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0/1227

  除了斩首石华善,多铎还免去了石廷柱的所有职务,贬为马夫。
  ……
  大凌河。
  喊杀声依旧震天。
  军旗之下。
  多尔衮脸色苍白如纸。
  身边人也都是黯然。
  天色已经近黄昏,所有人都已经能看出,今日是不可能突破河防了,不止是各部精疲力尽,已经没有渡河的力气了,更因为渡河使用的工具,那一支支的木筏,在连续的激战和明军火箭刻意破坏之下,已经所剩无几了,几处浅滩则被尸体血肉覆盖,已经无法纵马过河,继而做战了……
  众人之中,一个披着大氅,带着暖帽的干瘦老头,比多尔衮的脸色更苍白,眼神更黯然,那就是洪承畴。
  战败,灭亡,俘虏,屈辱,无颜见江东父老,遗臭万年,千古的骂名……这一切,怕都已经排着队在等他了。
  “鸣金,收兵!”
  终于,多尔衮艰难的从牙缝里面挤出了四个字。
  “当当当当~~~”
  鸣金之声响起,正在强渡的建虏各部听到鸣金之声如逢大赦,在河岸两边扔下无数的尸体,潮水般的退去。
  ——这一战,虽然只进行了一个下午,前后不过三个时辰,但战况却是极其惨烈,大凌河河水被染成了红色,建虏各部死伤无数,尸体堵塞大凌河,河水都断流了……
  因此,撤离岸边,回到营中之后,即便建虏军纪残酷,营中不许哭泣,但还是有很多侥幸逃回一命的人放声大哭,建虏八旗少有的,竟然是弹压不住,因为这一次哭泣的不是汉军旗和蒙古旗,而正是他们建虏八旗自己,原本的精锐,被称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骄横之师,这一次竟然也被杀的心胆俱丧,嚎哭不已。
  “覆灭之相啊……”
  听着营中的哭声,伫立在河岸不远,面色凄凉的洪承畴,望着冰冷无情的大凌河,忍不住发出轻声的哀叹。
  “先生,王爷请你去!”
  脚步声响,多尔衮身边的一个亲卫急急来通知。
  洪承畴点头,拖着老腿,跟着他身后而去。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各处都点起了火把,伤兵的呻吟和隐隐的哭泣之中,更显凄冷。
  多尔衮正站在河岸不远处的一处小坡上,和他一起的是多铎,洪承畴来到之前,两兄弟好像是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说到愤怒处,多铎甚至是拔刀劈砍了坡上的乱木。
  等洪承畴来到,多铎怒气冲冲的走了,头也不回。
  依然站在坡上的多尔衮无比黯然,眼神和表情都是说不出的灰败……
  洪承畴隐隐听到了一些,明白多尔衮两兄弟又是在为豪格而争吵,加上情况危急,战事不顺,多铎心中有太多的郁闷,所以才会情绪失控,拔刀乱劈乱木。
  ……
  心里虽然明白,但身为汉臣和贰臣,洪承畴脸上却不敢有任何表现,上到坡上,向多尔衮行礼:“王爷。”
  多尔衮转身看他,面色凝重:“明军骑兵主力连同一部分扎萨克图的蒙古骑兵,现在就在十里之外,虽然他们暂时没有继续进攻的迹象,但明日一定会进攻,明军骑兵主力和孙传庭率领的步兵主力,应该也不远了。”
  “对岸的明军还在增加中,张家口三个叛部的骑兵不断出现。”
  “义州方面,张国维统帅明军南京京营的兵马,随时也有可能会压过来。”
  “我军被三面夹击,情势极度危急!”
  没有隐瞒,多尔衮将最紧急的军情,直接告诉洪承畴,最后,他目光直视洪承畴:“大清已经是危急了,先生以为该如何?”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大凌河之战(下)
  听完多尔衮所说,洪承畴撩起袍角,噗通就跪下了,悲声:“自古战事分为算定战、舍命战、糊涂战。大清打的是舍命战,明国却是算定战啊,其为上,我为中,所以战事不顺……臣为幕僚,臣无能,没有预先谋划,辜负王爷的信任和重托啊……”
  多尔衮脸色更苍白,上前一步,单手扶他,叹道:“先生不必如此,下一步如何,还要先生指教。”
  洪承畴却伏地不肯起,呜呜哭泣的说道:“臣才能浅薄,已经无计,如今之策,只能看天意了……”
  “什么天意?”
