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8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4/891

  但实际上打起来,除了吕范辖区的广陵郡南部几个县很快光复,等过了山阳池、走完中渎水,进入邗沟之后,周泰的进展就慢了起来。
  那边的曹军守将主要是曹真,他负责整个广陵和徐州南部地区的防务,也有一两万兵马,人数才周泰的一半。不过曹真也是一边疯狂拉壮丁扩军、一边沿着邗沟节节死守。
  周泰的东路军,跟西路军相比最大的劣势,就是邗沟北段纯人工运河太窄了,大船过不去,所以只能用跟曹真一样的船来进攻。
  周泰必须把两岸的县城一个个拔掉,护住粮道。不敢像李素这样仗着船大河宽、河上粮道不可能被敌人徒涉或者小船所断,而势如破竹穿凿推进。
  曹真则针对性地节节抵抗,各种骚扰,不惜付出代价,尽一切可能威胁周泰粮道,也是变相提醒周泰注意这一点,从而不敢冒进。
  如此一来,东线从广陵打淮阴的进攻,足足比西线拖慢了将近一个月,由此也可以看出曹真这人有点东西,比曹休似乎更擅长弹性防守。
  当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周泰那边缺乏顶级谋士,他只是按照诸葛亮战前制定的计划在打,缺乏随机应变,执行计划时又不彻底、有意外情况。
  好在这一切终究是解决了,诸葛亮当初在出兵前帮周泰想的“锦囊预案”,是让周泰在拿下山阳池、堵住邗沟河口后,就分出一部分无法走邗沟的大船。
  绕路回长江、顺流出长江口,然后稍稍远离东海海岸几十里,确保沿海岸上的曹军看不见汉军的机动。然后这支船队就可以走海路北上绕到淮河河口,重新进入淮河。(汉末时的淮河河口,位于今盐城市的阜宁县以北)
  然后,就可以逆流而上,经淮浦县(涟水)威胁淮阴后方。
  当然,做这一切的过程中,还要配合在山阳池—邗沟南口水寨继续虚立营寨、虚张旌旗、每天也照旧多垒炉灶生火做饭,假装部队的全部主力还在跟曹真相持。
  诸葛亮的计划其实很完美,可惜周泰执行的时候,一方面是骗术不到位,海用大沙船部队撤走后没几天,就被曹真发现了异动。
  周泰不得不临时把部队调回来,还反打了曹真一场,让曹真误以为这是诸葛亮的诈退诱敌之计,这就耽误了时间。
  好在这么一个回马枪之后,算是彻底坚定了曹真的看法,此后也就疏于再来哨探周泰,就以为周泰真是进攻乏力,进退失据。
  部队部署好之后,周泰分兵走沿海那一路,实际上由李严率领。
  但李严在海上稍微遇到了一些大风,不得不退回汉军控制的海陵县沿岸躲避风浪、花了几天修船——
  其实这也不算运气很差了,农历六月下旬,东海上按说是有可能撞到台风的。李严只是遇到了小规模热带低压风浪,还不是台风,不然都回不来,就不仅仅是修个船死点水手那么简单了。
  两次小挫之后,李严总算是趁几个无风天,顺利从海陵县开进淮河口,并且一举夺取淮浦。
  周泰和登陆后的李严重新取得联络后,也加大了正面的进攻,几天之内直接推进到淮阴城下,准备开始攻城战。
  淮阴守将曹真大为震撼,他压根儿没想到过汉军完全可以不借助邗沟来沟通长江和淮河,而是能沿着海直接从长江口开进淮河口。
  如果被李严机动到位,用大船封堵了淮河河面,那淮阴守军连通曹真本人,都得直接被包饺子全歼了。
  哪怕死守城池可以多拖几个月,但最后的下场绝对是凄惨的。
  面对如此巨大的威胁,敌军兵力和装备又绝对占优,加上曹真也知道了曹休的死讯、刘勋的投降、曹仁的被围、李典被逼走……
  种种噩耗都是压垮曹真战斗意志和决心的稻草。
