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1227

  从广东到天津,运送的是粮米,从天津到广东运送的货物,朝廷不要求,不过收取的税赋要按照漕河二十四关的总税一次性全部征收,也就是说,厘金税一分不能少。
  即便如此,沈家生意也不会差。
  生意场上,时间就是金钱,走漕运三个月,但走海运一个月就够了,如果风平浪静,遇上好天气的时候,说不定二十天就可以到。从天津到广东,货物源源不断,沈家生意一定会越做越大。
  朱慈烺心情愉快,他没想到漕米改海会如此顺利,原以为会在朝堂上扯皮,纠缠一段时间之后,朝臣们才会同意,但不想朝臣,尤其是内阁四臣,居然没有提出太多的反对意见,首辅周延儒更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崇祯又大喜,如此雷厉风行,一个早朝就通过了。
  当然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敲定。比如天津口岸的设立,衙门的组建,查缉官员的任命。具体施行最少需要一个月,但比起其他事务,这一次已经算是雷厉风行了。
  散朝后,回到内阁值房,首辅周延儒不喜不悲,古井无波,次辅陈演表情轻松,谢升和魏照乘的脸色却不太好看。四人中,陈演对漕米改海乐观其成,谢升和魏照乘直接反对,但不想最后还是没有敌过皇太子的巧妙布局,周延儒明着中立,但其实也是反对,不过眼看挡不住,他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
  在案后坐下,谢升叹口气,道:“巧舌如簧,我等又上当了。”
  魏照乘也叹口气,嘀咕道:“确实啊。”
  没人说话了,值房一片寂静,只有首辅周延儒案头的紫金钵盂里的墨水在轻轻荡漾……
  国政大策,原本是内阁职权,但皇太子一而再、再而三在朝堂上提出大策,他们内阁四臣却毫无表现,再这么下去,内阁值房会换成东宫信王府也是说不定啊。
  工部侍郎宋玫的府邸。
  轿子还没有完全落地,宋玫就急匆匆的掀帘跳出,提着袍角,奔入正堂。
  “自清!自清!”
  宋玫气喘吁吁的喊。
  一个高瘦的人影从屏风后面闪了出来,方巾宽袍,儒雅的笑:“怎么了宗伯大人,是不是一点都不差啊?”
  原来是萧汉俊。
  萧汉俊字自清。
  宋玫关上门,连连点头:“是是是,果然是通过了……”说着说着,忍不住就大笑了起来:“当浮一大白啊,我在朝堂十几年,就属今天最痛快!”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将早朝的经过简单的讲诉了一遍。
  萧汉俊点头:“这个投名状算是纳了,以后太子必然会重用大人!”
  宋玫叹口气:“不过我也惹恼了内阁和魏藻德大人。”
  “魏藻德冢中枯骨,不必在意,至于内阁嘛……也就周延儒有点手段,其他三人不足为虑,只要大人跟紧了太子,他们不敢拿你怎样。”
  说完,萧汉俊深深一礼,转身离开。
  “你要去哪?”宋玫愕然。
  “大人的事成了,我的事,还没有了呢……”
  留下一道长音,萧汉俊从后门悄然而去。
  ……
  信王府。
  早朝的顺利让朱慈烺神清气爽,散朝后,他又和沈廷扬谈了一些私密。比如,将“京惠商行”和赵敬之的名字告诉沈廷扬,虽然没有直说,但以沈廷扬的聪明,已然明白他的意思,广东到天海的航线一旦开通,京惠商行必然是沈家优先合作对象。
  在府中休息了一会,吃了一些点心,朱慈烺带了田守信和十几个锦衣卫,出了北门,直奔神机营的野训营地。
  离开高大城墙拱卫的京师,在野外的道路上疾驰。清风吹面,朱慈烺心情很是不错,极目远望,京师之外即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初春三月,山野丘陵都冒出一层浅浅的绿衣,去年种下的冬小麦开始返青——崇祯十五年的春天,渐渐来到了。
  朱慈烺身后还跟着一辆马车,里面装载了火药厂刚刚制作完成的纸包弹。
  远远的看见神机营营门紧闭,林立的火红色的三角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营门前的四个卫兵持枪而立,看到远方有马匹奔来,立刻就警惕起来,待到看清来人居然是朱慈烺之后,都大吃一惊,三人下跪迎接,另一人急慌慌地去通报。朱慈烺校场阅兵,又在神机营巡视,神机营上上下下都认得他皇太子的模样了。
