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8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2/891

  张飞赵云为代表的决战策应将领全部安排好之后,剩下的就是功劳更大一些的、参与了主攻的功臣。
  关羽是正面战场主力的直接统帅,没什么可说的,被加封了两个县,从六县的郡公增加到八县。
  不过,为了搞平衡,关羽这两个县同样不如张飞那一个县实惠,因为也是要等将来从敌人手中拿回来的“期房”,如今还在鲜卑手上。
  从地图上看,那些地方是鲜卑人的重要草场聚落,未来确实可以设县,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呼和浩特核心市区和乌兰察布核心市区。
  关羽的领土进一步扩张,也不得不面临将来给吕布移封的问题了,因为并州正北方的草原实在容不下那么多公侯封地了。
  刘备和李素商议后的暂定想法,是等将来真打了,用更多的稍微差一点、偏远一点的土地,来换取吕布目前手头较好一点、但面积狭小草场不足的封地县。
  具体的吕布移封方向,就以进一步往西挪挪,从并州正北方挪到并州西北角、河套北方,也就是九原郡,或者说后世的包头。
  大不了,在九原郡划整整三个县给吕布作为封地,那也算是顶格县数的侯爵了。虽然穷点,考虑到九原郡是吕布的祖籍故乡,也给他留足面子了,到时候也没法拒绝。
  关羽之外,正面战场功绩最大的是高顺和马超,高顺是主力部队指挥官里仅次于关羽的,而且在关羽的部队从陈留郡穿插会师之前,高顺鞍前马后帮着刘备统兵了近一年。
  高顺能拖住曹军数十万主力,确保那段相持期里没出事,没中计,也没让曹操抽身,换取其他战区疯狂输出收割,那本身就是大功一件了。
  马超和黄忠是最后决战的进攻追击阶段才大放异彩的,所以论整个战役层面的功劳,当然不如高顺。
  但马超比黄忠多干了一件事情,就是决战最后曹军崩溃了之后,马超还带了两万骑兵追杀放弃步军只带骑兵逃跑的曹操。
  尽管曹操不是死在马超手上,但马超的追击迫降了曹军骑兵部队中依次断后的乐进和李典,俘虏了一万五千人的骑兵降军,也还是非常不错的。
  凭着这一点,马超的决战功劳总算是追评了高顺。而黄忠比马超差就差在这部分,最后只能得到一个县。
  经此一役,高顺总算也是顶格封到了三县两万户的侯爵。
  而马超之前距离侯爵顶格封满,也已经只差五千户了,这次县数没增加,户数顶格,似乎还差点意思。
  但是刘备又要严控公爵总人数,最终妥协的结果,就是给马超的弟弟马岱,也加到了县侯,不过是户数最少的三千户县侯。
  同时马家其他在军中略有功勋的,如马休马铁,也给了无伤大雅的乡侯,让他们分别在西北敦煌、酒泉一代做官,镇抚西域。
  最后的黄忠,本来来得就晚,要不是刘备给机会,好几次跟随御驾亲征建功,以及之前跟随李素平江东,根本就到不了现在的高位。
  所以黄忠没什么好抱怨的,最终能有万户侯就已经很感激了,比高顺低一大截是应该的,也比太史慈和甘宁、周泰都低,只是比徐晃略高。
  另外,说到马超和周泰,当然不得不提最后决战追杀曹操的其他文官武将的功绩了。
  毕竟,周泰和诸葛亮那一路,才是最后堵住曹操、直接逼死曹操的直接动手者。赵云、马超、李素那三路,只是围追堵截的协助功劳。
  周泰前些年军功积攒速度,明显有点低于甘宁和太史慈了。甘宁在南方的进攻平定中功劳很多,太史慈则是在海军作战、对海外拓地、沿海骚扰方面功勋卓著。
  不过,全凭着跟诸葛亮一起堵死曹操,周泰也算是憨人有福,把落下的功劳全追回来了,也得到了两县一万四千户的封邑。
  南边的李素,虽然只是堵截之功,不过也帮着占领了淮北大片领土,而且起到了绕后逼曹操走位、让曹操在决战前不得不后撤,算是促成了决战的速战速决。
  所以李素在决战后的论功,比马超还高一些。加上战后和平过渡期间,李素还颇有其他一些治国举措的文治功劳,刘备最终是在去年的十六县加到十八县的基础上,今年再加两县。
