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762

  而且它们更擅长制作单集作品,《飞屋环游记》全球7.9亿美元…
  人家就坚持一年上映一部,反正背靠迪爸爸,安心只做就行,不用关心周边还有上映…
  梦工厂动漫不一样,杰弗瑞·卡森伯格既要保证质量,又得考虑周边,为公司实际考虑,有营收保证的续集肯定要优先制作。
《怪物史莱克》这棵摇钱树倒下了,肯定要开发新的项目…
  钱呢?
  杰弗瑞·卡森伯格一直想把梦工厂打造成不弱于迪士尼的品牌!
  事实上,梦工厂出品的动漫确实有这方面的潜质…
  毕竟它确实拥有优质的ip!
  但是呢,完全开发这些动画形象的商业价值需要一个庞大的机构,了解玩具产业、游戏产业、乐园的运营方式等等。这不是梦工厂动画这样创立才
20
多年的公司能够做到的。
  为了生存,梦工厂还是需要不断地拍电影卖电影。
  它更多是一个内容制造商,收入来源大部分来自于电影票房本身。
  这也是它最大的软肋。
  动画制作本身周期长,成本高,梦工厂动画会过于依赖一部电影的成败。
  所以要想成为下一个迪士尼,梦工厂动画需要一个稳定的靠山,能够帮助他们抵抗动画电影的风险,同时又要有能力帮助他们开发动画形象的商业价值。
  事实上,好莱坞不乏有公司想要并购梦工厂,甚至日本软银集团和美国的孩之宝先后宣布37
亿美元和
34
亿美元收购梦工厂,问题是杰弗里·卡森伯格本人期望能够对梦工厂动画保持控制权!
  也就是说你虽然买了我,但是你不能完全拥有我…
  这踏马谁干?
  杰弗瑞·卡森伯格最大的标签就是自负、傲慢…
第444章
里德·哈斯廷斯
  杰弗瑞·卡森伯格还是很有能力的,他已经跟探索频道、tbs频道谈妥了播放动画片,拓宽动画片制作…
  还跟奈飞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制作时长超过
300
小时的动画连续剧。
  这些都属于周边开发!
  根据梦工厂动画的财报显示,2009年由电视动画贡献的收入占据全部收入的比例从2008年的15%上升到25%。
  卡森伯格在分析师会议上也把能够扭亏为盈的关键归功于电视业务之上。
  他现在干劲十足!
  但是呢,好莱坞的体制决定了,新进入者机会不是很多
  一个外来投资者如果了解好莱坞,会发现他们可投资的地方并不多。
  好莱坞的几大电影公司迪士尼,环球影业、派拉蒙、华纳兄弟、21世纪福克斯,要么体量太大,要么早已被买得差不多,被维亚康姆、时代华纳等传媒集团收购。
  在这几年里,那些被收购的大多是内容制造商,漫威、卢卡斯影业,还有今年被复星国际投资的studio8,这些小公司也基本上都找到了东家。
  好莱坞是大制片公司的体制,发行公司处于食物链的最上端,总会比外来投资者早到一步。
  现在像梦工厂动画这样擅长制造ip,衍生品和发行能力需要外部补充的公司并不多,这也代表它更有可能被好莱坞本身的大制片公司吃掉。
  梦工厂动画票房表现不错,但是竞争对手日渐强大是件头疼事!
  皮克斯、迪士尼很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闪电狗》、《豚鼠特工队》、《魔发奇缘》虽然票房称不上大爆炸,但是口碑都很好,人谁都能看得出,迪士尼已经聚集好能量了!
  杰弗瑞·卡森伯格很着急,但是急也没用…
  好莱坞更愿意看到梦工厂动漫破产…
  为了保证资金链,他想到了按照国家出售周边开发权。
  张俊生不是傻子,不用猜,都知道杰弗瑞·卡森伯格开的价格,他肯定不能接受!
  他更愿意自己接手梦工厂动漫!
