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1227

  朱慈烺快马返回京师。
  乾清宫暖阁。
  朱慈烺进到暖阁时,崇祯正坐在桌子后黯然神伤。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崇祯对勋臣一向信任,并且赋予重任,想不到朱纯臣和徐允祯二人却欺君罔上,竟然做出如此多的不堪之事,崇祯看了徐允祯的供状,简直是愤怒到了极点,脑子里嗡嗡的,连朱慈烺向他请安他都没有听见。
  “春哥儿,你记着,像朱纯臣和徐允祯这样的逆贼,你以后绝不可用!”崇祯余怒未消。
  “儿臣谨记。”朱慈烺躬身。
  崇祯颓然叹息一声,忽然道:“朕被他们蒙蔽了这么多年,上愧祖先,下愧黎民。朕……实在算不上什么明君啊!”
  说到最后,声音悲苦,几乎是要哭出来。
  “宵小之徒在所难免,连太祖高皇帝都曾经为不法之臣所骗,父皇何必自责?”朱慈烺连忙劝。
  “朕哪有脸面跟太祖高皇帝相比?”
  崇祯脸色黯然。
第二百三十二章
内库府藏
  朱慈烺心知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解释:“父皇切莫多想……”
  崇祯摇手打断他的话,长长叹息:“不要说了,朱纯臣徐允祯是朕错了,朕不该用他们,你不用安慰朕,朕也用不着你来安慰。今天叫你来是要告诉你,朱纯臣和徐允祯的前车之鉴,你一定要警醒,京营之兵一定要练好,万万不可辜负了我对你的期望!”
  朱慈烺连忙跪下,发誓道:“定不负父皇重托!”
  崇祯轻叹:“起来说话。”等朱慈烺站起,沉思了一下,缓缓道:“春哥儿,你开店的事,朕准了。”
  “谢父皇!”
  朱慈烺大喜谢恩。
  崇祯板着脸:“先不要谢,皇店不是小事,如果出了篓子,朕可不会保你!”
  朱慈烺肃容道:“儿臣一定小心。”
  “希望你说到做到,莫要仗着皇家的名义胡作非为,不然朕随时都会收回你开店的权力!”
  “是。”
  “你计划什么时候开业?”崇祯问。
  “当然是越快越好,儿臣想着,月底之前就准备开业。”朱慈烺简直是急不可耐。
  崇祯转对王承恩:“王大伴,带太子到内库里,随他挑一些东西,就算是朕对古玩店的开业贺礼吧。”
  “是。”王承恩躬身。
  “谢父皇!”
  朱慈烺大喜过望,心知道这是母后的功劳,以崇祯日理万机,心力憔悴的状态,纵然同意朱慈烺开皇店,也不会想到为他送什么开业贺礼,这显然是周后提醒的结果。
  “京营操练要抓紧。下去吧。”
  崇祯轻轻叹口气,眉宇间有一股散不开的忧愁。
  朱慈烺跟着王承恩离开。
  走出暖阁时,内阁四臣周延儒,陈演,谢升,魏照乘,加上兵部尚书陈新甲五人正在等候。朱纯臣和徐允祯之事虽然震撼了朝堂,但对整个大明朝来说,辽东的建虏和陕西河南的流贼,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每日早朝后,崇祯都会召集重臣,商议这两地的情势。
  五人向朱慈烺行礼。
  经过治国四策和漕米改海之后,朝臣们对朱慈烺的敬畏却愈发增加,人人都知道,皇太子年纪虽小,但狡黠程度却是超过他们。
  朱慈烺微笑回礼。
  ……
  皇宫内库。
  虽然贵为皇太子,但对皇宫的内库,也就是老爸的私藏品和私房钱,朱慈烺却没有太多的了解,只知道老爸的内库每年有百万两银子的收入,但每年的花费也在百万两,如果天下太平,不需要挪作他用,这百万银子基本也够皇宫开销了。
  但从万历后期开始,历任皇帝不停的从内库拨钱,去补辽东军费的大窟窿,内库钱粮很早就已经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了,崇祯又没有他爷爷万历皇帝的敛财手段,像京营将士这种拖欠半年军饷的事情,近年来常常发生,内库里的金银库房大部分也都是空的。
  为崇祯管理内库的并不是司礼监,而是女官掌管的尚宝局。
  历朝历代,宫中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女官来主持、导引。比如皇后的册立,太子妃的册立,各种繁琐的仪式,还有一些文件、器物的保存和管理工作,都需要大量有文化的女性来完成。
