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7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5/891

  此番曹操用于河北战场的兵力最初总共也就十几万,不过在袁谭那儿一开始也有八万人,再加上张郃投降的部队。
  不过,之前的血战中,双方也是有重大伤亡的,曹操跟张郃、高干连续血战,双方总共战死超过两万,还有伤员伤势渐渐转重而死,也不下两三万。
  等于是曹操本来在收降张郃后,在河北战场理论上该有二十七八万人,但刨除那些死者,依然只剩二十三万左右。
  十五万人要留邺城战场,最多也就分出八万人防卫渤海、驰援幽州。还是比较捉襟见肘的。
  正式出兵之前,曹操忍不住找来帐下擅长内政和律法的谋士,把账目和敌我实力对比大致算了一下,心里好有个底。
  这种活儿不需要多大技术含量,所以也就是毛玠、满宠等人出手,帮曹操核计一下。
  他们按照推演,把眼下天下各路诸侯的实力对比,如同下围棋折子一样,置换估算,给出了一个结果。
  下围棋的时候,最后为了便于计算双方地盘,会把嵌入对方势力范围的黑白子等效对调。同理,比如曹操阵营内部现在还有一个邺城没吞掉,而刘备阵营内部还有一个蓟城没吞掉,就假设他们各自吞掉了这块死棋,再看双方的总实力。
  经过毛玠的估算,如果曹操不能救下蓟城、夺回幽州的话,那么按照双方各自吞掉“死棋”的假设来推演。
  曹操战后只会拥有冀青兖豫徐五州。
  还要刨除掉冀州的常山、中山二郡,豫州的半个颍川郡。不过可以加上一部分扬州的江北淮南之地,如庐江、九江。
  按照人口和经济动员潜力来算,加上去的和折子扣掉的差不多,等于还是剩五个整州。
  而到时候袁家就算是不存在了,天下剩下的全部部分都是刘备的。
  按照大汉原本十三州部的算法,刘备拥有的就是八州,考虑到交州、滇州等新行政区划拆分,那就是十个州。
  司隶、荆、益、扬、雍、凉、并、幽、交、滇。
  此番袁家分裂内战对经济的消耗也是巨大而恐怖的,大夏天地这么打死打活,还耽误了农时,光双方士兵就战死病死感染死五万人了,普通民夫要运粮,就有大批中暑和疫病而死的,还有毫无积蓄的穷人会因为务农时饥荒饿死。
  光是百姓的直接死亡,至少就是正规军士兵死者的十几倍甚至二三十倍,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都是很正常的。想想看历史上一场官渡之战加仓亭之战,河北被打得何止人口减损百万。
  经过毛玠满宠估算,这次冀州和幽州被大面积打烂,青州和兖州也因为供给战场而付出了些民夫损失,只是好在本土没烂。
  而刘备那边并州和司隶的河东地区要支援幽州战场,甚至可能关中老巢都要运粮走汾水支援并州,所以几十万人级别的人口损失,永远是无法避免的。
  估计整个华夏大地,在“袁氏灭亡、彻底瓜分”的过程中,满打满算会损失掉三百万人口吧。这不是谁残暴不残暴的问题,生产力生产环境如此,打仗就是要减少这么多人。(已经把还没死但估计会死的人都算上了,包括还没打完的、最残酷的两场攻城战,邺城和蓟城)
  天下总户口,大约从3500万人,再下跌到3200~3300万。
  这个算法,其实跟敌对阵营那边,李素前些年的估计也差不多,李素一度认为,到天下统一的时候,总人口可能会跌破三千万大关。
  但李素能算准,是因为他有数学模型,还有原本历史的数据参照,而且这个数字已经是考虑了双季稻在华夏大地南方普及已经四到七年了,导致南方人口多增长了百万级,要是没有双季稻的加成,估计现在就已经堪堪跌破三千万大关了。
  (在益州普及了第七年,在扬州普及第四年,从西到东有两三年的时间差)
