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5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0/891

  要我说,他从头到尾就犹豫了,如果是想把我堵在荆门,那就该提前发现、提前北上,抢占狭窄地形堵住谷口。要不就索性屯兵当阳北门外不远,以逸待劳等我到。
  如果他就是在城外阻击我,而且在另外三门设寨,让我一时冲不过去,无论我冲哪个门他主力都能很快赶到战场,那也可以做到利用步兵逼我野战。
  现在这距离不远不近,用圆阵逼我我可以绕过不打,用鹤翼迎击我又怕中军纵深扛不住,破程普便在今日!”
  魏延听赵云说得这么有信心,而且几种应对都想到了,这才惭愧没有再说。
  主要是连魏延都觉得很惊讶,因为他知道赵将军是极为勇武果敢之人,脑子里应该没有“逃跑避战”这个选项的。
  魏延以为赵云遇到圆阵也会硬扛硬冲,才有这个担心,没想到赵云偌大的威名,居然还保持了谦虚的心态、肯放下面子跑!
  赵云军很快就动了,赵云自己居中,后面夏侯兰帮他约束军纪队形,弹压那些还没轮到出击的士兵,而魏延张著已经各带着五百人往两边绕了。
  ……
  “赵云威名赫赫,率骑兵屡战屡胜已有十年,成名天下也有六年。当初他跟关羽一起讨董、在轘辕关捡漏击退吕布时,便威震华夏,如此威名,对他也是一个负担吧?这次他会怎么打呢?”
  对面的程普,明明握着八倍数量的步兵,直到开战前的那一瞬间,依然是紧张的。
  人的名树的影,威风的压制有时候就是这么让人无奈。
  尤其是程普军中这两万四千士兵,其实至今还有两三千是七年前孙坚讨董时就留下来的骨干老兵,剩下才是后来到江东扩军的。
  在吴军当中,那些老人如今至少都是伍长什长了,不可能还是普通基层士兵。这就等于程普军中有大量基层幸存的军官士官,都是见过当年轘辕关之战血拼吕布、樊稠、胡轸的惨烈的,也见过赵云最后击退残血吕布的辉煌。
  可谓全部军官心里都压着一层心理阴影,类似于中国队当年背负着“28年逢韩不胜”的历史战绩负担。
  当魏延和张著终于冲了出来之后,程普心中倒是不怎么紧张了,他也很快做出应对:
  吩咐指挥鹤翼阵东边那个“翼”的吕蒙调整弓弩队的警戒方向,提防魏延。同样指挥西面那一翼的宋谦提防张著。
  当然,程普并不知道魏延和张著的名字,正如赵云也不知道吕蒙和宋谦的存在,毕竟大家都没开上帝视野秘笈。
  而那些无名下将就算挂了姓氏旗帜,对面的大将也不知道这些姓魏姓吕的杂鱼具体是谁,谁让他们现在官还太小呢。
  魏延张著迂回到侧翼后,见程普的阵型依然没有变化。只是让两翼的弓弩手改变了架弩戒备的方向,却丝毫没有回缩护住中军两侧,中军两侧只有长枪兵严阵以待。
  魏延见状心中暗忖:“程普这是看不起我只有五百人,觉得不用把弓弩手缩回来,就光靠中军长枪兵密集列阵便能挡住我的冲锋。
  而且他也不怕我背冲他左翼的弓弩手,那边至少有三千弓弩、一两千近战兵,在我五百骑兵接近的过程中,就会被射杀不少,剩下的到了近处也没有足够战斗力破阵了。”
  以骑兵对付有远程火力的敌人,最怕的就是小股骑兵添油战术,结果给对方分批输出杀伤的机会。
  倒是跟近战步兵打的时候,骑兵可以小部队骚扰,不怕添油,因为近战可以一沾即走,人多的一方没有射程也就没法集火输出。
  魏延人太少,他很快就认识到,自己背冲吕蒙那一翼,恐怕会被射成马蜂窝。人有铁甲保护,战马也会成马蜂窝。既然如此,还不如恐吓性地冲冲看中军的长枪兵阵,那地方可以打不过就跑。
  拿定主意之后,魏延随机应变地执行了赵云给他的“逼迫敌人变阵失去机动性”任务,果断带着五百人往没有弓弩保护的程普本阵侧后冲去。
  程普看到这一幕,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那打着魏字旗号的是何人?我军两翼各四五千人,中军有一万五。他只有五百人,都敢冲我一万五?就算我弓弩没缩回来,没有远程压制,他也是找死!”
