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5/1227

  只要李定国安守本心,辽王无兵无权,宗室更都是空架子,或能图谋,但却无法不轨。
  果然,不久之后,锦衣卫再密报,抚远大将军李定国不应,辽王沮丧落寞,已经是泯然矣。
  同年,制定《皇位继承法》。
  ……
  隆武四十二年,黑龙江将军吴三桂,安西将军周遇吉,先后逝去。
  同年,罗刹国在欧洲战事失败,转而又把目光投向远东,不久,撕毁《尼布楚条约》,再次袭扰大明边疆。
  新任黑龙江将军佟定方,率领边军出击,跨越北海,击溃罗刹军,将疆土再次扩大。
  罗刹国乞和,双方约定新的条约。
  这一年尾,蒸汽机出现雏形,各项科技蓬勃发展,隆武帝大喜。
  ……
  隆武四十三年,堵胤锡致仕,张煌言进为首辅。
  堵胤锡治国十年,天下大定,工商农业发达,科技发展,外贸昌盛,沿海的通商港口千帆万船,义务教育和改土归流深入人心,很多法律和制度得到了确定和规范,中外武功无敌,人口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万人,史称“孙堵之治”。
  虽致仕,但隆武帝赏赐宅邸,准堵胤锡在京师居住。
  同年,翼王成为陆军讲武堂、水师讲武堂的副祭酒,代替隆武帝,主持一切重大仪式。
  隆武四十八年,已经六十八岁的隆武帝召集群臣,拿出高藏于“敬天法祖”之后的遗诏,当众宣读。
  原来,隆武三十三年的时候,隆武帝在遗诏里就清楚写下传位于六皇子朱和坤。
  众臣这才知道,隆武帝对翼王是早有所属。
  同一日,隆武帝朱慈烺宣布退位,为太上皇。
  翼王继承大统,为大明第十八任皇帝。
  不同于过往,隆武帝交给他的,是一个完全崭新、蒸蒸日上的庞大帝国。
  也不同于历代皇帝,翼王也是一个开明,革新,具有相当现代思想的另类君王。
  退位、继位大典之前,隆武帝将翼王召进乾清宫,将秘藏的一块石碑示之,令其遵从。
  ——王在法下、虚君实相、君主立宪,此乃国家政体发展的三个阶段,也是未来所向,凡朱氏子孙,都得顺应潮流,严守法律,不得动用军权阻挠,更不得开历史的倒车,如有违,天噬之!
  翼王在石碑前跪拜发誓。
  以后每一个继任皇帝,都得如此。
  翼王继位,年号熙宁。
  ……
  隆武帝为太上皇,去往承乾宫居住,改宁寿宫。从此不理政务,全部交给熙宁帝。
  ……
  熙宁三年。
  安西将军李来亨越过班加湖,兵至德里,击破敌联军二十万,斩首无数,恒河河水为之堵塞。
  ……
  熙宁四年,台湾水师总督,太子太傅郑森在马六甲病逝。
  ……
  熙宁六年,消息传来,抚远大将军李定国外出狩猎,途中忽然病逝。在这之前,归顺大明的多尔衮,在法华寺剃度,同日圆寂,法号慧通。
  秋风落叶而下,故人纷纷逝去,一时,隆武帝心有所感,十月,太上皇隆武亲自去往英烈祠拜祭,见到英烈祠中,那些牌位上篆刻的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他不能自己,遥想一生,几乎落泪。
  ……
  是夜,电闪雷鸣,磅礴大雨,大明湖中的乌龟,成群上岸。
  隆武帝忽发急疾,不能动。
  熙宁帝急至。
  娜仁皇太贵妃和李皇太淑妃围在隆武帝榻边,泪如雨下。
  握着二妃的手,隆武帝脸带笑容,悄然崩逝。
  临前轻语:“一切皆有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
  消息传出,景阳钟三十六响,天下缟素,万民齐哀,哭声遍于九州。
  ……
  隆武帝朱慈烺于崇祯十五年,国势颓废,大厦将倾之际,以弱冠之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抚军京营,而后朱仙镇大捷,击溃李闯,又两次抵御建虏入塞,亲征乌克尔,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后继位,不惧艰难,锐意改革,知人善用,勤俭克己,国家财税大增,人民安居乐业,终厉兵秣马,克复辽东,收复台湾,开拓西域,服膺四方。
  更不用说,王在法下,确定君权边界,自削皇权,克己恕人,更是古往今来,从来都没有的事。
  谥号“神武”。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如果有来生
  ……
  “啊~~”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慈烺忽然睁眼醒来,他双脚双手乱蹬,只觉得自己正处身在水池之中,周围都是水,不能呼吸,几乎死去。
  忽然。
  “哗!”的一声,后衣领好像被什么人提住,手臂亦被人拉提,感觉整个人平地而起,被拉出了水面。
  朱慈烺趴在岸边,大口的吐水,这时才猛然的惊醒,自己竟然还是落水了,但不同的是,他双腿并不残疾,那个推他落水的刘志,也并没有在身边同时出现。
  睁开眼,他惊讶的发现,救自己上岸的两个人,竟然是熟悉的两张面孔!
  一个郑森,一个萧汉俊。
  都是年轻时候的模样。
  郑森揪他后衣领子,萧汉俊拉他手臂。
  更惊异的是,两人都穿着现代人的衣服,衬衣牛仔,留着时髦的长发。
  “哥们,你没事吧?”郑森一边拧衬衣的水,一边问。
  “好好的,怎么落河里面了?是谁推你的吗?”萧汉俊甩着湿漉漉的头发问。
  “郑森,萧汉俊!”
  朱慈烺忍不住脱口叫。
  “郑森?”郑森笑道:“我不叫郑森,我叫郑大木,他也不叫萧汉俊,瞅他那样,哪有一点俊?他叫萧易,黄易的易。对了,你怎么知道我们两人的姓?”
  朱慈烺愣愣的,不知道如何回答?又觉得郑森的话很多,远不是过去安静少语的样子,心知他的确不是郑森。
  抬头四望,发现这是一个自己从来都没有来过的地方,但确是一个现代世界,远处有高楼大厦,周边是大河堤岸,还有人在垂钓,不远处是一座高架桥,桥上有高铁,桥下则是汽车通行。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就如前世,但同时又那么那么的陌生。经历了隆武帝的一世,感觉什么都不一样了……
  “这是哪?”朱慈烺忍不住问。
  “当然是京师了。”郑森笑:“你怎么连自己在哪都不知道了?”
  “京师?”
  朱慈烺惊讶,左右看,口中喃喃道:“是大明的京师吗?”
  “当然是大明!”郑森还是笑。
  “现在是哪年?”
  这一下,郑森脸上终于是露出了奇怪的表情,好像觉得朱慈烺是一个外星人,但还是回答:“今年是大明联邦帝国行宪四百六十年。”
  朱慈烺似惊似喜,又似失落。
  “瞎和他啰嗦什么?看不出他已经糊涂了吗……”甩干了头发的萧汉俊却是十分冷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5/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