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6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4/891

  一旦进攻方分兵过多、疲惫补给不畅,就是防守方弹性防御转入反击的时机。
  更何况,周瑜早就想过要利用三伏天的炎热和东南风、台风削弱船只更高大、重心更不稳的李素水军。
  现在拖都拖了,离入伏酷暑只剩最后七八天,再有两场雨下完,天气就对李素不利了。计划当然要执行到底,再放弃两层水寨、往后龟缩一下,时间就差不多拖够了。
  所以,哪怕防守方每退一步都在略微失血,该退还是得退。这是死中求生,照做了还有一线生机,不照做直接白给(1)。
  ……
  这些话,周瑜本不想解释,但谁让他得跟于禁联手,借重于禁的水军唇亡齿寒抱团取暖呢。
  对于周瑜的解释,于禁开始倒也暂时勉强接受,但随着拖延迟滞战术进入第五天,于禁又一次不耐烦了。
  他觉得南陵这边,也有可能被李素水陆夹攻,是否该考虑让李典带着陆军也往后退、进一步填补南陵港两翼的登陆场,防止李素分兵登陆、歼敌于滩头。同时,朱灵、路招迟迟没有后撤,也有点不对劲。
  中午的时候,于禁终于沉不住气了,很没有礼貌的直冲进周瑜的中军大帐,直接摊牌:
  “周都督!我军的朱灵、路招二位校尉派给你们,支援黄盖共同进退、留在虎林拖延李素骚扰后路,现在都好几天了。
  咱一开始可是说好了的,如果李素分兵上岸围寨攻打,他们也在两天前就该弃寨走陆路后撤了!不会是黄盖求功冒险,迟迟不肯按计划执行吧!”
  周瑜是人在矮檐下,自己兵力不足,只能受这种夹缝气,强忍着不甘对支援他的友军赔笑脸:
  “于将军,您应该知道黄老将军是水战宿将,零陵人士,带水军十余年,他经验丰富,肯定会察觉危险的,没退却,说不定是真逮到了奇袭李素围堵部队的良机呢。只要上游稍有动静,时机合适,我一定全力接应,相助贵军全身而退。”
  于禁很想骂骂咧咧几句,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周瑜那么诚恳,他也只好言语警告:
  “反正如果这次出了事儿,你别指望下次咱再信你!你再要执行这种节节抵抗、分兵迟滞骚扰的战术,至少确保前一次留下来的断后骚扰部队真能安然撤退!
  夏侯将军和曹将军把这几万水军托付给我,我就要对弟兄们负责!如今我家主公已经彻底肃清袁术军逃散的余党匪类,别处再无战事,已经受袁公委托,全权负责南线抗击刘备的战事。
  我主受袁公邀请,带荀使君郭军师亲自带主力去许昌驻扎,听说高顺在宛城大肆扩军,我主要帮袁公协防颍川。另外,我主还派了谋士程仲德临时担任夏侯将军的随军参军、派满伯宁担任曹将军的参军。
  这二位先生都是智谋深远之辈,他们到了之后,用兵战策还请周都督与我们好好协商、听取我军谋士的意见,哪怕是水战也是一样!别怪我无礼,周都督你水战虽强,可屡战屡败,足显疏于智谋!”
  周瑜听了这一连番的警告,好悬没气死。
  这世上居然有人喷他疏于智谋?!
  他周瑜周公瑾还疏于智谋,天下还有几人算得上有智谋?程昱满宠就比他有智谋吗?
  当然了,曹操因为南线支援孙权的人马略微受挫,信不过友军将领的智商,只信己方谋士,这没问题,是人之常情。哪怕周瑜智力比程昱高,曹操肯定是信程昱的。
  但这样打人打脸,还是不能接受。
  周瑜心中几乎怒不可遏:我是屡战屡败了几次!可你也不看看我的对手是谁!每次都是遇到李伯雅才败!要是天下随便换一个水军统帅,我周公瑾还没怕过谁!
  太史慈甘宁周泰这些人,要是没有李素居中把握战略大局,就凭这些将才而非帅才,会是他周公瑾的对手么!
  生不逢时啊!每次都踢到最硬的铁板上。
  反正于禁的态度已经很明显:
  如果留下断后的部队耽误了撤不回来,那下次你就稳稳地跟李素决战!你们吴人先上咱曹军打第二阵!要么咱就直接撤进濡须口,走濡须水回巢湖驻扎保存实力,不趟你们江南防区的泥潭了!
