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8/1227

  这一刻,多尔衮恨死了,早知道两位喀尔喀汗王如此的“贪利忘义”、因势利导,说什么他也是不会将他们从喀尔喀草原请来的。
  但痛恨也是来不及了,眼下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多尔衮急急返回。
  若有若无的小雪已经停了,天色蒙蒙黑,马上就得点火把了,就在此时,远远的,就着这天地之间的最后一抹光亮,多尔衮举着千里镜极目远望,忽然就看见前方原野里卷起了滚滚烟尘,然后他脸色一下就变了……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第二次松锦之战(二四)
  ……
  正白旗副都统,董鄂·鄂硕,此时正带兵在最前方警惕。
  鄂硕是骑都尉董鄂·席汉长子,正白旗人,从军屡有功绩,历史上,最高做到护军统领,后晋升为内大臣,世职一等男爵。但他真正有名的却是因为他的女儿董鄂氏,因董鄂氏受顺治的宠爱,被晋封皇贵妃,他的世职也进为三等伯。去世后因女儿的缘故,追赠为侯爵。
  民间传说里,说顺治帝极其喜爱汉妃董小宛,为了董小宛茶不思饭不想,最后甚至遁入空门。
  所谓的董小宛,其实就是鄂硕的女儿,董鄂氏。
  只因为都有一个董字,所以被误传。
  虽然传说是假的,但顺治对董鄂氏的喜爱却是千真万确的,说众里寻她,说金屋藏娇,都是一点不过分的,如果不是董鄂氏诞下的四皇子早夭,她本人也早丧,怕是根本就没有康熙继位的机会。
  也因此,鄂硕随着女儿的传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姓。
  这一世,顺治还年幼,董鄂氏也刚刚出生不久,鄂硕是没有机会继续在历史上留名了,因为今日他将被湮没在这里。
  ……
  鄂硕当然不能自知,今日将是自己的死期。
  但作为正白旗的副都统,建虏八旗的高级将领,他已经清楚意识到了面对的险境,当中军辎重粮草继续前行,他们这些骑兵却被命令留在原地,并且辅政王发下发令,要随时待战之时,他那时就名表,一定是出了什么大的变故,所以辅政王才会改变改变。
  在等待的这半个时辰里,鄂硕往来督促,一点都不敢怠慢。
  而后,消息传来,说土谢图汗不听命令,已经自行带兵遁走之后,鄂硕更觉得惶恐。
  因此,当探骑来报,说后方有大队骑兵滚滚追到,打的是喀尔喀札萨克图汗的黑旗时,他登时紧张和惊恐起来,照计划,札萨克图汗的四万骑兵,应该在锦州断后,阻止明军才对,怎么这么快就出现在这里?难道是明军已经追来了?
  又或者,辅政王要预防的敌人并不是明军,而是札萨克图汗的骑兵?
  “告诉他们,令他们停止前进,我这就派人去禀报辅政王!”鄂硕意识到了
  札萨克图骑兵的危险和不善,他大声告诉信骑。
  但话音不落,鄂硕忽然听见前方一阵大哗,却是他派出去前哨骑兵退了回来,为首的人惊慌大喊:“副都统,不好了,札萨克图骑兵杀过来了……”
  “喀尔喀,真是叛了啊。快,快去禀报辅政王!”
  鄂硕大惊。
  这时,身后马蹄声急促,苏克萨哈亲自冲到,冲着鄂硕大叫:“鄂硕!主子有令,挡住札萨克图骑兵,没有听到锣声之前,任何人不得后退一步!”
  “嗻!”
  鄂硕心知辅政王已经知道了,于是答应一声,拔出腰刀,脸色发白的高喊:“勇士们,随我杀啊~~”
  “杀!”鄂硕身边的十几个白甲兵响应,但剩下的披甲骑兵一个个却都是面露惊恐,畏缩着不敢上前,不是他们胆小,而是札萨克图骑兵冲来的骑士,太过庞大了。轰隆隆,马蹄踏地,如奔雷一般,在夜色即将来临,大地即将为黑暗笼罩之前,只能看到冲来的札萨克图骑兵无边无际,铺满了原野,但却不能知道有多少人……
  “狗奴才们愣着干什么,杀啊!”
  苏克萨哈大叫,用手中的马鞭鞭打那些露出畏惧的披甲骑兵。
  “冲,退后者斩!”