  “杰弗瑞,我有两种合作方式,你要不要听一下?”
  杰弗瑞·卡森伯格摇了摇头:“…不用了,我暂时不太想出手梦工厂!”
《怪物史莱克4》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是全球大卖7亿美金,还是给梦工厂输了不少血,梦工厂还没到破产边缘…
  好吧,你既然不想卖,那就算了!
  不过张俊生还是选择入股了梦工厂,3亿美金,成为梦工厂第二大个人股东,与此同时也跟杰弗瑞·卡森伯格签订了一项优先并购条款——一旦杰弗瑞·卡森伯格想要出手梦工厂,张俊生可以第一时间买下…
  当然,签约仪式还得在之后进行,跟温子仁、哈里斯告辞,张俊生上车。
  奈飞要召开股东大会,他得前往奈飞总部…
  ……
  张俊生入局的时间很合适,奈飞的市值目前只有45亿美金!
  奈飞刚开始的经营模式就是,不开实体店,只在线上布局,实现轻资产运营。
  在dvd时代,直接邮寄dvd给客户,免去客户上门取件的麻烦。
  没有滞纳金、没有到期日、免邮费的三免会员服务,每月只要19.95美金!
  为什么这么干?
  据说是因为里德·哈斯廷斯有一次租dvd,因为下雨,距离交还碟片的时间迟了十分钟,然后被迫缴纳了10块钱的滞纳金!
  他觉得百视达简直太霸道了!
  也确实如此,彼时的百视达是北美排名第一的电影租赁连锁公司,全球拥有9000多家门店,跟好莱坞六大都有合作关系!
  然后,今年2月,百视达宣布破产…
  其实,08年之前,奈飞主要盈利手段还是dvd租赁…
  但是,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家里看录像。
  哈斯廷斯敏锐地觉察到网络收看节目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于是他果断出击,改良措施,让新媒体成为奈飞新一轮的目标。这种举措遭到了公司高层的强烈抵制,实施初期不光用户数量大量流失,公司股价也在一路狂跌。
  暴跌百分之八十二…
  张俊生之所以投资奈飞,原因很简单,他知道后世的奈飞有多恐怖!
  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奈飞是他打通北美产业链布局的很大一环。
  几个有名的电视台基本上都被巨头们控制了,顶峰想要拓展电视业务,就只能通过互联网,可是,互联网视频平台很难盈利!
  那就投资奈飞吧!
  刚好现在奈飞陷入困局…
  除了因为用户流失,最主要的,从dvd租赁业务转变为线上流媒体的业务,奈飞触动了别人的蛋糕。
  以前各个大影视公司、内容商和奈飞是上下游的关系,奈飞可以帮他们卖dvd,影视公司当然是非常欢迎。
  一旦奈飞自己开始播放内容,这些大影视公司的利益就会受到影响——好莱坞六大都有自己的电视平台,这玩意跟奈飞是直接竞争关系!
  于是,这些内容提供商纷纷提高给奈飞的授权费,平均涨幅达到了10%…
  跟国内的视频网站不太一样,奈飞是没有广告收入的,所有的收入源都是用户付费。
  想保持收入增长,要么是提价,要么是增加用户订阅数。
  想要增加用户的订阅数,只能依靠内容做黏性。
  奈飞每年在采购内容上花费巨大成本,为的就是用好的内容吸引新用户,留住老用户。
  去年一年,奈飞花费在采购内容的金额约10亿美元——它的市值只有80亿美元!
  这个已经很危险了!
  但采购的价格高,往往还不能获得独家播放。
  比如美剧《广告狂人》,采购成本是100万美金一集,这部剧一共有92集,全部买下来成本非常高。根据当时的协议,需要现在amc电台播放,隔天才能在奈飞上线。
  这显然不划算,如果没有经典的剧集,用户很容易转向其他平台。
  这也是很多公司会面临的困惑,用户为什么要留在你的平台,而不去其他同质的平台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