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0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0/1227

  宣读圣旨,赐酒赐座。
  朱慈烺开怀痛饮,向李定国询问战事的经过。
  李定国详细回答。
  听到惊险处,朱慈烺忍不住捏一把汗,也为李定国的大胆和果断而赞赏。
  “当年冠军侯霍去病初次出战,就带兵八百,奇袭匈奴,大获成功,后来果然封狼居胥,建立了不世之功勋。宁宇,大宁卫镇就交给你了,望你不负朕的期望,再接再厉!”朱慈烺举起酒杯。
  李定国字宁宇。
  李定国双手端酒,谨慎的说道:“臣惶恐,岂敢和霍侯相比?只求尽忠报国,以赎前罪。”说完,一饮而尽。
  殿中蒋德璟和李邦华相互一看,都微微点头,李定国虽然立下大功,但并没有飘飘然,脑子依然清醒——出身流贼,却能保有如此的理智,倒真是难得啊。
  ……
  武英殿之后,朱慈烺召李定国到乾清宫,两人继续聊。
  就军事而言,朱慈烺受益颇多。
  眼见唐亮在殿门后出现又消失,心知饼妹要见哥哥等的心急了,于是就停住话题,恩准李定国到翊坤宫去见李淑妃。
  李定国去了。
  望着李定国离开的背影,朱慈烺心情轻松,喀喇沁左翼蒙古被击溃,右翼遁逃,等于从沃尔都司、大同土默特、张家口到喜峰口,大明九边长城,上千里之地的蒙古部族,已经被大明纳入了大半,青海甘肃等地的蒙古不说,现在对大明威胁最大的,只剩下喜峰口往东,经界岭口到山海关这一代长城之外的蒙古了。
  这些原本是建虏的力量,但现在却为大明所用,此消彼长,蒙古草原的局势已经翻转,待到反击之时,大明不但可以从宁远、从辽南海岸、也可以从蒙古草原向建虏发起进攻,到时,从土默特张家口一直到哈刺慎右翼蒙古,都将是大明的臂助……
  当然了,仍需要小心谨慎,蒙古新附,人心未定,要想放心使用,仍需要一定的经营。
  所谓的经营,不止要有弹压的大棒,更要有生活的胡萝卜……
  正想着呢,脚步声急促,于海疾步匆匆地奔了进来。
  “宁远紧急军报,建虏大军,正往宁远杀来!”
  朱慈烺吃了一惊,猛然抬头:“快拿来!”
  心想今日已经是腊月二十六,马上就要过年,建虏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难道是试图偷袭?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兵者诡道
  ……
  宁远中右所。
  “呜呜~~”
  “咚咚咚咚~~”
  号角呜呜,战鼓擂动。
  建虏大军四面围住了中右所,正在猛攻,宁远中右所位在宁远和山海关的中间,是为两城之间最重要的一个通行枢纽,建虏大军来到之后,没有攻击坚城宁远,而是绕过宁远,直扑中右所,同时扫荡周边的明军堡子和田庄。
  历史上,崇祯十六年,山西总兵李辅明就是在中右所战死的。
  这一世,崇祯十七年,多尔衮成为辅政王之后,为了立威,也曾经率军快速扫荡,并攻下了中右所和距离山海关更近的前屯卫,将山海关和宁远之间的联系破坏殆尽,只留下宁远孤零零地一城。
  现在是隆武三年腊月二十六,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个时间段,谁也没有想到,建虏大军竟然会忽然杀到。
  “攻,天黑之前,一定要拿下中右所!先登上城头者,赏银五百两!”
