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6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0/891

  ……
  当天傍晚,张辽的先头部队虽然没有立刻发起攻城,但也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安排打造攻城器械、随后凡是投石车零件运到前沿阵地就立刻组装。
  第二天一早,城外的张辽部队集结规模已经超过一万七八千,估计再有一天就全军到位了。张辽也立刻发起了对端氏县的猛烈攻击。
  士卒架着飞梯往上猛冲,建议的撞城锤由数十名士兵扛着上前撞门,端氏的城墙和城门看起来都不坚固,这样的消耗也能让城防逐渐残破、守军疲惫,逐步消耗。
  不过,张任还是拿出了他惯用的诸葛连弩,在几处城楼上重点架设形成交叉火力。仅有的两三百张神臂弩,也是重点使用、精密统筹调度,哪儿最危险就到哪边的防线救火,还会组织狙杀张辽一方的督战攻城军官,让张辽一方的攻城节奏很是难受。
  如此一来,哪怕张辽目前投入的兵力已经是他的五六倍、未来全军抵达可能会接近他的十倍。但眼下来看,张任人数不足的硬伤,丝毫没有转化为“火力输出不足”。
  三四千人就打得有声有色,像是别人至少七八千部队才有的远程火力密度,城头时时矢石如雨。
  如此勉力守了一天多之后,拖到七月十六,张辽进行了更猛烈的攻击。新的一天里,张辽军已经紧急集中力量、组装好了最初两台只能投掷七十汉斤石弹的中型杠杆投石机。
  虽然投石机数量不多,但对于端氏这种城池,威胁已经很明显了,厮杀到当天下午,已经有些墙段出现了险情,张任得亲自带着敢死队堵口。
  他这才意识到敌军也全面普及重型投石机之后,他如果不占据山险要隘的自然地形,只指望小城的城墙城楼防守,实在是太难了。
  时代变了呀,李司空发明出来的这种攻城武器,已经问世八年,天下诸侯都会用了。
  考虑到张辽在城外已经聚集到两万多人,突围难度只会越来越大,张任在打了两天硬碰硬的守城战后,就果断选择了突围。
  他知道自己再死守,多撑几天还是可以做到的,但太尉交代的任务更重要。
  他还临时改了主意,吩咐留下的军官:
  “我突围之后,明天天亮前你就可以放火了,然后你们背点粮食能跑也尽量跑吧,总比再多守一天当俘虏好一点。张辽这进攻决心,这不畏伤亡,只要我离开了,你们最多再守一天,没意义的。”
  决定突围的部队人数,也因此比一开始的计划临时调整、又变多了些。
  当夜二更天,张任亲自带着最嫡系的几百亲兵,都是擅长爬山而且完全不惧走夜路的,反其道而行之,从城东墙外用绳索坠城而出。这些士兵待遇好,平时有吃动物内脏,夜盲问题比较轻微。
  张任知道,虽然东西两门都因为朝着太行山而防守不严、包围不如南门密集,但相比之下,东门肯定比西门的敌人更松懈。
  原因无他:西面毕竟是刘备疆域的方向,只要能翻山,至少是回到刘备统治区腹地的。而东面是张辽来的方向。
  谁会想到张任在刚出城的最初十几里路选择上,会虚晃一枪故意选择往光狼谷突围呢?那不是反而会撞上源源不绝赶赴前线的张辽后军么?
