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8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8/891

  孙权表情狰狞扭曲地退开,一跃之间顺势拔出宝剑,戒备护身?
  “你……竟能装这么久,就你这么阴鸷的活法,做人有什么意思!要是早让我知道我夫君是这样的人,我都羞于久活!”曹茱被拔出之后血如泉涌,没说几句便满眼不甘倒毙在地。
  打扫干净场内的曹家心腹余孽之后,几个淮泗将校立刻上来请命确认情况。
  “主公无恙否?末将周善/丁奉,奉吕长史之命,两日前从广陵滁县启程,倍道兼程来接应主公,昨日过了阜陵后,今晨才敢打起李素、甘宁旗号,诈称敌军入境。
  幸得吕长史多谋,此法果然骗过了曹军,得保主公无恙。还请主公速速与我等回返阜陵,与广陵的吕长史本部人马会合,据城死守。”
  周善丁奉三言两语把情况说清楚,请孙权宽心。丁奉如今还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军中也只是屯、曲级别的基层军官,之前因为太年幼,没有参加过保卫江东的任何战役。
  要不是孙权旧部凋零,也不至于让丁奉这么年少的人爬那么快。历史上他可是要到六七年后打赤壁之战时,才刚刚爬到中层军官。
  孙权出言宽慰了前来救护的众人,这就要匆匆逃亡,想了一想后,才回身把妻子的首级割了,一并带走。
  他知道自己如果将来要再投降刘备保命的话,必须证明他和曹操家人是彻底划清界限的。
  这几天曹茱帮了他一些忙,而且他也知道妻子一介女流本身是无辜的,但有些事情没办法,必须杀妻明志。而且曹茱肚子里四个多月的孩子也绝对不能生下来,否则那就是曹操的外孙,会给孙家引来更大的祸患的。
  大丈夫何患无妻子?孙权觉得自己才十九岁,在娶妻生子的事儿上,还有的是机会洗白重新开始。
  ……
  孙权成功逃出合肥后,当天刘勋还不明情况,因为天色已晚不敢乱上报。
  但只拖了一天,第二天清晨,他派出的斥候就彻底掌握了肥东那场“李素、甘宁军入寇”的惨烈厮杀,还找到了地上的累计上千尸首。
  而毫无疑问,此前东边滁水下游的阜陵县,可没有上报汉军入侵。所以这支汉军肯定是诈称的、进过阜陵之后才忽然冒出来的。
  淮南、庐江、广陵三地,短短两三日内掀起了一股连环巨震,朱治、吕范纷纷据城自保,杀了曹仁派去监督调兵的使者,把自己还没被调走的部队,全部收拢起来自立。
  当然了,之所以说“还没被调走”,自然是因为前面这些日子里,已经有一小部分淮泗将领旧部被调走了。谁让他们做局需要时间,通知孙权统一思想、布局救出孙权也需要时间。
  为了拖住,他们只能是先派一点不太嫡系的兵给曹仁,应付住曹仁,才避免了曹仁直接发飙。此刻随着淮泗将领重新自立,至少两万人的淮南军从曹军的序列中被割裂出来。
  曹仁剩下的可以用来防守淮南诸郡的嫡系人马,已经降低到了堪堪只剩五万人。谁让他之前也有抽调一部分人、奉曹操之命支援上游的汝南战场呢。
  对岸的李素一番那么久的拉扯、反间,在听说淮南终于爆发了内乱后,李素才惠而不费地把他的十万大军,如泰山压顶一般,以五牙战舰为先锋,直接逼进濡须口,狂攻曹仁麾下守军。
  李素有顾雍为他打理后勤,兵力从八万临时涨到了十万。
  曹仁却只剩五万,还有两万倒戈自立的孙家军随时可能反咬曹仁一口。
  李素站在五牙战舰船楼上凭高而望,他身边,是刚刚赶到扬州战场的诸葛亮。
  李素自信满满地摇着折扇,做了个往下干净利落的挥舞:“入秋之前,我要看到曹仁首级。”
第九百一十四章
平推如虎
  说句实在话,李素对于诸葛亮那一堆反间操作最后会实现怎么样个效果,其实是心里真没底的。
  他也没希望孙权居然那么顺利、抽走整整两万旧部自立了。要知道孙权投曹的时候也就剩三万人左右的战兵,这等于是归曹两年半,最后居然只付了不到一万人的代价就脱身了,这防备也太松懈了吧?
