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5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8/891

  而且,后方的夏口、柴桑和其他腹地要害也要留将领守卫,所以孙策这次带来的将领确实不多。
  比如朱治要守江北的庐江,擅长打山越的贺齐留守柴桑,黄祖依然在江西的庐陵,孙河则守卫丹阳门户的牛渚、虎林等江防要隘口(后世安徽的马鞍山、芜湖一带,是南京上游江防门户),孙权坐镇建业。
  其余后方不太要害的郡,就丢给武力值不高的族中长辈比如吴景(舅舅)、孙静(叔父)等人镇守。
  孙策安全进城后,首先亲自确认了蔡瑁截下的战利品,又看了仓库里的存粮,对初步结果还算满意。
  “江陵之富庶,当真不可小觑,刘表积贮七年,存粮近二百万石,足可以确保我大军……至少一年多不用考虑粮道问题。”
  孙策身边数学好的幕僚心算了一下,告诉孙策这些粮食够十一万人吃十五个月,能吃到后年二月春耕之时。
  孙策得到这个结论,彻底信心大增,对自己之前的决策更加坚信了,决定好好在江陵扎稳脚跟、稳扎稳打蚕食江汉。
  于是,孙策就颇有进取心地询问蔡瑁这几天的情况、以及让他描述是如何夺下江陵的、有没有什么变故和注意事项。
  蔡瑁为了表功,自然也是把前几天的惊心动魄一波三折都说了,提到李素在最后关头还派来了张松、为了北方战线还调走了一大批物资,否则孙策现在能拿到的战利品会更多。
  孙策听后摇摇头,微微埋怨蔡瑁胆小:“看来,李素到事发前的最后一刻,也不是毫无察觉嘛。
  他派来巡查的那个张松,应该是胆小又知道阻止不了你,怕他自己性命也搭进去,才选择借口运军需出城、减少损失顺便保命。
  但刘备和袁绍在北线开战,这一点孤可以告诉你是真的,袁绍从雒阳出兵南下南阳,应该也是真的,李素这是疲于应付歪打正着了。
  所以,好好为陛下和袁大将军效力,改换门庭之后还怕没有你们荆襄世家的好日子么,你们应该庆幸,这次站在了优势胜利者的一方。
  不过,你放走了张松这种怯懦之人,实在是有些可惜。你当初在城内站稳脚跟控制江陵后,就该立刻派出追兵追杀张松,把他的物资抢回来嘛!
  那样,咱的存粮就不仅是够大军吃十五个月,而是能吃两年了!如今倒好,又过去一天半,张松肯定已经跑远了。”
  蔡瑁也是很郁闷,他投降又不是为了找个爷来伺候,孙策居然还要求这么高。
  不过,毕竟是新主子,面对无礼指责,蔡瑁也只是不软不硬地回了一句:“主公若是有兴,也可以挽回,只是代价大些。
  张松也没跑远,他似乎知道自己带的物资太重跑不快,走了一百里到当阳就停下了,东西都在当阳城呢。张松带去的护粮兵不过两千人,还未必会跟他死战到底,那张松可不是能亲自带兵的武将,把握不住军心的。”
  孙策这才难得眼神一亮,对这个好消息挺满意。他正是要立威的时候,也要慑服蔡瑁这个刚加盟的附庸,让蔡瑁知道他的厉害。
  于是孙策仅仅略一思索,便直接挥手吩咐身边跟随的韩当:“义公,你派人快马通知后军,让适合攻城的步军主力别急着回江陵会合,半路上直奔当阳。
  破了那个小县,说不定大军又能多好几成军需。而且我们马上就会迎来李素的反扑,现在的猝然得手不过是占了偷袭的先机。
  如果占了当阳的物资,李素到时候也就不能从手边就得到反击我们所要的军需,还得从襄阳往南运,粮道再远三百里,对李素的部队集结速度反击力度,都是一个打击。
  不过骑兵还是继续先来江陵,一来这边如今还缺乏我军坐镇,光靠蔡将军的人马守江陵,万一被李素反扑,难免人心浮动。有了几千骑兵控制城内各处,降卒也不容易生二心。二来么,骑兵也不适合攻城,去了当阳也没用。”
  打仗的后勤账从来都是这么算的,占领当阳不仅是孙策能多拿物资,还能让李素没法就近货物反击物资,所以这一仗非常有价值。
