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1227

  “臣……”黄宗羲不能抗旨,但又为侯方域的安全担心。
  朱慈烺知他心意,淡淡笑:“先生放心,本宫对候公子绝无恶意。”
  黄宗羲想想也是:如果皇太子想要降罪,现在就可以降了,哪还用支他离开?
  于是躬身道:“臣告退。”用安慰的眼神看了侯方域一眼,转身退出。
  房间里只剩下朱慈烺和跪在地上的侯方域。
  “殿下,”这么一缓,侯方域噎在喉间的那口浓痰终于是咽了下去,他急忙解释:“我侯家时代忠良,绝无忤逆君父之意!家父从小就教导臣……”
  一大番的解释之言。
  朱慈烺静静听着,等侯方域说的差不多了,他忽然道:“侯方域,你真想救父吗?”
  “是!只要家父能从诏狱脱困,臣万死莫辞!”想到老父进入诏狱大牢的凄凉背影,侯方域情绪激动,眼泪止不住而下。
  “不用万死,有一条九死一生的路,只要你能走通,我不但保你老父无虞,而且还可让他官复原职,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走?”朱慈烺淡淡道。
  侯方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喜道:“请殿下吩咐!”
  “我说的九死一生不是夸张,是真的九死一生!”朱慈烺盯着侯方域的眼:“你可要想好了,一旦本宫将那条路指出来,你想要反悔也来不及了。”
  “只要能救父,就算是刀山火海,臣也愿意去走一遭!”
  侯方域想也不想。
  真是孝子啊。
  朱慈烺忽然有点犹豫了,他不知道该不该将候大公子置于那种九死的险境?侯方域是才子,也是孝子,假若明朝没有亡,他一定会有所作为,并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而经过这一番的交谈,朱慈烺更是真挚的感受到了他的赤子之心。这样的人,不说英俊的外表,只说他的才气和赤诚就是一时人杰,只因为要拖延流贼围攻开封的时间,就将他置于险地,是不是暴殄天物,或者是自毁英才呢?
  侯方域殷殷望着朱慈烺。
  慈不掌兵,如果侯方域真是一个人才,必然能完成此事,如果不是,也就没有什么好可惜的——只要能改变甲申之变的历史走向,有些人必须牺牲,有些事必须去做。
  朱慈烺下定决心,闻到:“你是河南归德府人,对吧?”
  “是,我侯家世居归德府。”
  朱慈烺点头,肃容道:“好,接下来我要说的都是朝廷机密,出我口,入你耳,绝不能再被第三个人知道,否则你就是泄露军机之罪!”
  侯方域咽了一口唾沫,点头。
  “本宫交给你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烧粮!”朱慈烺一字一句的说。
  “烧粮?”侯方域惊讶。
  朱慈烺道:“今天是三月十三,你明日一早就出发,日夜兼程返回归德府,京师到归德一千两百里,算日子,十天左右你就可以回乡,而本月月底,二十七八之时,会有十万流贼会围攻归德府。而你的任务就是城破之时焚烧城内粮米,不使流贼在破城之后获得更多的军粮!只要你能烧掉城内五成粮米,本宫就算你立下大功,到时不但你父亲出狱无虞,本宫还会为你请功!”
  听到此,侯方域脸色大变。
  他是河南归德人,对流贼之祸最清楚,也最恐惧。
  崇祯八年万余流贼举着火把,四面围攻归德府的景象,他还记忆犹新,这几年中原各地都糜烂了,但仗着归德府高大城墙的保护,归德局势还算安稳,家乡人也都还平安。但照太子所言,流贼马上就要围攻归德了,家乡的平安和宁静马上就要被打破,他脸色如何能不变?
  更让他震惊的是,皇太子居然要令他烧粮!
  这是怎么回事?
  中原局势已经糜烂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了吗?归德府已经不可保了吗?皇太子既然知道归德府要被攻击,为什么不提前增兵守卫?
  侯方域眼有惶恐,脑中闪过无数的疑窦,但皇太子严肃无比的表情让他明白,这些问题不应该是他问的。
  城内粮米,指的当然不是官府的府库,而是商人世家的粮仓,他侯家是归德世家,烧掉自己的粮米不算什么,但如果烧别家的,恐怕不会那么容易,这个乱世里,粮米就是命,你烧人家的粮米,人家不跟你拼命才怪呢,即使明知道流贼破城后,粮米都会被流贼抢走,但能狠下心来焚烧粮米的人,却也没有几个。
  人都有侥幸心理,想着我只要藏好了,不被流贼发现不就可以了吗?干嘛要烧掉?还有甚者会想,没有粮米,流贼不是就要杀人了吗?所以粮米不能烧,自己保不住,留给流贼保命也可以。
  至于流贼得到粮米之后,实力会扩大,会攻打更多的州府,那就不在他们的考虑中了。
  因此,烧粮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朱慈烺盯着侯方域,继续道:“本宫会派得力人手配合你,今天已经十三了,除去十天的赶路时间,你回乡后只有三到五天的筹划时间,任务艰巨,九死一生,万一被流贼发现你就小命不保,所以你要想清楚了,如果自认做不到,现在就可以拒绝我。”
  说完,盯着侯方域的脸,等着他回复。
第二百八十五章
艰巨任务
  侯方域一脸懵。
  他被朱慈烺的话彻底震撼了。
  不过毕竟是大才子,很快他就理出了重点。
  归德府要被流贼攻击了,皇太子这是要坚壁清野啊。
  不过这好像不是皇太子,而应该是兵部的权责啊?