  多尔衮的手僵在半空。
  洪承畴抬起头:“臣当年在松山时,右腿冻成了老寒腿,每遇雨雪天气之前,就会发作疼痛,其状难忍,刚才臣的右腿又剧痛。”
  “你是说……”多尔衮明白了,眼中迸出喜色。
  “是,今夜九成会有大雪。一旦有雪,气温必降,大凌河必然封冻!”洪承畴道。
  ——九成,但并不是百分百,另外,即便大凌河冰封,大军也未必就能安全撤退,因为大凌河的冰面可以走建虏兵,自然也就能走大明兵,如果大明在后追击,胜败依然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洪承畴才要说天意。
  但在天意之外,也有人力,如果“大清”能提前做好准备,但等天降大雪,气温降低,河面冰封,立刻过河,说不得就能杀明军一个措手不及,而身后的追兵,一时也追不上来,但是过了大凌河,退到广宁,有了城池依托,大清就能缓过这一口气。
  “苏克萨哈!”
  多尔衮对洪承畴的判断是相信,他转身立刻呼喊苏克萨哈。
  ——降雪不但能降温,而且雪如果足够大,还能拖延明军主力赶到的时间,令明军的马车和骑兵,无法按照计划赶到大凌河,对大清来说,再没有比天降一场大雪更有臂助的事情了。
  ……
  很快,多尔衮的命令就传了下去:今夜必有大雪,大凌河会冰封,各部做好渡河的准备,但是听到命令,立刻渡河!
  建虏大营动了起来,准备后半夜渡河。
  “今春来的早,二月的天气比往年要暖和许多,又已经一个月没有下雪了,今夜难道真的会下雪吗?不会是空欢喜一场吧?”
  有人在嘀咕。
  却是范文程。
  今日一战,那尸山血海,残肢碎肉的场景惊的他脸色发白,双腿直颤,后方追击的明军,更是让他惊恐,锦州战前,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日,大清会被明国军队追着跑,甚至是陷入重温,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不比营中的那些汉军旗士兵,他范文程当年可是主动投降建虏的啊,这么大的罪行,万一落在明国的手中,那是必死无疑啊。
  ……
  深夜,双方的探骑和斥候在大凌河周边展开激烈的缠斗……
  建虏步兵于暗夜中构筑防线,防止明军的突袭。
  多尔衮一直在等待。
  二月的夜晚,大凌河之边,寒冷而清寂,但多尔衮却一点都感觉不到冷意,他只觉得还是不够冷,时不时的,他就会冲出大帐查看,在感受寒意的同时,也翘首向天,期盼救命的大雪,早点落下。
  但雪花却始终不见。
  从子时一直到寅时,眼见就要卯时,再然后天就会亮,但多尔衮期望的雪花,却一直都没有落下。
  就在多尔衮的心,渐渐冰冷,想着“天不向大清”的时候,脚步声急促,苏克萨哈忽然闯了进来,惊喜的叫道:“主子,主子!下雪了!”
  “啊!”
  多尔衮大喜,跳将起来,冲出大帐。
  果然,漆黑的夜空里飘下了大片的雪花,在火把的映照下,洁白无瑕,如盐似絮,多尔衮从未觉得,它竟然是如此的美丽。
  “主子~~”
  又一个白甲兵急匆匆的跑来,惊喜的叫道:“大凌河冻了,冻了!”
  一向最能控制情绪,不轻易喜怒的多尔衮此时此刻,终于是控制不住了,他张开双臂,抬手向天,做感谢状,带着哭腔喊道:“天不亡我大清啊~~~传令,全军渡河!”
  ……
  对岸。
  李定国也几乎是一夜无眠,虽然此时此刻,他还不知道,代善率领的建虏后续,已经被大明全歼,也不知道,大明前锋骑兵已经追到了大凌河十里之外,但从建虏白天的疯狂,他却已经清楚判断出,建虏已经快要被逼到绝境了,决战已经到了最后时刻,这一条大凌河将是成败胜负的关键,如果能坚守到底,将建虏主力连同多尔衮本人隔绝在西岸,等到孙阁部率领大军主力赶到,全歼建虏主力,击杀或者是生擒多尔衮,都是有极大可能的。
  失去了这支兵马以及众多的宗室和将领之后,建虏将再无反抗的能力。
  如此,大明重兵就不用深入辽东,只辽南兵马就可以将整个辽东一扫而空。
  为患几十年的辽东之祸,一朝清除。
  陛下的心愿,也就可以了结。
  因此,李定国一点都不敢大意。入夜之后,对面建虏兵营死一般的静寂,更是令他心生警惕,他隐隐觉得,多尔衮入夜之后,一定会有行动。
  夜半凌晨的最冷时段,李定国亲自巡视,以防众军懈怠,建虏过河。
  掷弹手们列队完毕,准备像昨夜一样,往大凌河中抛掷手炸雷,预防河水可能的冰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0/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