  军旗之下,一个年轻的白衣白甲的建虏亲贵手提马鞭,正咬牙切齿的在大声命令。
  正是多铎。
  这三年来,“大清”事事不顺,身为大清的豫亲王,太子的十五子,多铎十分的郁闷,去年乌克尔河的大好开局,但因为土默特的背叛,最后功亏一篑,被明国小皇帝窃取了胜机,今年明国渡海骚扰的力度,越发加大,他带兵驰援,但只是在海岸边乱跑了一通,除了两次小战斗,他竟然一次也没有见到明军的主力。
  回到沈阳之后,多铎气的发疯,打仗这么多年,他还没有这么憋屈的时候呢。
  多尔衮却是冷静。
  以多尔衮的聪明,早已经知道明国是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清过去不是屡屡入塞骚扰明国吗?现在明国也学会了,所幸辽东辽南海岸边都是荒芜之地,几乎没有居民,除了第一次猝不及防,被明军攻破盖州和海州,造成重大损失之外,去年前年,在加大防守力度的情况下,旅顺金州等大城都坚守,明军不敢上岸深入,损失在可控之内。
  但今年情况又有了变化,明军竟然绕到鸭绿江口,迅捷上岸攻陷了镇江堡,这令建虏上下都是震惊——在这之前,对于明军今年的渡海骚扰,多尔衮是做了充分准备的,除了严令沿海各处,加强防御,不得懈怠之外,他还秘密调集了六万人马,于复州金州盖州一代埋伏,只等明军上岸,进入复州,立刻就实施包围,将上岸的明军全歼。
  如此,不但可以挫败明军的骚扰,而且可以令明军胆寒,再不敢上岸,辽东海岸的危机,自然也就解除了。
  但计划却是失败了。
  周遇吉极为小心,派出的侦骑极为广泛,对于复州城,也没有必须拿下的意图,只是顾着烧杀,大清兵马稍一出现,他立刻下令撤退,等于鱼儿还没有上钩,就已经是掉头逃跑了。
  不得已,多铎只能放弃包围的打算,带兵追击,想要在明军登船离开之前,歼灭明军。
  但明军的动作太快,船只极多,他们还是慢了一步,等他们的主力杀到海岸边,明军主力早已经上船撤离。
  这也就罢了,没有想到明军居然在极短的时间里,忽然又出现在了鸭绿江口。
  虽然在多尔衮的严令之下,镇江堡的守军得到了加强,守将也极为尽忠,但还是没有能顶住明军的进攻,只是一天,就失陷了。
  战后,多尔衮亲自来到镇江堡,望着残垣断壁,尤其是城墙被炸开的那个大坑,脸色铁青的久久沉思……
  经此一次,除了旅顺金州等沿海要塞,镇江堡的防守也得加强。因此,不等镇江堡的硝烟完全散尽,建虏就开始强征朝鲜民夫,用皮鞭驱使,重建并且加固镇江堡的防守。
  同时的,多尔衮也下定决心,要重建水师,一方面征调朝鲜剩余的全部战船,编为大清水师,另一方面打造新船,就算不能和明军抗衡,也得能掌握海上的动向,不能再让明军船舰在辽东海岸予取予求、进行大范围的运动攻击了。
  ……
  而在这中间,建虏朝堂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这一次,不但是豪格一派反对多尔衮,认为多尔衮主政无能,导致大清处处被动,连连失败,连多铎阿济格也对多尔衮的治国策略颇有微词。
  ——多尔衮以为,大清已经处在战略劣势,现在只宜固守,休养生息,保存元气,效仿明军,多练火器,改善军制,于蛰伏中找寻战机,不宜再主动出击了。
  多铎却以为,守不如攻,花银子组建水师更是无用,大清应该发挥野战长处,主动出击,攻打明国,包围宁远——去年插汗河套之战,关宁铁骑的精锐损失殆尽,吴三桂本人也已经被调走,关宁军实力大减。宁远危急的情况下,明军必然出大军来救援,只要指挥得当,上下用命,将宁远变成另一个锦州,将明国小皇帝刚刚积攒起来的精锐,全部歼灭在宁远城下,就如松锦之战的八总兵一样,还是极有可能的。