  “枪阵戒备!”程普让身边的传令军官把令旗一招,擂鼓助阵,中央的椭圆枪阵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刺猬状。
  魏延当然不是真的乱撞找死,他在发起冲锋前,已经交代过了身边的军官。这也是小部队的好处,人少可以随时灵活改变战术,通知传达很方便。
  他真正的指令,是冲到近前之后,横掠过阵,然后少量会骑射的骑兵可以抛射箭矢骚扰打击敌士气,剩下的士兵也能逼近到二十步内丢一轮标枪。
  用一次性的标枪削弱敌人,这个战术已经是两年前马超在西北的时候渐渐发扬光大起来的了。赵云的部队一开始不会用,两年下来也训练磨合出来了,但没马超的西凉骑兵那么精熟。
  不过,赵云要交战的敌人是南方诸侯,敌人也缺乏长枪骑兵,步兵的长矛也短一些。所以赵云不用带那根随时会折断的超长备用骑枪,带的一次性短标枪数量也减少了一根,只带两根,省出负重节约马力,综合战斗效率更划算。
  魏延气势汹汹地冲到程普中军侧后方,眼看着双方距离逼近到五十步之内,魏延那五百骑里有一两百武艺高强、略懂骑射的士兵就开始胡乱攒射,对面的长枪兵本就是肩并着肩,架盾也就前几排在架,只要抛射到后排,几乎都不用瞄准,就能溅起一朵朵血花。
  前排顶盾的长枪兵倒是不怕这种箭矢,但很快魏延军前排三百骑逼到近前,六百根标枪分两波密集投掷,因为标枪巨大的惯性和马匹的初始速度附着的动能,许多盾牌被轻易磕偏甚至洞穿,随后就是一篷标枪雨往阵型微微撕裂的薄弱环节继续倾泻。
  魏延瞅准一个机会,在程普枪阵的某个位置被砸出缺口之后,他亲自拨转马头,直挺挺往那个枪阵已乱的侧切口扎进去,大刀飞舞,连斩了五六个吴军长枪兵。
  这一切,都没有军令的指挥,完全是对瞬息即逝的战机的临场把握、身先士卒。
  旁边的铁骑也丝毫没有等魏延的将令,只是看魏都尉亲自冲在第一个,那他们也义无反顾跟了上去。甚至还想吼几句“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快调整!缺口左右两翼的人堵上去!”程普眼看瞬息之间己方就被近战杀了数十人,还有近百人被撞翻,口子有被越撕越大的危险,立刻催督后排预备队上前堵漏。
  好在魏延的标枪都丢完了,刚才的远程攻击阶段造成的总杀伤也不过百余人,不可能再靠远程火力撕开新的缺口。所以看后排预备队密密麻麻顶上来,魏延也没打算继续正面突破。
  魏延只是再次往左拨转马头,往左边冲杀那些敌军前几排长枪兵的侧身。密集大阵之中长枪兵掉头转向非常困难,容易混乱戳到自己人。所以被敌人撕开口后往两边冲杀,实在是有苦难言。
  钢甲骑兵巨大的冲击惯性、加上长坂坡本来就的北高南低地势,瞬间就导致魏延在程普大阵东侧南段前排趟出一条血路来——
  这里必须强调一个细节,当时魏延是从东往西侧击撕开程普阵线口子的,程普堵口后,魏延可以选择左转往南侧冲,也能右转往北侧冲。
  但魏延非常果断地选择了全军左转往南冲,丝毫没留恋伤口北侧的战果,正是因为魏延心中始终装着对战场全局地形的判断。
  从北往南是下坡,从南往北是上坡。在长坂坡上铁骑冲锋一定要往下坡冲!否则克服爬坡重力都能导致铁骑的速度慢不少,冲击力大减。
  于是乎,那些转身不及、长枪还朝着东边的吴军前排长枪兵,简直就如同高速公路下坡路上的减速带,被大货车一轮轮地碾过。
第六百六十三章
长坂坡:一脚地板油干到底
  “啊——我不想死!!”
  “兄弟跑吧!”
  “这么多铁甲,马上都有铁!他们是人是鬼!”