  还有,为什么不找归德当地官员,却要找我?
  侯方域脑子里飘过无数的疑云。
  但有一点他是清楚的:皇太子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只要他能完成此重任,救父必然不是问题!
  侯方域吸一口气,拱手道:“殿下,臣以为,朝廷应该即刻向归德调兵,督师丁阁部,保定总督杨制台和襄阳左良玉……”
  身为归德人,他首先想到的是保卫归德。
  但他想的太简单了。
  丁启睿手下只有几千人,是空头督师,杨文岳的保定兵和左良玉的湖北兵是朝廷剿匪的最后家当,岂能放在归徳府?鼓动归德府百姓聚城死守是一个办法,朱慈烺曾经想过,不过最后放弃了,一来现任的归德知府和商丘知县都没有那个能力,二来,归德不是坚城,就算把所有百姓都发动到城墙上,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因为流贼已经不是过去的流贼了,不但有了火炮而且攻城手段也越发多样,从两次围攻开封就可以知道,以开封城的重兵和坚固城墙尚且摇摇欲坠,归德府没有坚守成功的可能。
  而城破之后被流贼报复性屠戮的景象也不是朱慈烺愿意看到的。
  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牺牲百姓。
  但焚烧粮米,不使流贼得到补给却是可以的。
  朱慈烺打断侯方域的话:“你觉得朝廷调这些兵马救援归德需要多长时间?”
  虽然不是将门出身,但侯方域的父亲侯恂做过巡抚,侯方域有耳濡目染的机会,平常又喜欢读兵书,对关内建虏和中原流贼有一些研究,而对官军的拖拉作风也听闻不少,他咽了一口唾沫,回答:“最少需要十五天,现在时间正好,只要朝廷立刻下令,十五天后,流贼围攻归德之时,官军正好可以赶到!”
  朱慈烺摇头,冷冷道:“实话告诉你吧,流贼即将围攻归德的情报是我从一个秘密渠道获得的,并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准确性,何况流贼善变,如果朝廷冒然向归德调动大军,结果流贼却直扑开封了,这个责任由谁来负?”
  “这……”侯方域哑了,整个中原,开封才是重中之重,也是官军防御的重点,不但因为开封是大邑,地理位置重要,是中原腹心,更因为开封有一个周王——亲王失陷,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除非流贼大军真的出现在归德城下,否则朝廷不会轻易往归德派军。
  而流贼一旦兵临城下,以归德的城防怕是坚持不到朝廷救兵的来临。
  “那,那也不能什么也不做啊……”侯方域脸色苍白。
  “所以我才要派你回老家!”朱慈烺盯着侯方域的脸:“除了烧粮,你还要疏散归德的百姓,令他们携带钱粮,往山东避祸。你侯家是归德府的名门望族,各州县名门大族多是你侯府亲故,百姓也多信服你家,只要你多加劝说,百姓必然听从。如果流贼不攻归德最好,如攻了,百姓们也能少受一些损失。”
  归德府位在豫东,离山东单县只130里,山东境内虽然也有小股流寇,但总体还算安宁,将归德百姓疏散到山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侯方域明白了。
  他不是傻子,从皇太子的表情和眼神他已经判断出,流贼即将围攻归德府的消息一定是真的,而朝廷无力救援归德也是真的,想到归德的家人和归德城破后的景象,他心头一阵慌,目光和朱慈烺相触才想起,皇太子正等着自己的答复呢。
  烧粮很危险,但为了救父他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咬牙,侯方域拜倒在地:“臣明白了,如果流贼真的围攻归德,臣一定想方设法烧掉城内全部粮草,绝不让流贼在归德获取军资!”
  朱慈烺点头:“好,我和令尊在京师等你的好消息。”
  心里微微松口气,如果侯方域回答:归德百姓也是大明子民,朝廷为什么弃而不救?那侯方域就是刘宗周一脉,都是迂腐而不知道机变的清流,写写文章还可以,但却不适合做朝廷官员,更不适合从事机密任务。
  所幸侯方域不是那样的书呆子。
  听到“令尊”两字,侯方域全身热血沸腾,胸中勇气更足,深深一拜伏:“谢殿下。”
  朱慈烺温言道:“起来说话吧。”
  侯方域起身重新落座,因为激动,他脸色涨红,手指微微在抖动。
  “刚才我说任务九死一生,你可明白我的意思?”朱慈烺道。
  流贼围攻归德,为的就是钱财和粮米,侯方域焚烧粮米,等于虎口夺食,触及了他们的根本利益,一旦城破,他们一定全城围捕侯方域。
  “臣明白,只要能遏制流贼,救出老父,臣九死无悔!”侯方域眼睛红了。
  朱慈烺心说侯方域真不会说话,难道是把我当成绑匪,逼着你去做不情愿的事情吗?淡淡笑一下:“虽然我要你烧粮,但却不一定要光明正大的烧,你先疏散百姓,令他们多带粮米撤往山东,流贼围攻归德,一片混乱之时,你们可浑水摸鱼,事成之后再躲起来……”
  侯方域正在如何“烧粮”发愁呢,朱慈烺的话让他眼睛一亮:“臣明白了。谢殿下指点!”跪下又要拜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