  你周瑜愿意投曹、就放弃吴会跟着一起来、到曹公麾下做事,曹公肯定还是很欢迎的!
  要是不愿意来,反正你主孙权已经是曹公的女婿了,你要自生自灭自己请便!反正曹公会守好女婿的江北淮南之地的!
  ……
  周瑜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稳住于禁。
  可惜的是,无论他口头上保证得多好、画了多么完美的大饼、给于禁灌输使命愿景价值观,最后都敌不过事实的说服力。
  因为傍晚时分,江面上的李素军队又耀武扬威地逼近了,一度让周瑜和于禁以为李素这是又要发动新一波的水上攻寨,纷纷亲自上敌楼观望、并且指挥水寨里的投石车和弩炮全部准备好。
  连带着东吴人山寨版的、火药质量低劣、只能燃烧喷气不能爆炸的飞火神鸦,也全部准备就位,准备用床子弩发射攻击迫近的敌船。
  还别说,就在这几天里,于禁也靠着“友军协同”,成为了曹军中第一个认识到这种火药兵器的高级将领,还近距离观察过样品和使用。
  于禁当然也想把这项刘备据说去年就会了、周瑜则是刚刚才从哑弹仿制了个有形无神的东西,介绍给自己的主公曹操。不过于禁心里也清楚,这种东西在陆军作战中用处不大。
  最多是秋燥无雨的季节,劫营的时候可以拿来放火,或者攻城的时候越过城墙焚烧城内民居制造混乱,别的实在没什么使用场景,野战是完全用不上的。
  两军摆开架势之后,却没等来李素一方的攻击。李素军只是隔着三四百步之外,让五牙战舰一字排开,每条船头排列百人齐声呐喊,还用了木质的卷筒喇叭:
  “周瑜小儿、于禁匹夫听着,你们留在虎林固守、想要骚扰我军后路的黄盖、朱灵、路招,昨晚半夜想要趁着天晴火攻我军突围,中了我军埋伏,已经全军覆没了!
  周瑜火计冠天下!可惜只烧自己人!你以为等到三伏天、等到大风完全对你有利的日子,你就有机会翻盘么?别做梦了!李司空防火之能,天下无双,你不要蜀犬吠日、班门弄斧了!
  怕你们不信,现在把黄盖将军身边的副将亲随,还有朱灵、路招二位校尉的被俘亲随,方几个回来,让你们知道真假!”
  说着,李素一方的舰队,居然真放下了两条走舸,一条上全都是黄盖身边的亲信被俘人员,另一条是曹军被俘人员,俘虏都被缴械了,但是给他们发了船桨和摇橹,让他们自己划回去。
  “这……这不可能!”周瑜面如死灰,如同见鬼,压根没想到李素是如何做到在江面上把黄盖几乎全歼的。
  如果被歼灭了,肯定有走舸逃散出来的吧?长江那么宽阔,夜里不可能一条漏网之鱼都没有!
  还是说,李素来得如此之快,他接到的报信,居然比逃散士卒顺流找大军主力归队还快。
  于禁也是惊讶错愕:“周瑜?!你说过黄盖是积年水战宿将、哪怕是半年前的汉津之战,他被围敌后都翻大别山全师而退了!现在怎么会出这种事!我留给朱灵路招的五六千兵马就白死了么!”
  周瑜口干舌燥:“冷静!你折了六千人,我折了一万人呢!再说还不一定呢,说不定是李素使诈动摇我军心。”
  于禁往江面上一指:“放回来的被俘将士也有假?”
  周瑜:“于将军!不管这些人有没有假!回来后一定要隔离开,我们对将士们就说这些是假的!不能动摇了军心!”
  周瑜的内心,其实还在无比的错愕惊诧之中,但于禁那么慌乱,他只能强忍想要发泄情绪的冲动,把一切都憋到心里,先给友军吃定心丸。
  周瑜心里苦啊,于禁狂躁有他设法安抚稳定军心,他自己心里狂躁都憋出内伤了,谁来劝劝他?