  这就是女官形成的原因。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初,就在宫中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成员都是女性,一共有六个局,分别是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外加一个宫正司。
  明成祖登基之后,改变了朱元璋的许多规矩,宫中的女官被大量裁撤,女宫大部分的职能都转交给了太监掌握,只留下尚宝局的四个司,负责掌管皇帝的钱库,并管理各类的印信和各种珍贵物品。
  明成祖之后,女官制度就没有变过。
  明孝宗朱祐樘的母亲纪氏就曾经是尚宝局的一名女官,为皇帝管理私房钱,一次明宪宗心血来潮,忽然想看看自己有多少私房钱?于是就兴冲冲地来到了内库,负责接待他的正是纪氏。纪氏美貌聪敏,内库管理的井井有条,令明宪宗心动不已,当晚就临幸了纪氏,这成了大明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尚宝局的女官,而不是嫔妃成为国母的唯一例子。
  十月后,纪氏生下了明孝宗朱祐樘。
  但明宪宗最宠信的万贵妃却不能容许朱祐樘的存在,派人要除掉小皇子,太监张敏和几个宫女悄悄把小皇子藏了起来,保住了小皇子的性命,直到六年后,在宫中躲藏六年,被宫女太监偷偷养大的小皇子才见到了他的父亲——以为自己没有儿子,日夜神伤的明宪宗。
  史载,明宪宗抱着小皇子大哭:“是吾子,类我!”
  是我的儿子,像我。
  但纪氏和张敏,还有隐藏明孝宗朱祐樘的几个宫女却都被万贵妃所毒杀,宫斗残酷,连太子生母都无法幸免。
  回到现在。
  朱慈烺现在要去的不是金银库,而是府藏库。
  金银库早已经空了。
  所谓府藏,就是历代皇帝的私人收藏品。
  大明历史上,府藏库最有名的一个收藏品就是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倒不完全是因为它的珍贵,而是因为大太监冯保竟然悄悄的把它从皇宫内库偷了出来,并且大辣辣的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题跋和印章,后世里随着《清明上河图》的光芒四射,冯保偷画之事也广为人知。
  冯保能把《清明上河图》从宫中盗出来,说明府藏库的管理并不是太严格。
  而在冯保之前,《清明上河图》的上一个主人是严嵩。
  据《天水冰山录》所记,严嵩事败,被朝廷抄没家产,除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外,还有王羲之父子、柳公权、颜真卿、吴道子、苏轼、黄庭坚、欧阳修、赵孟頫等历代法帖名迹共计3201轴(卷、册)。
  严嵩被抄时,百分之九十的财产是字画古籍,现银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时人称雅贼相,也算名副其实。
  朱慈烺想,严嵩事败到现在已经将近一百年,朝廷对从严嵩家抄没的书画作品并没有做过处置,纵使有冯保第二,历代太监偷了一些,现在府藏的应该也还有不少。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是第一
  不需要多,只要来个几十副就可以了。
  一名府藏库的女官司记带着两名女官在府藏库前等待,见到太子殿下,众宫女一起叩拜行礼。
  司记,女官官职名称,六品职。
  朱慈烺扫了一眼那女官司记。
  然后他微微惊奇。
  不是因为女官的美丽,而是因为那女官眼睛红红,眼角挂着泪水,好像有什么悲伤的事情令她无法忍受,即使面对当朝的皇太子,她也不能控制心中的悲伤,嘤嘤哭个不停。
  对着皇太子哭哭啼啼,女官无礼。
  “怎么回事?在太子殿下面前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站在朱慈烺身后的王承恩脸色一沉。
  女官吓的跪倒在地:“殿下恕罪,奴婢不是故意的。”
  朱慈烺倒不在意,一个女生在他面前哭哭啼啼,他丝毫没有被冒犯的感觉,只有一种怜惜。
  “起来吧,你要是不舒服,可以请他人代替。”朱慈烺道。
  “谢殿下,奴婢能行。”
  女官站起来,擦擦眼睛的泪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