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7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8/762

  现在只能依靠人脉,深夜档播出,干脆卖给几家视频公司,价钱很低,因为没什么人看…
  “准备!”
  “3,2,1,进!”
  现场导演一声喊,镜头先对准杨兰:“过去的几年,中国电影快速发展,伴随着电影的发展,i两个字成为热潮,今天呢,《杨兰访谈录》请来了张俊生导演还有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我们一起来聊聊中国科幻电影还有他的新作《全频道阻塞干扰》!”
  “先要恭喜俊生,终于公开了自己的女友,我想宁姐一定很高兴!”
  “…也不算特别高兴,现在在催生孩子…”
  “今天你能来我非常高兴,早就想跟你聊聊,一直没机会。其实你给我的感觉有点神秘,明明能经常听到你,却很难碰到你!”
  “…这几年,我自己有意的避开媒体,我觉得没有必要过于营销自己…”
  “为什么这么想呢?”
  张俊生想了想回答:“因为自己的很多想法不一定是正确的,没有必要影响到其他人!”
  “比如呢?”
  “…比如我曾经很尖锐,觉得全世界都不如我,现在不这么看了,现在我可以很平和的看看网上有人骂我,也愿意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杨兰皱了皱眉头,她没想到张俊生居然变油了…
  七年前,张俊生在《杨兰访谈录》上,既尖锐又深刻,可以粪土当年万户侯…
  “好,我们换个话题,你觉得i是中国电影的灵丹妙药吗?”
  张俊生想了想:“…看在谁手里吧!”
  “好莱坞的泛娱乐产业,i居于产业链最顶端,高人气的文学作品、动漫、影视作品、游戏、综艺节目等都是优质i。”
  “前两年电影行业特别火,带动了特别多电影业外的投资,但是这些投资里,很大一部分是抱着赚快钱的心态进来的,热衷i的往往都是这批新晋的公司,他们不懂电影,一位抓住一个大热i就能赚钱!”
  “从去年12月开始,电影立项以每月一两百部的数量剧增,而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包括十多家新成立的电影公司在内,一众电影公司公布了超过400部影片的片单。那么多的项目,一方面是人才的缺口,另一方面需要多少观众来消化来帮助这些发烧的公司们收回成本呢?”
  “…对于粉丝向的i电影,粉丝只能保证一部分的消费,最终能带来多少票房,还是要回归到电影本身,由影片整体质量来决定。如果能用好非职业明星,做出好的电影,并不算坏事。但是对于国内许多投资方来说,无论是故事i还是鲜肉明星,他们看中的只是背后粉丝经济的支撑,而非如何做出一部好电影,因此‘i+鲜肉’的模式在国内反而容易制造出烂片。这样的电影一般明星片酬都很高,有时候票房反而不低,这对行业是一种伤害。”
  “中国电影从来就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最正确的路线就是工业化!”
  ……
  访问了半天的张俊生,总算到了刘慈欣…
  “《三体》电影如果交给好莱坞拍,效果一定震惊天下!”
  “不一定,好莱坞拍了一个多世纪的科幻电影,真正经典的也就那几部!”
  “您的小说里写到,包括it巨头的解读,从高维到低维,从娘子关电厂就按照工业的发展,到经济发展,按照这么划分应该叫做低维,低维的企业,您在这样的企业工作了30年,会不会有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之类的。”
  “《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阿瑟·克拉克,大半辈子都在斯里兰卡一个小渔村,这并不妨碍他写出最前卫最富想象力的科幻作品,所以说写科幻跟待在哪没关系。特别是现在网络时代,无论在哪都能获得和大都市的人一样的资讯,跟待在那里没有太大关系。”
  “目前《三体》的销售情况如何?
  “获雨果奖前统计的数字大概是70多万套,200多万册。获奖之后增长迅猛,尤其是《流浪地球》上映之后,但还没有准确统计,估计现在应该到800万册。”
  “我觉得您的短篇小说很多很完美,比如结构方面,长篇小说,像《超新星纪元》场面就太过宏大了。”
  “短篇基本是长篇的梗概,当时基本发不了长篇,只能写成短篇。如果当时能写,大部分短篇都会写成长篇。”
  几个问题问的杨兰有点怀疑人生…
  其实《杨兰访谈录》经常遇到这种问题!
  比方说她采访季羡林。
  “你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中国,到底是什么驱使你回国呢?”
  她已经预设了答案:一党的感召;二对祖国的眷恋;三在美国受到种族歧视等等…
  季教授就一句话:“钱多!”
