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891

  所以李素非常清楚:目前的关键不是蚕食削弱更多的袁术军队,而是把刘备阵营的主力更多放进南阳盆地。
  在崤函道和河东道无法进兵的情况下,把武关道彻底首尾夹攻里应外合打通了,让刘备阵营至少有十几万大军东出宛、雒,这样在最后袁术西线领土崩溃后的跑马圈地中,才不会吃亏。
  而且,这也符合“以一上将军将荆州之兵以向宛雒,大王亲率大军以出秦川”,最容易把配合打起来。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目前还有个小麻烦,就是不知道袁术的部队和谋士反应有多快。
  李素得摆出保持压力的姿态,让杨弘、阎象注意到问题的严峻性,主动劝袁术把桥蕤往后撤、把张勋、荀正退到穰城补梁纲战死后留下来的缺。
  这种高智商等低智商自己意识到危险的日子,还是挺难受的。类似于老奸巨猾的庄稼都画好图形了,等韭菜上钩,却不知道韭菜的文化水平如何、多久才能看得懂这个图形。
  要是有个股评人帮韭菜解读一下图形、请韭菜上个炒股速成班,说不定还能加快韭菜上钩中计的速度。
  现在,只能是继续攻打淯阳,等敌人慢慢自己醒悟了。
  不过,诸葛亮在跟李素彻底复盘了他的全部期待后,倒是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加速这一进程的办法——别问诸葛亮怎么能反应这么快,谁让他天赋异禀呢。
  诸葛亮略一思索后,说道:“李师,我有一计,或许能作为辅助,加快你这个计划。”
  李素:“何计?”
  诸葛亮:“我们派个在南阳本地略有智名的文士,到桥蕤、张勋那儿献策,提醒他们如今遇到的后路危险,劝他们自备重金求见阎象或者杨弘。
  让阎象他们进言袁术,允许桥蕤陆续放弃峣关、商洛。对桥蕤等人而言,这也是为自己谋条退路,这是同时符合我军和桥蕤自身利益的,没人会怀疑。”
  李素苦笑:“从利益方面来说,桥蕤退兵收缩,确实是对桥蕤和我军都有好处的,只是对袁术可能有风险。桥蕤、张勋被提醒后,主动求撤,也是可能的。
  但现在问题在于,袁术已经担负上了弑君恶名,天下诸侯八成都相信是他弑君的。南阳、襄阳周边名士文士确实不少,可谁会在这时候跳火坑去投奔袁术阵营为袁术献计献策呢?那不一下子就被人怀疑了么?
  除非是找个之前已经为袁术效力过的民间名士——对了,黄承彦能做这事儿么?他不是跟阎象一起出使过弘农,你都拐了他女儿云游西域、南海一年多了,不会不了解你老岳丈近况吧。”
  诸葛亮居然不好意思起来:“李师你休要胡说,我……我和英妹只是志趣相投,君子之交呢,那些从长计议。反正黄公是干不了这事儿了,他全家移居长安,再回去也会被人怀疑的。
  我肯说这话,自然是已经有人选了——那人说来是元直兄的恩师水镜先生的朋友,姓庞名统,比我年长两三岁,今年要及冠了,按说也该出仕。这样的人,又住在襄阳、南阳周边,算本地人。
  这种人顺势投效桥蕤献策,被人怀疑的机会就小一些。此人也有些能言善辩,听元直说还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应该能胜任。”
  李素听到庞统的名字时,当然免不了眼神稍稍一亮,但随即依然觉得不可能:“庞士元之名,我也听元直提过,算是个擅长随机应变之才了。但袁术日薄西山,这时候去投,还是理由不充分。”
  现在投袁术,简直比45年投德还没眼光!别人不怀疑就有鬼了!
  但是,诸葛亮听了李素持重的否决,却不气馁,反而坏笑了起来:“这是李师你不了解庞士元。我给庞士元想了一个投桥蕤而让人不怀疑其目的的借口。”
  听到这儿,李素都忍不住好奇起来了:诸葛亮还有这本事?让一个人45年诈降投德还不被人怀疑?这怎么可能嘛!你就算说自己是元首的极端脑残粉,恐怕都会被人怀疑吧!
  诸葛亮看了李素的惊讶,忍不住得意:终于在智谋上也略微赢过李师一小会儿。
  他连忙揭开了谜底:“这庞士元有一个特征,就是其人奇丑无比,虽有才而不得明主赏识。而且也因为丑,更是不得名士家族联姻,年将及冠而无妻。
  李师你可还记得,在长安时,你曾带我赴宴,在上林苑曲江池与桥蕤一家聚饮过?当时我就发现,桥公二女皆天下绝色。
  庞士元这种奇丑无妻之辈,如果是为了慕色而投,欲救桥蕤全家性命跳出火坑、结个善缘,将来得桥蕤或许知恩图报,许个女儿给他为妻,也未可知。”
  李素眼神一亮:这个诈降理由绝对说得通!冲冠一怒为红颜嘛!