  鄂硕大叫,然后带头往前冲。
  但冲不过百步,喀尔喀骑兵的箭雨就扑到了。
  噗噗噗噗。
  如雨打沙滩,密集无比。
  啊。
  一片惊呼,战马嘶律律的倒下一片。
  而后,喀尔喀骑兵冲到,双方厮杀在了一起,
  不久之后,鄂硕就被淹没了,不知道是战死,还是被压在了马下……
  ……
  被多尔衮留下断后的,除了一部分的正白旗、镶黄旗和正蓝旗,还有汉军旗和科尔沁左翼蒙古骑兵,总数在一万骑以上,如果加上遁走的土谢图汗蒙古,则就是三万多骑,以三万骑兵应对后方的变故,原本是足够的,但不想土谢图汗忽然离开,孤零零的抛下了建虏的一万多骑,多尔衮一时来不及应变,只能用这一万多骑兵,尽力抵挡。
  虽然在这之前,多尔衮有所叮嘱和提防,但札萨克图骑兵来的太快,人数太多,而且不由分说,直接就展开攻击,而就在札萨克图骑兵攻击中路、双方混战的同时,一大队笠盔鳞甲的大明精锐骑兵,忽然在左翼出现,从旗号看,正是吴三桂和马科的关宁铁骑。
  接着,右翼又有明军精骑出现,却是虎大威和佟翰邦。
  时过境迁,和过往不同,在隆武帝整饬军队,又取得连续的胜利之后,大明骑兵对建虏骑兵的畏惧之心,几乎已经是不存在了,他们器械精良,士气高昂,奋力砍杀,连胯下的战斗似乎都比建虏所用战马要更加雄健,夜色里,不但用弓箭鸟铳射击,马刀砍刺,而且会抛出一枚枚的手炸雷,隆隆炸响,掀起红光,炸死敌兵,惊的战马到处乱窜……
  不久,更多的明军精锐杀到。
  吴三桂,虎大威,刘肇基,马科,佟翰邦,刘耀仁,姜镶,高杰,李过,王汝成,王恩光,各部都是奋力突击。
  建虏八旗虽然以野战见长,但在此时此刻,他们面对大明骑兵这个原本熟悉、但却又陌生的对手,原本的心理优势却已经渐渐不存在了,除了少数悍勇的精锐白甲兵,依然视明军如草芥,大部分的披甲骑兵对于冲到的大明骑兵,都有一种重新认识,心生胆怯的感觉。
  ……
  “告诉图赖和鄂硕,一定要顶住中军!”
  “汉岱严守!”
  “命令嘎哈和拔汗那,从侧翼绕行,对明军实施反击!”
  “严令金砺和吴守进的汉军旗骑兵,寸步不得退,退一步者,斩!”
  “拜斯噶勒呢?他的科尔沁左翼骑兵为什么不突击?”
  暗夜里,没有太多的指挥艺术,就是死战。
  比拼的是双方的组织和近战能力。
  多尔衮站在高处,依据火把的密集和喊杀的剧烈,加上信骑的不断回报来判断战况,由此发布命令。
  不过很快的,他就意识到战场陷入混乱,已经不是自己可以控制和指挥的了。
  ——远方的火把越来越多,意味着明军和札萨克图汗骑兵越来越多,而己方的被动则是越来越明显,各处都有被突破的消息。
  “王爷~~~”
  马蹄声急促,图赖一身是血的策马奔上了高坡,对着多尔衮急急报道:“敌人太多了,各处都已经顶不住了,请王爷速速撤退,这里就交给奴才吧!”
  ——没有明说,但意思已经明显,顶不住了,我们已经败了,王爷你先逃,奴才留在这里断后。
  多尔衮痛苦的闭眼,他知道,终究是没有挡住。
  “王爷,走吧,不能再犹豫了……”
  眼见剧烈的喊杀越来越近,借着火光,几乎已经能见到明军骑兵的身影了,苏克萨哈急忙劝促。
  ——为了胜利,多尔衮将身边的精锐白甲兵都派了出去,此时还留在身边的不过十几骑,一旦明军大队冲到面前,他们将难以抵挡,逃无可逃。
  多尔衮睁开眼睛,目光看向图赖:“这里就交给你了。”
  “为大清尽忠!”
  图赖翻身下马,对着多尔衮深深一拜。
  多尔衮点头:“活着回去,本王在盛京等你!”
  图赖感动的满脸是泪,伏在地上已经是泣不成声。
  多尔衮拨马就走。
  多尔衮不是一个只会使气血之勇的莽将,他带兵一向冷静,他知道,自己留下来也无用,如果自己出了意外,大清将更难以挽救,因此毫不犹豫的离开。
  苏克萨哈和十几个白甲兵急忙跟上。
  图赖跳上马,又朝战场杀了过去。
  ……
  奔驰中的多尔衮终究还是压不住胸中澎湃如海的懊悔情绪,他猛的勒住坐骑,回头又看向了这近在咫尺、但大清骑兵眼见就要全面溃败的大战场——喊杀震天,惨叫马嘶不绝于耳,大清骑兵已经呈现出了溃败之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8/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