力爆表之后,这些蛮夷也没有死磕,立刻往北沿着黄河远遁,暂时寻找那些不够肥沃的草场落脚放牧、积蓄力量集结兵力、拉帮结派团结更多部落以图恢复。
  毕竟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银川盆地再肥沃,也不过是一块“更丰美的草场”,并没有耕种价值。过冬的时候别的草原地区找不到牧草了,才不得不来银川盆地附近避寒取水就食。
  如今开春温暖了,别的地方草也长出来了,这里本来就是可以放弃的,犯不着为了一块最好的草原把全部落的命都搭上。而从银川郡沿着黄河往下游北上,主要是朔方郡和五原郡,显然那些蛮夷的主要逃遁方向就是那儿。
  原本,在银川郡周围、觊觎这块最肥美草原的部族,包括羌人、鲜卑和南匈奴,某一年谁强势谁就能来这里放牧。
  羌人包括唐蹏部和辟蹏部,活动在银川郡的黄河以西部分。因为羌人不擅长远距离迁徙,所以最远也就到后世内蒙的阿拉善左旗一带,再往西就是腾格里沙漠了,羌人也不会再跑。
  当地的鲜卑则是“河西鲜卑”,主要蛮王是拓跋力微——当时的鲜卑已经主要分裂为四大块,自从十几年前檀石槐、和连先后死后,鲜卑就再也没有统一过。
  最东面的是幽州三郡鲜卑,跟上谷、渔阳、右北平接壤,有好多部落,尊奉轲比能部为尊。还有阙机、弥加这些部落(原本还有个素利部,不过本时空已经在刘备平辽东时就被灭绝了,就是跟乌桓的乌延乌苏兄弟的部落一起灭绝的)
  往西一些的是并州正北方的鲜卑,组织相对松散,有戴胡狼阿尼部、育延部各自为政,还有一些依附他们的小部落,主要在云中郡、五原郡以北活动。
  再往西,第三派势力,就是关中正北方的河套鲜卑,不过因为河套鲜卑跟河套的南匈奴伪单于势力范围交错,经常难分彼此,在伪南匈奴单于势大的时候,鲜卑人有时还依附臣服。这个地区的鲜卑以步根度、扶罗韩兄弟为主,在朔方郡和上郡乃至更北方的草原活动。
  这股鲜卑势力的西部边缘,已经接近了银川盆地,所以他们也会从东向西游动来银川盆地放牧。
  鲜卑四派势力中的最西面一派,才是“河西鲜卑”,势力和人数规模都比前三派小。主要是以秃发部为首。
  还有些奇奇怪怪名字的小部落,什么乙弗部、契翰部、折掘部、车盖部、麦田部,有些是音译,有些纯粹是根据特征汉人给他们随便取的名字。
  这些部落最东边的活动范围,就会到银川盆地的黄河西岸部分放牧,这一点跟银川郡的羌人差不多。
  但河西鲜卑往西的活动范围要比河西羌远很多,他们的马匹牲畜比较多,能远距离迁徙、翻越腾格里沙漠。所以河西羌只能在后世阿拉善左旗活动,河西鲜卑却能抵达阿拉善右旗一带,一直到居延海流域。
  马超这次打过来,就遇到了包括羌人的唐蹏部和辟蹏部、鲜卑的秃发部、乙弗部、折掘部、车盖部。加上南匈奴伪单于麾下的赀虏部骨都侯。总共三族六个大部落,一团乱麻一样跟马超形成争竞。
  马超一番轻松而血腥的屠戮之后,把羌族辟蹏部彻底灭了,辟蹏部蛮王的头骨都被马超拿来当了溺器,成年男人都杀了,女人卖给无妻的汉人士兵。雷霆立威之后,其他部落就老实了一些。
  羌族唐蹏部看辟蹏部被灭,自己也战损了一些人马,酋长也战死了,剩下的部民因为无法迁徙,全部投降了马超,马超乖乖接纳了两万多户羌人投降,用刀枪弓弩逼着他们接受齐民编户、从此过上种水稻结合放羊的生活方式。河西羌算是几乎团灭了。
  跟他作对的河西鲜卑四部里,折掘部因为一开始不长眼,冲在前面,被马超大量杀伤后,余者被包围俘虏,妇孺也来不及逃,也被汉化收编,不服者杀。
  其他三部见状不妙,在秃发部带领下往西逃过了腾格里沙漠,到戈壁深处放牧,偏偏居延海的西海郡去年也被马超收复了,马超就是在那斩的郭汜。
  所以他们也不敢一直移动到居延海边放牧,只好是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相对贫瘠草原上厮混。东不靠黄河,西不靠弱水居延海,一点大河大湖都没有,水源少得可怜。
  河套鲜卑的步根度和河套匈奴赀虏骨都侯,三月初的时候也跟马超干了一架,可惜因为马超来得快,来得突然,当时河西羌已经被灭了。
  所以河套鲜卑与河套匈奴等于是被打了个时间差,形成了添油战术,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个送,被马超各个击破。
  好在他们至少马匹足够,而且不是部族本身就在这一带放牧,是听说了马超来袭后觉得“唇亡齿寒”才过来救援河西羌与河西鲜卑的,所以他们来的时候是全员战斗部队,没有放牧的妇孺和部民,所以损失不是很大,略一接触打不过就能跑,也没死任何酋长级别的武将。
  步根度和赀虏骨都侯都得以顺利的分别撤回朔方和五原,继续放牧养民、同时联络友军,打算即使要进攻,下次也得做好完全的准备,确保跟河西鲜卑联络上。
  至少六个部落一起动手同时开团嘛,而且得等大招和闪现全部冷却好,绝对不能再被马超打时间差葫芦娃救爷爷了。不过考虑到河套与河西东西最宽上千里,他们相互联络也需要很多时间,之前被马超暴揍的伤兵也要养伤修整,所以至少两三个月之内是不可能反扑了,最快也得今年五六月份才能对马超实施报复。
  ……
  马超和王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暂时稳住了湟中与银川盆地的局势,并且及时邀请关羽派驻民政官员和劝农官员上任,赶在三月份组织了春耕,当年就逐步实现了“牧转农”的生产组织。
  关羽和李素诸葛亮坐镇兰州,不过个把月时间,听到前线连续的好消息,也是人人振奋。
  关羽决定趁热打铁,派人去跟呼厨泉商议,把银川郡的设立和南匈奴势力范围重新划分,跟呼厨泉彻底敲定,建议他接受新的方案,并且到时候一起联手对付可能反扑马超的六大部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