  庞统这种绝世丑比,如果有机会得到一个大乔这样的美女为妻,上刀山下油锅投反贼也没什么不可能的了。
  当然了,只是诈降的计策,桥蕤肯定是不可能得救的,所以他也不用真把大乔给庞统做老婆。
第五百九十九章
越输越急眼
  诸葛亮在李素面前献了“让庞统诈降”的计策之后,具体执行自然还需要一段时间。
  庞统如今住在襄阳上游的筑阳县,诸葛亮从新野去找对方、说服对方接受计划,怎么也得两三天的工夫。庞统领命之后,去武关投奔袁术军将领也得几天。还要使者往返、找阎象等人请示,往返又要好多天。
  所以这个计策要奏效,怎么也得十几天的工夫了。
  好在汉末的战争节奏本来就慢,雒阳地区的战事也好,对颍川许县的围攻也好,哪个不是动辄以月为单位计算的。刘备军和李素都等得起。
  这边在用计,另一边的军事进攻李素也没闲着,让高顺适度加强了对淯阳的攻城力度。
  同时还向高顺暗中承诺:放心吧,乐就的人头迟早是你的,会让你凭此封侯的。但前提是不能为了个人的抢功坏了全局的大事,更不能破坏了逼迫袁术军后撤的节奏。
  高顺当初本来就是随便问问,他这人还是比较要脸的,想封侯也不会说出来。
  此刻当然是立刻接受了李素的要求,表示“右将军希望乐就五更死,我就绝不半夜杀。希望乐就死在棘阳,我就绝不提前在淯阳杀”。
  偷偷达成了这个君子协定的默契之后,李素吩咐高顺此后两天放开淯阳南门的包围,专注攻打西门,特地给乐就留了弃城后撤的机会。
  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强攻淯阳时的伤亡,另一方面后面还有一个棘阳县可以再次包围,不至于让乐就的残部逃进更为坚固得多的宛城驻防、形成更大的战斗力。
  三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高顺把西门周边的城墙砸得七零八落,先登冲城也好几拨即将得手。
  加上之前多日的攻城战消耗,高顺的攻坚部队战死了六百多人,负伤一两千。但守军的伤亡竟也不低于攻城方。
  主要是攻城方的攻城武器太精良了,披甲率也高。袁术军当中虽然又原先的北军精锐和朱儁的雒阳新禁军,可毕竟比例不高,大部分士兵战斗素质并不是很强。
  而且高顺摆出的“网开三面”姿态对守军士气影响太大,兵无战心都想着从东城的水门逃跑。
  二十四日夜间,乐就终于扛不住诱惑,加上觉得外无援军,开了东门把嫡系的相对精锐的部队全部坐上船,逆流退往棘阳。
  高顺既然摆出了只打西门、连南门都不围了的姿态,当然做戏做到底,不可能第一时间发现乐就的逃跑,基本上是等乐就坐船走了至少五千人的先锋部队后,高顺才“姗姗来迟”发现了乐就的行踪,然后一边通报水路的甘宁试图截击、他自己一边加紧攻城。
  不过还别说,乐就在撤军时玩了一手断尾求生,让甘宁的水路追击不太顺利——乐就撤走时,依然部署了大量的弓弩手甚至几架投车兵在东码头水门外的城楼上,用箭矢和滚木礌石封锁淯水河面。
  考虑到淯水在这一段只是条宽不过二三十丈的窄河,城楼火力覆盖封锁河面,甘宁还真就追不上去。
  不过这种断尾求生代价也是很大的,那就是留在东城城楼上打火力阻击的部队,基本上被乐就放弃了。而且集中到这一面的弓弩手越多,在西侧防备高顺的兵力就越薄弱。
  加上士兵们都知道乐就突围时抛弃了他们,利用他们断后,所以当天半夜高顺就顺利攻破了城池。城内足有三四千人的成建制弓弩手部队被高顺整编俘获,其余守城杂兵投降者亦有数千之众。
  乐就的断尾求生,等于是只突围出去四成兵力,剩下六成不是战场被俘就是被包围投降。即使如此,他也不过是多拖延了半夜时间。
  甘宁在淯阳东城被高顺控制后,立刻船不停橹衔尾追击。甘宁出发的时候足足已经与乐就拉开了近三十里地的路程差,结果追到第二天午后,抵达棘阳县附近的时候,居然愣是把距离缩短到了视线瞭望距离之内。