  在袁氏崩溃之前,刘备和关东诸侯之间的势力对比,一度是刘备拥有1800万人口,对袁、曹相加的1700万(按当时3500万总人口算)。
  并州易帜后刘备加了几十万,袁绍减了几十万。幽州再易帜,刘备再加上一百万,还有近百万人口是因为战乱流散打掉的(幽州除掉辽东地区,原本在袁熙治下大约一百七八十万人口,算上辽东和乐浪带方的话接近三百万)
  另外,糜竺的地盘如果和平易帜归汉,刘备治下可以爬上2000万大关。
  曹操整合袁氏遗产后,在1700万的基础上首先就减掉300万内耗,那就是1400万。再减掉幽州全丢、辽东易帜、冀州常山中山被夺,最后也就剩1200万人。
  将来的天下,会是东西二分,仅此两家,刘备2000万打曹操1200万,天下总共3200万,刘备实力占到六成曹操占四成。
  比两年前的1800万打1700万,差距进一步悬殊拉大了。
  而且这个只是比人口。还没有比人才、军事科技、生产科技、经济制度优势等等差额,全算上的话,真实实力差距只会更大。
  何况曹操傀儡了刘和、用刘和巧立名目压制袁谭,这些操作毕竟不如刘备内部整合得好,刘备再怎么说是自己当皇帝,没那么多内部提防自己人的内耗。
  曹操等于是实力本就不行,还要“分出两三成内力压制体内异种真气反噬”,差距就更大了。
  最后,从成熟的精锐常备军规模来对比,刘备战前已经扩充到了正规军五十万的规模,之前的战役损失都可以被缴获和俘虏弥补掉,打完并州还多出一万多部队。
  幽州打完也能收降数万,毕竟幽州是刘备老家,抵抗意志不会太坚决,大部分士兵不会真的跟着袁熙到死的。
  辽东那边徐荣的部队更是可以直接改编,辽东加乐浪百余万人口,如今常年养五万正规军都是很轻松的。
  全部算下来,如果没有新的意外损失的话,到今年年底,刘备麾下还算精锐的正规军,可以扩充到60万人。
  曹操这边,内讧前他和袁绍都只剩25万正规军了,哪怕一个不死全部被曹操和平接盘,那也就50万大军。
  但问题是袁熙的7万多,不出意外是直接被刘备歼灭或将来招降的,全包了饺子曹家一个都分不到。袁尚袁谭内战死伤永久损失5万。
  所以,现在邺城里的6万多人,哪怕一个不死,将来都被围得和平投降,归了曹操。曹操满打满算也就剩下50万减7万减5万,也就是38万老兵。
  何况邺城攻坚战双方加起来肯定还得死几万人袁尚才会彻底崩,所以曹操能剩下35万老兵就不错了。
  明年还想扩军抵挡刘备,那也只能是从百姓里面继续强征毫无训练的新兵蛋子。
  老兵规模60万对35万,这是比人口实力对比更严峻的数字。
  天下形胜险要也全部被刘备掐住了,别的不说光说这次刘备为了最大化利用袁曹内讧,直接从边缘非内讧焦点下毒手、先拿幽州,这摆明了就是要把交通地理优势都拿在自己手里。
  幽州看似人口只有冀州的不到三分之一,可军事价值的账不是这么算的。
  曹操剩下五个州,除了青州和徐州交界的地方,有点泰山和沂蒙山区的险要,其他全是一马平川的。四周燕山、太行、虎牢、桐柏、大别、长江……所有地理险要咽喉全部被刘备拿在手里。
  曹操想打任何一个点,哪怕偷袭,刘备都能以少量部队坚守很久。
  而刘备要是出这六大天险进攻千里平原的曹操,曹操只能是大兵团疲于奔命防守,任何一处兵力不足就有可能被突破。
  哪怕主力赶过来救援时,能把相对单线兵力不足的刘备赶走,那肯定也免不了当地生产被严重破坏、人口被掳走。
  最绝的情况下刘备甚至可以利用海军优势一南一北,发动沿海骚扰,曹操在三韩和耽罗岛种田多年扩张的那点利益、搜刮的那点人口、积累的那点海军,也未必干得过。
  这些道理谁都懂,所以把账目算清楚之后,曹操意识到今年必须做更多,要是就坐视幽州彻底沦亡,那就是毫无悬念的慢性死亡了,得了袁绍遗产还是完。