  所以,李素这个公爵,是拥有会稽郡二十县封地了,距离全郡获封还差两个县。估计这俩县也得将来运筹帷幄、统筹为大汉开拓新的疆土,渐渐增封,最后拿全会稽全境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决战中最后一个要封、也是获益最大的赢家,自然是诸葛亮了。
  直接堵截逼死曹操的人,而且有光复徐州的战功,得最重的赏赐是肯定要的。
  诸葛亮之前的功劳和封赏,就明显应该是在马超之上的,他吃亏还是亏在年纪上,马超毕竟比他年长五岁。而二十二岁和二十七岁,在考虑封侯拜将方面肯定会有很大落差。
  这次,诸葛亮的功劳至少也够得上再顶格加两个县的封地。不过那样一来,他就明显超出三县两万户的县侯上限了、但又距离五县三万户的郡公下限稍微有点距离。
  最后,还是李素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给刘备提了一个折衷方案:考虑到诸葛亮的年轻,这次只给他加爵位,但不提升其官职。
  年轻人嘛,给爵位不会让人飘,但做官履历和升迁速度肯定要压一压,让他好更多知道基层的不易民间的疾苦。
  另外,李素不是在涿县的时候,才刚刚给刘备出了个主意,允许那些在统一战争早期就“毁家纾难”的义士家族,用赞助朝廷军费的功劳,来换取免税么?
  诸葛家毕竟有好几十亿的朝廷战争债券,而且都是当初政策都不明朗的时候,就主动第一个踊跃购买(算跟李素、甄家并列第一吧,反正都是刚出来政策立刻抢着买),也没考虑回报,这也算是非常支持大义了。
  所以,可以让诸葛家自愿放弃一些抄引国债,做一个典范,朝廷再赏赐他们荣誉——而且这种事情,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
  秦始皇的时候,巴寡妇清不就是走的这条路子封侯的么。汉武帝的时候,刚出台算缗告缗法令之前,也是有富商主动捐出一半家产助军,鼓励皇帝问富商阶级收家产税来打匈奴,那家伙后来还成功当了九卿(当然从大商人的角度来看,这家伙肯定是富商阶级的内鬼,把同行卷死了。)
  当然,诸葛亮现在想封公爵,情况跟封侯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这不也考虑到诸葛亮本来功劳和资历就只是差一点点,而且他家的数额特别巨大。
  最后权衡的结果,是诸葛家放弃了五十亿钱的战争国债,然后加上其他功劳,让诸葛亮二十二岁做到了琅琊郡公,同时换取了其兄长诸葛瑾也是万户侯。
  这笔钱也占到朝廷总发行战争国债的十分之一了,而且考虑到最早一批债券是章武三年就认购了,而朝廷还钱还遥遥无期。把利息都算上,将来这笔债券的期权总数绝对能超过八十亿。
  谁让诸葛家专利巨多还都是疯狂赚钱的,从新式织锦机织布机到各种瓷器蒸馏酒的专利都捏在诸葛家手上,只有早期的织锦机发明总算是过了专利保护年限了,他们的钱确实怎么折腾投资都花不完。
  所以,哪怕放弃了国债,他家还是可以细水长流稳步经营,根本不影响。换助攻一下“开国公爵”的位置,加一个万户侯,他们自己觉得划算那就是划算。
  刘备对于“中兴公爵”的总数控制,还是非常克制的,而且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希望可以文武平衡。
  所以最终只是中兴六公爵,文武各三人。
  以武职封公爵的,只有大将军关羽(八县)、太尉张飞(六县)、骠骑将军赵云(六县)
  以文职封公爵的,只有太傅蔡邕(六县)、丞相李素(二十县)、司隶校尉诸葛亮(五县)
  未来或许大汉还会有公爵,但概率就不大了,就算有,也不是这一波汉室三兴统一进程中的公爵,含金量会有所变化,只有这次的六个,才算是“中兴元勋”。
  在涿县这些日子,把这一切都做完后,快到八月中旬时,刘备才从涿郡再次启程,随后前往中山、常山,踏上了最后回雒阳的归途。
  为了节约军费开支,随着回程距离雒阳越来越近,随行护驾的骑兵规模也可以逐级递减。