  随着血肉模糊的碾压持续蔓延,很多原本排在第一排的东吴军长枪兵,甚至惊恐尖叫地丢下手里的长枪和盾牌,直接抱头鼠窜往前狂奔,让出自己原本占据的阵地,把自己右手边并排的战友卖了。
  汉军铁骑如同一把把尖锥,屠戮推进,疯狂撕扯。
  这也实在不能怪吴兵胆寒,毕竟在高速下坡上看到失控的大货车,换谁谁都跑。
  几个督战军官一看形势不对疯狂拔出环首刀乱斩逃兵,结果也被魏延一刀带走。那些军官不过都是曲军侯、屯长一级,按说其中几个武艺相对高强些的,挡住魏延两三刀还是有可能的。
  但魏延这样的居高临下碾压冲锋,手中大刀已然势大力沉到无法招架的程度,那些吴军军官都是明明招式正确,手中环首刀却依然崩断,随后身体的某些部分就整卸落,衣甲平过,血如泉涌,脏腑乱喷。
  魏延只觉得自己已经砍死挑飞撞翻数十人之多,双臂酸麻马力也渐渐不支。
  看到敌军变阵围堵即将完成,加上程普已经把吴军中仅有的几百名作为斥候的骑兵也派了过来、领兵大将乃是凌操,要迟滞拖住魏延。
  魏延终于把马头往左(东)一拨,见好就收重新拉开距离。
  吴军后军没有远程兵种,根本无法追击。而凌操的轻骑虽然可以追上体力渐渐不支的魏延铁骑,但只要没有步兵主力的助战,凌操单独上去简直就是白给,所以也只好停住。
  短暂而又血腥的一波冲杀,连掷、射带捅、撞,足足带走了程普军七八百条人命,还有数百人重伤。死亡的居然比负伤的还多——主要是下坡被车撞本来就生还率很低,做过实验的都知道。
  魏延一方的伤亡不过几十人,而且主要是撞人太多后摔下马来的,类似于失控货车撞死几十人后自己翻车了。
  与此同时,在敌阵西侧迂回的张著,却是没有抓到太好的机会,只是虚张声势威慑了一下、分散敌人注意力。但这也不能怪张著,实在是战场的西侧不如东侧开阔、容易发挥。
  长坂坡战场的西北是荆山山区,东南是江汉平原。所以谷口西侧地形稍微狭窄一些,能迂回的空间小。
  程普遭此一阵失利,折损千余兵马,更关键的是全军士气又受到了重挫。
  他一万五千人的中军都被敌人五百人冲,还冲成功了,杀伤上千最后全身而退,谁受过敌人这样的侮辱啊!
  程普急吼吼重新整顿好阵型,意识到不让吕蒙和宋谦回防是错误的,中军同样需要远近兵种配合,不能光指望长枪兵被动防守。
  “传令让吕蒙和宋谦撤回来!补强中军两翼、改鹤翼为圆阵。注意让吕蒙把弓弩手通过甬道退到后排,前三排还是长枪间杂为主。”
  随着程普的知错就改,吴军很快完成了变阵,也渐渐消弭了刚才初阵失利的阴影。
  不过,对面的赵云军,看到程普终于龟缩到了防御最强、机动最烂的圆阵后,也做出了反应。
  赵云又派了一千余骑,让夏侯兰督领着,绕过去增援魏延,并且做出彻底不跟程普交战、只求杀到当阳城下、冲进城跟黄忠会合的样子。
  程普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看赵云给左翼的魏延增兵,还以为赵云想如法炮制再来一次侧袭。这次他已经长强硬弩远近搭配,就等魏延来送死了,可魏延迟迟没上。
  当魏延越走越远,都离开好几里地了,程普才反应过来:“天杀的赵云!他居然是假装要跟我打、实际上想绕过我跑、接应黄忠?狗贼,你对得起你威震华夏六七年的名声么!”
  程普这是万万没想到啊,赵云偌大的名声,居然还可以这么拿得起放得下、可以不要脸。
  要是换关羽,同样的威震华夏,你让关羽怯战而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关羽的带兵之能虽然强于赵云,但傲气的偶像包袱太重了。
  “快追!变阵追上魏延!”程普连忙想下令。
  已经回到中军的吕蒙直觉觉得有点不对劲,苦劝程普:“程老将军,我们是圆阵,不利速行,一旦跑起来,阵型极为散乱,长枪兵也无法时刻保持密集枪头朝外戒备了。”
  程普用仅剩没残废的那条胳膊一拍大腿:“赵云军都快跑光了,还那么怕阵型散乱有什么用?”
  吕蒙:“若是魏延返身杀回,我们怕是来不及恢复圆阵啊,人多变阵就慢,这是我们的劣势。”
  对于这个意见,程普也不是没有犹豫,但他又略一观察战场,便成竹在胸地否决了吕蒙的顾虑、坚持自己一开始的意见:
  “子明,你所说也略微有些道理,不过不可为了一丁点小风险就因小失大!现在的情况跟刚才不一样了。魏延身边又增援了一千余骑,至少有一千五六百人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0/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