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891

  李素左手握着一把宝剑,右手亲自持着一面特制的坚固盾牌,遮挡混战中飞窜的乱箭,他窝在盾牌下面一边瑟瑟发抖,一边语气坚定严厉地压抑低吼,压制勒令周泰一起防御遮挡。
  他俩用的盾牌,也是如今大汉正规军兵器中绝无仅有的——盾牌的形状,跟那种丹阳斧盾兵力士用的椭圆盾差不多。但防御力进行过非常大的改良,木材特别选的丹阳山区最优质的硬桦木,还在外面加固了数道横向的铁筋,蒙了大约一份厚(两毫米)的铁皮。
  听着铁盾上“咄咄”地响动,李素一开始还挺紧张的,但过了一会儿就稳了下来。
  他非常稳健地等所有弓弦响都平息了,还听到赵云回来报功,这才意气风发地探出头来。
  “长史,张举首级在此!他的亲卫都溃散了,要不要追击?”赵云拎着人头的头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李素定睛看去,就刚才那一阵疾风骤雨的工夫,前沿的伤亡居然那么大,张举的亲卫足足被当场格杀了一百多人,当真是悍勇死士,丘力居这边也起码死了七八十个精锐,连带着李素带来的刘备亲兵也死了四个。
  不愧都是一方军阀身边最精锐的心腹卫队,战斗意志和血腥程度就是不一样。换了别的部队,怎么可能死了一半人还死战不退的。
  “别追了别追了,这一百来号人杀不杀都一样,交给朝廷大军去处置吧,快把人头给我看看!”
  赵云连忙拎着盔缨,把张举的首级举起。原来张举的尸体被斩首时,头盔的束带还束在下巴上,所以从正面连头带盔一起砍下后,头盔依然系着没掉。
  李素叹了口气:“子龙,知道昨日定计时,我为何派你动手么?”
  赵云:“不知。”
  李素:“把张举的头盔去了,单独拿首级洗净腌好,找香木盒贮放,要装成是在帐中被自己人杀的,不要流露出战场上战死的模样。
  记得,在张举的叛军被彻底剿灭之前,都要对外宣称是丘力居有感于大汉天威、望风归降、斩送张举首级给使君。这样宣传对叛军士气打击更大。至于你的功劳,我会私下禀报玄德兄的。”
  李素知道,“君主被刺杀”这种事情,说出去对敌人的士气打击程度并不高,说不定还会激发敌人的同仇敌忾。
  但如果是曾经的铁杆盟友,因为“完全不看好张举有机会翻盘”而背盟,张举残部的信心就会重挫。
  所以哪怕丘力居不想亲自动手,李素也要造出如同丘力居亲自动手一样的利好消息,动摇敌人军心。
  战前定计时,李素不让典韦担任刺客,也是考虑到赵云更冷静,不易冲动争功。
  赵云心领神会:“云明白,主公与长史赏罚分明。何况我不过是举手之劳,今日之事派谁都能杀了张举。”
  这个姿态就很高,也很会说话:如果派典韦、周泰,一样有可能成功。动手的机会让给我,是领导看得起我,说什么功劳不功劳呢。
  李素欣慰地点点头,相信他回去将此事秉公直言,赵云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又能拔高一个台阶。等过两年灵帝驾崩、刘备自领一方、升官的事儿自己能说了算,到时有的是机会加倍补偿赵云。
  “那就收拾一下,我们随军去监督丘力居今晚攻杀鲜卑素利部。”李素说着,宣布收兵。
