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762

  “…真的吗?那我让佳姐推了!”
  “嗯,还有,你以后面对记者留点心眼,别什么实话都往外说!”
  “…”
  梁迷点了点头…
  这姑娘脑子有水,前段时间有记者采访她,询问《新红楼梦》潜规则的事情,她居然说了‘对,红楼梦剧组比较黑,因为都知道这样的一部剧会有很多人关注,也有很大的商机,大家挤破头,用任何方法都想出演一个角色…’
  大姐,《新红楼梦》是邵红导演的心血诶,即便是业界在传潜规则,你也不能这么点破啊!
  貌似,这姑娘前期一直走耿直人设…
  可能是涉世未深,想到啥就说啥,真敢说!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与人。
  很多事情,不是你觉得没所谓,就真的没所谓了…
  “找时间,邀请一下李邵红、李晓婉,他们毕竟是你的起步恩师!”
  “…知道了…”
  “不是知道了,一定要做!”
  两人正聊着天,导演陈恺哥率主演黎名、章紫怡、孙红磊、陈虹、王雪圻、余邵群悉数亮相。
  中影方面,三爷也来了。
  三爷对《梅兰芳》很看好,预计《梅兰芳》拷贝投放量将达1400个,发行规模超过《赤壁(上)》…
  看来三爷对《梅兰芳》颇有信心!
  否则,光是1400个拷贝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陈大导演看到张俊生,带着演员们过来问好:“张导,看完电影说说感想,我很期待你的看法。”
  “…别,我是带着朝圣的心情来看电影的…”
  张俊生赶紧拒绝…
  尼玛,他如果说了真话,陈恺哥可能会拿刀砍了他,毕竟是‘人不能无耻到这种程度!’
  说假话,呵呵,他不爽…
  陈虹看到站在张俊生旁边的梁迷:“这位是?”
  “…我朋友,陈虹姐要是有什么合适的角色,记得让她出演,小姑娘演技还是不差的!”
  “呵呵,一定一定!”
  陈虹笑着点头,作为过来人,她一眼就能看出梁迷跟张俊生关系的不寻常,废话,脖子上还有咬痕…
  几个人离开,章紫怡深深看了眼张俊生…
  ……
  梁迷小声问道:“我怎么觉得你好像不是特别看好《梅兰芳》?”
  “呵呵,梅玖葆担任艺术顾问,也就是说这部《梅兰芳》很多地方都要受到桎梏!”
  艺术创作一旦遇到了限制,被处处掣肘,要在限制中复活那曾经伟大光鲜的生命,几乎是不可能的。
  搞不懂陈恺哥为什么要找梅玖葆来做的艺术顾问?
  不管这是一个姿态,还是实质上想去寻求的保障,都会令创作束手束脚不再自由。
《月亮和六便士》中便描写过这样一个事例,那天性乖戾的画家在世俗眼光中是一生浪荡无情叫人难以理解,而他死后成名,他的儿子为有别于坊间流传的他爹的各种故事版本,自己出了一本爹爹的自传,在那本自传里,他父亲仿似一个圣人,对家庭、对责任、对艺术的追求都完成得无可挑剔。
  但这个人真的是他父亲吗?世人对这本自传又真的感兴趣吗?
  观众想看的《梅兰芳》并不是梅玖葆眼里的《梅兰芳》,也不是陈恺哥导筒下的《梅兰芳》…
  从一开始,这部戏就不可能大卖!
第267章
很沉闷
  呃,《梅兰芳》的剧情跟张俊生记忆里的差不多。
  原时空,张俊生对《梅兰芳》很期待,恺爷重回最熟悉的行业,又是梅兰芳,当然得去看看!
