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3/1227

  金世俊去传令。
  孙传庭环视左右:“全军继续向前,击破多尔衮,收复大凌河,就在今日!”
  ……
  暗夜里,一队建虏骑兵正在沿着小凌河通往大凌河的官道疾驰。
  众骑簇拥之中,一个白衣白甲的建虏亲贵正在拼命策马。
  正是多尔衮。
  多尔衮逃离了即将溃败的后军战场,追着中军而去,此时跟在他身边的,除了苏克萨哈和几十个亲信白甲兵之外,还有洪承畴。
  可连洪承畴一个学士文臣,也得咬牙苦撑,跟着多尔衮一起策马狂奔。
  幸亏洪承畴也是多年戎马,骑术还算过的去,因此才能勉强跟上。
  真正让洪承畴心情沉重、感觉胸口喘不过气的,其实是溃败的战局。
  虽然战败是他预料中,但他却没有想到,大清会是以这种方式,被明军击败。
  隐隐的,他好像又回到了崇祯十五年,松锦决战的那一个夜里。
  那一次,他也是暗夜狂奔,心情惊惶,不知道下一步将在哪里?
  ……
  “主子,你快看!”
  奔驰中,苏克萨哈指着前方大叫。
  其实不用他叫,多尔衮也已经是看到了。
  前方的道路和原野里,忽然出现了火光,而且不是一点两点,感觉十几里的范围都是星星点点。
  就多尔衮和苏克萨哈的判断,他们此时应该是追上了礼亲王代善率领的中军主力,那些火光,都是行军的火把,只是火把怎么这么的凌乱?夜空中,隐隐好像还能听见一阵阵的骚乱之声,就大清行军来说,这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难道是中军发生了什么意外?
  接着,路边开始出现倒毙的尸体,都是他大清的士兵和仆从,横七竖八的倒在路边和原野里,很多人身上都带着箭,此外还有几辆散乱、废弃的马车,寒夜冷风,一片狼藉,就好像刚刚经历了一场战斗,大清中军被人袭击了一样。
  众人都是震惊。
  多尔衮脸色发寒,他隐隐的猜到了什么……
  “出什么事情了?后军为何如此凌乱?”
  此时,道边出现几个掉队的伤兵,多尔衮纵马上前大声询问。
  见是大清辅政王,几个伤兵急忙下跪,由一个年长的老兵惊恐的答话:“回主子辅政王,土谢图汗的骑兵袭击了我们,抢了我们十几车的粮食……”
  果然。
  多尔衮脸色发青,就像他猜测的那样,眼前的乱象果然是土谢图汗的骑兵造成的。
  土谢图汗,无耻!
  眼见大清露出败相,土谢图汗不但不襄助大清,带兵急急逃跑,而且还落井下石,趁机抢夺大清的粮草和辎重。
  苏克萨哈等人都是愤怒——土谢图汗居然敢抢大清的粮车,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此仇来日必报!
  洪承畴却是脸色黯然,土谢图汗抢夺大清的粮食,意味着即便是土谢图汗这样的蠢人,也已经是看出了大清即将败亡,不抢白不抢,抢了也不怕大清兴师问罪……
  多尔衮再喝问:“现在他们人呢?”
  “都跑了,礼亲王击退了他们……”伤兵叩头哭道:“求辅政王带上奴才,奴才们愿为大清效死。”
  多尔衮冷着脸:“后面会有人收治你们!”
  说完不再问,一甩缰绳,继续向前狂奔。
  众人默默跟上,将伤兵们甩在身后。
  蝼蚁而已,没有人会在意他们。
  ……
  很快,多尔衮就追上了断后之兵,暗夜里,众将眼中的惊慌和缓慢的行军速度,令多尔衮的心情更加冰冷。
  再然后,多尔衮见到了代善。
  听闻札萨克图汗真的已经投降了明国,并且带着明国骑兵袭击了后队,一万多大清骑兵已经溃败,扎萨克图骑兵和明国骑兵随时都可能追到之后,代善脸色发白,仰天长叹。
  他知道,事情已经是不可为,大清已经是败了。
  不但是败了,而且是惨败。
  不说明军,只说扎萨克图汗的四万骑兵,就够大清喝一壶的。
  ——在这之前,代善虽然率兵击退了土谢图汗骑兵的袭击,但却损失了不少兵马和粮草,也幸亏土谢图汗没有太大的企图,抢了粮食就跑了,如果继续鏖战下去,谁也不知道战事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经此一战,不但军心动摇,而且全军上下知道了喀尔喀蒙古骑兵背叛大清的消息。
  所以,丝毫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更多的惊慌和不安,原因很简单,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救援锦州,喀尔喀的数万骑兵是大清非常重要的臂助,现在臂助不在了,他们退回辽东的路途,还能安全吗?