  最终曹真选择了放弃淮阴,带着部队和贵重军械连夜坐船渡淮河、北逃进泗水,彻底放弃了广陵郡全境,退到下一个重要的河口节点、泗水与睢水之交的下相县。
  (注:淮阴在邗沟运河、泗水和淮河三条河的交汇节点上,所以从淮阴是可以直接退入泗水的。)
  下相是徐州最腹心的下邳郡的要害所在,也是项羽的故乡。从下相再沿着泗水逆流的话,可以到下邳和彭城,下邳是徐州州治,而彭城是当年项羽西楚霸王的国都,可以说那些地方要是丢了,整个徐州基本也就完了。
  曹真这么做也不是怂,他是为了曹家的大局,不得不保存实力。而他这么一逃,只能是带走精兵和精良军械,那些新拉的壮丁很多都在转移途中逃亡四散了,而淮阴城内聚集的大批粮食物资,也都来不及带走。
  曹真逃跑之后,淮河以南除了寿春城里被围的曹仁之外,再没有一个曹军士兵。淮南三郡很快会被汉军彻底传檄而定、分兵占领。
  诸葛亮对寿春城的工兵作业,也再没有敌人可以骚扰破坏。
  李素在地图上复盘完诸葛亮汇报的好消息后,也是颇为振奋,下令道:
  “如此甚好,明日开始,让人在攻城之前对曹仁喊话,让他们得知李典已经被调去上蔡,曹真也已经逃去下相,淮南再无曹家一兵一卒。
  嗯,最好再抓一些李典和曹真的部署或者降将军官来,让他们到寿春城下喊话,现身说法,也好印证我们的宣传。想必能让曹仁的士气大受打击。”
第九百二十章
秋天来了,收获的季节到了
  “曹仁匹夫!李典已经被逼退至上蔡!曹真已经被逼退到下相!你早日弃城,我家丞相还能保你跟曹真一般安然撤走!若是非要等大军破城,届时玉石俱焚!”
  “淮南三郡已尽入我手!广陵全境也已光复!颍川、汝南降者过半!曹操还能有几日猖獗?城内将士听着,你们也是大汉子民,若还是助曹为虐,死了也不过是个糊涂鬼!”
  此后几日,汉军围城部队基本上就是这样三管齐下,一边挖掘壕沟、加强围城工事,准备强攻,一边分兵平定占领淮南剩余犄角旮旯,最后就是每天派人骂阵,打击曹仁的士气。
  李素也知道曹仁投降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曹家的死硬者之一,所以哪怕是骂阵的时候,都没说逼迫对方投降的条件,只说允许他安然撤走、保证不半路上袭击他。
  这些条件事实上也不是说给曹仁本人听的,更多是说给那些不姓曹的将士们。
  尤其是每天都有李典和曹真麾下的旧部俘虏被押到阵前现身说法,效果着实不错。
  城内守军虽然还没有人投降——主要是城门被堵死了,没法偷偷开门投降——但却可以明显感受到,守军每天对挖壕工兵的弓弩压制变得越来越稀疏,有气无力,最后都放弃了。
  这都是士气下降、物资渐渐匮乏的铁证。
  “罢了,曹仁这老乌龟,这是铁了心想在史书上留个死硬壮烈之名了,他还以为自己能成飞廉恶来之辈呢,随他便吧。
  只可惜,这都七月份了,再被他拖下去,非要等攻城壕和投石机逐步前推,中秋都拿不下寿春,倒是害得孤失言了。
  之前明明说过不让他看到中秋的月亮的,也罢,体恤士卒最重要,强攻枉增伤亡,也没必要。”
  李素理解不了曹仁的誓死坚守决心,不过他也释然了。
  一个政权,哪怕是伪政权,在崩溃之前,有一两个死守不退,战至最后的家伙,也不奇怪。既然曹仁想要这样,就成全他。
  这或许也是最后一次了,曹仁一死,曹操政权应该不会再有死战到一兵一卒与城同亡的将领了,也打不出这样的战例。
  李素便把日常围城部署都交给诸葛亮,稳妥警戒,严密包围,如同一道绞索慢慢箍紧曹仁的脖颈,没有丝毫花哨,只等最后绞到断气的那一刻。
  在曹仁断气之前,李素的大军还真没法绕过这个咽喉要害,把淮扬战场彻底打通。