  韩当稍微想了几秒钟,拱手道:“那就派凌操去传讯后军改道吧。”
  蔡瑁听孙策这么不避着他公然表达对蔡瑁的兵的战斗力的不信任,也是心中微微有气。
  不过好在蔡瑁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他知道他的嫡系郡兵和家丁战斗力确实不如孙策的主力精锐部队,所以稍稍心里建设一番也就咽下去了。
  二来么,他听孙策提到他的时候,无意识地称他“蔡将军”,这让官迷的蔡瑁瞬间联想到了很多好事,转移了对喷他无能所积攒的愤怒。
  蔡瑁等韩当离开之后,琢磨了一下措辞,假惺惺地婉拒:“主公谬称了,末将不过是南郡都尉,纵然弃暗投明得升迁,也不敢当将军之称。”
  孙策拍拍他肩膀:“助朝廷光复江陵,功劳不小,当得的。孤自会去表邺城,向朝廷表你为偏将军。”
  蔡瑁暗忖:这主虽然是个难伺候的暴脾气,不过封官给赏赐倒是还算干脆,就再为他好好卖命几年。
  ……
  凌操在韩当的安排下,带着一百多个骑兵,组成一支传令的小分队,往来路回返,通知后面的后军。当天晚上,他就先后路遇了孙策军的后续骑兵,以及步兵主力。
  凌操传令让骑兵继续前进,当晚进了江陵城,帮孙策接管城防。
  而步兵因为跑不动,晚上是扎营休息的,扎营的位置刚好是江陵城和当阳县之间,距离江陵还有六十多里,距离当阳反而只有三十多里。
  带领步军的将领是程普,手下还有吕蒙、宋谦等人。程普见了孙策亲笔手书的命令,而且印信无误,就吩咐部队明天早些起身,黎明行路,争取早上辰时就急行军到当阳,抢了城内大批物资再休息。
  孙策的手令上写得非常清楚,因为还有蔡瑁提供的情报,说当阳小县平时根本不是军事驻地,只有县尉带了几百个县兵防守。如今最多再加上张松从江陵抢运物资去当阳的护粮队,总共最多两千多人。
  两千多人心惶惶有可能投降的部队,城墙还是破旧小县城那种一丈高的土墙,快速抢时间拿下是很有可能的。
  孙策的三万五千兵马,其中骑兵有五千,步兵有三万,留在程普这儿的还有两万七千人呢——骑兵要去江陵,步兵留了三千人的后队在竟陵汉津口扎营、以及留下开船的必要水手,所以程普这儿满打满算两万七,攻当阳是十三个打一个。
  一切果然如计划那般,十月二十一日早上辰时过半(8点钟),程普带着的部队都凌晨起床饱餐了一顿,全部精神饱满地赶到当阳城下,立刻把这座虽小却如今肥得流油地县城包围了,并派人麻溜地先劝个降。
  一想到一个城墙边长不足两里地的小城里,居然屯了一百多万石军粮、还有大批昂贵的军械物资武器装备,程普怎么可能不流口水。
  凌操带来的一名骑兵曲军侯,带着一小队斥候,都是那种嗓门大平时负责喊话骂阵的,靠近到离城墙不足两百步的地方,扯开了嗓门齐声大吼:
  “城内南郡郡兵听着,蔡将军已经带着江陵归顺吴侯了!袁大将军也已经从雒阳南下攻打宛城、并派吕布在河东拖住关将军了!
  李素在荆襄提拔丧德败行的小人、残害道德君子,士林痛愤,天怒人怨!跟着李素没前途的,快投降了吧……”
  这些人走到这个距离劝降,也是担心更远的话城头听不见,气势不够,他们是干惯了这种行当的,估摸着这个距离已经是射程之外了,很安全。
  可惜,这些人最后一句话仍然没有喊完音,因为羽箭破空之声打断了劝降。
  那名孙策军骑兵曲军侯,直接捂着脖子栽下马来。旁边几个骂阵手大惊,纷纷拨转马头拉开距离,可还是有三四个被连珠箭射下马来。
  城头一群守兵士气高昂地帮着喊:“射声校尉黄忠在此!吴狗背信弃义偷袭吾郡县,速来受死便是!”
  程普见状大怒,一边要指挥全力攻城。偏偏刚开打没多久,又有大军派往北边监视李素援军的斥候过来回报,说是襄阳方向有一队骑兵援军在飞速逼近,即将抵达当阳,旗号乃是后将军赵云。
  程普的怒气和热情顿时冷静了大半:“赵云?有多少骑兵?”