  正因为张任的嫡系卫队是第一批突围的,更要选敌人想不到的方向。与此同时,等他们走出半个一个更次之后,只要通过了光狼谷这段路,就可以故意泄露一点行踪。
  比如在山上暴露一些火把随后灭掉,让张辽军在那个方向上的瞭望手发现破绽、逐级上报,扰乱张辽的注意力和围堵。
  然后,三更天乃至四更天,其他想突围的部队,就可以选择趁着“敌军围堵部队往东侧机动搜索”的契机,开西门走相对安全好走一点的山路突围。
  后续的突围士兵精锐程度递减,夜盲疾病问题倒是递增,让他们二更天就夜路爬山,连续爬三个更次天才亮的话,怕是很多人都会摔死在太行山上。
  所以让他们晚一点,让前军引开注意力,这样在山里走夜路的时间也好缩短。只要第二天天亮前,深入山里十几里路,张辽就已经找不到了。
  张任这一波是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式的摸黑突围。除了他自己有明确的目的地,其他都是漫无目标、哪怕到深山里只要啃干粮喝山水能活半个月一个月再归队都成。
  而正是这些漫无目标的乱窜,掩护了身负使命将领的真实动向,一滴水汇入大海,就再也挑不出来了。
  ……
  张任的突围,果然没能持久保密。他们甚至都轮不到“通过光狼谷后再主动暴露行踪虚虚实实诱敌”。
  因为就在张任的部队刚由北至南穿越光狼谷时,就见识到了张辽治军之严谨,深更半夜的,居然还有骑兵部队在光狼谷上打着火把逡巡戒备,着实让张任有点失算。
  张任已经尽量利用敌方巡逻的间隙,躲过巡逻队,简直就跟玩盟军敢死队似的。
  无奈翻越光狼谷南侧的陡坡时,部队行进太慢,人数又有好几百,还是在末尾段被张辽折返回来的骑兵巡逻队撞上了。
  双方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厮杀,张任还想组织断后,结果自己也中了一箭,幸好他穿了鳄皮甲,倒也不算伤势沉重。
  最后堵在光狼谷队尾的百余名士兵都在厮杀中战死,对面的张辽骑兵巡逻队也死了几十个,小规模的战斗伤亡总数虽不大,却异常惨烈。
  张任中箭后果断放弃了这些士兵,利用他们争取到的时间带着前军疯狂往太行山深处钻。
  三更过半,张辽睡梦中被人吵醒汇报,立刻组织骑兵搜杀、大军堵截。结果城西又有相当一部分士兵借机突围。
  等天色再次即将放量的时候,张辽正要重新组织攻城,城内的钱粮府库等建筑已经主动燃起了熊熊大火,张辽心中一惊,意识到是守军知道守不住,在搞焦土防守了。
  张辽新的一天刚组装好的十几台投石机都没发威呢,敌人居然倒下了。他气急败坏立刻强攻,这次倒是一刻钟就拿下来了。
  不过城内只剩一些行动不便的伤兵,以及少数执行焦土命令的军官,还有就是部分本地故土难离的士兵和民夫,俘虏了也胜之不武。
  “张任所谓的擅长防守,在见到我军也规模装备杠杆式投石机之后,果然是不堪一击。没有王平帮他守空仓岭山势险峻诸隘,他就指望靠这么一堵土城墙就想挡住我军,简直太自大了。”不管怎么说,拿下了城池还是让张辽有些欣慰的。
  他灭了城里的火,看着没有粮食剩下,很是生气,就拷打搜刮那部分不肯走的百姓,试图榨出一点口粮来,同时让文丑赶紧把光狼城的粮草多转运移屯到端氏县来,这样才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堵关羽粮道归路的时候有更大的底气。
  文丑运粮的同时,张辽继续沿着沁水河谷往南扩大自己的占领区,并且让文丑也带着后军逐步填充过来,以应对关羽的反扑。同时,也指望文丑帮他暂时挡住后面临汾徐晃对关羽的救援。
  在文丑的主力动起来之后,本不该存在的王平部,也终于恰到好处地从临汾出发,没有走水路,而是绕沁水以北的山区,运动迂回赶来。
第七百四十二章
诸葛亮也有预料不到敌军增援的时候
  自从七月十六日张任突围、张辽攻破端氏县。此后三天,袁绍军上党一路的进攻部队,就如同潮水一样逐渐沿着光狼谷添兵进入沁水河谷,扩大占领正面。
  文丑留在空仓岭光狼谷隘口的一万人,早就全部拉上去了。光狼城里的三万人,也在分批往前调。
  七月十八日,张辽再次攻破端氏以南的蠖泽县的部分城墙。但无奈端氏、蠖泽周边的地形都是太行山区的狭窄河谷。
  之前有端氏城拖延了时间,所以张任在蠖泽继续防守时,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他在城南设置了一道道的简易木栅土墙长堑。
