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9/1227

  “诸位多虑了,建虏早已经不是过去的建虏,民穷国困,缺医少药,兵马疲惫,我朝卧薪尝胆六年,陛下谋划有方,我军兵马雄壮,粮草充沛,孙白谷善于用兵,岂是当日可比?我料,此战我大明必胜!”
  兵部,年轻的职方司郎中蔡道宪高声道。
  ……
  锦州。
  英亲王府。
  一个汉官正在小声的诵读。
  “……福临,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代善,济尔哈朗,但使而等能顺应天时,洗心革面,休屠归汉,朕仍可视之一体,以百姓待。若执迷不悟,昆山纵火,顽抗到底,必玉石俱焚。”
  “伪署八旗汉官,本系我大明赤子,时穷势屈,委质虏廷,察其本怀,宁无隐忍?”
  “至如辽人,受我朝三百年之豢养,遭建虏二十载之摧残。祖父既受其刑毒,母妻甚被其宣淫。留二三孤儿,尚为旗下之奴;百千弱女,竟作胡中之妇。”
  “报仇雪耻,岂待异时?归正反邪,端在今日!”
  “但使幡然醒悟,则张良报韩,先挥博浪之椎;朱序归晋,遂成淮淝之捷!”
  “如蒙古、女真,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千古勋名,争之顷刻;眷恋穷城,碾成齑粉。”
  “勿谓言之不预。”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
  注:博浪之椎,张良刺杀秦始皇之举。
  ……
  不等汉官念完,坐在堂中的阿济格就听不下去了,他瞪着杀人的眼睛,愤怒的挥手,吓的诵读的汉官急忙跪拜请罪,然后仓惶的逃出。
  等到所有人都退出,身边只剩下次子傅勒赫和两三个亲卫时,阿济格终于是忍不住了,右手猛地捂住嘴唇,剧烈的咳嗽,再张开时,手心一滩鲜血。
  原来,三年前,渤海所之战时,阿济格为火炮所伤,在榻上养了三个月,方才渐有恢复,只是外伤虽然愈合了,但内伤却一直没有愈合,时不时就会发作,以至于这几年来,阿济格身体虚弱,力不从心,无法再像过那般,亲自冲锋陷阵,去年义州之战时,若非是身体不允许,阿济格早就冲到前线,而不是派伊尔登去骚扰明军粮道了。
  今日听了隆武帝的檄文,他气怒攻心,激动不已,旧伤一时就又复发了。
  “主子,主子!”
  “阿玛!阿玛!”
  傅勒赫和亲卫都是惊叫。
  傅勒赫又吼:“还不快去叫医官?”
  一个亲卫急忙往外奔。
  “站住!”
  阿济格忽然大喝:“给我回来,我没事,我的病,谁也不许透出去!”
  亲卫和仆从都定住了,傅勒赫眼圈发红,他们每个人的眼神都都透着担心,更有人落了泪,为主子的安危担心。
  “傅勒赫,你去召集众将,商议迎战之事……”
  “班泰,你速去义州传令,除了都克喀礼和全部步兵留守之外,其他人,内大臣图尔格、正蓝旗副都统宜巴里、察哈尔亲王阿布奈,喀喇沁右翼亲王杜陵,见我命令,立刻率领所有骑兵,前来锦州,听我调遣!”
  “再急报盛京,请辅政王定夺!”
  阿济格缓口气,竭力镇定的连续发出命令。
  其实,半个月前,就有明军出兵山海关的风声了,但因为有去年隆武帝亲征的假消息,阿济格以为明军故技重施,又想要骗他调兵,以耽误了军屯的整理,因此没有搭理,但没有想到,这一次是真的。
  南朝的万千大军,真的是兵出山海关,向锦州扑来了。
  ……
  下午,孙传庭的大纛已经来到了山海关,而作为大军前锋的吴三桂率领宁远骑兵营和宁远总兵马科,已经出现在了距离松山不到十五里的高桥。
  ——当年,松锦之战时,擅自撤退的王朴吴三桂等人,就是在这里被建虏伏击的。
  当年的尸山血海,仿佛还在。
  道边的草丛和沟壑里,隐隐还能看到累累地白骨。空气里好像还能闻到血腥气。
  旧地重游,吴三桂心中都是感慨,这是崇祯十五年、松锦溃败、他死里逃生之后,第一次来到高桥。
  物是人非,草木萧瑟,他不忍目睹,又忍不住有些后怕,当年若不是他跑的及时,现在怕也已经是这草丛里的累累白骨了吧?