  因此,他力主再发动一次“松锦之战”,逼迫明军在宁远城下决战。
  但多尔衮却不同意,他以为关宁骑兵虽然受损,但现在的明国没有了流贼的牵制,可以将全部的主力调集到宁远,就总体兵力来说,大清没有胜利的把握,而宁远也不同于锦州,锦州虽然是咽喉之地,但却矗立在原野中,可以四面包围,宁远的地形却比锦州复杂的多,20里之外,就是觉华岛,觉华岛和宁远互为犄角,大清要想攻占宁远,非先攻占觉华岛不可,然大清没有水师,想到攻占觉华岛,非得等到冬季严寒,踏冰过江才有可能,
  即便占领了觉华岛,但冬季只有三个月,如果大清不能在三个月之内攻下宁远,等到春暖花开,海水融化,明军水师重来,觉华岛又会落入明军手中。局面又回到从前。
  以宁远城中的存粮,坚持三个月,绰绰有余,宁远城防更是坚固,又有红夷大炮的镇守,马科虽然不比吴三桂,但却也不是弱者,想要三月拿下,绝非容易。
  而最最重要的还有两个原因,第一,经过这几年的征战,大清以战养战的策略失败,粮草消耗极多,非是必要,不可再轻起大战了,不然后勤补给就会出问题;第二,现在明国的皇帝不是崇祯,而是隆武。
  隆武帝是知兵之人,他不会犯崇祯帝的错误。
  经过这几战,多尔衮越发不敢轻视隆武。他不能再轻易冒险,用国运做豪赌了。
  ……
  多尔衮好不容易说服了多铎,但多铎依然不甘心这么的被动挨打,提出率兵攻打宁远周边,劫掠需要的粮草棉布,以为大清振作士气。
  为了争取多尔衮的同意,他将自己思谋很久的计策向多尔衮说出。
  最初,多尔衮是不同意的,认为多铎的巧计很难成功,但是当喀喇沁左翼蒙古被明军击溃,右翼逃回,哈刺慎右翼更是举旗向明国草原,喀喇沁草原震动,察哈尔蒙古,巴林蒙古等都慌慌不安后,多尔衮改变了主意,转而支持多铎的建议了——连续的失败之后,大清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只有胜利才能振作内外的军心士气。
  临行前,多尔衮叮嘱多铎,要他快攻快打,不可恋战,一切以战斗的胜利和具体实物的抢掠为主。
  多铎出兵宁远,从沈阳带了一万主力,其中有两千是多尔衮新近操练的汉军火枪营,到了锦州之后,又从阿济格麾下抽调了大部分,加上察哈尔蒙古的八千骑兵,一共三万余人,气势汹汹的宁远杀来。
  ——渤海所之战后,阿济格的身体一直都没有复原,一直都在养病中,不然这样的机会怕也轮不到多铎,阿济格早就主动在锦州出击了。
  因此,建虏大军腊月二十六包围猛攻宁远的堡子和卫所,并非是故意,想要借过年的时间偷袭,实在是时间正好赶到了这个时候。
  ……
  现在,面对三年前被大清攻克焚毁、明国又重新修建的中右所,多铎发下严令,要众军在天黑之前攻上城头。
  于是。
  “呜呜”的号角声中,汉军八旗攻击更猛,携带的轻型炮、弓箭鸟铳朝着城头不住的施放……
  在多铎的督战之下,汉军旗不顾死伤,连续猛攻。
  滚滚硝烟和震天的喊杀声中,中右所摇摇欲坠……
  ……
  宁远。
  辽东巡抚李黎玉田和宁远总兵马科都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建虏大军忽然杀到,兵马众多,前锋在连山驿附近出现的时候,他们就得到了消息,黎玉田知道事情不妙,立刻向朝廷求援。马科则是率领骑兵出击,和建虏前锋战了一场,小有挫折,眼见建虏后续兵马滚滚而来,声势浩大,尤其是知道多铎领军之后,马科不敢恋战,急忙撤回宁远,准备凭城固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0/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