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5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762

  与此同时,在西影厂,张一谋他们这些毕业于北电的第五代导演也正以先锋电影的姿态跻身影坛。
  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如果大家各自探索,各自发展,那么中国电影很可能像美国电影那样出现两个电影中心,商业片中心和艺术片中心,从而两条腿走路。
  然后呢,八十年代,整个文艺圈发起了对谢晋模式的批判,把谢晋模式与好莱坞模式联系一起,认为上影厂深受美国好莱坞影响,其导演接受了好莱坞的文化殖民…
  当时,国内盛行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说上影厂和谢晋接受好莱坞文化殖民,那就是政治不正确!
  于是,谢晋开始寻求转型,再也没拍出像《芙蓉镇》那样的杰作;而上影厂也由中国电影主力,逐步沦为毫无创造力的三流公司…
  西影厂则在老谋子那批人离开后,再也没有创造过辉煌…
  ……
  不过张俊生提到的纽约帮指代的是像马特呆萌那种形式的互助会,而不是单纯的纽约学派…
  斯嘉丽·约翰逊和林赛罗韩、娜塔莉波特曼都是纽约人,这三人最开始经常被人互相比较。
  可能是因为娜塔莉波特曼的刺激,毕竟今年的新晋奥斯卡影后,而且是史上第一位八零后影后…
  “我?纽约派?怎么可能!”
  斯嘉丽·约翰逊摆了摆手:“纽约人太多了,而且他们大部分都看不起我!”
  “…但是你已经成功了呀,《复联》,你的片酬不是已经涨到了一千万美元…”
  拿奥斯卡是为了什么?
  除了证明自己的演技,最主要的当然是想赚钱!
  好莱坞可是名利场,别的不说,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鹅》之后,她的片酬上涨到了千万级别…
  此前,她的片酬最多也就是500万美元。
  “再说吧,或许等我老了,奥斯卡会补偿我…”
  呵呵…
  奥斯卡补偿你,你以为你是黑人?
  “其实,你也可以接几部文艺片…”
  “我的片酬太高,他们支付不起,而且独立电影圈要比你想象的更乱!”
  “好吧。”
  张俊生点头,准备掏开手机看看最新的新闻,毕竟奥斯卡之后,肯定会有一堆的评论,尤其是他当众打了哈维的脸…
  “…你吃饱了?”
  “对呀,怎么了?”
  斯嘉丽舔了舔舌头,直接俯身开启了舌尖上的大宝剑…
  没有一点防备,差点缴械投降…
  ……
  奥斯卡颁奖礼结束后,北美三大通讯社立刻对获奖情况进行了报道,并对最佳影片《触不可及》进行了点评。
  毫无疑问,今年最大的赢家是《触不可及》,最重量级的奖项,除了导演奖,其他的都被《触不可及》拿走了。
  当然,对于老美来说,最重要的是‘小李子结束陪跑生涯’…
  呃,今年的收视率不是特别好,只在最后阶段,小李子、张俊生相继碰杯的一颗,提升了好几挂。
  对了,今年奥斯卡的话题主要有三个。
  “小李子圆梦”、“张俊生摘下最佳影片”还有就是“詹姆斯弗兰科主持的好烂!”
  至于博哥,被老美选择性遗忘了…
  内地的报道则不太一样,‘张俊生拿下最佳影片奖、王博获得最佳男配角,改写华语电影人影史’
  一堆粉丝各种@之前的专家教授。
  “看到了吗?奥斯卡最佳影片!”
  “某些人还说平庸之作…”
  “估计下次就要说什么这个时代平庸了…”
  媒体高兴坏了!
  起码五天内,娱乐新闻都不用愁了。
  记者一传回稿件,这边就往做好的模版上套,又急慌慌的填充内容。
  这只是第一手的资讯,接下来还要回顾过去,畅想未来,主题专访,问问亲朋好友对当事人的印象之类的。
  都是这个套路。
  当晚的《新闻联播》也拿出了两分钟时间专门讲述张俊生还有王博,毕竟这两人现在都算国宝级艺人,跟熊猫同等级!
  悦华直接在官方微博列出了张俊生、王博迄今为止的电影奖项…
  这两人几乎拿遍了近五年来,国际上能说到上来的重量级奖项…
  当然还有票房成绩。
《泰囧》那一栏,括号里面写了,很有可能成为内地第一部
破十亿的电影…
  赤果果的营销!
  股价迎来了两连涨,悦华的股价差不多达到了2000亿…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票房,接近下档的《泰囧》跟打鸡血似的,第二天居然神奇的拿下了2300万的票房成绩,距离十亿只差4000万…
《触不可及》已经下映了,当然借着奥斯卡的东风,在全世界另外五十多个国家、地区重新上映,三天时间,刷下了40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成功将全球票房推到了9亿美元。
  不过,谁都清楚,破十亿无望…
  无所谓了,《触不可及》制片成本不过才4000万美元左右…
  就在张俊生准备回国前夕,温子仁拿出了《招魂》的剧本,还有狮门方面给了答复…
第520章
条件太高,没法满足
  “《潜伏2》不用太着急。”张俊生从口袋摸出两根黄鹤楼,递给温子仁一根,迎着后者诧异的眼神说道:“我们先预留下一到两年的时间,让电影能在碟片和租赁市场上吸引更多人,然后再制作续集。”
  “…这是大麻吗?”
  “你想多了,这是香烟,中国香烟!”
  点燃,抽了一口,看了看《招魂》的剧本,剧本开头就写了:“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
  “…这个是真的吗?”
  “当然,杰拉德·布利特尔写的《召唤:沃伦夫妇的惊凶职业实录》”
  “真实故事…”
  其实,《招魂》的来历远比大家想象的简单,就是一个小制片人拿着原著各种碰运气…
  其实《招魂》很符合老美对恐怖片的需求,《猛鬼屋》、《无罪的人》、《驱魔人》都是这种类型。
《招魂》讲述的就是一对驱魔人的故事…
  一个来自得克萨斯州的小制片人托尼·德罗萨-古伦德的小制片人拿到了一个安德里亚·佩伦采访沃伦家庭的录音带。
  当时,沃伦一家人买下了一栋房子,在他们购买这栋房子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这里在闹鬼。
  托尼·德罗萨·古伦德翻录下了安德里亚·佩伦所提供的所有的录音带,一直希望能把这个故事搬上银幕,并且改编了剧本。
  只是,在好莱坞,一个好故事乃至好剧本,得不到人欣赏太常见了,所以托尼·德罗萨·古伦德的计划一再的被延迟。
  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托尼·德罗萨·古伦德一直都在寻找着把这部电影板上银幕的机会,却全都无功而返。
  期间,剧本一度落到新线影业手里,结果是在新线影业的剧本库里面发霉,直到去年年初,在一个恐怖电影工作者圈子的交流会上,托尼·德罗萨·古伦德遇到了温子仁…
  后者很喜欢这样的恐怖类型。
  当然,剧本做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本来想找老搭档雷·沃纳尔一起做《招魂》的剧本工作,后者忙着筹备《潜伏2》…
  所以找了几个专业的编剧,一直磨蹭了好几个月,才把《招魂》的框架搭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