  失守一道还能退往下一道,非常适合执行弹性防御长期迟滞,让张辽的投石车也很难发挥出决定性的威力。
  而且随着战线越推越往南,距离关羽主力驻扎的石门陉直线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一百里、算上山区河谷的迂回曲折,总路程也不过一百三四十里,所以关羽也在派兵分往北线帮助张任防守。
  张任是越往后退兵力越强,张辽也就越来越力不从心。
  十九日晨,张辽昨日取得的突破成绩,已经通过信使传递到了光狼城的文丑手中。他在光狼城和空仓岭光狼谷隘口两处,总共也就只剩两万人了。
  此次出征时的七万大军,已经有五万被张辽投入到了正面,扩大占领区,而且经过历次激战,伤亡早就超过了五千。
  再加上七月中旬炎热尚未褪尽、之前部队从河内调来时,军中霍乱的病例就没筛拣干净,战斗持续期间疾病也有逐渐恶化。
  所以张辽用过的那五万人,还能继续打的也就刚刚四万出头了,他当然要文丑继续增兵。
  在他们南面,被包围的关羽部,外加张任逐次后撤那点残兵,加起来也就四万人出头,张辽要扮演好“铁砧”的角色,在袁绍许攸那个“铁锤”把关羽彻底围死锤瘪的过程中,“铁砧”本身不能软,不能退,当然也要进一步加强。
  打铁还需自身硬嘛。
  “文将军,张辽将军昨日猛攻蠖泽,已经突破城墙,但城中残敌仍然依托南城墙与南城外的层层营垒节节抵抗,阻断我军沿沁水河谷继续南下之路。
  张辽将军请您增派后部生力援军前去增援,消耗突破张任的最后防线。”
  文丑听了前方请求后,虽然也有必要的谨慎,但权衡再三还是答应了。
  毕竟他考虑到前方张辽在通过沁水河谷后占领的区域已经有南北六十里的纵深,防御足够严密。光狼谷隘口已经是“离交战前线有三十里河谷、六十里山地”的大后方了,光狼城更是离开前线一百多里。
  在山区作战中,一个离开前方一百多里、纯爬山都要爬八十多里的大后方,是何等的安全?太多人吃干饭不合适。
  ……
  “文丑终于又调走了将近一半兵力,是时候动手了。”
  光狼城东南侧二十多里外的太行群山中,一处适合作为制高观察点的山峰上,一名身高九尺的将领亲自拿着望远镜观察敌情,他正是大汉太尉关羽本人。
  太行山非常难行,不过精锐的小股部队翻山而来,还是有可能的。
  关羽的部队是在距离光狼城道路距离一百二十里、直线距离九十里的蠖泽县南,也就是张任如今还在跟张辽相持的那道防线后方。往东不走寻常路、斜插进太行山,历经崎岖而来。
  关羽身边带着的只有几百人,骑兵不过百余骑,马匹一路上都是牵着来的,没敢骑行,连马种都是北方少见而不适合平原奔袭的滇马。
  滇马就是南中地区特产的马,不习寒冷,但农历六七月份的暑热时节在北方战场使用就刚刚好,还能短途翻山。
  滇马的越野能力比北方的草原马种强不少,耐力也好,就是冲刺力不行。因为是矮种马,腿短,不适合骑兵冲阵。
  关羽这几天亲自至此,把南面主力部队的防守工作交给诸葛亮张任等人弹性防御,为的就是怕王平虽有无当飞军等顶级山地军,但仍然不是名将文丑的对手。
  毕竟,要拿下光狼城这最后临门一刀,需要的是攻坚实力。有文丑这样万夫莫敌的勇将亲自守城,王平还是不太够看,还是得想办法进一步调动敌人。
  好在,既然是统兵和督战,关羽本身不用带太多人,一小队核心的军官团就够了。作战的主力还是王平的大军。
  双方是约定了日期的,王平很积极,甚至比关羽之前关照的日子还早到了一天半,就埋伏在光狼城西北的群山中,离最终目的地不过三十里,等着关羽亲临指挥最终部署。
  只因山势险峻、藏匿隐蔽,三十里外山里驻扎了敌人两三万人,文丑居然都不知道。王平的部队也是很能吃苦,夏天住在山里没有带辎重帐篷,那就直接睡在树荫里。
  大家抹点川滇土方的驱虫药,北方太行山这点蚊子毒虫根本不在话下——在南中和交州,因为热带没有冬天,虫子都是腊月也不会冻死的。
  所以北方的蚊子都是一年生,每年冬天冻死第二年年轻的蚊子重新长起来。可南中和交州动辄有寿命三五年甚至更久的蚊子,能长到巨大,一口吸下去让人觉得能抽一小针管血。
  (不信的可以看看抖音上那些“广西的蚊子有多大”视频,蚊子腿伸直有枕头宽度那么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0/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