  加上骑兵主要是提防北部边患的,刘备从幽州离开时,便就地留下了三万骑兵,分散在幽、并驻防。他自己只带两万人继续南下。
  大量的马匹留在靠近北方草原边境的郡养着,成本也相对低些。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备这次北巡虽然看似骑兵带得很多,成本统筹工作却也做得很好,基本上没有增加浪费。
  毕竟中原大决战结束的时候,好几万骑兵是在南方的豫州腹地,本来就要行军北归到幽并的。护驾只是顺路为之,回去的时候就不带了。
第2章
周瑜归降
  封赏完群臣后,最后的归途倒是再也没什么值得赘述的事情。
  不过刘备心事尽去,随行兵马也少了一大半,不用考虑军需补给扰民。走走停停又花了两个多月。
  比如路过中山的时候,考虑到安喜县是刘备任职过两年的地方,肯定还得忆苦思甜一下,这就拖到了八月中秋。
  在安喜县,在卢奴县,都有数日的忆苦思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刘备甚至还试图问李素的老家所在、当初在卢奴何处,想给李素也偷偷衣锦还乡的机会。
  不过李素这个黑户,当然是把一切这方面的企图都拒绝了,刘备也就没有再坚持——
  刘备是知道李素出身寒微的,但他还以为李素只是自卑家世,所以不想为人所知,如果是偷偷探望少年时的朋友,应该还是拉得下面子的。
  谁能想到,李素的黑户黑得这么彻底,都超出刘备的想象力极限了。
  从卢奴和安喜路过后,下一站就会经过无极县,然后才能进入常山郡。
  刘备考虑到他的妃子甄姜,以及身边诸多重臣心腹将领家里的妻妾,都有甄家的女眷,所以提前安排开恩,在涿县的时候,就下旨允许宫中妃嫔还乡省亲。
  皇妃甄姜都能回一趟老家,其他大臣的妻妾自然就更方便了,肯定也要回家探亲。
  所以从七月底的时候,雒阳那边就出发了几支车队,抱团而行,把李素的妾室甄宓和诸葛瑾的妻室甄荣,还有关羽的小妾,也都接来。
  北巡队伍,最后是在中山郡的无极县过的中秋。
  还派人去跟无极县仅仅一条滹沱河之隔的常山郡真定县,把赵云遗留的远房亲戚、年轻时的故旧发小,能找到的都接来,又是连日欢宴。
  在无极和真定前前后后徘徊也是半月左右,九月初总算沿着太行山南下,抵达邺城。
  这条路也是让刘备感慨不已,因为当年他在安喜县认识李素后,一队人抱团南下找当时的冀州刺史贾琮告发张纯造反,就是走的这条路,沿途刘关张还亲手杀了不少拦路的黑山贼。
  更巧合的是,那次找贾琮告密之后,因为辛评和沮授从旁协助斡旋,贾琮就派了刘备和李素跟着沮授进京奏明贼情。所以,从邺城再回雒阳的这最后一程,也是跟十五年前刘备走过的路一模一样。
  只不过,现在是有两万精锐重甲骑兵保护了,黑山贼更是早就彻底连根拔除了多年。
  连李素这种人,都产生了一种错觉,感觉自己像是在参加忆苦思甜团建,要重走体验一遍奋斗历程上曾经走过的艰苦老路。
  九月初十抵达邺城,驻扎了十多天,把冀州本地世家大族的事儿捋了一遍,该安抚的安抚,月底继续南下,十月中旬总算从河内平皋渡过黄河,从孟津渡回到雒阳。
  今年新光复的关东五州国土,加上去年光复的幽州老家,总算是都浮光掠影走了一遍。累计让数以百万的民众都遥遥围观见过了新的皇帝,初步建立起民众对新时代的认知。
  ……
  回到雒阳后,毕竟已经是冬天,一年的生产劳作、收粮仓贮工作也都完成了,朝廷的各项日常民政工作基本上都做得差不多了,只是集中等候皇帝和丞相的批示。
  各地的年景收成也都报了上来,看起来各地灾情都在可控范围内,百姓多少也缓过了战后第一年。
  农业税人头税虽然是全免,让朝廷过得苦了一点,但今年的债券抄引发售工作却依然推进稳健,财部尚书刘巴依然很给力,维持了朝廷运转所需。
  整个十月后半段,乃至十一月的大部分时间,刘备和李素都在为之前半年的巡视工作还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2/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