  赵云之威,程普还是亲眼见过的,六年前轘辕关之战,程普本人就是跟韩当孙坚一起围攻吕布时,还被吕布剁了一条胳膊。但吕布被孙坚孙策反复消耗败退后,最后阶段被赵云捡了便宜,激战后吕布落荒而逃。
  幸好斥候报的数字,让程普稍稍安心:“应该三千骑左右。”
第六百六十一章
长坂长下坡,需要人肉刹车片
  听说赵云只是带来三千骑兵,程普内心那股六年前就郁积不散的恐惧总算是稍稍散去。
  他自己也忍不住谴责了一下自己的胆小,几乎如同条件反射一样不用经过大脑。
  只能说六年前那场断臂之战留下的心理阴影太强。他们三人围攻吕布还残了一个,赵云却捡漏击败了奋战多场后的残血吕布。
  这就跟假设在华雄刀下逃得性命的潘凤,看关羽的感觉差不多。
  稍稍冷静之后,程普在内心告诫自己:“没什么好怕的!只是三千人而已!何况我军前天才在汉阳、竟陵一带暴露行踪,敌人的部队肯定是在这之后出动的。
  李素在襄阳,就算半天之内就得到日行五六百里的飞马急报、立刻派出赵云南下救援,那赵云的部队,也是在一天两夜的时间里,从襄阳到当阳疾行奔袭了三百里了!
  再强的骑兵,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狂奔三百里还有什么战斗力?而且赵云的骑兵肯定也不能是多么重甲的骑兵,否则更跑不了那么快的速度了。
  我军有两万七千人,对面只有黄忠的两千南郡郡兵和赵云三千骑,如果被这五千人在当阳城内会合。那么哪怕当阳城池并不坚固,五千人守城顶住两万七千人攻城十天半个月肯定没问题。
  就算明天走夏水的我军数千援兵到了、三日后周都督的六万五千人也能到江陵,但如果给了李素的后续步兵主力时间,襄阳那边一样可以在几天内来两三万人,到时候,我们依然没有立刻拿下当阳的把握……
  所以,眼下最关键的,倒是要一边围住当阳,一边打援把赵云堵截在城外,野战中就把赵云重创击溃击退。然后再回头集中兵力,争取三天攻下黄忠两千杂兵守的县城,抢在李素从襄阳出发的主力到达之前收工!”
  程普也不愧是东吴阵营资历最老的老将了,虽然残废后武力不行,统兵之才和评估敌我形势的经验依然非常充分。
  他很快就做出了眼下对东吴军来说确实最正确的决定:围点打援、各个击破,能在野战中就重创援军就尽量靠野战。
  程普倒是不想搞一言堂,也想过群策群力商量一下战略。可他身边的部将资历地位都比他差太多,他觉得也没什么智将,就自己脑内评估决策了。
  同时他也有点自知之明,从头到尾只敢想重创击溃,倒是没想过全歼赵云。
  赵云毕竟是骑兵,有机动速度的绝对优势。三千人打不过两万七还能跑嘛,只要往北边来路退却,程普根本追不上。
  全部盘算停当,程普立刻给全军分别下令:“吕蒙、宋谦,你们二人分领左右牙门督,我自率中军旗阵主力,同去城北迎击拦截赵云。
  徐盛,你留下三千人围住当阳另外三门,盯住黄忠就行。黄忠想跑就让他跑,反正只要离城,总比窝在城里放箭死守好对付。
  凌操,你带二百骑兵斥候,并你昨夜带来报信的一百人,轻装哨探赵云踪迹动向、及时回报。不过千万别跟赵云交战,远远盯着就行。”
  三方分别领命,就按照程普所言各自行动。
  凌操翻身上马,临走时分似乎还想起什么,不由提醒了程普一句:“程老将军,要在当阳城北拦截赵云,恐怕不易,除非我军急进,抢占沮水留出荆山的谷口,把赵云堵在来路狭窄之地。
  我为主公担当先锋,掌骑兵斥候,大军未到,先哨探周遭地形,对这边地势比您略熟。当阳濒临沮水,南有麦城,北有临沮。
  沮水出于荆山,而荆山南北蔓延极广,北起上庸房陵与襄西隆中,南至当阳以北、临沮以南的荆门谷口。
  而荆门谷口到此还有三十余里,赵云的踪迹刚刚才被我军斥候发现,相距绝对不会超过五十里,这样算来,他距离荆门谷口只有二十里了。
  我军是步兵,要再北上三十里堵住荆门谷口、在狭窄地形下与赵云正面阵战。同样的时间里,赵云的骑兵只要南下二十里,肯定是赵云先冲出荆门,堵不住的。”
  程普认真评估了凌操对地形的判断,也承认了凌操作为骑兵斥候统领的专业素质,但他依然不得不执行原计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8/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