  ……
  话分两头,丘力居杀了张举之后、立刻按照诺言调遣本部兵马去偷袭攻打在西边十几里外驻扎的鲜卑素利部,算是纳给刘虞的最后一张投名状。
  至于对内动员的借口,当然是鲜卑人想要自立、而且私藏过冬粮草。在这个天天饿死人的环境下,这样一条借口就足以让原本就跟鲜卑族不和睦的乌桓部众鼓起士气了。
  这些胡人和胡人之间的狗咬狗降低人口、节约粮食过冬的行径,就无须赘述了,反正跟汉人没一毛钱关系。
  只知道这一夜双方死伤惨重,好几个鲜卑小部落的人马被彻底覆灭,双方累计死伤过万。
  另一边,随着夜色渐深,张举本人的大营里,危机与恐慌也在渐渐扩散。
  关羽和公孙瓒,并不是在张举刚死时就赶到令支的张举大营——因为他们还要等待张举的死讯蔓延、发酵,才能更充分地打击叛军士气。
  这种时候,越是不急,效果反而越好,让叛军彻底想想清楚,说不定自己就能逃散掉相当一部分。
  果不其然,到深夜戌时,张举的死讯已经被逃回去的张举亲卫败兵彻底扩散开来了,张举属下的将领们杀了几十个人想封锁消息都没封住。
  到了亥时,按照原本的军纪,全军都必须睡觉,有妄动者可以按军法处置。
  但这天晚上,亥时却依然有无数毫无睡意的士兵陆续逃亡,军法队挂一漏万,抓住斩了不少人,依然止不住。后来只能抓大放小,对普通轻装逃亡的都不管了,只是看管好营中最后的粮库,免得发生士兵逃亡前从营中偷些粮草再跑的事情。
  人要走就走吧,反正剩余的粮食也养不活,只要空手走,没人拦了。
  就是在这样的混乱与疲惫中,午夜子时初刻,关羽和张飞的两千骑兵终于杀到了。
  他们是来按计划劫营的。
第九十八章
大人,时代变了
  “伯雅应该得手了吧?怎得张举的大营都半夜三更了,还不得安生?好像并未全睡,他们没有军法官不怕营啸的么?”
  关羽带着两千骑兵,抵达张举大营外最后一处高坡,在黑暗中借着敌营的灯火暗中瞭望观察了一会儿。
  张飞摩拳擦掌,很想报四个月前在灅水河畔被张举的骑兵冲倒受伤之仇:
  “肯定是张举死了,敌军乱了——伯雅的口信里说,他会安排子龙动手,子龙的身手二哥还信不过么?混在丘力居的亲卫里,就那么几十步,我不信张举还能逃出命去。机不可失,快冲杀过去吧。”
  关羽一摆手:“不急,让士卒们下马再休息一刻钟,反正敌营并未发现我们,也没警觉,如果张举果然死了,敌营中肯定会有士卒逃散,撒开斥候,抓一些逃出来的士卒拷问。”
  他还是比较持重,大军劫营,战前保存好体力也很重要。
  幸好他并没有等待多久,仅仅半刻钟后,斥候就抓到了几个单独逃散的叛军士兵,带给关羽拷问。关羽非常细心地把那些俘虏隔开单独问,所得情况差不多,都说是入夜后戌时传回的张举死讯。
  “还等什么,俺可要报四个月前那一箭之仇了,统统给我上!”张飞听完后,二话不说翻身上马。
  “三弟!”关羽喊不住,只好按编制各领一千人,分两路入营冲杀。
  打仗么,有些时候需要深谋远虑,有些时候需要直接打脸。
  现在就是打脸的时候,直接F2A莽上去就对了。张飞朴素的治军与作战理念,居然在此刻发挥到淋漓尽致。
  对付那种很沉得出气的强敌,张飞或许不如关羽。但是论虐菜,他显然更有天赋。
  “燕人张飞在此!反贼张举首级已被献给我家使君,降者不杀!”