  只记得当时觉得太长,看到后面都快坐不住了,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冗长,缺乏带入感和抓人的点,极为普通的一部电影。
  可能当时没有女朋友陪着一起看吧…
  现在看来,前半部分拍得不错,少年梅兰芳与十三爷大唱对台戏,“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后半部分大失水准。
  据友人回忆,梅兰芳平常默默地在那里坐着,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觉得眼前一亮。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黎名扮演的青年梅兰芳偏胖,且太过压抑、拘谨,眼神都不对,没有梅兰芳不卑不亢、风神潇洒的味道。
  蓄须明志,变卖家产也不同流合污、助纣为虐,日寇无可奈何,是梅兰芳先生传奇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影有些画蛇添足,虚构日军拔刀胁迫梅兰芳演出,表面上弘扬民族气节,实则不仅亵渎历史,还矮化了人物。
  导演说他一直想不通,抗战爆发之后,梅兰芳为何坚决不去重庆,而要一直留在上海。
  其实,他如果看了《梅兰芳传稿》,或许会茅塞顿开——梅兰芳是罕见的飞黄腾达而不忘故旧之人!
  穷困潦倒的父执之交、梨园旧识,甚至是破落了的捧过他场子的戏迷、票友,都是其念念不忘的感恩对象。
  “每逢严冬腊月,兰芳把孝敬他们的红色纸包儿(那里面的蕴藏往往超过他们几个月的收入)递过去时,你可看到那些老人们昏花的眼角内涌出丝丝的热泪,透过蓬松的白色胡须,滴到满是油渍子的破皮袍子上去。”
  其它剧团吃的都是开口饭,惟独梅兰芳1922年成立的承华社既养老又养小。
  至于他跟孟小冬的爱情故事,其实如果真的要按照史实来拍,效果更佳!
  绝不是简简单单看一场电影,梅置下另外的宅子,正式同居。
  孟在一次梅家的长辈葬礼时登门梅宅,结果被福芝芳拒之门外。
  孟小冬最终与梅兰芳黯然分手,梅还分了孟四万赡养费。
  孟小冬的第二个男人是杜月笙,跺跺脚整个上海滩也要跟着晃一晃的人物,也算是女性中的传奇。
  晚年孟小冬如古佛,冷冷清清地死在了台湾。
  这段著名的三角恋如今被人们津津乐道,孟小冬的远走,嫁给黑道大哥。
  现实比电影中更精彩,电影中的的雨中漫步和同台表演多了几分浪漫的气息…
  毕竟有梅玖葆担任艺术顾问,他不可能允许梅兰芳跟孟小冬的私情被搬上大荧幕…
  ……
  电影结束,张俊生还有梁迷起身鼓掌…
  不管怎样,可以看出恺哥导演确实用心了,《梅兰芳》是以‘死别’、‘生离’、‘聚散’为主题的三段式结构,这种略带悲情的结构范式一般导演真的不敢碰!
  这种需要强烈导演功力的作品,陈恺哥真的尽力了…
  很多人说内地四大导演,陈恺哥最被低估…
  还拼命的为《无极》翻案,说什么场景美轮美奂…
  大哥,《无极》真的是烂片!
  不知所云,浮华奢丽的镜头下,是毫无内涵的虚弱空泛。
  那些为《无极》叫好的,请去看看《卧虎藏龙》、《魔戒》三部曲、《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终结者二》、《教父》三部曲。
  好的电影,在本身编织的内在世界观框架内把故事讲得娓娓动听是起码的底线,能动人心魄则加成不少,带给观众强烈震撼反思则是好之为好的关键。
  电影不是必须启发人的,但必须能够打动人。
  追末弃本,镜头越来越华丽,内容却越来越空虚,让人看了不禁无聊晦涩,故作高深,玩弄玄虚,可恶可憎。人云"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完全适合评价《无极》这种自恋情结深重的破电影。
  跟《妖猫传》一个样,相信很多人看完,感觉都差不多,场景美的一塌糊涂,故事也讲的一塌糊涂。
  好不容易《梅兰芳》想好好讲故事,可惜,现在的观众,没几个对梅兰芳感兴趣的,京剧早就不吃香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