  不过,救幽州如果救不好,赔进去更多老本也是有可能的。
  要是再折损几万人马,到时候说不定就不是60万老兵对35万了,而是直接60万对30万,碾压你一倍。
  权衡利弊,曹操还是决定全力救幽州。
  有可能多亏一笔本钱,也总好过毫无悬念的慢性死亡。
  谁让吞并袁绍遗产的过程中,内耗和被敌人攫取的部分太多了呢,常规医疗手段止血已经止不住了。
第八百七十一章
曹操:仲德你每次都多虑了,孤早已提防
  最酷暑的六月总算是熬了过去,幽州冀州各处被战火波及的州郡,渐渐平静了下来,形势渐渐明朗,只剩下最后两处焦点主战场还在惨烈的厮杀拉锯之中。
  因为战乱导致的瘟疫流行,也随着酷暑的过去,渐渐有所平息。今年幽冀大地上的两百多万人口减员,估计一半以上都是被战争杀戮所诱发的瘟疫弄死的。
  在古代的任何时候,除非是超级饥荒,否则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大头,都是瘟疫。
  时间俨然来到了七月中旬,邺城战场已经从围城进入了全面的厮杀强攻,每日双方死者少则数百,多则过千,负伤染病之人就更不用说了。
  想要彻底攻下,没有数月时间的消耗,怕是不可能。
  幽州的蓟城攻城战场,比邺城还早开打大半个月,城内的三万守军和被袁熙强拉上城头的民夫丁壮,死伤同样惨重。
  而且蓟城的形势比邺城更加岌岌可危,如果说邺城按估算至少还能守三四个月,那蓟城估计也就一个多月了。
  谁让刘备军的攻坚能力比曹操军更强,同时城内的袁熙守军也比邺城的袁尚守军更弱呢。蓟城的城防设施也不如作为关东伪朝都城的邺城来得坚固。
  同时,张飞在组织徐晃王平攻城的过程中,庞统也帮他想出了几个新的攻坚策略,让进攻方的消耗优势进一步扩大了。这都是袁曹双方不可能预料到的、导致局面额外恶化的因素。
  随着曹操终于腾出手来,时间也渐渐推移、天气略微转凉,救援幽州的行动,已然迫在眉睫。
  不仅仅是蓟城的防御设施撑不了更久,也是因为秋粮即将收下来了。曹操动手再晚一点,张飞就能把幽州今年的粮食收成就地拿到手,从而彻底不用再担心后勤补给的问题。
  从四月份出兵以来,张飞靠桑干河和滹沱河的水运,从后方并州、河东甚至关中弄来的粮食,将完全不再被依赖,直接吃幽州本地产粮就够了。
  幽州是大汉疆土内最寒冷的州,加上古代的作物品种较差,需要的生长期远比现代改良过的作物长,所以幽州大约农历八月过半才能开始全面秋收。
  如果提前二十天左右,七月下旬就开始收割的话,那么收下来的麦子油酸过多,容易腐烂不耐存储,只能做成“碾转”这种辣条状食物,最多吃两个月就会酸败,而且还会因为生长不充分而损失两三成产量——
  这都是刘备十二年前就总结尝试过的事儿,如今幽燕大地上稍微有点文化和农业经验的人都已经知道了。所以曹操袁谭那边,也会提防着这一点。
  至于南边一点的冀州,天气比幽州暖和一些,灌溉也充分,粮食收获期本来就比幽州早半个多月。所以眼下七月中旬,就已经可以开始收做碾转的麦子,再稍微过七八天,就可以开始收饱满的冬储麦子。
  曹操必须在半个多月的期限里,解蓟城之围!至少也是打通从蓟城以东、一直到海边辽西的这部分幽州郡县的控制!
  否则,这些地方的秋收收益全归了张飞的占领军,就彻底站稳脚跟了!
  ……
  形势很紧迫,但困难也不少。
  曹操早在近一个月之前,就已经先派出一支小规模但高机动性的骑兵部队,人数在数千左右,由乐进带领,负责执行监视任务。了解张飞的动向、顺便摸清蓟城还能撑住多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5/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