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8/1227

  ……
  翌日。
  按照约定,多尔衮代替福临,率领建虏残余,来到明军大营前跪拜投降,并奉上“大清玉玺”和蒙古玉玺。
  张煌言接了,仔细检查蒙古玉玺,随后清点建虏残余,编造成册,见建虏真的是千人不到,他才算是放了心。
  但对皓首白发的多尔衮,他依然警惕,他知道,多尔衮依然是这些剩余建虏的主心骨。
  听到洪承畴前些天刚刚病死,坟茔就在后山,张煌言有些惋惜——没有将这个贰臣捉拿归案,实在是可惜。
  随后,张煌言再次急报辽东经略高斗枢,然后押着多尔衮布木布泰和不吃不喝、试图绝食的福临,连同建虏残余,从黑龙江流域回转,返回大明。
  ……
  京师。
  乾清宫。
  看完高斗枢送来的急报,隆武帝朱慈烺脸上露出了兴奋的微笑。
  多尔衮投降了,而且交出了蒙古玉玺!
  ——在这之前,朱慈烺一直以为,蒙古玉玺已经被梁以璋摔碎,已经不存在了,今日想不到竟然有这个意外之喜。
  多尔衮果然是枭雄,当日送给札萨克图汗的蒙古玉玺,居然是假的。
  就像索尼对吴三桂张煌言所说的那样,现阶段来说,蒙古玉玺确实是一件无价之宝,甚至是胜过建虏残余的投降。
  有了蒙古玉玺,大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统御蒙古各部,同时也更容易收服蒙古各部的心,对大明长久通知蒙古,十分的有益。
  大明朝,太需要这一枚蒙古玉玺了。
  “张煌言,敢于任事,做的好!”
  朱慈烺欣慰的赞叹。
  虽然不是张煌言,而是换一个胆小怕事,不敢决断,不敢担责的官员,建虏投降怕不会这么顺利。
  朱慈烺很欣慰,将张煌言派到吴三桂身边,这个人事是用对了。
  “多尔衮,倒也识时务。”
  “张煌言所奏,全准!”
  “传旨,将多尔衮,福临和布木布泰解入京师。”
  “是。”
  “建虏残余,全部安置在海参崴!”
  “内阁研议,设立海参崴衙门,张煌言为首任海参崴巡抚!”
  ……
  多尔衮投降之外,洪承畴的死,也是军报的重点。
  虽然多尔衮报说,洪承畴是突发疾病而死的,但朱慈烺并不是太相信,洪承畴早不死晚不死,投降之前死,实在太过于巧合。
  不过不重要了,洪承畴终究是死了。
  辽东战事,终于是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
  ……
  隆武帝的圣旨刚刚发出没有多久,一份紧急军报又送到。
  却是张煌言吴三桂返回途中,和罗刹人发生了交战。
  吴三桂奋起,击毙一百,剩下的三百罗刹兵仓惶逃窜。
  原来就是这四百罗刹兵,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将野女真杀的魂飞魄散,血流成河。
  此乃北境第一战。
  此战,建虏并没有参与,多尔衮带着福临和布木布泰投降,随行建虏七八百人,亲眼目睹了整个战事的经过。
  ……
  黑龙江。
  一场并不算激烈的遭遇战后,望着罗刹人抛弃的尸体,明军将士都是好奇,围着指指点点。
  远方。
  刚刚投降大明,成为俘虏的多尔衮亲眼目睹了这一场的战事,老实说,他心里很是惊讶的,他没有想到,吴三桂的关宁兵除了骑战之外,在军阵步战,火器使用方便,也已经是如此熟稔,面对四百罗刹人,不慌不忙,丝毫没有面对恶鬼的惊恐,各部协同,简直是毫无悬念,轻松击溃。
  如果大清顽抗,怕更不是关宁兵的对手了。
  ……
  击败罗刹兵之后,吴三桂张煌言押解多尔衮,福临和布木布泰,连同五百建虏残余,一路返回。