  张飞也懒得再掩饰行踪、连勾倒栅栏的操作都省了,直接从营门往里冲,一路上呼喝连连,见人就杀。
  “别怕!汉军没我们人多,稳住,稳住!只要出关去投弥天将军咱还能一战!”一些张举军的基层将领,见状拼命组织队伍严阵抵抗。
  张举军的士气确实狂泄到了谷底,但毕竟还没崩溃。这是因为叛军对于自己的大头目究竟是不是“皇帝”,本来就不那么讲究。
  所以“皇帝”被杀之后,大家想当然还会有些类似于山贼的朴素思想,觉得再立“二当家的”接班就行了。
  在举、纯叛军中,弥天大将军张纯的造反资历,其实比天子张举还老一些。只是因为张纯是被刘备和李素揭发了、不得不提前举事,所以发动之前拉到的资源远比张举少,这才不得不屈居大将军。
  但现在张举死了,还是有不少害怕无法被赦免的中层叛军将领,会期待张纯带着他们重新振作。
  如果士气可以像游戏里那般量化的话,那么张举死之前,叛军的士气大约是六七十,勉强及格线以上,主要是给饿的。
  而张举死后,就暴跌到二十几,要是连张纯都靠不住,才会彻底全崩。
  “找死!”张飞看到一个试图重整队伍的叛军将领,立刻就把躺病床养伤数月的怒火彻底发泄到对方头上。
  他冲到近前,腿夹马腹,让全速冲刺的战马再往前跳起一跃、而后蛇矛仗着数百斤的马匹下落的重力,把所有惯性贯注一点猛力砍下。
  这挟怒一击非同小可,敌将下意识双手持矛往头顶格挡,“铛”地一声大响,双矛矛杆相交。
  敌将顿时双臂骨折,随后蛇矛矛杆压下之势不减,直接把对方的脑袋连着铸铁头盔一起,砸进了脖腔里,头盔与肩甲的铁片摩擦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似乎那死者天生就没有脖子,一矛杆把身高砸矮了半尺看上去依然挺协调。
  “还有谁!”张飞势如疯虎,继续把蛇矛抡转如飞,杀起一蓬蓬血雨,口中大喝狂吼丝毫不歇。
  身边亲兵见状大受鼓舞,无不以一当十狂猛冲杀,把一群群饱受震撼的敌军挑落践踏。不过半炷香的工夫,张飞所部一千骑兵,居然直接斩杀敌兵数千人,击伤踩伤无算。
  关羽也很快从另一侧迂回杀入大营,青龙宝刀如同切菜般一排排剁将过去,百十颗大好头颅乱飞,最多时竟能同时有三四处脖颈血压未衰、朝天怒喷血泉。
  就像是那一具具死尸的心脏上,有死神之手在亲自充当增压泵,把人心往死里攥,不喷干最后一股血浆不罢休。
  至少十几个叛军将校被关张杀鸡一般斩杀,叛军整个都被杀傻了。
  不过,张飞也并不知道,经此一役,他出道以来屡试不爽的“冲锋接敌之前先大喝狂吼短暂晕住敌人、让亲兵趁机排队刺杀”的战术,也即将迎来最终也是最辉煌的一战,将来或许就没那么好使了——
  因为当初无论是打张纯还是打难峭王、乌延,张飞这一嗓子之所以有奇效,完全是因为张飞还不怎么出名,敌军不知道世间有张飞这号猛将,被他突然一吼,才会猝不及防。
  而他身边的亲兵之所以不会目眩神驰,主要是习惯了,有心理准备。
  但从今天往后,张飞“率千骑踏烂伪帝张举数万之众的中军大营”这一功绩,肯定要天下扬名。
  不管关羽张飞怎么杀,今晚这里至少会有数万人心惊胆战地逃得性命,他们出去之后,就会把这儿的可怕见闻越传越远。
  没办法,一嗓子吼死一个敌将,这种事情一辈子只能做一次。第一次成功后你就出名了,下次别人就会心存戒备。
  ……
  管子城里的公孙瓒,也是早在亥时就把全部骑兵整顿好了,出发之前他还给士兵们充分饱餐了一顿、歇了足足两个时辰。
  一直憋到在城头看见张举大营真的火起,公孙瓒才下令全速出击。
  他留下弟弟公孙越和幕僚关靖带一千步卒守城,亲自带领堂弟公孙范、部将邹丹、严纲,把手下全部三千精锐骑兵统统派出去夹击。
  “张举定然是已经死了!不然贼军不会如此混乱!我等被围五个月,受了那么多苦,遇此良机,建功立业就在今夜!”距离敌军大营还剩最后两里路时,公孙瓒亲自在马背上高喊狂吼鼓舞士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