  顺便解释了一句,当时一个副教授每个月五十元,一个正教授每月八十元。而当时一石谷只两元钱,薪水和物价实在很悬殊,因此他选择了回国…
  杨兰很失望,但是仍不死心:你看燕京大学怎样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季教授:燕京大学本来就已经是世界一流大学。还不存在如何成为的问题。但要更进一步,主要是钱的问题、教育经费的问题,如果没有钱,就请不到好教授,就不能把学办好,其他什么都是空话。现在讲教育是什么什么都是假的,投入不增加,说得再好听都是假话。
  老爷子忒实诚…
  就跟现在的刘慈欣一样…
  杨兰一直想把刘慈欣往文艺方向带,采访文人长期的职业习惯,就像鲁豫爱问明星过去怎么怎么辛酸…
  刘慈欣太不给面子了,坚持走自己的现实方向,这就是他,装不了文人,所以当初十万块就把《三体》版权卖了…
第741章
行程
  杨兰换了个人,采访张俊生:“你好像很反感艺片?”
  “没有啊,石榴的颜色、红气球这类片子,我很喜欢看,以前上学的时候,就特别崇拜那帮艺片大师!”
  “可你的电影”
  “崇拜归崇拜,过于艺的东西是很小众的,我不想做小众的导演”
  “徐静磊说过,小众也是众,如今好像小众就是没人看的意思。你同意这句话吗?”
  “很同意,相比于基数庞大的主流观众,在必须使自己势利化的院线眼中,小众就是没人看的意思。”
  电影院线的运营是需要钱的!
  很多艺片导演,比方说王晓帅,发指责闯入者没有拿到排片
  他说,中老年观众被排除在电影院之外。他为此鸣不平。
  但是,一个人的化消费模式是与他们年轻时的储备有关的。如今中国这一辈老年人,年轻时只被卷入各种运动,如今怎么会有定期去影院的消费习惯呢?
  你不能一边完善自己的上帝人格,一边还要求吸引无数真金白银。
  故意不识时务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但前提是,你做好接受那些代价的准备,微笑着闭嘴,收割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乞怜。
  说什么法国规定一部电影在任何一个影厅的排厅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一等等
  姑且不论欧洲目前的经济状况下,那么多艺术片滞销的现实。
  如果中国也这么干了,马上就有一堆的对策:我干脆不放你的片子了,连一日游的机会都没有,就让几个最赚钱的片子平分那三分之一。
  前期不宣传,后期不推广。
  说白了就是舍不得花钱,最后只能在微博上哭穷,还想让影院来买单?
  凭什么啊?
  “那你为什么现在开始扶植艺片?”
  “也没有刻意这么做,商业性和艺术性,是电影产业的两大支柱,好莱坞的全球推广那么厉害,但他们同样注重独立电影。悦华的电影商业性足够,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往艺性方面倾斜了一点资源”
  休息了十五分钟,快结尾的时候,聊了全频道阻塞干扰
  “全频道阻塞干扰是什么意思?”
  刘慈欣解释道:“怎么说呢,您如果看了小说,就知道了,最后主角毅然决然控制空间站连同自己的生命一起撞向了太阳。剧烈的太阳活动影响了地球的信号通讯,造成了全频道阻塞干扰,其实这是个电子战的名词!”
  “所以,这部电影是战争片?”
  “差不多”
  “听说这部片子的投资是八亿?”
  张俊生点了点头:“接近八亿,全球68个国家地区同步公映!”
  “你很喜欢这部作品?”
  “我是01年看的这本书,,最后男主角驾驶“万年炎帝号”飞船撞向太阳,从而引发磁爆。作战双方回到马可尼之前的时代,科技优势方的军事优势被抵消。这种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屏蔽整个地球的玩法,在当年深深的震撼了我!从那天起,我就立誓一定要制作这部电影!”
  “当然,剧情肯定做一些修改,我们把对手设置成了机器人军团”
  全频道阻塞干扰成书于1999年,内容是:北约全面侵华,俄罗斯钢铁洪流在远东虎视眈眈,战事节节败退,国内形式危在旦夕
  男主角作为空间站的宇航员可以说是离战争最远同时也是最安全的个体,奈何国势如雷卵。老爸苦战,女票殉国,最讨厌战争的他也不得不参加进来。毅然决然控制空间站连同自己的生命一起撞向了太阳。剧烈的太阳活动影响了地球的信号通讯,造成了全频道阻塞干扰。北约信息化优势被削弱,战事逆转。
  当年的形势是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8/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