  福临和布木布泰坐马车,享受礼遇,原本多尔衮、索尼和苏克萨哈等建虏将领应该坐囚车的,但张煌言特许他们走路,就跟在福临布木布泰的马车后,一步步的返回大明。
  因为大明击败了“手持火器的地下恶鬼”,周边的野女真都是惊骇,简直是将大明将士当成了除妖伏魔的神,一路无人骚扰,只有一双双躲在密林的女真眼睛,目送大明军队带着投降的建虏残余离开。
  一路颠簸难行。
  明军严密监视,用皮鞭驱赶,不使一个建虏掉队。
  建虏众人早已经没有了反抗的意志,或哭泣或哀伤,一个个都已经是认命了。
  虽然没有尊严,被明军牛羊一般的驱赶,但总是保住了性命,而每日一餐也得到保证,夜晚有临时驿站,或者是帐篷可以休息,不至于冻死饿死。
  多尔衮一路一句话不说,拄着棍子,和普通建虏一样,跟在福临的车后,一步步向前,有“奴才们”心中不忍,上来要背负或者是搀扶他,但都被他一把推开。
  行到半途,忽然有命令来到。
  晚上,多尔衮被提到了吴三桂的军帐中。
  帐中火把明亮,吴三桂张煌言连同马科三人正站在地图前,指指点点。见多尔衮进入,张煌言令人给多尔衮搬来了一个马扎。
  多尔衮却不坐,站在帐中,低头垂眼,一句话不说。
  “多尔衮,你连日里一言不发,莫非是后悔了?”张煌言盯着他。
  多尔衮面无表情:“岂敢?既然降,就再没有其他心思。”
  “那就好,我问你,你可知海参崴?”张煌言问。
  多尔衮抬起头,目光微有疑惑,但还是点头。
  吴三桂听见了,急忙拿着地图走到多尔衮面前:“具体在哪,你给咱指一下。”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海参崴
  ……
  军帐内。
  面对吴三桂送到眼前的地图,多尔衮低头看。
  ——吴三桂手中的地图,还是一份老式的,当时他大清为了征讨野女真而草绘的简易地图,十分不准确,但多尔衮还是知道大概位置的,于是就在地图上指出。
  马科也凑了过来。
  确定了位置之后,又取来新绘的地图,相互比较,确定无误之后,吴三桂和张煌言都微微松口气,张煌言问道:“多尔衮,海参崴是否有女真野人?那里可有城池,可有驻军?”
  对于张煌言所问,多尔衮心中是疑惑的,他不明白,大清都已经投降了,明国已经平定了辽东,一路以来,更是杀到了黑龙江流域,震慑了野女真,还击溃了罗刹鬼,一路经过这么多的地方,张煌言从没有多问过一句,为什么会对海参崴这般在意?
  在他的印象里,那就是一个小渔村,生活在那里的野女真,怕是连一百人都不到。
  明国为什么要对一个小小的海参崴这样在意呢?
  难道是有什么特殊的目的?
  就自己所知,多尔衮回答。
  听到海参崴没有兵,只是一个百十个女真野人聚集的小渔村,张煌言微微点头,目光沉思。
  ……
  第二日,队伍忽然改变行进的方向,往海参崴而去,历经一个月,开辟道路,跋涉五六百里之后,他们终于是来到了海边的一处小渔村。自从努尔哈赤建政以来,就一直在征服、收拢女真野人,海参崴距离沈阳将近两千里,原本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但为了扩充实力,建虏兵马曾经数次出现在这里,大部分的野女真都被建虏消灭或者是带走,现在留在这里的已经不多了,听闻又有兵马出现,野女真吓的又都逃跑的,映入张煌言、吴三桂和马科眼中的,只是几十间的茅草屋和海岸边,带不走的几艘破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8/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