  如果后军溃败,明军和喀尔喀骑兵即将杀到的消息再传开,整个大军说不定会不战自乱。
  “情势危急,辅政王如何打算?”
  叹息之后,代善看向多尔衮。
  多尔衮默了一下,痛苦的说道:“我中军多是步兵,更携带粮草辎重,行走缓慢,一旦被明军和喀尔喀骑兵追上,必然是全军覆没,所有人都得死。为今之计,只能断臂求生,留下老弱,原地扎营死守,拖住明军,精锐主力急赴大凌河,往盛京撤退。”
  说到最后,多尔衮的声音低沉了下去,脸色越发痛苦。
  因为这实在不是什么好计划,对大清来说,这等于是放弃了所有的老弱,用老弱的生命和鲜血,阻挡明军前进的脚步,以为精锐主力脱险,拖延时间……
  这样的仗,大清从没有打过,多尔衮不由的惭愧。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第二次松锦之战(二八)
  ……
  代善却不意外,因为多尔衮所说,正是他心中所想,或者是,这是眼下唯一可行的办法了,他望着多尔衮:“不知何人留守?”
  多尔衮凄然的说道:“战局如此,我身为辅政王,罪责难逃,就由我留下断后,请礼亲王带领我大清主力和青壮,尽速离开……”
  “不!”
  不等多尔衮说话,代善就断然喝止:“你是辅政王,大清的重担都在你的肩膀上,怎么能由你断后呢!我今年已经是六十有八,算是半截入土的人了,一生没有为大清立下过什么功绩,只享受荣华和福贵,就这么的去了,无颜见太祖和先帝啊,所以就由我来断后吧。”
  “二哥!”
  “不要说了……”
  代善面色坚定的叹息:“九死一生之事,就让我这个老头做吧,你就不要和我争了,你还年轻,大清未来还要靠你。”
  多尔衮感动了——刚才那番话,他是有机心的,为的就是以退为进,逼代善断后,但不想不用他逼,代善就主动请缨了,多尔衮有些惭愧,望着代善,整理甲胄,深深行礼。
  ——代善年轻时候少年轻狂,放荡不羁,又或者利令智昏,做了很多的错事,为努尔哈赤所不喜,失去太子之位,但年老之后,他却性情大变,变的稳重,公正,一直在努力的扮演调解者的角色,渐渐为人所尊重,即便是豪格,也对代善礼敬三分,多尔衮能成为辅政王,并持续把持朝纲,更多有他的臂助。
  现在遇上危急,代善没有躲避,以老迈之躯,毅然承担起断后的责任,不能不令多尔衮感动。
  因为这一次断后,不是九死一生,怕根本就是必死无疑。
  代善坦然受了多尔衮的礼,然后说道:“现在整个中军,在十一万人左右,其中精壮有三万,分别被我安置在大军的前后左右,除了留下正红旗供我使用之外,其他的,你全部都带走。八旗中,腿脚利索的,都跟你走,那些走不到的老弱,随我留下,汉军旗中,正红旗镶红旗都已经残了,两个都统,金砺和吴守进现在又落在后方,生死不明,就由两个副都统带队,随我留下防守,汉军正黄旗都统巴颜,跟我礼亲王府有些关系,就令他带着正黄旗汉军,也留下助我,孔有德的重炮,肯定是带不走了,也令他留下,至于其他各部将官、文臣,有用的工匠,所有能行走的骡马,能带走的,你都带走吧。”
  多尔衮感动:“如此重担,怎能让二哥和正红旗独自承担?我两白旗……”
  代善摇头:“你两白旗也没有多少人了,你的担子还重的很,用人的地方更是多,所以我就不留了。”见多尔衮还要阻止,他摆手:“军情如火,不要再啰嗦了,事情就这么定了。”
  多尔衮默然了一下,点头:“好。”
  代善看向身边:“勒克德浑!”
  “在!”
  一个穿着红色甲胄,非常年轻的建虏亲贵从旁边闪了出来。
  代善一生生了八个儿子,但八个儿子或战死、病死,又或者是早夭,到现在,已经是全数丧尽,一个也是没有了,代善在悲痛之余,只能将关爱的目光投向下一代。
  ——爱新觉罗·勒克德浑,是代善三子萨哈璘的次子,今年刚二十岁,明达聪敏,通晓满、汉、蒙古文,颇有谋略,因此得到代善的喜爱,被代善寄予厚望,未来他死之后,这正红旗的旗主,就将属于勒克德浑。
  “你带兵一千,随辅政王一起撤退吧……”代善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3/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