  他觉得阵阵血压飙升,鼻腔里溢出鲜血,但他还得扭过脸去,不能让别人看到,偷偷用望楼上飘飞的战旗一角顺势一擦,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注释:
(1)前文有书友质疑说周瑜没法利用台风天放火。我澄清一下,周瑜本来就没指望台风天放火。他是指望台风天把李素的大船吹翻。
历史上五牙战舰重心高抗浪性差,是最容易吹翻的船型,因为拍杆太重了,头重脚轻。重心比较低的艨艟斗舰,虽然船小但是更稳定。
第七百二十五章
九死不悔周公瑾
  周瑜应该感谢上天,因为黄盖的覆灭是今天凌晨五更将尽时候的事儿,周泰收降黄盖残部、打扫完战场缴获完战船,已经是辰末巳初。
  所以,连连给李素传讯报喜,也航行过八十多里的长江江面、送到李素手上,也已经是下午申时过半。李素在组织舰队启航到周瑜水寨门口耀武扬威,天色已经快黑了。
  以至于李素疯狂打击了一波周瑜和于禁军的士气后,顺势攻寨,只打了半个多时辰,就因为天色全黑、江面上能见度太差而收兵。
  让周瑜又扛过了这一夜,没有在士气最低落的时候直接被全盘打崩。
  饶是如此,傍晚这半个多时辰的攻营,周瑜一方损失也比李素惨重得多,士兵们交战时都人心惶惶,慌乱不堪,战力连平时的一半都没发挥出来。
  汉军战船一阵神臂弩压制射击,就让水寨寨墙上的江东水兵抱头龟缩在墙后,根本不敢探出脑袋对射。原本防守方的火力密度应该是占优的,今天却被压着打。
  双方收兵后清点死伤,周瑜和于禁一方至少死伤了两三千之多,而他估计对面李素的部队估计连一千人死伤都不到,或许保守估计才七八百。
  士气低落军心混乱的效果,就是如此可怕。
  暂时击退李素之后,一大堆麻烦还在等着周瑜呢。
  首先是于禁肯定会不依不饶让他决定孤注一掷决战还是直接后撤逃进濡须水、堵住濡须口就此放弃——而且估计被这一波黄盖朱灵路招的全军覆没所打击,于禁多半倾向于直接一步到位放弃。
  但周瑜还没时间跟于禁扯皮,他先想尽办法让手下人拖住于禁、只说周都督督战时受了点小伤,要包扎处理一下才能见人,让他过两个时辰再来商谈。
  趁着这点时间差,周瑜还要拖着病体先了解情况:他把李素放回来的那些战俘全部召集起来,询问黄盖覆没的前因后果、交战细节、李素究竟有没有用什么新奇的打法。
  而得知李素居然苟怂到给五牙战舰都贴了水线装甲带、防止火船撞击纵火效率极高,而且甲板还有涂泥浆、船上还有损管的消防队……
  种种细节,都是听得周瑜头皮发麻,愈发觉得自己立刻决战毫无希望。
  黄盖输得不冤!这一战哪怕让他周瑜亲自筹备火攻,也不能比黄盖做得明显更好了,最多只是微微改善,但不足以改编战局。
  当然,周瑜能得到这些情报,或许有人会觉得李素这不是大意泄密了么?怎么能把参加过血战的黄盖一方战俘放回去、让他们把水线铁甲带和损管消防等战术细节带回去呢?
  这一点,李素当然早就想到了,因为李素知道周泰就算歼灭了黄盖和朱灵、路招,以当时凌晨长江江面上的昏暗,是不可能连所有的走舸都抓完的。
  吴军水兵肯定有零散逃离,无非他们要四散逃跑试图偷偷隐藏不被搜索抓到,所以不一定有沿着主航道直接来报信的周泰哨船跑得快,但无论李素是否放回战俘代表打击周瑜军心、周瑜迟早都能拿到战况细节的。
  所以,铁甲舰和消防损管的秘密,本来就瞒不住,一场大战后敌人肯定会知道。而且这种堂堂正正的情报,就算让周瑜知道了,他也没法快速破解,无非是让周瑜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别再直接白给。
  事实上,周瑜隔离审问完放回来的战俘后,短短一两个时辰内,就陆续收编了上游趁夜漂流回来的溃兵,累计收编了几十条走舸、几百个死忠于孙家的士兵。
  黄盖等人毕竟是带了一万六千人,被歼灭后只逃回千儿八百,已经算周泰的歼灭效率很高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4/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