  对李素来说,最好的结局当然是孙权出于恐惧,不得不求自保,但是失败了、被反扑、双方血腥厮杀,然后李素趁着两败俱伤的时候攻进去。
  要是孙权功亏一篑死在曹仁手上、然后曹仁也刚刚元气重伤被李素抢人头,那就是最完美理想状态。
  孙权背信弃义的脾性李素是挺不喜欢的,阴的人世上有他李素就够了,而且李素好歹是建设新规则的人。
  可惜,假设不得,没有重来的机会。那就自己动手呗。
  如今的局面,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孙权这家伙的演技是真的好,两年半,跟曹操的长女演得那么恩爱、温良谦恭,没有野心。
  第二么,就是曹操估计也是真心欣赏了孙权。历史上曹操就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只是他跟孙权冲突比较严重,所以只是感慨一下。这一世孙权却成了他女婿,他是真的惜才了,所以放松了警惕。
  真是终日打雁最后却被雁啄,曹操这一世吞了孙策的遗产,也吞了袁绍的遗产,算计了两个后继无人的盟友,最后却被反噬一把,赔了一个女儿。
  也算是因果报应、造化弄人吧。袁谭袁尚的不成器,也是促成曹操降低对故友后人戒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事已至此,孙权活都活下来了,李素还真不好刻意再把孙权弄死,毕竟大汉朝廷要讲究信义,李素一再跟刘备循循善诱地强调“统一战争过程中,可以在战场上用阴谋诡计,但不能在使节承诺上出尔反尔”。
  虽然这次不能算是“出使谈判”,而是反间计。但严格来说,孙权响应了李素和诸葛亮的计策,那就相当于一边发出要约、一边直接承诺了。
  李素连模仿华沙战役时的“停止进攻”操作都不能做,尤其他现在兵精粮足、养精蓄锐都还没消耗呢,说自己无力进攻也没人信啊。
  否则将来历史上肯定会被抓住攻讦的,现在优势那么大,犯不着留争议污点。
  孙权将来是死是活,就看他的机缘吧。
  如果曹家都是死硬分子,全部拒绝投降,那没得说,估计将来都不会有人找孙权报家仇了。
  但如果曹家也有相对软弱的苟且分子,想投降求生。那说不定他们会自行为孙权杀妻的事儿寻仇,这就不关朝廷的事了。
  朝廷只要秉公执法,对于私斗寻仇之人依法处置就好。
  但不管孙权死不死,为了朝廷的信用,李素之前跟吴景谈判时就说过不罪及家族,加上现在孙家又反正了。
  所以哪怕孙权本人最后真遭到曹家复仇死了,也得让孙权的某个弟弟继承爵位,家族能得到延续。
  同样的,曹家如果有人最后寻仇,那依法也只是罪及本人。
  曹家那些还算忠厚或者没什么野心的成员,只要提前真心投降、带着筹码投降,朝廷也接受了,那最后当然也不能胡乱牵连。
  李素连那么长远的事情都想到了,似乎那些曹家孙家之人已经是砧板上的肉。
  ……
  又两天之后,五月二十八,濡须口。
  李素的十万大军,在濡须口战场部署了整整六万,把这儿作为了扬州汉军北伐的头号主战场。李素本人和诸葛亮也是在这一路督战,五牙战舰也都集中在这儿。
  另一路东路从京口进攻瓜州的部队,不用太多人,也开不了五牙大船。主要是东路走邗沟,只有山阳池(今高邮湖)以南那段天然河道中渎水可以航行大船。