  乐就到底是淮北将领,水性和训练士兵操船的能力远逊于甘宁。甘宁追得这么深,其实部队也已经脱节了,只有几艘甘宁嫡系老江贼开的艨艟追杀在最前面,后面的大路货荆州水军已经跟不上了。
  但甘宁愣是靠这么几艘艨艟,把已经吓得惊弓之鸟的乐就不敢再托大,不敢再追求“一鼓作气直接撤回宛城”,而是胆子一怂选择了直接进了棘阳城。
  于是乎,他的部队折损了一半人马,却丝毫没有实现“撤回宛城固守”的目标,只是往北逃了七八十里就再次被堵在另一个小县城里。昨晚那一半人马白损失了。
  也亏得甘宁胆子大,确认乐就逃进棘阳之后,他依然果断带着先锋仅有的四条艨艟,耀武扬威冲到棘阳城水门下百余步,下令部队朝着城头放箭威吓。
  而且要求弩手们从艨艟的不同舷窗位置朝外放箭,制造“船上水兵数量超多”的假象,最后愣是用四条艨艟实现了“包围棘阳守军一刻钟”的任务,拖到了后续部队慢慢赶到战场。
  到当天晚上的时候,连走陆路赶来的高顺都到了,再次对棘阳实现合围——这次是彻底的合围,因为李素就是准备把乐就部全歼在棘阳城里的,不能让这些人逃回去守宛城。
  高顺得知了追击和包围的经过后,也是微微捏了一把冷汗,心说右将军许诺的战略部署差点儿没能实现,要是让乐就直接逃进宛城就得多费一番手脚了。
  他虽然不怎么喜欢喝酒,当晚仍然破例请甘宁喝了一顿,作为感谢。喝了之后暗示道:“淯阳、棘阳两战,多亏兴霸屡屡及时增援,否则当初三岔河口一战,也无法诱歼梁纲,今日也差点被乐就跑了。
  日后待斩杀乐就,此功自当禀明大王与右将军,与兴霸所部平分。咱也不图直接乡侯了,你我一人一个亭侯,也算光宗耀祖了。
  兴霸你也不容易啊,前些年听说一遇南征就热病吐泻,滇州荆南交州三番平定战功都没赶上。现在总算是北伐了,难得北伐都有水战可打,你总算是抓住了。将来真打到宛、雒以北,甚至跟袁绍交战,可就又没有水战可打了。”
  甘宁一边也觉得得意,一边借着酒劲自夸:“虽然机会难得,那又如何?莫非小看我,以为我只会水战么?”
  两人吹逼喝酒了一场,第二天继续围城。
  ……
  高顺拿下淯阳、围困棘阳的同时,诸葛亮那边总算把庞统找到并且带回来了,还跟庞统说了大致的计谋安排,劝诱庞统为汉中王效力,也好初次出仕就捞个功劳。
  庞统刚被诸葛亮游说时,还有点提不起劲来,原因居然是“觉得如今的刘备已经太顺了,自己晚生了几年,没遇到大展宏图扭转局势的风云年代”。
  不过,庞统也就吐槽吐槽,最后还是接受了诸葛亮的条件,连傲气都不如原本历史上那么明显了——
  这也是没办法,时势造英雄,没生对年纪和地区,自然赶不上立功的最高峰时段。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如果做不到的话,次好的时间就是现在”,既然错过了刘备最初崛起的时期,至少还应该抓住当下。
  现在加盟,至少还能混个跟徐庶差不多的资历。
  诸葛亮搞定庞统之后,把人先带回来,派出去任务之前好歹到李素这儿露个脸挂个号,明确一下身份——诸葛亮倒是想直接红口白牙一顿忽悠就让庞统上路,问题是庞统信不过他啊!
  没拜见过大领导,没听大领导亲口许诺官职赏赐,就直接去当卧底,将来谁承认你的身份?
  所以,这个流程不能省,李素必须亲自接见庞统、亲自请庞统喝酒,说好话封官许愿。
  见到庞统的那一刻,李素也是在内心倒抽了一口凉气,不过幸好他早有心理准备,表情上是丝毫没有流露,如沐春风地跟庞统聊了一些对历史教训的看法、对眼下战局的考虑。
  至于庞统的具体长相,就不多描述了。
  同时,庞统也稍稍露了一手,在李素面前分析说,他其实早就料到李素要对武关背后动手。
  李素虚怀若谷地请庞统畅所欲言,庞统就分析说:“我久居襄阳,少时也去过筑阳、武当等地游历。上庸之地,在我冲龄时,还是极为贫瘠的秦岭山间河谷、沼泽淤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