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5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4/762

  而且雷神甩个披风提着个锤子实在是让人觉得一般般,甚至有点中二…
  不过,《关云长》就不好说了,毕竟《让子弹飞》之后,姜闻的号召力很吓人…
  ……
《人物》专访,张俊生提到了‘重工业电影’:
  “事实上,所谓的“重工业电影”并非新概念,只不过以前业内都是以“大片”的说法替代的。”
  “自《卧虎藏龙》起,华语电影人已开始发力打造“大片”。”
  “所谓的大片,多指整合华语电影精英甚至部分世界电影精英,来共同打造的华语影片,它们不但树立了华语电影品牌,对引领华语电影美学和产业朝世界电影潮流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只是,打出“大制作+大明星”等旗号的“华语大片”多聚焦武侠等题材,扎堆生产导致审美疲劳!”
  “我还是认为国产电影想要追赶好莱坞,必须要要有大片!”
  “过去中国拍电影像作坊式生产,但未来电影产业需要达到更高的专业化程度。这样的转变意味着电影产业的升级。我们必须要建立起一支工业化的队伍,这样才能撑起中国电影,都去做喜剧片、剧情片,是不对的!”
  “电影是文化对外交流和输出的重要形式,美国的好莱坞就是最好的例子,推行所谓的大片,宣扬美国精神。中国电影想走出去,重工业电影不可或缺,这是电影发展的必然、文化输出的必然。”
《财经》专访,张俊生提到了票房和口碑:
  “我真不在乎票房,就算亏了又能怎么样?我照样该干嘛干嘛!”
  “…观众肯定能看出你的缺点,但是他们比较厚道,不说而已…”
  “我觉得自己还算运气好,拍了几部戏票房的都大卖了,可能是因为我跟主流观众的想法比较接近吧…”
  “十亿是个坎,能卖到十亿我当然很高兴,卖不到也无所谓,我又不缺钱!”
  “其实我知道观众喜欢看什么,《人在囧途》、《泰囧》的大卖,已经验证了电影娱乐时代的到来,所谓的娱乐时代其实可以翻译成喜剧时代!”
  “…国产电影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这些内行,外行可能会赚钱,可是他们不会尊重市场,更加不会引领观众…”
《三联》专访,张俊生又提到了《大地震》拍摄始末,全方位揭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渣浪专访,张俊生则说了《大地震》的海外成绩还有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总之,不遗余力,能上的专访,够逼格的综艺基本上上了个遍。
  效果不错,一周下来,《大地震》票房不仅成功破九亿,还拿下了第四个周冠军。
  截止五月二十二,上映三十天的《唐山大地震》总票房总算破了十亿…
  内地票房10.08亿,超过《泰囧》近在咫尺。
  张俊生心满意足在微博上公开了‘十亿’票房的庆祝海报。
  不仅如此,《大地震》如约拿到了延长上映的密匙…
  虽然延长公映对票房的加成作用算不上多高,但是至少也能增加两三千万的票房成绩。
  粉丝们不管这些,已经开始庆祝:
  “影史第一,张俊生再度封王!”
  “《唐山大地震》破十亿!”
  “再次刷新记录,《唐山大地震》傲视群雄!”
  ……
《大地震》,北美接近下档,毕竟暑期档已经来临,院线也得考虑把放映厅让给大片。
  累计票房6800万美元,超过《英雄》,暂列北美外语片第五名,仅次于《卧虎藏龙》、《美丽人生》还有《倩女幽魂2、3》两部…
  这个成绩足够顶峰通过dvd还有视频点播大赚一笔了。
  欧洲,比预期的更好一点,英法德西班牙、意大利五国的票房都破了千万美元,尤其是法国,总票房接近3000万美元,《触不可及》让张俊生在法国很有名!
  其他地区的表现只能说一般,累计总票房接近一个亿;
  亚洲市场,表现也超过了预期,在一众好莱坞大片夹击下,依旧刷下接近九千万美元的总成绩;
  尤其是日本市场,刷下了46亿日元,这个成绩超过《英雄》,仅仅落后落后《赤壁》两部曲…
  全球票房破4亿美元。
第557章
万人迷
  四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基本上保证了《大地震》保本,但是内地来说,10亿票房,从账面上来看,是亏本的!
  单是制片成本都没能收回,3.5亿的制作成本,至少得要10.5亿的票房才能盈利…
  毫无疑问,《大地震》肯定要被一堆公众号收录进‘华语10大赔钱电影’、‘年度巨亏’、‘良心巨制却惨遭赔本的国产大片’之类的条目…
  从账面上来算,3.5亿制作成本,1.5亿的宣传投资,5亿,至少需要15亿才能收回成本,亏损达到1.8亿!
  收益不是这么计算的。
  首先植入广告收入就有八千万;
  专项资金奖励2000万;
  总局补贴2000万;
  当然,大头还是唐山政府资助的1.5亿;
  此外还有之后的网络版权、影像版权等等,《大地震》肯定是盈利的!
  而且上市公司对于一部电影的票房得失并不是那么看重,重要的是股价。
《大地震》连续四周拿下周票房冠军,刷新了一系列票房纪录,悦华传媒市值涨了百分之十…
  以悦华的总量,上涨百分之十,就是一百多亿!
  悦华通过水军公布了这个消息,并且说了《大地震》盈利所得全都捐出去。
  立刻引发一众叫好声。
  当然也有不少人说什么‘你这么有钱,为什么捐这么少?’
  这种言论,选择视而不见就好…
  ……
  在好莱坞,法律要求,制作公司和经纪公司一定是分离的。
  因为制片人肯定希望演员越便宜越好,压越低越好。而经纪公司是争取片酬越高越好,公司提成也高嘛。
  所以一般的公司,很难在两端有所兼顾,一定是某一端占比要远远高于另一端。
  跟国内大部分把‘影视制作+艺人经纪’作为卖点的市场环境不同,早在两年前,悦华就已经对外公布直接取消了艺人经纪。
  对外宣称,每一部影视剧都是公开选角,但实际上,主要演员还是原先悦华旗下的。
  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比方说《生死线》,胡戈的片酬是800万,之后的《神话》,他开价3500万;
《生死线》剧本他喜欢,导演团队更是孔生、侯洪亮,他很信任;
  至于《神话》,如果不是大哥成点名让他主演,他未必愿意接…
  当然,悦华很欢迎艺人担任制片人,共同承担风险。
  其实,演艺圈的现状,随着明星在影视制作中的选择权增大,无论是艺人经纪公司还是影视公司,都需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赢得明星的“青睐”。
  不要高估了人性对利益的崇高,也不要低估资本对人情的洞察。
  别说内地娱乐圈,好莱坞一样,派拉蒙就直接绑定了汤姆·克鲁斯长达十五年;
  现在又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签下了六部电影的片约…
  艺人本身就是财富!
  看似放走了净资产,其实大部分的核心艺人,悦华一早就绑定了。
  陈郝不算核心艺人,她是三年前转投的王淑梅。
  三年时间,悦华也没亏待她,帮她挑了不少戏,也接了不少代言。
  三年时间到了,她想解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4/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