  朱慈烺翻身下马,不等神机营的将领列队迎接,直接往里面走。
  一边走一边看。
  神机营的营寨规规矩矩,围墙营帐完全照戚少保之法所立,万历之后的明军大部分都是如此。
  循着声音,朱慈烺直接向训练场而去。
  “参见殿下。”
  神机营副将李顺带着魏闯等三名千户疾步匆匆的从训练场而来,见到朱慈烺,急忙参见。
  照朱慈烺的命令,神机营现在是一日四练,早上十里长跑,上午队列和空枪操练,下午实弹操练,晚上还要加练一场,刚刚六天,体力都还没有从高强度的训练之中调整过来,感觉除了魏闯之外,李顺和另外两名千户的眼睛里都满是疲惫。
  朱慈烺和蔼但又不失威仪的微笑:“不必多礼,训练的怎样了?我要亲自观看。”
  训练场上。
  “呯呯”一阵枪响,八十步之外的长木靶被打的木屑乱飞,二十四名火枪手,分成三个轮次,实行三段击。他们之后,另外二十四个火枪手正在准备。
  等他们射击完,枪口向上竖起后,一名百户走上去挨着数木靶上的弹孔,木靶上固定着铁甲的地方还揭起看过,一会回来回报道:“殿下,共打放二十四枪,命中十八处,命中率超过七成。”
  朱慈烺点头,照《纪效新书》,七成的命中率已经是精兵了。
  不过朱慈烺还是有点不放心,他亲自走到木靶前查看,尤其是挂在木靶上的那一件铁鳞甲,他仔细的翻了一下,铁鳞甲的多个甲片被击中,但没有击穿——看来旧式火药的威力还是不够大啊。
  朱慈烺将火药厂刚刚研发出来的纸包弹介绍给李顺魏闯还有另外的两个千户。
  听完朱慈烺的介绍,四人都是惊喜。
第一百八十五章
纸包威力
  魏闯第一个试枪。
  魏闯拿起一个纸包弹,用手摸了一下,感觉铅弹在上,射药在下,竖起枪管,从底部咬开纸筒,将火药倒入枪膛,然后再将铅弹填入,压实后又装好引药和火绳。
  比起现在的空枪操练,这中间节省了弹袋和火门两个步骤。
  千万不要小看这两个步骤,战场之上这意味你可以提前七到八秒钟向敌人开火,一次射击节省七八秒,几轮下来就可以多开一枪,增加了射击的密度,一场战斗下来,每个火枪兵都可以射出比以往更多的子弹,有可能会决定到一场战斗的胜败。
  “砰!”
  魏闯举着装了纸包弹的鸟铳,扣动扳机。
  火绳燃尽,八十步之外的木靶被打的粉碎。
  魏闯放下枪,惊喜不已:“殿下,威力……好像更大了。”
  朱慈烺淡淡微笑。当然更大,火药更精炼了,份量充足了,射击的威力自然会增大。
  魏闯又试了一枪,这一次在木靶上挂了一具铁鳞甲。
  砰!
  枪声响过,鳞甲震动。
  朱慈烺再次查看效果。
  这一次,铁鳞甲的甲片被击穿了,洞口向后裂出许多锋利的铁片,铅弹嵌在铁甲后的木靶中,魏闯用匕首将铅弹挖出,交到朱慈烺的手中。
  铅弹已经变成无规则的扁扁的一片,若是击中人体躯干,柔软的铅弹会分裂成许多小块碎片,形成空腔效应,造成大出血,在如今这个时代没人能救得活。也就是说,八十步的距离里,使用纸包弹的神机营鸟铳可以将建虏的单层铁甲兵打的血肉横飞,不过还不足以伤害建虏的三层铁甲兵。
  魏闯笑的合不拢嘴:“太好了,这纸包弹不但省事,而且威力大,不怕士兵少装或者多装火药,这是谁想出来的,真是太聪明了。”
  另外两名千户也试枪。
  连李顺都手痒的试了一发。
  大家对纸包弹赞不绝口。
  接着魏闯又试验了一发斑鸠铳的纸包弹。
  距离定在一百二十步。
  枪声响过,捆在木靶上的铁鳞甲连同木靶一同被轰飞,等到找回来,铁鳞甲胸前的护心镜都被击穿,变形的铅弹在护心镜上钻出不规则的一个大破洞。
  一百二十步的距离,使用新式火药和子弹的斑鸠铳足以对建虏的三层重甲兵造成伤害。
  朱慈烺微微笑,心说:“看你狗日重甲兵再猖狂!”
  在实弹射击对面的一块空地上,大约六百多个火枪手分成六队,正在进行空枪操练。
  “竖枪!”
  “倒药!”
  一个军官正大声命令。
  所谓的空枪操练,就是指一步步的执行开枪射击前的分解动作,从最初的清火门、竖枪、拿药筒、倒射药到最后的射击,一共有二十个多个动作和指令,只有这些动作烂熟于胸,才能形成条件反射般的操作,才不会在纷乱的战场上出错,也才有实弹射击的资格。
  神机营都是老兵,照理不应该有这么多空枪操练的人,只是因为荒废太久了,很多人都手生了,朱慈烺要求的又严格,副将李顺不敢马虎,动作不熟悉不连贯的火枪手,全部回炉再造,十天之内没有改善者,一律清除神机营的军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