  其实高桥并不险峻,也不适合埋伏,只是明军突围的时候正好是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建虏又提前挖掘壕沟,于黑暗中隐藏,加上明军慌不择路,各部没有配合,各自为战,所以才会被杀的血流成河,溃不成句,九边的精锐,多少善战的将士,就这么被人割草一般的牺牲在了这里……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松锦之战(二)
  ……
  松山前哨。
  高桥。
  面对旧日尸山血海,死里逃生的战场,吴三桂忍不住一番感慨,随后,他止住心中的胡思乱想,登上高岗,举起千里镜向松山方向观望。
  “嗯?”
  刚举起千里镜就看到,一名骑士从松山方向疾驰而来,渐渐近了,清楚看到是明军装束,从装备和甲胄看,应该是一名派出前探的夜不收。
  离得远远,那夜不收就举起手臂,意思是有紧急军情,而不等驰近,他一个摇晃,忽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众军急忙去救,发现他后背中了一箭,身上最少三处伤口,脸色更是苍白,像是好不容易才坚持逃回来的。
  “我有重要军情……”
  夜不收艰难的张口。
  众军将他扶到吴三桂面前。
  “总镇,我小队和建虏侦骑相遇,全军覆没,前方有建虏骑兵出现,大约有三千人,他们正向这里扑来……”
  夜不收艰难的说,不等说完就晕过去了,原来失血过多,终于是支持不住了。
  “把他交给医官!”
  吴三桂道。
  两个士兵将夜不收扶了下去。
  吴三桂脸色凝重。现在他身边只有一千五百人,面对三千建虏,实在是没有无胜算,尤其不知道三千建虏之中,又多少真虏,多少假虏?所以心里不免有些发虚。
  副将吴国贵望着他的脸:“总镇,怎么办?”
  吴三桂抬目看向前方,咬牙道:“能怎么办?我既为前锋,岂能不战而撤,坠了大军的勇气?”说着,拔出腰间长刀,向前挥指:“这里是高桥,是我关宁兵当年中伏血战的地方!建虏骑兵来的正好,弟兄们,随我杀,为当年死难的弟兄们报仇啊~~~”
  众军轰然响应。
  吴国贵知道吴三桂的心意,一边响应,一边叮嘱身边的信骑:“速去通知马总镇,就说我宁远骑兵营已经冲上去了,请他尽快跟上!”
  “是!”信骑得令,急急去通知宁远总兵马科。
  马蹄滚滚,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宁远营骑兵向来敌冲去……
  ……
  后方不远。
  听到吴三桂带兵冲击,马科先是微微一惊,随即就明白了——作为当年松锦大战的八总兵之二,吴三桂和他,原本都是排名前列,数一数二,最为朝廷器重的大明将官,尤其是在曹变蛟,杨廷臣等人壮烈之后,他们两人原本应该成为翘楚,但事实上是,经过几年的改变,不但周遇吉,佟翰邦已经超过了他们,李定国这样流贼出身的后起之秀,也已经渐渐和他们并驾齐驱,如果再不努力,被黄得功,刘良佐,王光恩,王允成等人超过也不是不可能。
  吴三桂表面不在乎,心中却是焦急,加上现在军制改变,各将的家丁逐渐减少,公募之兵渐渐增多,再像过去那样保存实力,也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吴三桂才会毫不犹豫的要去“会一会”以往避之不及的建虏骑兵。
  吴三桂如此,他马科自然也不能落后。
  “虏在前,随我杀啊~~”
  马科大吼。
  ……
  建虏出现的三千骑兵,其实是两队,一队是镶白旗护军统领伊尔登率领的两千骑兵,另一队是松山守将钮祜禄·隆煦麾下的七百蒙古骑兵,伊尔登奉了阿济格的命令,前来支援松山。在和钮祜禄·隆煦商议之后,两人决定合兵一起,在高桥阻击明军的前锋,先杀明军一个下马威。
  这是两人的盘算,两人也有相当的信心,论骑战,他们自信还是能击败明军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9/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