  而山阳池以北的邗沟河段,完全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挖的纯人工运河,太浅太窄了,斗舰都不能开,最大通航能力只是艨艟。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从扬州北伐淮南,明明有两条河可以连接江淮,但实际操作中,南方部队就主要死磕合肥、寿春的原因。
  东路邗沟能走,但不能发挥南军战船更大更坚利的优势,只能用跟北方人一样小的船,装备平等地进攻。
  偶尔有南军用大船进入中渎水和山阳池,北方守军也压根儿不会在山阳池应战,只会直接龟缩到广陵郡最北端、连接淮河的淮阴县。等着南军自行放弃大船之利。
  因为这些特性,在战前会议上,诸葛亮还建议过李素可以考虑多玩点花活,比如就利用北方人觉得因为大船进不了邗沟北半段、所以南军不可能主攻那儿,来个反其道而行之。
  发挥扬州汉军水战精熟、还会用撑杆水雷等独门兵器的优势,只用小船也把仗打得有声有色,以突破淮阴。
  但李素没有采纳,他现在优势很大,稳妥正面硬推就行了,哪边都有足够的力量。
  因为已经得知了敌军内乱的消息,汉军士气非常高涨,加上船坚砲利,完全可以摆出竭尽全力猛攻的姿态,丝毫不怵守军的拼死抵抗。
  甘宁作为这一路的主攻将领,这几年也有些郁闷,平扬州之后他因为不习惯热带气候,错过了跟赵云太史慈那样去交趾、林邑国立功的机会,这口气憋了一年多,现在总算有地方发泄了。
  所以甘宁不顾自己已经身为高级将领,好几次还身先士卒带领战船冲杀,一天之内,就把曹军在濡须口的最外围水寨船坞攻破了。曹军大中型战船被击沉缴获者达数十艘,汉军船队成功突入了濡须水。
  曹军的防守规模和兵力分布,也基本上被李素战前充分的情报工作摸索清楚了。
  曹仁区区五万,还在孙权自立的过程中因为跟孙权的第一波摩擦消耗了些,后续还要被孙权牵制一部分。曹仁在濡须—合肥一线能分出两万老兵专注对付李素就很不错了。
  ……
  杀进濡须水后,李素原本以为此后便该是连续两三天的平静,毕竟曹军总不至于笨到沿着河节节抵抗、打成添油战术分批送人头。
  通往长江的河口船坞水寨都守不住,在河道里有什么好守的?要守也该重新集结兵力,再另选一个有地利的重要地理节点决战。
  李素认为这个点有可能是濡须水的北口,也就是巢湖水流入濡须水的位置。
  如果那儿也没有曹军敢重新集结一战的话,那就等于是白白放汉军船队安然通过整个巢湖湖面。
  下一个可能的决战点就该是淝水注入巢湖的居巢县,甚至直接到合肥。
  不过,李素还真是低估了曹军的勇气。
  就在他觉得“直到巢湖入濡须水河口之前,不可能再遇袭”的时候,他还真就遭到了一批曹军敢死之士的袭击。
  那是在他攻破濡须南口后的两夜一天之后,五月三十这天黎明时分。
  汉军船队抵近到了距离濡须水北口还有八十多里的河面位置,本来不出意外的话,再开一天多,六月初一午前就可以抵达濡须水北口——
  也别嫌船队开得慢,主要是进了濡须水之后,风力不如长江江面上那么大。
  而且李素的船队是逆流而上的,要受到水流速度的惩罚,一天开六七十里很正常,还需要耗费不少士兵的体力划船,帆桨动力并用。
  然后,就是在这么一个黎明时刻,上游有百十艘曹军走舸小船,和近二十艘艨艟,运载士兵总数估计超过三千,就这么摸黑顺流而下,高速冲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8/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