  当然了,考虑到东路淮阴那一边,汉军的补给已经能进入淮河流域了,所以少数淮河北岸的曹军辖区县城,也出现了动摇。
  尽管最东线战场上,周泰只是攻破泗水河畔的淩县、把大部分兵力推进到下相,与曹真对峙。
  但下相以东、以南的几个淮北县城,包括东海郡的厚丘、朐县,下邳郡的淩县僮县、徐县、夏丘、曲阳,都是在没有被汉军攻打的情况下,就主动投降归顺朝廷。
  这六县之地,下邳境内的四个,主要是地方官员直接当了墙头草,扯旗易帜。
  而东海郡那边,则是直接当地百姓、豪强大族杀官造反,杀了曹操派去的地方官,响应大汉。随后汉军立刻分兵登陆,顺利控制地方。
  这主要是因为东海郡朐县是现辽东太守糜竺的故乡。虽然糜竺的族人早已撤走,当年还从朐县拉了很多百姓渡海移民去辽东、躲避曹操对徐州的屠杀。
  所以东海郡那几个县,但凡是活下来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戚在辽东,也一直对曹操的统治颇有不满。
  曹操早年就知道这些情况,所以在东海郡下邳郡大量使用外地官员,来徐州远程做官,不敢重用本地人统治本地人,怕的就是激起乱子。
  但这些操作平时或许能起到作用,真到了汉军打过来的时候,直接就土崩瓦解了,其虚弱本质也暴露无遗。
  从平民百姓到豪强士绅,都是主动杀曹官、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哪怕西边的寿春还没拿下,相当一部分紧邻淮河北岸的曹军控制区,都已经出现不稳,主动投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曹操政权在豫州、徐州的统治,眼见就要渐渐自行瓦解。
  ……
  淮南战场因为寿春围城战的硬性时间需求,中秋节之前是无法拔除关键据点了。
  在中线战场,刘备和曹操的对峙也还在持续,双方继续每个月数千人的伤亡速度耗着。
  而刘备从六月初开始其实就已经在按诸葛亮当初安排的计划、从郾城往汝阳方向挖掘“颍讨虏渠”(历史上叫讨虏渠,现在还没取名,所以用原名指代)
  所以这样耗下去,刘备肯定是不亏的。
  曹操觉察出一些不对劲后,也试过转守为攻,骚扰破坏。
  但他在总兵力已经跟刘备差不多的情况下,装备还明显劣势,还要攻守易势,还没有任何用计的闪转腾挪余地,自然是损失愈发惨烈。
  毕竟刘备身边带着鲁肃,那也是个打堂堂正正之阵非常了得的持重参谋,击退了数次曹操的军事冒险之后,曹操很快就学乖了,没有再玩这种白白浪费兵力的骚扰。
  两淮和汝颍战线便就此安定下来,这段时间,大约会持续两个月。
  再有两个月后,寿春必然陷落,而颍讨虏渠也会彻底贯通。
  到时候,就是曹操在豫、徐二州的统治,全盘崩溃的时刻。
  而这两多月南线中线转入安静相持的阶段,却是刘备在河北战场全面发力的关键点。
  华夏大地上最值得关注的重点,在章武五年的六月底到八月底这段时间里,自然而然转到了河北。
  ……
  如前所述,河北战场今年的进攻节奏之所以比南线和中线更为迟缓,大部分地区之前都是只骚扰不强攻,说到底还是幽州和并州地区因为去年的统一战争,消耗太大,供应不起大军长期、全面进攻的军粮。
  并州是去年被幽州战役吃穷了,幽州则是压根儿连打完仗后第一季庄稼都还没来得及收呢,那点余粮都是糜竺在辽东屯田多年才剩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4/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